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嚇破膽》:從海上版《鬼店》到靈異版《海神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 1999 年的創業作《猛鬼屋》(House on Haunted Hill) 開始,製片喬西佛 (Joe Silver) 與導演勞勃辛密克斯創立的「黑暗城堡娛樂」(Dark Castle Entertainment) 製片公司就不斷致力於製作恐怖片。從「黑暗城堡」的名字取自恐怖片名導威廉卡斯爾 (William Castle) 的姓氏,就不難看出他們將此類型發揚光大的企圖心。


以傳承者自居的黑暗城堡娛樂,除了製作原創電影外,也大膽的翻拍威廉卡斯爾等人的經典恐怖片。這些重拍作品多半票房不惡,然而除了視覺特效與血腥度升級外,並沒有留下太多令人難忘的亮點。


不過,其中有部作品在觀眾的口耳相傳下,成為非恐怖電影迷都耳熟能詳的名字,那就是 2002 年的鬼船電影《嚇破膽》(Ghost Ship)。《嚇破膽》的開場堪稱影史血腥之最,它的暴力特寫鏡頭不多,但其殘酷且高效率的殺人手法,光是描述細節就令人頭皮發麻。兇手僅使用幾根失控的鋼纜線,就輕而易舉的斬殺全船一半的乘客。


由於過去的鬼船電影多以氣氛取勝,本片生猛有力的破題手法,的確成功勾起觀眾的興趣與期待,甚至連《流言終結者》都驗證過這個點子的可行性(最後證明無法辦到)。


然而《嚇破膽》的劇情熱度從這一幕開始就逐步下滑。它先聲奪人的噱頭相當有效,但也造成觀眾對電影的錯誤期待。看起來像海上鬼屋的《嚇破膽》,其實是部步調緩慢,懸疑大於驚嚇效果,並以靈異題材包裝的海上喋血驚悚片。尤其在事件主謀浮上檯面後,本片隨即成為惡魔版的「兇手是誰」(Whodunit) 推理劇,而在前半部繪聲繪影的郵輪怨靈,反而都是令人同情的受害者。


這種前後不一的情況,有部分要歸咎於製片喬西佛的獨斷獨行。嚴格來說,《嚇破膽》不算標準的重拍電影。它雖然參考 1980 年的恐怖片《幽靈船》(Deathship),但名義上仍根據麥克漢隆 (Mike Hanlon) 的劇本《奇美拉》(Chimera) 拍攝。


在原始劇本裡,主角們發現了在海上漂泊的郵輪「奇美拉號」,並在船上找到大量黃金。殊不知,這艘鬼船專以人類的貪念為食,且會引誘他們自相殘殺。漢隆的版本偏向心理驚悚路線,主角對抗郵輪的未知力量時,意識到自己的心智是最危險的敵人。船艙的鬼魅不過是幻象,遭郵輪蠱惑而發狂殺人的同伴卻是真實的威脅。


更確切的說,奇美拉號的邪惡能力或許一開始就不存在,船上挑起慾望的黃金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至於替女主角指點迷津的幽靈凱蒂,在故事裡代表僅存的良知,也是電影唯一沒有更動或刪減的角色。


但喬西佛希望《嚇破膽》有更多賣點及娛樂性,於是找上約翰波格 (John Pogue) 重寫劇本。波格寫下了鋼纜大屠殺與其他血腥暴力的情節,並補足《奇美拉》刻意留白的懸念,詳細說明郵輪乘客消失的真相。不過《嚇破膽》仍無法解釋監守自盜的郵輪員工為何不直接從船上搶走金塊,反而選擇殺光乘客這種多此一舉的行為,造成難以自圓其說的漏洞。


此外,改寫後的劇本強化了故事的正邪對立,而非原始故事裡魔由心生的安排。蓋布瑞拜恩飾演的船長與其他船員也成為鬼船電影裡罕見的正派角色。他們並非因為人性的弱點而被盯上,而是意外掉入幕後黑手的死亡陷阱。劇本的重點也從對人性黑暗面的探討,變成逃出鬼船的求生大冒險。


從片中描寫鬼魅幻覺的方式,可發現電影試圖重現《鬼店》(The Shining) 般的不安與焦慮感,但成品反而更像靈異版的《海神號》(The Poseidon Adventure)。從恐怖冒險片的角度來看,《嚇破膽》留到最後一刻才揭曉伏筆與真相的做法,讓電影的前半部太過冗長;而從心理驚悚片的角度來說,《嚇破膽》又過於淺白,且缺乏深入的角色個性描寫。新舊劇本的倉促拼裝,就這樣導致令人尷尬的結果。


