風險思維:美中貿易戰升溫風雲再起!淪世界貿易分裂、全球經濟損失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據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4日宣布,將對中國實施新一輪的關稅措施,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的產品「提高關稅」,其中,電動車的關稅更從25%上調至100%。


美國政府公布針對中國戰略產業的全新關稅措施,遭課關稅的中國進口貨品約每年價值180億美元,課稅比率分別為:電動車關稅課徵從25%上調至100%、太陽能電池從25%上調至50%、電動車鋰電池從7.5%上調至25%、關鍵礦產從0%上調至25%、鋼鐵和鋁製品從0%上調至7.5%、裝卸貨櫃用的橋式起重機從0%上調至25%、注射器和針頭從0%上調至50%、呼吸器及口罩從0%或7.5%拉高至25%,新稅率將在未來2年內實施。


(See:2024-05-14,CTWANT周刊王,美中貿易戰再升級!拜登宣布:對陸製電動車「加徵100%關稅」、TVBS新聞網,美對180億美元陸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電動車100%、太陽能50%)。


一、美中貿易戰再起!中國7產業遭美課高關稅!台廠將迎雙面刃考驗!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對鋼鐵、汽車、金屬板材、機械等工會代表說,不會容許中國政府過度補貼,讓生產過剩的產品,以低價傾銷、充斥美國市場。他強調中國製造商因為有政府補貼,不必擔心利潤,利用低價傾銷迫使全球其他製造商倒閉,而這些大量補貼生產、強迫技術轉移的經濟行為不公平,是作弊行為。美國正在對抗中國政府的不公平經濟行為


(See:2024-05-15,中廣新聞網,美對大陸商品加徵關稅 拜登:對抗中國經濟「作弊」、中央社,拜登:對抗中國作弊經濟行為 同時捍衛台海和平)。


立委林楚茵質詢外交部長指出:「中美間的貿易戰,是否會影響到台灣?負面的部分是,這個部分造成國際經濟的一個動盪,我們是依賴國際貿易的一個國家,也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台灣,正面的這個部分就是,我們台灣這些產品,如果具有這種競爭力,國際社會上面的產品流通還會更多。」


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不諱言,美國以關稅為手段,制裁中國,對台灣而言,是把雙面刃,在中國設廠的台商,銷往美國時,關稅將被提升,但,同時,台廠有機會,填補美國供應短少的缺口。


(See:2024-05-15,民視新聞網,美中貿易戰!中國7產業遭美課高關稅 台廠迎雙面刃)。


二、美中貿易戰升溫!將造成世界貿易分裂風險!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


根據路透社報導,義大利經濟部長吉歐蓋提(Giancarlo Giorgetti)14日表示,在美國對中國祭出「非常嚴厲(very tough)」的關稅措施後,下周在義大利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會議上,將針對全球貿易可能面臨分裂的風險進行討論。


(See:2024-05-14,中央廣播電台,美中貿易戰升溫 G7將討論全球貿易分裂風險、自由時報,美祭「非常嚴厲」關稅 恐造成全球貿易分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發出警告,地緣政治斷層造成全球貿易網的裂縫不斷擴大,世界貿易正在分裂成相互對立的陣營。而這一趨勢很可能導致世界貿易崩潰,從而導致全球經濟成長放緩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估,最壞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要付出7%的GDP作為代價。即使情況比較好的情況下,全球經濟成長也可能因此降低0.2%。而且如果商品市場分裂成為與美國或是中國大陸結盟的集團,低收入國家的經濟損失,可能會是其他國家的四倍。尤其認為在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貿易分裂將付出更高的代價。


(See:2024-05-15,FXStreet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 世界貿易正在分裂成相互對立的陣營、2024-05-10,TVBS新聞網,IMF副總裁警:美中貿易戰若升級 全球GDP將損失7%)。


三、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一)關於世界貿易戰,尤其美日貿易戰、美中貿易戰,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茲依年代重點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了解興替概略:


1929 經濟大蕭條

1930-44 美國關稅戰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

 1. 德義日引爆二次大戰

 2. 1942 聯合國-1945 成立

 3. 1944 布列敦森林體系

 4. 金本位與固定匯率

 5. 1948 GATT關貿協定

1950 韓戰

1971 尼克森衝擊

 尼克森衝擊:取消金本位,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導致布列敦森林體系崩潰

1973-74 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9-81 第二次石油危機

1979-87 美日貿易戰

 美日貿易戰:其實綿延了幾十年:

 1. 1957-72 紡織貿易戰

 2. 1968-79 鋼鐵貿易戰

 3. 1970-80 家電貿易戰

 4. 1979-87 汽車貿易戰

 5. 1985 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

 6. 1986-1991 日本泡沫經濟

 7. 1991-2012 日本失落20年

1987 美國股災風暴

1990 證所稅台股泡沫 12682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2000 網路泡沫

2008 美國次貸風暴

2018~美中貿易戰


(二)關於世界貿易戰,尤其美日貿易戰、美中貿易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再依美日貿易戰、美中貿易戰談判之關鍵人物的思維與作為,略加窺探箇中得失:


1980年,共和黨雷根(Ronald Reagan)競選美國總統(President Campaign)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1985年,雷根總統指派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擔任美日貿易談判副代表,其於談判過程「射紙飛機」:1.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2.逼日圓升值、3.終於導致日本泡沫化崩盤失落30年。真的讓美國偉大!


2016年,共和黨川普(Donald Trump)競選美國總統的口號一樣是:「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2019年,川普總統同樣是指派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這位談判高手擔任美中貿易談判代表。


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事後表示,美國需要單方面提高對所有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藉此限制與中國的經濟關係。萊特希澤在他的新書《No Trade Is Free(沒有貿易是自由的)》中寫道,他建議清楚地做到這一點,並逐步實施,以最大程度減少干擾,並使企業改變當前的做法。關此,堪稱是萊特希澤關於川普對中關稅戰的經驗總結。


(See:財訊快報,2023-6-27,萊特希澤建議,美國應對所有從中國進口商品調升關稅)。


(三)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全球經濟損失風險與地緣政治戰爭風險,值得注意!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劉昫,《舊唐書· 魏徵列傳》)


如今,美中貿易戰再起,從總體經濟趨勢考察,勢將衝擊關稅、匯率、原料成本、生產銷售等風險!同時,美國總統及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等人的關鍵思維與談判功力,頗為值得借鏡!


