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下半場》:你的人生值得奮力一搏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下半場》是一部正統的運動電影。導演張榮吉曾在 2006 年與楊力州一同執導過足球記錄片《奇蹟的夏天》,中間歷經《逆光飛翔》正式躍上國際舞台之後,如今又再次處理運動主題──而且,這次不是紀錄片,是正統的商業劇情片。
技術上近乎無瑕疵,導演表現可圈可點
運動電影是個非常難處理的類型,原因在於,世界頂尖的運動員早就表演過各種美技,運動電影要替觀眾帶來更洗鍊、更不可思議的視覺刺激,實在困難。特別是團隊運動,導演跟編劇必須讓一群演員同時能表現出如同一流運動員的動作與配合,非常考驗動作設計跟演員表現。
然而,《下半場》在運動的設計與表現上,幾乎沒有任何問題。導演的運鏡非常流暢,分鏡變化豐富,剪接精準,用一種寫實而不誇大的手法,完全牽引著觀眾的情緒與情感。我認為張榮吉的分鏡極富創造力,是典型 99 分的努力加上 1 分天才的結果。另外,許多動作片非常喜歡用大量的慢動作鏡頭解決視覺混亂的問題,但張榮吉選擇了追求真實感,放棄用慢動作這個廉價的解決方式,用最基本的分鏡跟剪接創造出如同觀看真實球賽的刺激,讓人讚嘆。
在選角上,除了兩位男主角以外,其他皆為籃球員。如同前面所述,要讓演員演出運動員般的身手,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因此本片選角的困難度很高。遇到這種情況,大概就兩種選擇,找會運動的演員,跟找會演戲的運動員。兩位男主角屬於前者,其他球員皆屬後者。我必須說,本片演員的演出水準讓我驚艷,特別是幾位沒有受過演技訓練的運動員,演出表現都非常出色,其中就算有人因本片出道,我也絲毫不意外。
另外,我特別想稱讚兩位配角,陸弈靜與吳大維。陸弈靜很會演戲這是不需要討論的事實,但在台詞戲份如此少的情況下,陸弈靜還能依靠肢體語言、眼神與說話方式,完全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這真的很厲害。另外是吳大維,在戲份同樣少的情況下,他的存在感幾乎大到:這個角色如果不是吳大維來演,有好幾場戲就會直接失敗的程度。
關於兩位男主角的表現我想留到後面來談,現在我想先談本片最大的遺憾,就是女主角李霖霏。李霖霏在這部陰衰陽盛的電影中,必須撐起「愛情」這個支線,同時必須是男主角的精神支柱,其實是很關鍵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吻戲,女主角必須安慰男主角,然後兩人第一次接吻。然而這場重要的情感戲中,李霖霏生硬的口條、造作的表情以及不知所謂的情緒,讓人出戲到無法忍受,示範了什麼叫做「一個演員毀了一場戲」。
不過,整體而言,《下半場》的基本技術有高水準的表現,即使有一、兩場戲失敗,終究瑕不掩瑜。
第一幕:舒適圈,同時就是緊箍咒
《下半場》是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姜秀宇(范少勳飾演)與姜桐豪(朱軒洋飾演)兩人出身貧寒,母親早逝加上父親工作忙碌,被寄放在叔叔家的兩人,除了籃球打得好以外,一無所有。弟弟姜桐豪被HBL全國兩連霸的育英高中挖角,希望能成為籃球明星;單耳聽力受損的哥哥姜秀宇則加入了即將解散的光誠中學籃球隊,把握最後一次上場打球的機會。
