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反脆弱》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化繁為簡,把難讀的書口語化,讓有心人可以輕易了解本書精髓。
這本書~呃!並不是那麼親民
有關反脆弱這本書,我看網評褒貶不一,大致上這本書是有點深度的,不容易閱讀。於是,有人覺得就算花一年讀它也值得,讀通後讚譽有加,評論它是最棒的一本書之一;相對的,有人批評它狗屁不通,不合哲學,內容雜亂,很跳TONE,不知所云。至於我呢,我自認我是多多少少有讀懂一些的!我也認為作者納西姆. 尼可拉斯. 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註1)想要傳達的核心概念,很具原創性,是有貢獻的。我可以接受他的觀念,一方面我有讀一些財經理論,也有交易衍生性金融商品。因為了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非對稱性、非線性價格走勢、隨機但非常態分配的厚尾現象(跳躍式的大波動)、極端風險等,況且我也讀過塔雷伯的《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這兩本書,對於他寫作風格已略能習慣,所以比較能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論點。如果有人想要嚐試讀這本書時,我會建議不需要逐句去考究句意,刪除與書本無關的想法,專注於您想要吸收的精華即可,相信這樣就不需要讀上一年半載。
****************************************
書名:反脆弱
英文名:Antifragile
作者:納西姆. 尼可拉斯. 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出版:大塊文化 2013/9
****************************************
就是混沌,才有1 比9999的反轉
這世界充滿了隨機,不確定性,重點還是不知道哪一天會碰上一個未曾見過的超大性傷害。就實際觀察9999次的小波動,我們都習以為常,我們都害怕受傷,就那麼1次的超級大到我們無法承擔的大傷害,非死即重傷!但作者想要闡述的是,若能挺得過去,這些傷害會化成養分,茁壯成長,使我們更強大。
作者發明的新名詞:「反脆弱」,得先弄懂它的意思
作者發明了一個名詞:「反脆弱」,它是脆弱的相反詞。請注意,脆弱的相反不是「 堅固」。堅固是沒有韌性的,就算再怎麼堅固,還是可能會破,破了之後就無法恢復原狀。但「反脆弱」不一定要那麼堅固,但是它可以損傷後恢復原狀,還能表現比之前更佳。舉例:有些有機體(本書中大多談人類行為),當人類遇上重大挫折後,事過境遷還是能夠生氣盎然,浴火重生後表現比之前更佳。舉一個例子,2008年金融海嘯股市大崩盤後,可是等到金融海嘯過後,股市更是創新高。
脆弱是怎麼意思呢?
脆弱本身可以被衡量,但風險則無法衡量。舉例:玻璃杯從高處往下摔,立即碎散。我們早就知道玻璃杯在重擊下會裂碎,所以它可以被衝量。可是風險呢?就是不確定何地何時,又有多大的變化,我們只能預測估算,但又只能用尺度估可能性而已,老實說又估不準。
反脆弱是怎麼意思呢?
脆弱的相反就是反脆弱。作者說:「只要從隨機事件得到的上檔利益多於受害的下檔損失,就是反脆弱」。但是反脆弱與脆弱本質上卻完全不相同。反脆弱沒有裂碎,它有回彈能力,有韌性。作者發現,世界上有很多現象的變化竟然不是線性等比的,例如台北市在星期一早上八點,有1000車要離開信義區,花十分鐘就可以全部疏散,但是在星期五晚上八點一樣有1000車要離開信義區,卻要花三十分鐘才可以完全疏散。又例如曹滴掉在隨機下(0.00001%)在電梯裡巧遇「淚之女王」女主角金智媛,這時突然停電,電梯失靈,那昏暗的狹小空間只有我與她,此刻曹滴掉發揮機靈能力,沈著冷靜地救出金智媛。事後,媒體相爭報導曹滴掉英雄本事,曹滴掉暴紅了!媒體紛紛重金邀請曹滴掉上節目,曹滴掉一躍變成明星了,口袋麥克麥克。(這段內容我一定要畫重點,我怕你們不喜歡看那麼長的文章,也許看一段我自吹自擂也就夠了)
只要從隨機事件得到的上檔利益(曹滴掉賺大錢了)多於受害的下檔損失(被電梯闗了一小時),就是反脆弱。
從反脆弱看人性,還真的很多小人
如果有人知道反脆弱這個非對稱性的特質,想要利用波動、隨動、混亂中獲得上檔利益,相對造成別人下檔損失,這是沒有切膚之痛(Skin in The Game)(參考作者的另一本書《不對稱陷阱~ 當別人的風險變成您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不對等困境》(註4)。作者也批評現代人得到一種病稱之為嗜新狂(neomania),表層是科學進步,但相對若被濫用就可能造成大災難的黑天鵝效應。於是我相到2008年次貸風暴就是財務工程家已經使用一般人看不懂的複雜衍生性金融商品創造出非常高槓桿風險,才會骨牌效應,一個違約事件後連鎖全體皆違約。又例如現在AI正火紅,有沒有可能AI強到有一天落在壞人手上,製造出一個可怕的黑天鵝呢?
