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無端的被碰瓷了,該怎麼辦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碰瓷,就是有人無端地想透過污衊你,獲得他想要的好處

這應該還是大陸常用語,在台灣並不非常流行,起源是,大陸有一些行人,故意製造一些假裝的被車撞,諸如此類的假摔,要透過民事賠償,獲得好處,如過馬路時,車子明明停好了,人走到車前,故意摔倒,然後報警說,是被車撞,遇到沒有行車記錄器的車主,還就真的拿這類碰瓷的,沒有辦法,可謂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但是這個名詞也開始被沿用到就是有人無端地想透過污衊他人,獲得他想要的好處,然後指控被他人侵犯利益,舉一個誇張的例子,一個乞丐污衊馬斯克搶劫他,這就是碰瓷!

社會地位較有優勢的一方,被無端碰瓷了,該怎麼辦呢?

我最喜歡,吳軍老師的在《元智慧》一書當中,提到了哈佛大學,被碰瓷的例子。每年都要不少學生,甚至是準教授,每年不斷的告哈佛,告他們因為歧視,而不錄取他們進入哈佛,這些告訴,大概都是說,哈佛歧視我是黑人,亞洲人,或是女性,所以沒有錄取我,進而採取司法動作,希望哈佛大學,妥協的錄取他們。

正因為是哈佛,一定引起很多新聞的關注與報導,新聞都會下聳動的標題,如:『世界第一學府,有種族歧視嗎?又有200名黑人提告,哈佛錄取不公!』,或是『亞洲裔教授,才華洋溢,學術研究也優異,為何卻被哈佛拒之門外?』諸如此類的媒體報導,而哈佛從被污名到今天,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這些報導,因為對哈佛來說,好好辦學才是哈佛,之所以為是哈佛的根本,而那些試圖用誇張的言語,或是不客觀的指正,想讓哈佛就範的人,吳軍老師的比喻是:『哈佛只要看一眼就算輸了!』

這些人本來就沒有,什麼好損失的

沒錯這些來碰瓷的,多半沒有什麼好損失的,至少是相對弱勢於被碰瓷的對象(哈佛大學跟一般個體),要是他們想打七傷拳,只要他們損失30%,跟你損失30%,那肯定不在同一個數量級,所以只要他們激怒你了,讓你反擊或是主動回應,都是在替他們打廣告,他們將會在這個,俗稱蹭熱度的陰謀,獲得較大的利益,而主動回應者,只要稍有不慎,媒體的特質,一定是抓本來有優勢的一方(如哈佛大學)不放,因為這是人性,大家會想看,權貴的一方的新聞,沒人想看普通人的新聞,於是只要你回應,這場遊戲,你就是輸家開局,且勝算渺茫!

心中的委屈,該如何處理與排解呢?

其實一個人有多大的名氣,就要承受多大的污名,這些污名,躲也躲不掉,因為世界上總有投機者,想要透過駁倒你,讓他一夕成名,我可以簡單地稱為“名聲稅”,雖然你如果是受害者,可能會非常氣憤,但是意識到,如果你隨之起舞,將受到更大的損失,那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然而如果你是,較弱小的一方,然而被權貴欺負,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反而要義無反顧,奮不顧身的在公開場合,爭取自己的權益,怒力的發聲,讓那些權貴會知道,損失的將會是他們,那你不僅在主持正義,還能獲得該來的正義!

150會員
204內容數
這專欄主要是學習成長的專題,內容有我諸多的學習與思考。主要啟發我的素材有科技業的工作經驗,台灣與美國兩個商學院的學習心得分享,以前看過的好書與得到App,最後是我財經講師的一點投資淺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