這種雙主角的故事並不容易處理,特別是兩位男主角各自踏上生命旅程、最後又必須彼此對戰,彼此互為反派(vilian),必須做得相當平衡才有說服力。本作不僅描寫了兩位主角的覺悟與轉變、創造對比,也讓觀眾對兩人都能產生認同感,表現出色。但編劇蔡坤霖的企圖心不僅如此,他堅持籃球比賽必須是「兩隊對決」,因此也細膩地處理了兩隊的主要球員以及教練。本作雖然是雙主角的故事,但故事的重心更偏哥哥姜秀宇一些,他所屬的光誠中學籃球隊的其他主要隊員都有完整的人物設計,在這麼多角色的情況下,主線結構還能維持完整性,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但從結果看來,處理得很好。
在一般的「成長儀式」故事中,通常只有第一主角才會踏出原本的生活圈,但在《下半場》中,兄弟兩人同時離開了生活圈、展開冒險。在第一幕的開始,編劇很快帶我們到兩兄弟的房間,兩人雖然生活困苦,但只要有彼此,就是幸福。然而,編劇也很快讓觀眾理解,兩人是對方的舒適圈,也同時也是對方的緊箍咒。
哥哥姜秀宇心思細膩、內向自卑,習慣自我壓抑;弟弟姜桐豪坦率熱情、性格剛烈,喜怒易形於色。姜秀宇為了弟弟努力打工,希望能帶著弟弟離開叔叔家;姜桐豪為了哥哥,壓抑自己加入球隊的慾望。那個窄小的房間是安適的居所,也是牢房。姜桐豪被HBL豪強育英高中選上的時候,他問了教練:「那我哥呢?」教練只要他,他也選擇了離開那個房間。
第二幕:兩位英雄的旅程
我們先來談弟弟姜桐豪。姜桐豪是正統運動漫畫男主角的類型,在這個兄弟互相束縛的困局中,也是他率先鼓起勇氣踏出自我的英雄之旅。《下半場》的編劇蔡坤霖沒有選擇讓姜桐豪當第一主角,最主要的原因自是:姜桐豪看似幼稚,但精神面其實遠比姜秀宇成熟堅強,他當主角,這部戲就太理所當然。
姜桐豪的弱點是情緒太過激昂,對籃球滿腔熱情無從宣洩,行為舉止在旁人看來就像小混混。育英高中的激烈訓練沒讓姜桐豪喊苦,反而讓他的無窮精力化作成長的動能,很快成為一心只想比賽、只想勝利的運動員。
哥哥姜秀宇則相當坎坷。母親早逝、父親忙碌、弟弟為了追尋夢想而離開自己,姜秀宇才終於接受光誠中學教練的邀請,開啟籃球路。姜秀宇的問題,說穿了是缺乏愛。姜秀宇不愛自己、無法感覺自己被愛,因此他沒有自信,也沒有安全感。相對於積極追求「成長」的姜桐豪,姜秀宇更把注意力放在自身「匱乏愛」的問題上,也因此姜秀宇的故事中,有更多跟人的互動──例如他如何跟隊友建立關係、甚至談一場青春的校園戀愛。
我猜測,導演為了平衡雙主角的戲份以及維持節奏,把許多第二幕中該有的「玩樂時光」剪掉了。例如鄧子與姜秀宇的衝突缺少一場和解儀式;小三之於光誠中學籃球隊的情感黏著劑與本片唯一丑角,應該要有他跟隊長建構團隊意識的描述;阿福是只有身高沒有技術的籃球新人,到底如何站上 HBL 戰場,應該有其成長過程;女主角柯以安必須成為姜秀宇情感上的支持,但戲份也過少。
從人物設定的細膩程度看來,我認為編劇都有寫出這些劇情,只是最後沒有被拍出來、或者沒有被剪進去。因此,本片的第二幕稍微薄弱,有種頭尾重、中間輕的感覺;但這些副線劇情都不影響主線運作,姜秀宇的故事線也沒有失去說服力。
第三幕:你是我對手,更是我兄弟
兄弟正式對戰,是第三幕的主題。
決賽正式開打前,兄弟倆的父親受傷,姜秀宇要求弟弟放棄比賽跟自己去醫院,姜桐豪拒絕哥哥堅持上場。姜桐豪執著於勝利,這是他最重要的事情;姜秀宇希望能夠建立「家」,而他也開始有了一群如同家人般的籃球隊友。習慣於自我壓抑的姜秀宇此時情緒潰堤、暴打弟弟,他無法忍受弟弟為什麼無法把家人視作第一位;向來有架必打的姜桐豪卻選擇忍耐,他知道自己是運動員、哥哥也是運動員,他不能傷害彼此的身體。
這場戲的收尾非常精彩。姜桐豪對哥哥說:「再打下去,你們就贏了。」姜秀宇感受到弟弟的覺悟,離開了樓梯間。姜桐豪在哥哥離開之後,躺在地上大哭,呢喃著:「回來啊。」這場戲收尾的方式,完全呼應了第一幕中,兄弟兩人最後一場對手戲。兩人在警局前,姜桐豪哭著對哥哥說:「育英的教練找我,我想去。我不能再繼續這樣子。」沒等哥哥回應,他就下定決心離開。被留下的姜秀宇在弟弟離去之後才壓著哭聲說出:「加油。」
