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為何知識型網紅偏好『中階(下半層)與基礎層』的知識分享定位嗎?
知識型網紅的崛起,就像一場無聲的革命,他們改變了我們獲取和理解知識的方式。這些網紅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育者,而是掌握了如何在娛樂和教育之間找到最佳平衡的傳播者。他們為何偏愛將受眾定位在中階和基礎層次的學習需求?這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策略和思考?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現象,從中發現知識型網紅成功的祕訣。
知識需求的四個層次
在學習需求的層次中,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區分為四個層次:
1. 頂尖知識需求:針對專家和領域內的頂尖人士,提供最前沿和高深的知識。
2. 高端知識需求:面向已經具備一定知識背景的專業人士,提供深入的學術和專業知識。
3. 中階知識需求:為有基礎知識但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學習者提供內容。
4. 基礎知識需求:針對初學者,提供最基本的入門知識和概念。
這四個層次的劃分,不僅有助於理解知識需求的不同層面,也能更清晰地看到知識型網紅的受眾定位策略。
知識型網紅的受眾定位
知識型網紅普遍將受眾鎖定在第三層次的下半部至第四層次,這是有其深思熟慮的策略性考量。這樣的定位能夠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既能吸引大量觀眾,又能保持內容的吸引力。如果知識型網紅將內容定位在第四層次,雖然容易吸引廣大群眾,因為初學者的基數龐大,但內容過於普通,容易被視為無趣和平庸。這樣的內容可能很快失去新鮮感,難以留住觀眾。例如,簡單的入門知識雖然普遍,但觀眾很快就會感到滿足,轉而尋找更有挑戰性的內容。反之,如果知識型網紅將內容定位在第三層次的上半部以上,則會因為知識過於深奧,難以被一般觀眾理解。這樣的內容雖然專業性強,但最終只能吸引少數專家,導致「曲高和寡」。這些觀眾雖然對內容有高度認同,但數量有限,難以形成大規模的觀眾基礎。這種情況下,知識型網紅的內容變得過於學術化,無法吸引廣泛的關注。因為知識型網紅的目標並不僅僅是傳授高深的知識與觀點,而是持續創造最大的觀看或收聽的受眾數。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業配和販賣商品的機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知識型網紅需要在內容的設計和表達方式上下功夫,確保內容既有吸引力,又不會過於深奧難懂。
例如,知名的網紅「老高與小茉」,他們的影片內容多以神秘、未解之謎為主題,吸引了大量的觀眾,但其實這些內容大多是基於已有資料的再創作和詮釋。同樣,李永樂老師以簡單有趣的方式講解數學和物理知識,成功吸引了無數對理科感興趣但沒有深厚基礎的觀眾。另一個例子則是知名的「志祺七七」,他專注於社會議題與生活知識,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將複雜的議題講解清楚。這樣的內容不僅吸引了大量的觀眾,也增加了觀眾的黏性,因為觀眾在這裡找到了既有趣又有用的知識。志祺七七也會選擇一些熱點話題,並用簡單的語言和生動的例子來講解,使觀眾能夠輕鬆地理解並產生共鳴。
歷史的視角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知識的傳播與普及化過程中,能夠吸引大眾的知識內容往往都是通俗且易懂的。這一點可以從印刷術的發明和電視節目的普及過程中窺見一斑。
印刷術的發明是知識傳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十五世紀之前,書籍的製作依賴手工抄寫,成本高昂且數量有限,只有少數富裕階層和宗教機構才能夠接觸到書籍。印刷術的發明改變了這一局面,大量的書籍得以快速且廉價地製作和分發,使得更多人能夠接觸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印刷品的內容逐漸從宗教經典和專業書籍轉向更加通俗易懂的讀物,這些讀物涵蓋了各種題材,如科學入門、歷史故事和文學作品。這種轉變顯示出,通俗化和易懂性是知識得以廣泛傳播的重要條件。電視的普及則進一步推動了知識的傳播。電視節目,尤其是科學紀錄片和教育節目,將複雜的知識內容轉化為生動的影像和簡單的解說,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易於接受。這些節目通過視覺效果和通俗語言,成功地在趣味性和教育性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現代的知識型網紅就如同「大眾科學家」,他們利用網絡平台的特性,以輕鬆、幽默和易懂的方式來傳遞知識,這是吸引大量觀眾的關鍵。這些網紅往往會將複雜的概念拆解成簡單易懂的部分,並通過生動的例子和有趣的故事來說明。此外,現代社交媒體平台的互動性和即時性,也為知識型網紅的成功提供了助力。觀眾可以在視頻下方留言提問,知識型網紅則可以根據觀眾的反饋調整內容,這種即時互動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和黏性。這種方式讓知識傳播變得更加靈活和貼近觀眾需求,進一步提升了知識普及的效果。
多元視角的闡述
從市場行銷的角度來看,知識型網紅不僅是內容創作者,更是產品經營者。這些網紅就像企業家一樣,經營著自己的品牌。他們的目標是最大化觀看數量和訂閱人數,這不僅能夠帶來廣告收入,還能夠開啟更多的商業機會,如產品置入、贊助合作以及自有商品的銷售。例如,一些知識型網紅會推出相關書籍、課程甚至是周邊商品,以多元化的收入來源來支持其運營。知識型網紅必須了解市場需求,並針對受眾的喜好和需求來設計內容,以保持觀眾的興趣和黏性。所以從受眾心理的角度分析,大多數觀眾在觀看YouTube時,更偏向於娛樂而非深度學習。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觀眾在放鬆的狀態下,更傾向於接受輕鬆有趣的內容,而非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深度知識。知識型網紅正是利用這一點,通過幽默、生動的表達方式來吸引觀眾。
