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雜思:宮本武藏《五輪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五輪書(ごりんのしょ),宮本武藏(與其後人/弟子)


  • 「五輪」取自佛教密宗的概念,「五大(panca-dhatavah)」指地、水、火、風、空五大構成宇宙的元素(非中國道教的五行),本書的章節也使用這些元素依次命名。
  • 每一卷針對兵法/求道/劍術/作戰策略/心境提升(自然之道)深入著墨,無論是精進個人技藝(craftmanship)或領導力(managerial ability)都很適合。
  • 閱讀時參照英文有聲書中文網路資源,故無翻譯,單純紀錄每一章節的讀後感及摘錄。


地之卷

書不是太長,但避免各章節的重點模糊,我還是分開來放。

地之卷始於談論二天一流,即雙手持一長一短刃的刀法,也藉作者之口衍生為兵法的概述,甚且是武士之道。文中寫道:「刀,是當今大行於天下的利器,武士日常佩帶,是武士的 象徵。因此,刀法即兵法。」以這概念延伸,如何善用如今主流的熱兵器(依賴化學能給敵方帶來傷害的武器)、科技戰、太空競備也是這世代的兵法。

學習二天一流的基本原則裡有一條:「不做沒有意義的事。」在我看來,這也是立下任何目標的「道」,且不論達成目標的方式千變萬化,缺乏意義本身就是一件事的極大缺陷

  1. 所謂道,是指做一切事情的至高無上的方法。世間有無數種道:釋道,重在行救贖之事;儒道,重在學習為人處事的規矩;醫者有醫者之道,徘人有徘人之道,茶有茶道,弓手有弓箭之道。“道”有很多,人活在世上,不過是選擇適合自己的“道”,去學習它、適應它
  2. 兵法之道,即求勝之道。世上難免有爭鬥,就實用而言,大可將兵法之道貫注於一切爭鬥之中。所 以,兵法不僅對武士有用,對所有職業的人,都有很大用處。
  3. 本書對初學兵法和想在兵法上作一番研究的人有很好的引導作用,然而引導不能代替學習。你所要 做的,唯有勤奮。勤奮是入門的捷徑,只有勤奮學習,認真體會,你才能真正瞭解本書所說的道理。
  4. 農、商、士、工四種道,幾乎概括了時間所有的“道”。
  5. 在古代兵法中有“十能”和“七技”之說,都是指用來修習劍術的方法。然而劍術只是一種技巧, 與“道”是不相關的。技巧只是在某一場爭鬥中求勝的方法,只是兵法的初級境界,無關其精髓。
    既然有很多人在探索,兵法的術就漸為人們所熟知。然而當今兵法研究和傳授的內容多半以技巧為主,學習兵法的人急功近利,這與真正的兵法之道背道而馳。長此以往,必會造成兵法學習的誤區,使人們誤解兵法的真義。俗話說,“制法未精,反以致禍。”
  6. 木匠的首領應該經常深入到木匠之中,苦其所苦,知其所需。⋯⋯簡單地說,木匠的首領首先是一個木匠, 其次才是一個首領。兵法之道,正與此相同。
  7. 所謂正道,即是把握事理的道。天下的道,就像百川歸海,最終的道理都是相似的。通曉事理,做任何事都會大體不差,否則將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8. 空者,無始無終,無內無外。因為空,所以不被外物束縛,可以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具體地說,就是掌握了方法,卻又不拘泥於方法。只有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能隨心所欲。對於學習兵法的人來說,熟知兵法,使用時卻不拘泥,洞悉一切規律,卻自然而然,率性而為,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
  9. 單手的力道在劈斬時常不能致人死命,情急之中,出於本能人們往往會用雙手。用刀的訓練 還是應該從單手做起。單手力大,才可發揮雙手的優勢。雖然一開始很難運用自如,但是熟能生巧,多練多用,久之自然會變得容易。蠻力並不能增強刀的殺傷力,方法比氣力更重要
  10. 武士之道也是文武兼通之道。其他行業,如儒、禪、茶、歌,凡有助於磨練心性的,莫不可以為我所用。廣聞博識,就會從任何事物中覺察到“道”的存在。
  11. 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武器,不可盲目效仿他人。過於喜歡某種武器或者不喜歡某種武器的都是不正確的。要根據武器的實際效用,充分使用它。
  12. 商業領域中,時盈時虧,這也是節奏的一種體現。
    無論什麼行業,什麼事物,留心觀察,都會發現其節奏所在。悲劇的發生有時正是因為某種固有節奏的紊亂。⋯⋯將節奏應用於兵法,就是在掌握敵人的節奏時,用敵人意想不到的招數,打亂敵人的節奏,同時以自己的節奏發動進攻。
  13. 掌握兵法原則後,需要常年的刻苦修習。你所要達到的境界是:你的技藝控制著你的整個身心。這種狀態下,不僅是你的武器、你的雙手,包括你的眼神、身體以及心智,無不是你兵法的延伸。⋯⋯而兵法之道在生活中體現的就是:在任何情況下,自立自強、主動進攻、重視榮譽的求勝之道。