看出對應關係了嗎?第一幕的最後一場戲中,弟弟離開、哥哥被留下,被留下的哥哥哭了;第三幕的第一場戲中,哥哥離開、弟弟留下,被留下的弟弟哭了。這兩場戲的結構與內容,漂亮地說明了兩個人在第二幕的英雄之旅中,已經各自成為不同的個體、各自找到理想中的自我。然而,兄弟兩人其實都還珍惜著彼此,因此在第三幕中,兩個人必需要進一步想清楚該如何重新建立關係。
球賽進入下半場之後,弟弟與哥哥在地板上的爭球,暗示彼此皆有不能退讓的信念;姜桐豪為了爭球採取粗暴的撞擊,姜秀宇則為了救球而讓自己撞上護欄,也隱喻了兩人雖然都想求勝,但願意採取的手段不同。哥哥因傷暫時下場休息,弟弟站在球場上望著哥哥。好了,弟弟在情感上傳球了,哥哥怎麼回應呢?姜秀宇對弟弟比了大拇指,表示認同,在這一瞬間,兄弟終於和解。
即使在球場上只會有一個最後的贏家,但在人生中,每一個人都可以贏下自己的榮譽。你是我對手,更是我兄弟。就因為你是我兄弟,所以我才無法在球場上放水讓步。這個和解的儀式,雙方都沒有放棄各自的信念,但同時又包容了對方,我認為非常出色。
最後一場戲,如果沒有姜桐豪、只有姜秀宇...
《下半場》的最後一場戲,是兄弟兩人同時被選入 U18 代表隊中,再次合作無間。我可以理解導演是想呼應第一幕開頭那場街頭籃球,並且直白地給觀眾一個快樂結局(happy ending),但是,我個人真的不太愛這個結局。我個人更喜歡倒數第二場戲,姜秀宇在那場激烈的冠軍賽之後,自己一個人重新走回光誠中學的籃球場,渺小地安靜地站在一片藍色、白色與灰色中。
這一幕呼應了第三幕育英高中奪冠之後的滿場紅彩帶(育英高中的代表色是紅色、光誠高中的代表色是藍色),同時也呼應了第一幕開頭夜晚街頭籃球的混亂與吵雜,還呼應了兄弟兩人狹窄的房間。這一場戲、這一個分鏡,之於這個故事,是近乎完美無缺的收尾,但導演可能考慮到多數人看不懂這一場戲有多厲害,所以才將 U18 代表隊訓練作為最後一場戲吧。不過,我個人認為,如果真的要給一個快樂結局,不如直接用片尾彩蛋的方式處理。
本片確實也有彩蛋,除了很有趣的拍攝花絮之外,正式的彩蛋是兄弟兩人坐在父親的計程車上講幹話。這場戲是父親觀點,我個人沒有特別喜歡,但確實也是收尾。我個人覺得,如果要收親情線的尾,不如收光誠中學籃球隊的尾啊,我會很想看球隊成員的後續故事。整體而言,我認為導演最後選擇的作法沒有不合理,但如果能有夠多對美學意識的堅持,我會給出更多掌聲。
最後我想特別討論一下兩位主角的演出。《下半場》是姜秀宇為第一主角的電影,飾演姜秀宇的范少勳表現得恰如其分,其存在感與戲份十分相襯。第二主角姜桐豪的存在感跟姜秀宇差不多,但其實姜桐豪的戲份遠遠少於姜秀宇,完全要歸功於飾演姜桐豪的朱軒洋。朱軒洋在這部戲裡面的情感表現濃烈自然,而且完全不在乎鏡頭上看起來是美是醜,他傳遞的是真實。我剛看完《下半場》的時候,其實我一直在思考,這部電影到底算是「成長儀式」還是「夥伴情」?仔細思考戲份跟脈絡之後,我確信這部片是「成長儀式」,而且原本應該是「姜秀宇的成長儀式」,只是因為姜桐豪表現太過出色,讓人感覺其戲份相當。我認為朱軒洋會因為這部片而大受注目,他的明星氣場已經相當明顯,讓人期待他的未來。
你的「下半場」,永遠值得一搏
《下半場》描述的,是浴身泥濘、艱苦困挫的成長,是在絕望的黑暗中尋找一絲光明的戮力。進入電影院之前,我多少還會懷疑,「這麼個運動員的青春故事,叫『下半場』是不是太沉重了點」;但看完之後,我被故事說服了。姜秀宇與姜桐豪各自在青春中掙扎,16 歲已然是他們的人生下半場,只能奮力一搏。
就如同我們的人生。活在世上,誰不是充滿自我懷疑,誰不是在各種內在矛盾中找路?16 歲可以是下半場、22 歲可以是下半場、35 歲可以是下半場、65 歲可以是下半場,外在的險阻與內心的軟弱都可能讓我們陷入絕望,但問題是:你願不願意抱持希望,拼下去?