世上多的是反脆弱,我們觀察到什麼?
另外,本書作者也提出對社會現象諸多批判。主要是針對「脆弱」這件事,有些人自忤為專家,他稱之為脆弱推手,他笑謔為玩「冤大頭遊戲」,特別在醫療領域中,開出很多藥方可能有更多副作用(如下面二個圖例);金融專家使用風險模型,其實更風險;政治專家干預過多,反而社會更混亂。所以作者奉行減法原則:「少即是多」,我認為作者是自由主義學派,少些干擾,就會更佳。
左圖是一個高血壓的案例。縱軸是治療利益,橫軸是病情的嚴動性。箭頭指向機率性利得與機率性傷害相當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病情嚴重性的函數以非線性方式呈現,這表二當患者病重,分布會移向反脆弱(右邊厚尾)形成治療利益大(上檔利益無限),可能的醫療傷害小(下檔風險有限)
從左圖可以觀察,在醫療行為中,絕大部份的人都集中在很小的輕微感染及不舒服,但是暴露在無形大副作用(例如死亡)延後出現的黑天鵝中,就會發生醫療傷害。
領域相依(Domain Dependence)
作者很相信人類大部份情境下,存在領域相依事實,但往往心理上認為二事件是彼此獨立的,他認為無法由某一領域轉到另一領域是心理障礙。例如若問任一個美國公民:「請問美國是否為民主國家?」他會回答:「崇尚自由民主,有獨立自主空間」,但接著問他:「政府應否管制外匯?」,他會主張:「應該管制的」。在實務中,重大衝擊往往是一個因素影響到另一個因素,故領域相依是普遍現象。
過度補償
作者認為人類傾過過度補償的習性(稱之為盧克萊修問題,註2 ),目的是預防未來的不確定風險,例如鼓勵積極,不能安逸,又要有銀行存款準備、資訊系統要有備援,或者金融機制擔心投資部位受短期非理性的大波動需要壓力測試其風險暴露程度。
在過度補償之下,有少量的雜訊下更容易專注,好比有人喜歡在有一點音樂聲或沙沙音下更專注讀書或者睡眠。
就是因為領域相依普遍存在,就會產生過度補償現象。這個過度補償現象就是引發反脆弱的基礎。
本書核心架構:三位組
三位組指的是《脆弱、強固、反脆弱》。脆弱喜歡安穩、反脆弱從混亂中成長,強固就不是那麼在意外在的環境。
《脆弱》
震撼所造成的累積影響,低於等量的單一大震撼所造成的單一影響。不過,當震撼的強度增加到某一水準時,傷害的程度更糟糕,所以脆弱是「非線性反應」。而且脆弱性質很討厭波動,因為波動就會傷害本體。
作者說在金融市場裡,波動0.1%是波動10%事件的10000倍(書中364頁)。舉例,假設台北股市指數收盤在20,000點時,波動0.1%代表漲(跌)20點,波動10%代表漲(跌)2,000點,所以10,000交易日(或等於37.6年)就會碰上大張(跌)2000點的機會,這就是黑天鵝事件。做多的人到到大漲2000點(正黑天鵝事件)可能從1萬元變成超過2,000萬以上,可能是4,000萬元(因為是非線性的凸性特質)。反之,若做多股票碰上大跌2000點,就可能會虧2,000萬或以上(因為是非線性的凹性特質)。
《強固》:
再強固的硬體,也是會被強的尖銳物高速之下給剌破。而且,更令人擔心的是,就是強固才會掉以輕心,就怕那一次大衝擊,毀了一切。
《反脆弱》
尼采這一句名言:「凡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充份可以表達反脆弱的精髓。
它是一種反彈力量,有自我修復的能力,能夠浴火重生的韌性。我可以用「春風吹又生,野火燒不 盡」來形容它的生命力。 當震撼的強度增加到某一水準時,會帶來更多利益(或較少的傷害),反脆弱也是「非線性反應」。反脆弱非常喜歡大波動,因為大波動來臨時,掌握到機會就會產生豐盛的成果。
作者從小生長的城市具魯特,自單以來被摧毀過七次,但重新再站起來七次。如果人類生活周遭過於舒適,弱化對不確定的反應能力。例如最棒的馬匹可能在賽馬場上輸給名不經傳的一匹馬,但若碰到強悍的對手時,就馬上展現冠軍馬的價值。
壓力絕對會破壞脆弱,但壓力可以提反強固及脆弱力,差別只是前者只有單向接受壓力,後者有回饋機制,一旦壓力過大到臨界值時,再強固的物質也會脆弱,但反脆弱就是會有浴火重生的韌性,再站起來恢復。所以我們說:「挫折的過度反應釋出的精力就是創新」。