不過提到以海洋為背景的傳統鬼船片,我們不得不承認《嚇破膽》仍是目前製作最精緻,也最具娛樂性的恐怖作品。雖然黑暗城堡娛樂在推出《孤兒怨》、《人工進化》與《奪魂電影》等傑作後就逐漸遠離恐怖領域。然而每當《嚇破膽》的鋼纜片段又掀起新一波討論熱潮時,影迷又會想起這家公司過去的雄心壯志與事蹟。這部並不特別出色,卻像製片公司正字商標一樣的奇特作品,也算是恐怖界的傳奇了。

































































































dg百家樂評價

    1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芭比》的鞋子與衣服|電影議題與政治哲學分析|影評(下)本文分析2023電影《芭比》的內容面向,包含《芭比》的:資本主義、女性主義、存在主義以及與美國政治的關係。
    Thumbnail
    avatar
    貝冷絲皇
    2023-07-30
    影評:夏之門(夏への扉 -キミのいる未来へ- The Door into Summer)說到夏之門這部作品,其實我算印象深刻的,畢竟我最早接觸的時候還沒開始寫書評,能讓我在事後補書評的書,那都是因為我很喜歡才有的待遇(書評:夏之門,2003)。 但沒想到過二十年,居然有日本版的電影可以看。 這是個古典型態的科幻小說,有著時代的浪漫,說起來近代科幻小說還真的越來越硬,雖說有更詳細更合
    Thumbnail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3-07-25
    2022台北電影節|觀影短評(下)本次台北電影節共計觀賞20部作品,其中多數選擇的是亞洲電影為主。真心覺得,亞洲電影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不僅題材多元、有趣,導演們也大膽嘗試實驗多種敘事方法,或許並非部部成功,但勇於開拓的精神絕對值得給予肯定。下面就針對當中幾部特別有感的電影來和大家分享,順便作個個人喜好的前九名排名。
    Thumbnail
    avatar
    映画案內所 Arstin
    2022-07-11
    【影評】《戀夏500日》: 它不是愛情故事,卻更能教會你什麼是愛  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心境,或不同的身份,看同一部作品,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對於戀愛,我們總能有不同的解讀,而每個人,也許都會去高估自己的愛情觀,但在別人眼中卻不值得一提,有人風流成性,但也會有不少支持者,在愛情裡什麼是浪漫,什麼是謊言,如果你不懂,就來看看這部《戀夏500日》。
    Thumbnail
    avatar
    一剎|旅行x影評x文字
    2022-06-06
    隔壁影評-面具下的寂寞《龍與雀斑公主》先來談談《龍與雀斑公主》的優點。 1. 音樂很讚 2. 人物曲線成長明顯勵志 3. 畫面多樣化且維持水平 但他是我認為細田守最好的作品嗎?恩……我還是比較喜歡《夏日大作戰》。
    Thumbnail
    avatar
    老王
    2021-10-12
    隔壁影評-末日下剝落的假面《噤界Ⅱ》《噤界》在2018年上映後以低廉的成本取得了出色的票房成績,其中吸引人之處我認為在於整部作品呈現出來的壓抑氛圍以及那令人不由得一起屏氣凝神的寂靜。 而在續作中,這樣的壓抑感老實說減緩了不少,但也帶來了其他方向的亮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有興趣的話,一起看看《噤界Ⅱ》帶給我的感受。
    Thumbnail
    avatar
    老王
    2021-07-08
    【影評】《樓下的房客》細思級恐的結局小說與電影劇情相差甚大,再加上電影有牽動全劇推動的主因新角(黃四郎),故在此是電影作品為獨立故事,當然我本身也支持影視作品與出版作品都應該獨立對待,如果看電影還需要從其他周邊尋找真相的話,那電影改編也太過於失敗。
    Thumbnail
    avatar
    CapsuleFilm
    2020-09-25
    年初淡北環評爭議下過關..環團共提訴願 居民怒:不接受無用、破壞環境的建設【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爭議二十多年的淡水河北側道路(淡北道路)開發案在今年的1月15日(第三次環評)通過,並於6月1日公告審查結論。針對爭議不斷的淡北道路環評處分,環境法律人協會率領律師團依法於6月30日提出訴願申請,並於本月28日與綠黨北北基黨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召開記者會,也提出《行政訴
    avatar
    清訊新聞chinxunnews
    2020-07-29
    影評|《下女的誘惑》:大媽不宜  看完《下女的誘惑》,走出電梯,同電梯的大媽團說:「這什麼電影...」、「心驚膽跳的 ...」。大概這尺度對她們來說太刺激了吧⋯⋯
    Thumbnail
    avatar
    吳瑞克
    2020-05-21
    釀影評|《下半場》:你的人生值得奮力一搏在一般的「成長儀式」故事中,通常只有第一主角才會踏出原本的生活圈,但在《下半場》中,兄弟兩人同時離開了生活圈、展開冒險。在第一幕的開始,編劇很快帶我們到兩兄弟的房間,兩人雖然生活困苦,但只要有彼此,就是幸福。然而,編劇也很快讓觀眾理解,兩人是對方的舒適圈,也同時也是對方的緊箍咒⋯⋯
    Thumbnail
    avatar
    黃瑞祥
    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