《下半場》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信心、勇氣與愛的電影。我至今仍能清晰回想起姜桐豪練習雙手運球的表情,扭曲、痛苦、彷彿下一秒就要崩潰卻始終踩在極限。如果「奮力一搏」有張臉,那一定就是這個樣子。
全文劇照提供:下半場電影

【釀電影】2019 年 8 月號
【釀影評】專欄
《痛苦與榮耀》 :斑斕色彩下,作者引領化身的一次回顧 by 橘貓
《灼人秘密》:腿張開後,也許你得到的只剩「一無所有」by 陳太陽
《下半場》:你的人生值得奮力一搏 by 黃瑞祥
【釀特務】專欄|2019 桃園電影節
音樂之外,還有其他──談《紐約傳奇唱片行:其他音樂》by 新鮮芬
【釀特務】專欄|2019 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
「迎向一個真誠對待彼此的國度」:狄西嘉與前期義大利新寫實電影 by 楊殿安
【釀影癡】付費讀者限定專欄
《一屍到底》的票房奇蹟,其實是日本拍片環境的逆襲(上)by CharMing
《一屍到底》的票房奇蹟,其實是日本拍片環境的逆襲(下)by CharMing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社會上,究竟有多少女性必須為了一個位置,將自己的腿張開?很多時候當你指出這件事,就會有更多批評的聲浪說你這是「女性主義過盛」與「女權主義者」,他們說現在這個社會是平等的社會了,如果有這些事,肯定是你情我願,怎麼會是被逼迫的呢?而且說到底,你也得到了些什麼,不是嗎?
所有人都在說,《痛苦與榮耀》有濃厚的自傳色彩,阿莫多瓦本人對這說法似乎不置可否,僅是認可他會將人生中的經歷消化進入角色中。電影開場,我們看到年邁的薩瓦多浸泡在水中,他身陷回憶漩渦,而他的背上有一道狹而長的傷疤,似乎暗示觀者:這道裂縫就是他的痛苦與榮耀,也是從他身處的真實穿梭到腦中重構之過去的一道入口
世界確實不太公平,我們永遠說不清決定成功的究竟是天分還是努力。於是我們才會在各種夢想中跌撞,直到現實道出真正屬於我們的定位何在。《靠譜歌王》看似建立了一個少了披頭四的平行時空,實質卻是在問:這個缺少是否能讓我們成為「成功的取代者」?
當我們感覺自己與全世界一同擁抱某作品時,這些作品其實比想像中更脆弱,一整路過來,只要一個環節失能,它就可能「從沒有存在過」。從這個角度重新看「披頭四從沒有存在」不再是荒誕的狂想,這是宇宙裡機率非常大的一個選項。如同此刻有很多、很多你原本會深愛的事物,不曾也將無法被渡進你的世界,它們是對你而言不存在的
階級甚麼時候開始對立?從意識到彼此的身份全然不同開始,即便我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也不會感到快樂,即使我穿著他們穿的衣服、吃他們吃的食物,我也成為不了他們,也無法從現在這個身份中解脫。「我能融入這裡嗎?」,當年輕的兒子站在二樓的房間旁,看著窗戶外的景象,這是我在電影中最感到心碎的一個提問。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在這社會上,究竟有多少女性必須為了一個位置,將自己的腿張開?很多時候當你指出這件事,就會有更多批評的聲浪說你這是「女性主義過盛」與「女權主義者」,他們說現在這個社會是平等的社會了,如果有這些事,肯定是你情我願,怎麼會是被逼迫的呢?而且說到底,你也得到了些什麼,不是嗎?
所有人都在說,《痛苦與榮耀》有濃厚的自傳色彩,阿莫多瓦本人對這說法似乎不置可否,僅是認可他會將人生中的經歷消化進入角色中。電影開場,我們看到年邁的薩瓦多浸泡在水中,他身陷回憶漩渦,而他的背上有一道狹而長的傷疤,似乎暗示觀者:這道裂縫就是他的痛苦與榮耀,也是從他身處的真實穿梭到腦中重構之過去的一道入口
世界確實不太公平,我們永遠說不清決定成功的究竟是天分還是努力。於是我們才會在各種夢想中跌撞,直到現實道出真正屬於我們的定位何在。《靠譜歌王》看似建立了一個少了披頭四的平行時空,實質卻是在問:這個缺少是否能讓我們成為「成功的取代者」?