當然,美國政治學者葛拉漢·艾利森(Graham Tillett Allison, Jr.)所提醒強國崛起挑戰霸主可能導致戰爭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也值得傾聽注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nnis Lee(阿丹哥)的沙龍
6會員
272內容數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2025/04/30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中國政府已悄悄針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豁免報復性關稅。這些商品都是中方無法迅速從其他來源獲得的重要項目,凸顯中國經濟在某些關鍵領域的脆弱性。 呂宗耀總監在《數字台灣》節目中分析,美國國債對川普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而川普祭出關稅戰等手段,背後只有一個無法用經濟學解釋的真正目的。
Thumbnail
2025/04/30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中國政府已悄悄針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豁免報復性關稅。這些商品都是中方無法迅速從其他來源獲得的重要項目,凸顯中國經濟在某些關鍵領域的脆弱性。 呂宗耀總監在《數字台灣》節目中分析,美國國債對川普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而川普祭出關稅戰等手段,背後只有一個無法用經濟學解釋的真正目的。
Thumbnail
2025/04/28
有「賣空之王」稱號的巴斯最近表示,美國在「美中貿易戰」中處於有利位置,最終可望勝出,原因在,中國經濟似乎更容易受到關稅的衝擊,而美國在談判中會「撐得比中國久」。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也表示,時間在美國這邊,中國將需盡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因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嚴重傷害中國經濟,北京當局無法打贏這場戰爭。
Thumbnail
2025/04/28
有「賣空之王」稱號的巴斯最近表示,美國在「美中貿易戰」中處於有利位置,最終可望勝出,原因在,中國經濟似乎更容易受到關稅的衝擊,而美國在談判中會「撐得比中國久」。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也表示,時間在美國這邊,中國將需盡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因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嚴重傷害中國經濟,北京當局無法打贏這場戰爭。
Thumbnail
2025/04/25
美中關稅貿易戰,已經戰到昏天暗地,連川普本人自己都不太知道應該怎麼打了,只剩大戰略大方向!關稅戰的不確定性,讓已經失業率高居不下的中國,經濟表現更不佳,社會維穩更加困難!中共要如何突圍?被美國逼急了內憂外患了,攻台當做存續籌碼?台灣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25
美中關稅貿易戰,已經戰到昏天暗地,連川普本人自己都不太知道應該怎麼打了,只剩大戰略大方向!關稅戰的不確定性,讓已經失業率高居不下的中國,經濟表現更不佳,社會維穩更加困難!中共要如何突圍?被美國逼急了內憂外患了,攻台當做存續籌碼?台灣的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周一晚間川普與馬斯克在X平台上的談話,提到相關政策看法,整體包括重要的企業減稅、支持核電(或改名扭轉市場對安全性的擔憂)、傳統汽車與電動車的平衡可能性、加快FDA工作(新藥)、攔截飛彈系統等,可能目標在全面性的政策平衡,有助淡化企業與個人稅制擔憂、製造活動、國防、能源與替代能源、生技製藥等推展。
Thumbnail
周一晚間川普與馬斯克在X平台上的談話,提到相關政策看法,整體包括重要的企業減稅、支持核電(或改名扭轉市場對安全性的擔憂)、傳統汽車與電動車的平衡可能性、加快FDA工作(新藥)、攔截飛彈系統等,可能目標在全面性的政策平衡,有助淡化企業與個人稅制擔憂、製造活動、國防、能源與替代能源、生技製藥等推展。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川普當選可能改變市場,傳統能源股如石油和頁巖油受益,新能源短期受影響,但電動車趨勢不變。關稅政策或加劇美中緊張,影響供應鏈。長期投資應聚焦市場基本面,預測股市波動,調整投資策略。
Thumbnail
川普當選可能改變市場,傳統能源股如石油和頁巖油受益,新能源短期受影響,但電動車趨勢不變。關稅政策或加劇美中緊張,影響供應鏈。長期投資應聚焦市場基本面,預測股市波動,調整投資策略。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瀕臨泡沫,諸多痛點,經濟挑戰非常艱辛,習近平猶仍頑固!美國經濟前景不佳堪慮,聯準會主席鮑爾對降息仍遲疑?美國經濟表現尚屬持續穩健,但拜登的民調卻直直落,川普的民調聲望卻頗有斬獲。但川普的主張卻引人擔憂。川普若當選並落實其「全面關稅政策」主張的話,恐引爆全球貿易關稅大戰,發生另一場金融風暴?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瀕臨泡沫,諸多痛點,經濟挑戰非常艱辛,習近平猶仍頑固!美國經濟前景不佳堪慮,聯準會主席鮑爾對降息仍遲疑?美國經濟表現尚屬持續穩健,但拜登的民調卻直直落,川普的民調聲望卻頗有斬獲。但川普的主張卻引人擔憂。川普若當選並落實其「全面關稅政策」主張的話,恐引爆全球貿易關稅大戰,發生另一場金融風暴?
Thumbnail
拜登在《時代雜誌》6月4日專訪中聲稱中國的經濟「處於崩潰邊緣」,更稱一帶一路倡議是「討人厭的失敗倡議」。《華爾街日報》也報導,中國產能過剩已開始反噬,未來恐會更加嚴重! 經濟成長取決於總需求,中國的國內需求不振,亟需增加投資消費提振內需,刺激經濟成長!中國卻想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其策略恐將淪於失敗!
Thumbnail
拜登在《時代雜誌》6月4日專訪中聲稱中國的經濟「處於崩潰邊緣」,更稱一帶一路倡議是「討人厭的失敗倡議」。《華爾街日報》也報導,中國產能過剩已開始反噬,未來恐會更加嚴重! 經濟成長取決於總需求,中國的國內需求不振,亟需增加投資消費提振內需,刺激經濟成長!中國卻想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其策略恐將淪於失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