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 v 功利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功利,腦海浮現的不外就是勢利、做人做事有一定的權力、名利的「自私」目的。而邊沁、彌爾提倡的utilitarianism 被翻譯成「功利主義」,但它其實一點也不「功利」。 用我的話說,它是把所有人的快樂最大化的一種思維。


我們的教育其實是西化的,內容除了國語文,其他科目可以說很國際化了。所以,當北一的區桂老師疾呼「不讀廉恥,如何知恥」時,我想,就算讀過廉恥也不見得內化啊,因為在這個社會裡,讀書這件事,是很功利的………但也得說,不能因為讀了不見得內化就不讀。因為讀了等於是種下一顆種子,將來有機會發芽。


就有限的美國經驗,我想,美國的「廉恥」其實是「榮譽」,從他們的「愛國心」和「國慶日」裡感知的。這也反應在社會互動中,做得好就得到鼓勵—就算是走在路上,不認識的路人也會稱讚你的衣服真好看—正面的反饋也會讓人知道與人互動中值得獎勵的行為。當然,這和英語本身是個「直白/low context」的語言也有關。


而中文是個high context的語言,同時文化裡不太會口頭嘉奬,所以做得好不太會得到鼓勵,做得不好會被罵一頓。又在學校學習得好其實也不表示品格好,雖然有「品學兼優」這個詞。跟學習成績好的人,很容易落得比成績。我記得高中時被「成績好」的同學說,「字不就寫在課本上了,你不會看喔」約莫如此的話,口吻裡有種輕視。當然這次對話後,的確讓我看書更仔細了。只是不太喜歡和有一點階級地位的人在一起…時間快轉到工作中,曾經有個大老出現在行銷活動裡,對我來說就是對與會者同等尊重,但怎麼感覺這位大老真的以為自己是大老啊???感覺心累。然而…就是有人不亦樂乎,有大老,當然也會有奉承大老的人啊。


me,too是個全球現象,而中文的社會裡,還有更多的功利和派系(畢竟這是動物性,只能「相對論」)。很難撼動的制度,因為許多學習好的人也是以爬上大老的位置為「榮」。哎,看清得還不算太遲?我知道會有人說這是儒家的遺毒,但我認為這是明儒暗法的治理手法下,最後有了代罪羔羊的一種說詞。


功利主義,追求所有人快樂最大化,是很哲學的理想,希望對文明也有一定的影響。頭腦簡單但嘗試思考者的跳tone結論﹗


#i think, therefore, i am.