當我們感覺自己與全世界一同擁抱某作品時,這些作品其實比想像中更脆弱,一整路過來,只要一個環節失能,它就可能「從沒有存在過」。從這個角度重新看「披頭四從沒有存在」不再是荒誕的狂想,這是宇宙裡機率非常大的一個選項。如同此刻有很多、很多你原本會深愛的事物,不曾也將無法被渡進你的世界,它們是對你而言不存在的
階級甚麼時候開始對立?從意識到彼此的身份全然不同開始,即便我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也不會感到快樂,即使我穿著他們穿的衣服、吃他們吃的食物,我也成為不了他們,也無法從現在這個身份中解脫。「我能融入這裡嗎?」,當年輕的兒子站在二樓的房間旁,看著窗戶外的景象,這是我在電影中最感到心碎的一個提問。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凝視瑪莉娜2》給出了同時是「前瑪莉娜」與「後瑪莉娜」的回溯和敘述,對於內蘊大量當下性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作品,這部紀錄片所提供的路徑,讓我們既可以是編年的順序式去接觸一位創作者,也可以結合、比對 2012 的《凝視瑪莉娜》,建立起對藝術家更多層次,也更流動和私密的認識。
Thumbnail
電影「高校棋蹟」(Critical Thinking),由約翰李古查摩(John Leguizamo)自導自演,改編自1998年震撼全美西洋棋界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沒人看得到計程車司機,就像透明人,只看到後腦勺。」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短短一句台詞,卻道盡計程車司機在現代社會中,被「工具化」的悲哀。隨著台灣經濟發展,作為重要交通元素的計程車業也在1980年代開始萌芽,因為只要會開車就能快速上手,計程車也成為許多男性遭遇困境後,得以支撐生計的救命索。
Thumbnail
《一場大火之後》可能會讓人誤認成劇情片,因為它足夠緊湊,峰迴路轉,而那不輸給戲劇安排的震撼度,竟然源自真實事件。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明瞭,智慧並非隨著年紀增長,那麼這本《人生半熟:三十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也到了適合傾讀的時刻了。】
Thumbnail
《原鑽》讓我更加確定 Safdie 兄弟絕對是好萊塢值得期待的新生代導演,他們的作品生猛有力,同時具備強大的渲染力,能夠讓觀眾情緒隨劇情高低起伏;《原鑽》的劇情令我想起馬丁.史柯西斯導演的《華爾街之狼》,關於豪賭人生的魄力與瘋狂,也能跟劉偉強和麥兆輝導演的《無間道》對照觀賞⋯⋯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凝視瑪莉娜2》給出了同時是「前瑪莉娜」與「後瑪莉娜」的回溯和敘述,對於內蘊大量當下性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作品,這部紀錄片所提供的路徑,讓我們既可以是編年的順序式去接觸一位創作者,也可以結合、比對 2012 的《凝視瑪莉娜》,建立起對藝術家更多層次,也更流動和私密的認識。
Thumbnail
電影「高校棋蹟」(Critical Thinking),由約翰李古查摩(John Leguizamo)自導自演,改編自1998年震撼全美西洋棋界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沒人看得到計程車司機,就像透明人,只看到後腦勺。」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短短一句台詞,卻道盡計程車司機在現代社會中,被「工具化」的悲哀。隨著台灣經濟發展,作為重要交通元素的計程車業也在1980年代開始萌芽,因為只要會開車就能快速上手,計程車也成為許多男性遭遇困境後,得以支撐生計的救命索。
Thumbnail
《一場大火之後》可能會讓人誤認成劇情片,因為它足夠緊湊,峰迴路轉,而那不輸給戲劇安排的震撼度,竟然源自真實事件。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明瞭,智慧並非隨著年紀增長,那麼這本《人生半熟:三十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也到了適合傾讀的時刻了。】
Thumbnail
《原鑽》讓我更加確定 Safdie 兄弟絕對是好萊塢值得期待的新生代導演,他們的作品生猛有力,同時具備強大的渲染力,能夠讓觀眾情緒隨劇情高低起伏;《原鑽》的劇情令我想起馬丁.史柯西斯導演的《華爾街之狼》,關於豪賭人生的魄力與瘋狂,也能跟劉偉強和麥兆輝導演的《無間道》對照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