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人類怎麼學》這本有關人類學的書籍,裡面提到馬克思《資本論》中的觀念「異化」我認為值得一提,來這邊書寫我的想法。同一篇內容有先 PO 在 IG 上,但我覺得...字太多了,PO來這邊可能才有人看吧XD!當然不放在《人類怎麼學》的閱讀筆記中主要是因為這只是書中的一小段,大概五行而已,跟全書內容關聯不大,但作為匠人,異化的概念我曾經就想表達,透過這篇我希望清楚闡述這幾年曾有過的想法。
什麼是異化?
就字面上是指兩物質區別,而關鍵就在於這邊的兩物質分別是指工人與產品。更廣泛更好理解的說法是指廚師與料理、調酒師與調酒、花藝師與花藝作品、裁縫師與衣服、作曲家與曲子這樣的關係,基本上只要是產出作品的匠人職業都涵蓋其中。
現代資本主義下,企業主或工廠主人會說:「我給你六百塊,請你為我製作這個東西,所有權在我這,它不是你的。」這是異化的基礎,將勞動成果貨幣化,作品成了商品,對工人來說,我們作為我們自己的某種價值就消失了。
所以異化是好的嗎?
我認為過猶不及都是不好的。
異化不及,就容易把作品與人畫上等號,每當作品被批評的時候,有人就會玻璃心碎而反感。但純粹的批評我認為不會怎麼樣,因為作品只是製作者這個時間點的一次表現,並非之前之後表現不好。好歌手也有唱翻車的時候,好麵包師也有麵糊狀態誤判的時候,這都是正常的。而且人會隨著時間變化,作品的程度更是如此。
異化過頭,製作者與作品間就沒了關係,甚至許多人會以為每個人用一樣的配方就能做出一樣的東西。大多數人可能會對這個想法嗤之以鼻,殊不知多數人對自己的非專業領域還真是如此。
如果你是音樂人,可能會對於某些庸俗的曲目感到不耐,偏偏某些人仍舊是死忠歌迷,反說是別人不懂欣賞。如果你是設計師,你能輕易辨別設計、美感、可行性上的好壞,但對非該領域人來說卻只要有基本的水準後,看起來就差不多。如果你是調酒師,大部分客人也很難去評鑑不同馬丁尼之間的好壞。
而從以上三者來看,受眾廣度影響了其異化程度,深入地說,門檻越高或者越少人鑽研,社會就趨向視異化為常態。音樂的受眾最廣,綜觀下來我身邊的人大概有35%會認真聽。設計的話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室內設計等等都各成一家,會認真看的人大概 15%。調酒的受眾最少,畢竟它還是從會喝酒(非單品)、非夜店玩咖裡頭分支,個人感受認真喝的人大概 1% 吧!
所以就社會大眾而言,我個人認為無法異化程度大概是:音樂>設計>調酒。 異化程度的第二個理由取決作品的持續性與再現性。就音樂而言,隨著科技越來越好,音樂的再現性越來越精準,甚至非專業人士幾乎聽不出刻意的修音。三種設計雖然可以透過圖像傳播,但工業設計的實體與室內設計的實質空間仍舊存在某些電腦上傳遞不到的感受。調酒作為食物,要盡快喝完,否則風味時刻在變化,普遍放越久越難喝,這是食物的特性。所以保存度而言,我認為也是:音樂>設計>調酒。而該特性同時延展於傳播性。
以上兩者造就在資本市場中,音樂的異化程度低,所以我們傾向認知某位音樂人的作品,進而產生頂端贏者全拿的局面(排除因快文化而造成審美下降的問題);設計的異化程度中等,多數人大略聽過某些知名的設計師或者會去參訪某些作品,但也就是當旅遊景點走馬看花,沒什麼印象,但部分人仍有議價的權利;調酒的異化程度高,大家都分不出區別,即便分得出區別也幾乎只記得店名而非製作者的名字,於是乎議價能力最差。
在議價能力差的情況下,即便認真也難以有資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反而是努力不努力都差不多,最後就會變得像公務員一樣得過且過,這是制度跟社會面的問題。而當然不管是在公務員還是在調酒的領域我相信都還是會有很認真的人存在。
除此之外,異化過度的社會也會造成匠人的心態失衡,因為給予他們評價的是並非該專業的人(這個專業指的是技術上的專業,而非頭銜上的),因此是模糊了夢想、目標及精進本身,最後純粹變成了賺錢。一直追逐著金錢,到頭來反噬作品本身,品質下降、成本壓低,其實也沒多少人在乎或分辨的出來好與不好,也是滿難過的事吧!悲慘的情況是某些匠人因此無視了「我會什麼」、「我懂什麼」,最後迷失在討評審歡心以及「我是什麼」的大哉問裡。
所以,我很 respect 在各行各業中持續挖掘的匠人,在沒有盡頭的世界裡,仍舊倚著良心,繼續注入新血,為這個世界刻畫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