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哲學

2024/04/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意人本著賺錢的初衷,走過艱辛的公司草創期,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有的人會加碼資金和生產設備,讓公司持續壯大領先同業。有的人卻選擇稍作停頓,不再汲汲營營追求營業額的成長,反而思考回饋社會的可能。


只要身體健康,世間財永遠賺不完,因為賺不完所以也帶不走,只能留在世間享用,有點像玩具鈔,離開遊戲規則就要作廢。功德財就像悠遊卡,具儲值功能,雖然沒辦法拿去菜市場刷一把青菜,卻因為無所求付出而與現在和未來廣結善緣,能夠隨心所欲帶著它穿梭無垠宇宙,永生不作廢。


有一位做塑膠袋起家的老闆,在他年輕時,也就是工廠啟業不久的某一天,他的父親打了一通電話給他,要他收留一位拎著包袱在附近流浪的身心障礙人士,也就是中度智能不足的阿寶。這個老闆多方打聽阿寶身世,才知道他被一間經營不善倒閉的烘焙店資遣,因為無處可去,所以拎著幾件衣服在工廠附近徘徊。


阿寶就這樣進到工廠擔任警衛的角色,也負責廠內廠外的清潔,一做就是二十年,吃喝睡都在工廠,以廠為家。因為阿寶,開啟這間塑膠袋工廠老闆與身心障礙孩子的緣份,他與教養院配合,從院生中挑選能夠獨立作業的孩子到工廠上班,雖然產能因此下降,老闆卻不在乎,因為他知道只要孩子能有一技之長,有一天就能融入社會走入人群,產能反而不是他考慮的重點。


幾個院生在工廠一待就是七八年,十年以上也有,過年過節,老闆帶著沒有父母的院生員工一起家庭旅遊,帶他們四處遊山玩水,彌補沒有親人陪伴的孤單寂寞。此外,老闆還會開車帶著院生到寺廟做義工,除草、掃地、清水溝、修剪花樹等等,學佛多年的老闆給了這群孩子修善積德的機會,讓他們在不怎麼順遂的人生猶能開出美麗的花、結出歡喜的果。


雖然我們沒有老闆這種獨善其身之後還能兼善天下的能力,但是小善也能俯拾即是,只要不因善小而忽略不為,隨喜功德也能圓滿智慧、成就善良本性。對人群、對社會不吝付出,收獲最多體悟最深的是我們自己,付出是捨也是擁有。


#濟貧扶弱

#為弱勢

#付出是得到

    41會員
    5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