作者提及整個世界中有人必脆弱,有人是反脆弱,或者說有人反脆弱必犧牲另人的脆弱。例如,就因為歷史知名鐵達尼號致命的意外事故,此警訊讓同時代裡沒有再製造更大的郵輪,或者後人更改進缺點製造更安全的大船。另外,我個人猜想乃因為他接受市場同質化競爭的觀念,因為有人脆弱,所遺留下來的機會才尚未脆弱的人有機會再重生而形成反脆弱。
進化最有趣之處在於它因有反脆弱才能運作,進化喜歡壓力因子、隨機、不確定與混亂。進化就是取多重環境或多代淘汰下較優秀的成果再衍生,所以隨機不確定不可預測已建構了去除脆弱體,留下可以反脆弱的物件。
作者非常喜歡用隨機來描述世界各種現象的發生,概因為從實證上來看,隨機不一定符合常態分配形態,往往就會有極小機率產生重大的波動,所以隨機就可能會碰到千哉難逢的大風暴。
作者提出,愈是小的單位(例如小的自治城市,邦聯政府或者是新創公司)會比大的單位(如集權國家)更具反脆弱性,小單位每日都要面對世界波動,自然更有靈活應變的彈性適應能力。另外,更多小單位自然形成波動抵銷的佈置,減少脆弱性。
假如金融市場缺乏波動,會造成隱形風險被忽視化,一旦未遭市場創傷時日愈長,一旦騷動發生,傷害會更嚴重。
作者認為反脆弱性就是得多大於失,上檔利益多於下檔損失,長期交易下利用波動度來增加獲利的機會。簡單來講,作者是引用選擇權的買方策略(Call Option),因為選擇權買方之每次交易的下檔風險損失有限,而獲利上檔空間無限,假設投資人有很多次交易機會,即便有多次交易失敗其損失均有限,但只要幾次交易看對大波動機會,會獲取很多的獲利結果。這也許對沒有學過選擇權(Option)的讀者來講一定看不懂,但反向來對專攻財經之人或者實際交易期權的投資人而已,這僅是簡單的把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 Product)之理論引用到反脆弱之名詞而已。(如左圖所示)
作者說:試誤法(我補充說明,就是一直不斷地交易),在交易多次下,即便每次都是小錯誤,但有機會大利得,被稱為修補(tinkering),由於這是屬於「正向」不對稱性,稱為“凸性”。作者引用賈伯斯提過「求知若渴,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也可以衍生“永不滿足,別懼失敗”:永遠不要滿足當下的成功,要保持飢餓的態度,尋找下一個挑戰,不要為自己設限,讓自己當個傻子,因為沒有不可能。不管做什麼,只要一直行動下去,就有希望成功。所以,Call Option 就是不斷嚐試交易,即便99次失敗,第100次迎來鉅額的大報償。作者的《黑天鵝》這本書,就是在描述如右圖之可能性,這是指正向黑天鵝,是好事,在極端條件下,獲得很鉅額的正向報酬。
這本書讀後給我個人的啟發是,人生進行重大議題在決定前,先判斷此議題是位於「脆弱、強固、反脆弱」哪一個情境呢?,我自己列舉幾個案例(非書中內容):
一、買房子前要先評估這資產是屬於「三位組」的哪一個情境呢? 如果這房子位於土壤液 化區時,那就被歸於「 脆弱」,除非該房子在地下有很好的補強機制(例如打樁、連續壁),可以變成「強固」型。但是是否可屬於「反脆弱」?就看大地震(例如七級)時是否能夠有效抗震而定。我個人覺得鋼骨結構建築物,因鋼的柔性可以化解地震的搖晃動能,所以最具有反脆弱性。
二、史上最有名的2008年次貸風波金融海嘯事件,若沒有好好處理,它會脆弱化,但好在於智者正確決策下,它沒有脆弱,金融體系日後自我修復,自金融海嘯後,經濟成長恢復,美國各大指數持續上揚,它就是反脆弱。反脆弱最大的代名詞就是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那句名言:「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三、穿著西裝筆挺的高階經理人,一輩子為公司賣命,一路升遷到很高的階級,譬如是副總經理、總經理,具有該公司的高度專業能力,他是屬於「堅固」,但有一天公司被購併了,這位高階經理人被FIRE了,因為他沒有第二專長,沒有人脈,這時他是脆弱的,他家經濟陷入困境,這位專業經理人無法預料哪一天會產出很大的失業風險。