#頭腦簡單





avatar-img
1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愈陳愈香 的其他內容
理財是現代生活的必須,但理財的另一面—課以環境的負擔卻少有人提。就像眼睛需要光線才得以看見,光線照不到的地方就容易被人眼忽視。這也不是人眼的錯,就只是它的設計侷限。 人類的生活方式從採集、狩獵到農耕、遊牧,商業文明也從以物易物隨之進化到錢幣發明有利交易、銀行出現便於儲蓄、再有股市能向陌生人募集
時鐘給我的只是與人相同的作息時間,直到練習打坐之後開始有了時間感,也因此明白高僧大德如此境界的人能預看到圓寂之時。對此真不由得佩服身體的智慧﹗ 這份時間感帶給我的是一種從容。在有時間感前,自己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心很忙亂,所以一有機會專注,身體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而在幾次的調整與練習之後,人
生活中的gaslighting若隱若現。 對話者先以「反問」的方式互動,然後提供「查證」的連結,對提問者「貼標籤」並外延話題後下結論。 本於想討論,依據對話者的話「有問必答」後,對話者不會有後續反思與對話,或許是對話者滿足發話者如此的「反省」,也可能是想緩和,即轉移話題。 留下的是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曾經外婆在確診糖尿病後,便少吃碳水化合物了。好朋友說,「她很聰明,知道不做什麼事。」 通常,我們都是立下目標,做這做那。那次短短對話,讓我收穫很大,原來,「不做什麼」也可以。而且可能更管用,雖然,要改變習慣其實也不比建立新習慣容易。 之前有吃宵夜短暫滿足的習慣,但會出現半夜醒來,而且胃脹
美的體驗,是人生最棒的事了﹗ 書法 記得在歷史博物館前一副超大對聯前感受到的氣場,讓人駐足;在故宮看到我心目中的天下第一行書:祭侄文稿,沒想到寫得一手肥腴字的顏真卿也寫得一手「我愛看」的字。從中感受到要想有自己的風格前,絕對是不斷臨模的重覆練習。(弘一大師的字也是如此,風格出現後,返璞歸真,字如
理財是現代生活的必須,但理財的另一面—課以環境的負擔卻少有人提。就像眼睛需要光線才得以看見,光線照不到的地方就容易被人眼忽視。這也不是人眼的錯,就只是它的設計侷限。 人類的生活方式從採集、狩獵到農耕、遊牧,商業文明也從以物易物隨之進化到錢幣發明有利交易、銀行出現便於儲蓄、再有股市能向陌生人募集
時鐘給我的只是與人相同的作息時間,直到練習打坐之後開始有了時間感,也因此明白高僧大德如此境界的人能預看到圓寂之時。對此真不由得佩服身體的智慧﹗ 這份時間感帶給我的是一種從容。在有時間感前,自己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心很忙亂,所以一有機會專注,身體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而在幾次的調整與練習之後,人
生活中的gaslighting若隱若現。 對話者先以「反問」的方式互動,然後提供「查證」的連結,對提問者「貼標籤」並外延話題後下結論。 本於想討論,依據對話者的話「有問必答」後,對話者不會有後續反思與對話,或許是對話者滿足發話者如此的「反省」,也可能是想緩和,即轉移話題。 留下的是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曾經外婆在確診糖尿病後,便少吃碳水化合物了。好朋友說,「她很聰明,知道不做什麼事。」 通常,我們都是立下目標,做這做那。那次短短對話,讓我收穫很大,原來,「不做什麼」也可以。而且可能更管用,雖然,要改變習慣其實也不比建立新習慣容易。 之前有吃宵夜短暫滿足的習慣,但會出現半夜醒來,而且胃脹
美的體驗,是人生最棒的事了﹗ 書法 記得在歷史博物館前一副超大對聯前感受到的氣場,讓人駐足;在故宮看到我心目中的天下第一行書:祭侄文稿,沒想到寫得一手肥腴字的顏真卿也寫得一手「我愛看」的字。從中感受到要想有自己的風格前,絕對是不斷臨模的重覆練習。(弘一大師的字也是如此,風格出現後,返璞歸真,字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無法表達的歡喜,會成為慈悲,進而想盡辦法造福。 而一顆想給予的心,會帶來無限的歡喜。
本文從雙贏思維出發,探討如何從單方面受益轉變為互利的好結果,並提出運用共創贏面的方法進行思考。
人類所有行為都是出於「自利祈求」嗎?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
Thumbnail
1.基本概念 自利,對社會是有好處的。 貪婪是好的,自私的作用,造就看不見的手。 期待我們晚餐不是來自他人的善行, 不談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是出於他人自身利益的考慮, 靠得是自利自愛,談對他們的好處。 供給與需求相等時,東西就會完美地被定價。 馬爾薩斯的陷阱,讓我們要擔心無窮無盡
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由,透過使命感受榮耀後,即可在「勞則思,逸則淫,物之情也。」的地基上,學會創造最豐碩偉大的文明。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無法表達的歡喜,會成為慈悲,進而想盡辦法造福。 而一顆想給予的心,會帶來無限的歡喜。
本文從雙贏思維出發,探討如何從單方面受益轉變為互利的好結果,並提出運用共創贏面的方法進行思考。
人類所有行為都是出於「自利祈求」嗎?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
Thumbnail
1.基本概念 自利,對社會是有好處的。 貪婪是好的,自私的作用,造就看不見的手。 期待我們晚餐不是來自他人的善行, 不談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是出於他人自身利益的考慮, 靠得是自利自愛,談對他們的好處。 供給與需求相等時,東西就會完美地被定價。 馬爾薩斯的陷阱,讓我們要擔心無窮無盡
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由,透過使命感受榮耀後,即可在「勞則思,逸則淫,物之情也。」的地基上,學會創造最豐碩偉大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