水/火之卷

這章節側重於戰術的實務演練,如作者所說:「我所說的只是一些大略的東西⋯⋯倘若你只是翻翻流覽,恐怕不會有真正的心得。」

讀來很有《孫子兵法》的感覺,先簡明介紹五種刀法,隨後以決鬥中各種兵法銜接,讓人這深刻體悟到「喔,這人是認真要對方的命」。

個人來說,這書有趣的是,可以將任何你想要精進的能力置入解讀,如上一章節說的「萬法歸宗」。我就試圖將寫作的概念融入其中,將讀者/受眾作為敵方,發現有很多道理是通用的,誘敵、出人意表、試探等等,在某些轉化上都有其適合的解譯,若能將這種態度融入創作之中,說不定也能得到意外的樂趣。

  1. 無論決鬥時還是平常練習中,都應該保持同樣的心態。內心勿有起伏,也不要過於緊張或放鬆。保持開朗、率直的心境,使心態平和舒緩,每一刻的心境都和這一天保持一致,這樣,對你來說,一瞬和永恆就沒有差別,這樣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需要長期的修煉。
  2. 表面上應平穩,甚至顯得柔弱,內心的氣勢卻強盛、剛強。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窺破你的心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突破身體的侷限。瘦小的人的心態要像巨人,巨人的心態要像瘦小的人。侷限於自己的身體不可取,完全按照應激反應進行動作,很容易被別人抓住弱點。
  3. 我認為,“攻”與“擊”的含義是不同的。“攻”是指審慎、可靠的進攻,而無論所用招數如何;“擊”偏重於衝殺,較“攻”更為猛烈,但尚未深思熟慮。“擊”有時也能立斃對方于瞬間,“攻” 則是有目的的進攻。兩者必須明確區分。
  4. 無論是一個敵人,兩個敵人,還是二十個敵人,擊敗他們的道理是一樣的。要多積累實戰經驗,瞭解將敵逼入困境的方法,這樣,不管敵人數量如何,你始終會擁有一份平靜的心態。
  5. 從我所經歷過的戰鬥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在戰鬥中取得勝利,必須有強烈的殺敵動機。
  6. 如果你試圖阻擋敵人已發起的進攻,在某種程度上你就已經失去先機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敵人根本沒有機會對你發起進攻。你要在他的一閃念間判斷出他的動作,從而採取措施,把他的行動扼殺在襁褓間。
  7. 兩個人你來我往,一時很難決出勝負。此時,如果你能趁他出刀攻擊的剎那,一腳踩住他的劍,讓他抽不出劍,就能徹底打敗他的進攻氣焰,讓他不能繼續向你進攻。
    「踏」只是個形象的說法,並不一定是只用腳踏著敵人的武器。你心中要有「踏」的精神,無論用手、用腳、用身體或者用火力,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敵人不能再次出手。這樣做的目的不是孤注一擲,只是要儘早結束戰鬥,所以出手應當堅決、果斷,給敵人致命的打擊。
  8. 你應當試圖瞭解敵人,而不要輕視他。
  9. 當雙方僵持不下,而我方很難在短時間內有突破性進展的時候,就說明你需要轉變思路的時刻到了。⋯⋯大規模的戰鬥中,僵持所帶來的不良後果是很多的。這時會有很多人傷亡,而戰局卻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於是你必須轉變原先的策略,採用敵人意想不到的新方法。
  10. 在戰鬥中,當對方士氣高昂,進攻意識非常強烈的時候,你一定要表現得慵懶,看起來又似乎沒有情緒同他們鬥下去。敵人就會放鬆緊張的情緒,受到你情緒的感染。在敵人讓你麻痹,被慵懶的情緒所控制時,你要暗中做好進攻的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強勢進攻。
  11. 在戰鬥中,不要重複用同樣的方法,一種方法最多可以用兩次,絕不允許用三次。⋯⋯變化是兵法最大的原則。在敵人以為是山時,偏偏是海;而敵人以為是海時,卻偏偏是山。
  12. 用武器可以打倒敵人,用拳腳也可以,用意志同樣可以。
    你獲勝的標誌是敵人在心理上認輸,並徹底喪失信心。但是,倘若敵人在心理上仍不肯認輸,即使你認為自己已經大獲全勝,也不能放鬆警惕。因為他並沒有被真正打敗,還有可能捲土重來。