若他有遠見,他知道「領域相依」,也懂「過度補償」原理,早一點創造斜槓能力,例如年輕就懂投資理財,或者有第二專家等等,就有反脆弱力。或者他能夠被FIRE後,臥薪嚐膽,努力再創事業高峰,那也是反脆弱力,就一樣可以大喊:「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另外一個人,他終生以開計程車為業,他的脆弱性是每天收入不確定,有時連吃飯錢都不夠,但此脆弱性卻有限(白話來講是最大風險可以估算),每天面臨小小的壓力會適應,培養其反脆弱能力,平滑隨機性(風險),至少計程車司機不會碰上外在不可控的突發變數。
四、輝達(NVIDA)絕對是今年全球股市中最夯的話題,拜AI風潮之賜,美國輝達今年(2024/5/24)股價上漲121%,股價1064美元,而同期台積電漲幅46%,美蘋果電腦只有2%多。但輝達曾經面臨倒閉危機,最糟糕時股價是1.5美元,如今它股價超過1000美元,是全球最火紅的企業之一,市值已逼近或超越蘋東電腦!它具有反脆弱的代性,「凡殺不死它的,必使它更強大。」但問題是輝達為什麼具有反脆弱性呢?原因是它處於高競爭高風險的產業之中,每日都要碰到高壓力的科技研發進度,擔心哪一天某個競爭者是否推出更強的GPU呢? 如果研發策略錯了時,可能一夕間倒閉,如履薄冰之下就具有反脆弱能力。輝達去年投資的AI藥物探索公司Recursion執行長季布森記得,初次會晤時,黃仁勳給他的忠告是:每個新創公司都不斷經歷瀕死狀態,總是要掙扎著與死亡抗爭,總是要為證明自己的價值奮鬥。
五 我們為什麼要對台北大巨蛋進行非常高規格的公安疏散計劃。就是因為它封閉性建築,容量人數夠大到數萬人,人數夠多,在很小機率的緊急情形下(隨機,非常態)若發生火災或無差異亂槍殺人事件(黑天鵝事件),相必人們高度緊張的慌亂動線下,其疏散時間一定是平常時間更久,也許多出很多倍,這就是凹性風險,這非常可怕。這就是脆弱。但一旦發生這不幸事件後,做了改善計劃,爾後就是反脆弱,會讓大巨蛋更安心地舉辦各式活動。但若現在在進場時要求每個人都檢查有沒有帶違禁品,拉長進場等侯時間,可是大家是否願意付出這防堵黑天鵝事件的交易成本呢?
註1:
納西姆. 尼可拉斯. 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曾是計量交易員二十一年。後致力於研究哲學、數學與機率實務問題。擁有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及巴黎大學博士。曾出者《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反脆弱》等,發表過超過五十篇學術論
註2:
"盧克萊修問題"是一種心理偏差,指的是我們常常假設已經發生的最糟糕情況就是可能發生的最糟糕情況。這種思維模式會使我們對過去發生的糟糕事件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和預期,從而導致我們無法正確理解歷史事件的真實情況
註3
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教授本傑明.瓊斯(Benjamin Jones)以及副教授王大順也很好奇,所以決定做一個研究來證明這件事。結果發現,在職涯早期經歷失敗的人,長期發展真的更好!
來源:經理人雜誌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1893
註4 閱讀心得 l【書名】:不對稱陷阱~ 當別人的風險變成您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不對等困境
閱讀心得 l【書名】:不對稱陷阱~ 當別人的風險變成您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不對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