而從媒體的角度來看,知識型網紅的成功也得益於社交媒體平台的普及和算法推薦機制。這些平台,如YouTube、抖音和B站,通過數據分析,能夠準確地推薦觀眾感興趣的內容。算法推薦根據觀眾的觀看歷史、互動行為(如點贊、評論、分享)和其他數據,為每個用戶量身定制內容推薦,這大大提升了內容的曝光率和點擊率。知識型網紅因此能夠快速吸引大量觀眾,並通過持續的高質量內容保持觀眾的黏性。此外,社交媒體平台提供的互動功能,如即時評論、直播互動和社群討論,也為知識型網紅創造了更多與觀眾交流的機會。這些互動不僅能夠增加觀眾的參與感,還能夠使網紅及時了解觀眾的反饋和需求,從而不斷優化和改進自己的內容。這種雙向交流的機制,極大地增強了知識型網紅的影響力和受眾的忠誠度。
兩個相關的理論
在傳播學理論中,「兩級傳播理論」(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是一個跟今天探討主題相關的重要概念。這一理論由保羅·拉扎斯菲爾德(Paul Lazarsfeld)和埃利休·卡茨(Elihu Katz)提出,指出大眾媒體的影響力往往不是直接達到大眾,而是通過所謂的「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s)來間接傳播。意見領袖是那些擁有影響力並能夠接觸到媒體信息的人,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將信息轉化並傳遞給他們的追隨者或社群成員。而知識型網紅某種程度來說正是扮演著這樣的角色,他們通過自己的平台和影響力,將專業的知識轉化為大眾易懂的內容,進而影響更廣泛的受眾。知識型網紅更利用自己的專業背景和表達能力,將複雜的概念拆解並以簡單、有趣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他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觀眾信賴的資訊來源。
另一個重要理論是「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這一理論強調 : 觀眾是主動選擇媒體來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媒體的影響。觀眾在選擇媒體時,會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興趣來做出選擇,包括資訊獲取、娛樂消遣、社交互動等需求。而知識型網紅能夠成功吸引觀眾,正是因為他們能夠準確把握觀眾的需求,將學術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製作出輕鬆、有趣且富有知識性的視頻,這種內容形式剛好能夠滿足觀眾在娛樂和學習之間的平衡需求。
質疑與回應
有人可能會質疑,這樣的知識傳播方式是否過於淺薄,難以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知識。然而,這種定位模式正是回應了大眾對”輕鬆學習”的需求。知識型網紅們也許並非完全不想追求知識的深度,而是有意識的”選擇”了更符合大眾需求的方式來傳遞知識。某種程度來說,知識型網紅的存在為高深知識普及化鋪平了道路。因為當更多的人對某一知識領域產生興趣時,他們自然會進一步尋求更深層次的知識。所以正面來看 : 知識型網紅反而是起到了「引子」的作用,引導觀眾進入一個全新的知識世界。其實,我們也看到某些知識型網紅為了平衡知識的深度和受眾的接受度,在提供通俗內容的同時,也不斷適當地加入一些進階知識的提示和推薦,希望既能保持觀眾的興趣,也能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索。
小結論
如同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 (Jim Collins) 所言:「偉大的不是做什麼,而是如何做。」,這一點不僅適用於知識型網紅,對於任何形式的內容創作者和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知識型網紅選擇中階和基礎層的定位,是一種平衡策略,既能確保內容的普及性和廣泛的受眾基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知識的深度和吸引力。透過這種方式,他們成功地在娛樂與教育之間找到了最佳平衡點,實現了觀眾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
另一方面,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的傳遞方式和管道變得多元化,知識型網紅正是利用這一點,將複雜的知識通過簡單、生動的方式傳遞給大眾,使知識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可以被廣泛分享和接受的公共財。這種知識普及的方式,無疑對於提升整體社會的知識水平和思考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各類型知識型網紅的成功經驗也告訴我們,了解受眾需求、持續提供高質量且易於理解的內容,是知識分享的關鍵。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媒體平台的多樣化,知識型網紅勢必將在知識普及和教育變革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存在不僅改變了我們學習和獲取知識的方式,也為更多人打開了通往知識世界的大門。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忘記了在學校所學的一切後剩下的東西。」知識型網紅的價值,正在於他們讓我們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