風/空之卷

最後兩章節相對短一些,因此我也一起讀完了。整體仍提醒著讀者「凡事要因地制宜,沒有絕對的好壞,要隨時保持彈性,把『戰勝對方』當作唯一的目標,那勝利就在前方」,其中以各流派優劣的舉例不一一贅述,而我最感興趣的是《空之卷》提到的「大清明」。維基百科裡翻譯為「空明」,我想,應該就是在佛教經典裡所說的「大光明」。

第一次知道這詞是在讀《地藏王菩薩本願經》,裡頭萬佛聚會放諸大光明,當時我沒放在心上(國小也看不懂)。直到多年後,我在控而已《先生後生》裡讀到那一句:「只要我們在一起,我就看不見大光明。」

扯得多了,可見在本書「大清明」的解釋是一種洗淨鉛華的理解與心境,誠如諸多閒人雅士所謂的「求道有成」,大概也是同樣的概念吧。

  1. 就兵法而言,如何選擇純粹是個人的事,使用短刀並不比使用大太刀缺少優勢。在一個到處有障礙物狹窄空間,你還會想用大太刀嗎?如果手上只有短刀,你是否 就放棄作戰?如果固執地迷信大太刀,就是置大太刀於兵法之上,完全本末倒置。而且,有人天生力弱,光舉動大太刀就費不少力氣,更不用說用它來作戰了。
    大小不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大小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所以,使用大太刀本身無可厚非,但如果過分依賴大太刀,把它作為取勝的唯一手段,自然是愚蠢的。
  2. 在決鬥中追求“強有力的打擊”是非常不可取的,在戰爭中也是這樣。如果只是一味硬拼,如果雙方都擁有強大的軍力,猛烈的攻勢必遇到更猛烈的抵抗。要知道,正確的策略才是取勝的根本。
  3. 兵法的重要原則之一是在進攻中贏得主動,趁勢追擊敵人並使其陷入混亂。大規模戰鬥中,更要採取主動之勢,發起進攻,突然襲擊,速戰速決。⋯⋯很多人在學習兵法時,往往花相當多的時間學習防禦之術,即被動應戰和逃跑的方法。持有這種心態,往往會受制於人,而不能先發制人。
  4. 在玩球時,人們根本無須始終緊盯著球;一個技藝高超的雜耍師可以同時拋起好幾把刀,卻不用眼睛看它們,可以把一扇門抬到自己鼻子上,讓它在上面保持平衡。他們用的不是某一具體的感官,而是感覺本身。這種對於事物動態和規律的敏銳感覺,完全是從平時刻苦訓練中得來的。
  5. 快未必是最好的速度。事實上,最可取的是與事物固有規律合拍的速度。⋯⋯我們都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所以,兵法高手並不急於求勝,而是按照兵法的要求從容佈局,使一切無懈可擊。
  6. 當你經歷了山重水複疑無路之後,會想到離開這些讓你摸不著頭緒的山,到更遠的地方去。學習兵法時,沒有什麼是秘不授人的,但要真正瞭解這些人能共知的道理,卻需要很深的功夫修煉。
  7. 完全的空無一物是不存在的。我所說的“空”,既是知“無”,又是知“有”
  8. 武士對兵法的理解應當準確,並勤加練習,直至掃除一切困惑,達到心中澄澈空明的境界。此時,意志、心智都會得到極大的修煉,你會變得目光如炬,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質。從此,你的心中不再會有任何陰影和黑暗,這樣的境界就是“大清明”的境界。
  9. 修煉佛法或歷練世事時,我們在達到終點的途中,常以為自己的體驗和認識是最好、最正確的。但如果以天地之心來觀看我們的靈魂,就會發現其中有諸多的執迷和偏頗,早已偏離了天地本道。
    最大的道,就是直道而行。也就是保持一顆率直的心。這樣的心可以掃除無數的陰翳,助你看清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這就是空的境界。


