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網】連接天網 | 007 | 長篇連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李天明是一名技術天才,他在大學時期就對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有著濃厚的興趣。畢業後,他選擇了一份普通的白領工作,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勝在它可以接觸各式各樣的平台,這方便他研究所謂的"天網"那個晦澀難懂的網站,他雖然對天網有了認識,但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


某一天,李天明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叫做"卡密爾",這個任務需要他將一套複雜的演算法安裝到公司一台先進的電腦上,並且這台電腦要與所謂的“公司主電腦”連接。這電腦儲存公司所有的營業資料,以便計算公司的營收,並依此判斷未來半年的營收,強化公司的經營能力。


而公司主電腦的資料庫只有內部的數據,沒有外部的資料,新系統"卡密爾"就是連接一些外部的資料並且透過演算法來判斷公司未來的營收,"卡密爾"是一個全新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它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模擬人類的大腦進行思考和判斷。


李天明接受了這個挑戰,開始將演算法一步一步地安裝起來。他知道,這個過程不僅需要高度的技術能力,還需要耐心和細心。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系統的崩潰。


在安裝的過程中,李天明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和挑戰。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這個任務中,仔細檢查每一行代碼,確保沒有任何錯誤。隨著安裝進度的推進,他感受到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開發"卡密爾"的主管黃瑜每天盯著李天明進行,希往早日完成"卡密爾"。


終於,經過數天的不懈努力,李天明成功地將演算法安裝完畢。接下來,他需要將這台計算機與外部資料連接。這是一個極其關鍵的步驟,天腦的強大計算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將與他所安裝的演算法進行融合,產生出全新的智能應用。


李天明仔細地進行每一個連接步驟,確保所有的數據傳輸通道都暢通無阻。當他按下最後一個按鈕,系統開始啟動,屏幕上顯示出一行行快速滾動的數據,他知道,"卡密爾"已經開始運行。


一開始,"卡密爾"只是按照預設的演算法進行運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開始自主學習,優化自己的運算過程。李天明驚喜地發現,"卡密爾"的學習速度比他預期的差不多,僅僅幾個小時後,"卡密爾"已經能夠自主解決一些複雜的問題,並且提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創新解決方案。


這一切讓李天明與主管黃瑜感到無比自豪,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術任務,更是一場人工智慧領域的革命。他深信,"卡密爾"的出現將會改變未來的科技格局,為人類帶來無限的可能。


只是事與願違,"卡密爾"上線一週後,得到預測的持續準確度只有20%,這比以前的10%準確度要高很多,但遠低於預期的30%,開發主管黃瑜被上級罵得狗血淋頭,並限期改善,"卡密爾"調用的參數將近3,000個,加上外部的參數1,000個,看起來很少,但在專業裏其實已經很堅強,前所未有。


"卡密爾"是被接到幾個類似OpenAI的大型數據庫,再加上公司自己的數據控做綜合判斷得出的預測,開發主管黃瑜帶領了20個人的團隊,經歷半年才專研出這套系統,有效能卻不大,大家都說只有調用更多的參數,才能增加準確度。但這要耗費多少時間?投入多少人力?能不能成功?這才是教人頭痛的。


主管黃瑜要大家一起想辦法,並說如果能改善,有獎金可拿,從那天起,李天明更加投入到人工智慧和演算法的研究中。他回到家裡,跟往常一樣跟小玉吃過飯,到公園去散了一會步,然後就回家休息,告訴小玉早點睡,他要做公司的一些事,小玉說:「快做完,早點睡。」


望著小玉的婀娜的背影,李天明實在有點衝動,管他的,睡覺溫存再說,只是實在也想知道"天網"的效果如何,只好忍住心中的邪火,打開電腦,跟公司聯網,打開"卡密爾"的通路,另外做了兩個開口,一個是控管出口資料的,一個是控管入口資料的。每套系統開發工程師都有自己的秘密接口,早已是公司公開的秘密,不然怎麼調用資料。


他將出口接口設在"天網"TS通道上,TS是代表初始級別,將入口接口設"天網"在ZS上,ZS是代表人性級別,這只是第一步,並將時間序設在前一週"卡密爾"的起始點上,這代表時間點的往後數據都不會抓取,然後30分鐘後,得到了數據,拿出一週前的數字,逐一比較,天呀,預測值居然高達87%,這是個不可思議的數字。


李天明欣喜若狂,他太高興了。這結果拿到公司,一驗證他就成為英雄,只是他的主管黃瑜會成為狗熊。大家也會質疑他的方法是不是來路不明。怎麼辦?原來的欣喜變成了苦惱。他知道他必須想個辦法做個區隔,既能達到公司的目標,又不能暴露"天網"的秘密。

384會員
1.3K內容數
Alan idea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