最後這段也如禪宗惠能的偈言所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空不是一無所有,是在歷經世間繁華、滄海桑田後,見山又是山的「選擇」一無所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鯨魚絮語
19會員
102內容數
我是譁語 Art_y_an,稱呼隨意。對文本理論了解不多不知道自己的寫作類型,但喜歡寫故事(詳見沙龍連結)。 熱愛討論愛的多種形式及意涵,也是寫作的主核。 佛系經營,不會咬人,歡迎搭訕。
鯨魚絮語的其他內容
2024/09/18
如果在任何時候,你把習慣延展到一個你不再能持續得到成功的程度,你就知道你已經超過了金髮女郎區,是時候退一步到更容易達成的程度,因為你需要足夠的「勝利」來達到滿足感,也需要足夠的「渴望」來支持你的慾望。
Thumbnail
2024/09/18
如果在任何時候,你把習慣延展到一個你不再能持續得到成功的程度,你就知道你已經超過了金髮女郎區,是時候退一步到更容易達成的程度,因為你需要足夠的「勝利」來達到滿足感,也需要足夠的「渴望」來支持你的慾望。
Thumbnail
2024/09/11
小的群體就如你居住的社區、你讀的學校,或者你擔任志工的組織,都能影響你的行為。 這些群體影響我們的關鍵因素正在於歸屬感,當你想要加入一個群體,你就會重複那個群體會做的是(習慣),我們自然而然會被這些環繞著生活的習慣耳濡目染。
Thumbnail
2024/09/11
小的群體就如你居住的社區、你讀的學校,或者你擔任志工的組織,都能影響你的行為。 這些群體影響我們的關鍵因素正在於歸屬感,當你想要加入一個群體,你就會重複那個群體會做的是(習慣),我們自然而然會被這些環繞著生活的習慣耳濡目染。
Thumbnail
2024/09/04
在糟糕的一天,進步的目視化結果可以帶來相當大的力量。當你失意頓足時,就很容易忘記你一路以來進步了多少,而在這階段,你可能感覺你已經付出許多,卻總不見成效,習慣追蹤正是為你的努力提供了目視化的證據——告訴你你已經做了多少、你是個如此屹立不搖的人的小小提醒。
Thumbnail
2024/09/04
在糟糕的一天,進步的目視化結果可以帶來相當大的力量。當你失意頓足時,就很容易忘記你一路以來進步了多少,而在這階段,你可能感覺你已經付出許多,卻總不見成效,習慣追蹤正是為你的努力提供了目視化的證據——告訴你你已經做了多少、你是個如此屹立不搖的人的小小提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華梵世界是奇異又神祕的地方,其中的皇子降生引起了許多注目,究竟是吉是凶,還有待解答。華梵世界的靈子進化,造物主的介入,以及陰陽的結合,都是引人入勝的話題。
Thumbnail
華梵世界是奇異又神祕的地方,其中的皇子降生引起了許多注目,究竟是吉是凶,還有待解答。華梵世界的靈子進化,造物主的介入,以及陰陽的結合,都是引人入勝的話題。
Thumbnail
連載《故事第三回》華梵應天城,木尊濟臨下,根據聖使玄生所安排之造物使消息,得知木行尊,已出現於皇朝應天城,玄明聞訊星夜趕至,時間正為華梵世界曆一零三五年立冬當日。
Thumbnail
連載《故事第三回》華梵應天城,木尊濟臨下,根據聖使玄生所安排之造物使消息,得知木行尊,已出現於皇朝應天城,玄明聞訊星夜趕至,時間正為華梵世界曆一零三五年立冬當日。
Thumbnail
在1050年,這是一個世界戰爭不斷的時代。大地上分裂著五個強國:水之國、火之國、金之國、木之國和土之國。每個國家都擁有獨特的氣功力量,使他們在戰場上各具優勢。水之國以其神秘的水之氣功聞名,火之國以無堅不摧的火之氣功稱霸,金之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和金之氣功⋯⋯
Thumbnail
在1050年,這是一個世界戰爭不斷的時代。大地上分裂著五個強國:水之國、火之國、金之國、木之國和土之國。每個國家都擁有獨特的氣功力量,使他們在戰場上各具優勢。水之國以其神秘的水之氣功聞名,火之國以無堅不摧的火之氣功稱霸,金之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和金之氣功⋯⋯
Thumbnail
從猿人處理室到玲瓏寶塔,道教石窟到天人得道觀,掌管區域的九個太陽各自從魂境醒來,踏出安置美夢的靈樞──而在立意明確的戰鬥中,我們一拳拳親手打碎歪斜的言語。 他們和羿說著相似的話:要對抗天禍、要復興家業、要傳承歷史、要尋得一地安生。這些冠冕堂皇的期許,在漫長的等待中日漸剝落,終究露出醜陋的偏執。
Thumbnail
從猿人處理室到玲瓏寶塔,道教石窟到天人得道觀,掌管區域的九個太陽各自從魂境醒來,踏出安置美夢的靈樞──而在立意明確的戰鬥中,我們一拳拳親手打碎歪斜的言語。 他們和羿說著相似的話:要對抗天禍、要復興家業、要傳承歷史、要尋得一地安生。這些冠冕堂皇的期許,在漫長的等待中日漸剝落,終究露出醜陋的偏執。
Thumbnail
葛玄是道教一大流派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繼修內丹的方士,煉外丹的丹鼎,道教從這裡翻開了新的一頁,也因此才有《神仙傳》這本書。
Thumbnail
葛玄是道教一大流派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繼修內丹的方士,煉外丹的丹鼎,道教從這裡翻開了新的一頁,也因此才有《神仙傳》這本書。
Thumbnail
靈性的湖泊,結界的魔力,陽明山的奇異植物...
Thumbnail
靈性的湖泊,結界的魔力,陽明山的奇異植物...
Thumbnail
書名: 眾神之島 作者: 光風 繪者: 黃九子 出版社: 蓋亞出版日期: 2024/01/31 這是一個朋友推薦我看的書。 看完之後我好喜歡,作者用我們想不到的視角敘述出這些保佑著我們的神明的故事。每個一個故事都好溫馨,好有趣。台灣一直都是傳統信仰很豐富的地方,統計起來,全台的廟宇比便利
Thumbnail
書名: 眾神之島 作者: 光風 繪者: 黃九子 出版社: 蓋亞出版日期: 2024/01/31 這是一個朋友推薦我看的書。 看完之後我好喜歡,作者用我們想不到的視角敘述出這些保佑著我們的神明的故事。每個一個故事都好溫馨,好有趣。台灣一直都是傳統信仰很豐富的地方,統計起來,全台的廟宇比便利
Thumbnail
某IG還是奈米粉專喔,開不了訂閱功能嗚嗚嗚。因此有些比較緊要的內容,先暫時放在這邊。 這篇要講的是借地運。關於地運的基礎敘述,某已經放在限動上了(之後會變成精選大海內的一部分),那麼在這邊,某就不水字數了,搞什麼前言、正文、結尾的喔。 某只講重點www 道者盜也,這是道家陰符經的根
Thumbnail
某IG還是奈米粉專喔,開不了訂閱功能嗚嗚嗚。因此有些比較緊要的內容,先暫時放在這邊。 這篇要講的是借地運。關於地運的基礎敘述,某已經放在限動上了(之後會變成精選大海內的一部分),那麼在這邊,某就不水字數了,搞什麼前言、正文、結尾的喔。 某只講重點www 道者盜也,這是道家陰符經的根
Thumbnail
唐卡在藏語的意思中是“卷軸”的意思,其繪畫風格源起於十世紀左右。它們代表了多種文化的融合,說明了唐卡藝術的呈現方式源於來自於印度教的佛教……
Thumbnail
唐卡在藏語的意思中是“卷軸”的意思,其繪畫風格源起於十世紀左右。它們代表了多種文化的融合,說明了唐卡藝術的呈現方式源於來自於印度教的佛教……
Thumbnail
以五行作為品味食材的切入點 如同宇宙世界有其運行的規律 自然節氣亦是一種 若能掌握要領 順應五行之力生活 就能將人生智慧融入日常 享受恬淡平靜的豐盛 此書富含蔣勳獨到的美學、哲理、歷練 絕對是本值得在不同時間、境遇 反覆閱讀琢磨的書籍
Thumbnail
以五行作為品味食材的切入點 如同宇宙世界有其運行的規律 自然節氣亦是一種 若能掌握要領 順應五行之力生活 就能將人生智慧融入日常 享受恬淡平靜的豐盛 此書富含蔣勳獨到的美學、哲理、歷練 絕對是本值得在不同時間、境遇 反覆閱讀琢磨的書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