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糖業新高山—屏東糖廠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EP14糖業新高山—屏東糖廠/ 關於阿緱製糖所/ 皇太子裕仁參訪阿緱製糖所,摸了枯竹長出新芽【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nbcig5p015101xy8nos07ad


嗨!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4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糖業新高山—屏東糖廠」;

為什麼屏東糖廠會被稱為「糖業新高山」呢?還有,您知道日本昭和天皇在當皇太子時,曾造訪過屏東糖廠,而且還有個「瑞竹」傳說嗎?除了日本皇太子造訪過屏東糖廠外,您知道韓國的皇太子李垠也曾造訪過屏東糖廠嗎?精彩的內容與謎底今天將為您揭曉!(音樂)

在談屏東糖廠為何會成為「糖業新高山」之 ,我們先回頭談談日本在統治臺灣後,做了哪些措施?而這些措施對臺灣新式糖業有何影響?

著有《帝國主義下的臺灣》一書的日本日本的經濟學者兼殖民政策學者矢內原忠雄就曾評論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治理下的臺灣是「治安平定、衛生改良、經濟發 、財政獨立;日本殖民政策的成功,博得內外之驚嘆!」,那到底兒玉與後藤推動哪些政策呢?歸納起來有五大措施,包括(1)掃蕩抗日份子及土匪流氓,維持良好治安(比如柯鐵虎、簡大獅)(2)進行精密的土地調查與改正地租(消除隱田與繁瑣不公平的稅租)(3)整頓舊有貨幣與建立銀行制度(如臺灣銀行)(4)謀求交通、通訊機關的發展(5)建立公賣事業制度(如鴉片、鹽、酒、菸、樟腦、石油、火柴)等。

有學者專家認為這是成立臺灣近代產業結構的前提條件,也有學者認為是將非資本主義殖民地的臺灣予以資本主義化的手段,矢內原忠雄則認為,沒有日治初期的資本主義的基礎工程,也就不會有臺灣糖業帝國的出現。

我個人則以為,這些措施是我在第二集中所提到日本自明治維新後「殖產興業」思維下的結果,也是使臺灣從非現代化進入現代化的過程。因此,臺灣的糖業,除了前面所提的現代化建設工程,或者矢內原忠雄所定義的「資本主義的基礎工程」,再加上總督府《糖業獎勵規則》的鼓勵下,是促使臺灣糖業興盛的原因,這其中,尤其交通建設最為重要。(音樂)

為什麼說交通建設對糖業興盛很重要?我們可以從臺灣縱貫鐵路的通車,包括後續高屏地區下淡水溪橋的建立、糖業鐵道鋪設、興建現代化港口這些方向來看。在第二集中我們提到劉銘傳在臺灣所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其中之一,就是修鐵道。

然而,日本人來了以後,發現劉銘傳所修的鐵路都不能用,只好統統打掉重練;而臺灣縱貫鐵路新築的線段中,最先通車的是明治34年(1901年)的打狗(高雄)與臺南間,隔年明治35年(1902年),臺南與灣裡(今臺南市西南區)路段也通車。縱貫鐵路南段的鐵路先通車,也應該是為了配合臺灣第一座新式糖廠,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工場;當時橋仔頭製糖工場所生產的砂糖,是由鐵路運送到高雄港,再出口到日本。

除了縱貫鐵路,糖廠自建的鐵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糖鐵)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甘蔗採收,若不趕快送去工場加工製糖,糖分會隨時間流失,因此,如何將快速將甘蔗從原料區送到工場,是當時的一大挑戰。在糖業鐵道未修築之前,橋頭廠是向軍方借手押臺車的軌條,鋪設後再以牛牽引,運送甘蔗,但這種運輸方式實在沒有效率,而這個問題的解決,在1905年露出了曙光。

明治38年(1905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技師從夏威夷視察回來,建議會社興建運送甘蔗的專用鐵道;起初,會社先試驗762公厘的軌幅的鐵道,動力仍以水牛牽引,發現效果良好,因此,決定興建蒸汽鐵道系統。明治40年(1907年)11月,橋仔頭製糖工廠開始興建762公厘的軌幅,運送甘蔗的專用鐵道,就是糖廠系統鐵道的濫觴。由於762公厘的軌幅是鐵道標準軌的一半,所以也叫糖鐵火車為「五分仔車」。

而糖鐵也串連起距離縱貫鐵路較遠的鄉鎮、甘蔗原料區,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總經理山本悌二郎,也是首任社長鈴木藤三郎的繼任者,回顧創業初期的建設,認為糖廠鐵道帶來以下的利益:運輸成本的下降、能運送遠距離蔗作區的甘蔗、大面積甘蔗栽種增加等,因此,就日治初新式糖業的發展而言,糖廠鐵道系統的重要性不下於縱貫鐵路。

在興建現代化港口方面,臺灣總督府是與開築縱貫鐵路計畫同時進行的;以高雄港為例,明治33年(1900年),總督府著手蒐集資料、明治37年(1904年)進行海岸線倉庫群地基打樁工程、疏浚外沙洲、挖泥填築大港埔一帶鐵路用地4萬餘坪;明治39年(1906年)研議興建高雄港計畫,並於大正元年(1912年)完成第1期工程,此時的高雄港,已可進出三千噸的船隻。

由於縱貫鐵路南段的通車、高雄港口進出容量大增,以及糖鐵鋪設的完成解決了甘蔗原料運輸的問題,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開始快速擴張版圖,而為了取得臺灣南部廣大的甘蔗田,會社把眼光瞄向了阿緱(屏東)。(音樂)

阿緱(現稱「屏東」),是一個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糖米的產區,同時也是臺灣的大城之一,人口和商業貿易比高雄(舊稱「打狗」)還是繁榮興盛,就屏東當地糖業發展來說,在新式糖廠橋仔頭製糖所設立後,屏東當地仕紳蘇雲梯與李仲義等也跟著以六萬日圓的資本於明治36年(1903年)也成立新式製糖工場—「南昌製糖株式會社」, 但製糖能力不高,每日出產能力只有6英噸。除此之外,屏東還有一間中小型的新式製糖工場—大東製糖會社。

由於屏東兩家中小型的糖廠製糖能力無法與橋仔頭製糖工場比,於是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明治39至40年間(1907年至1908年),合併了南昌與大東這兩糖廠,至此,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阿緱製糖所於明治40年年末(1908年)開始運轉,,另一方面動工興建糖鐵鐵道系統。阿緱製糖所其路網北通到屏東里港,南到今日東港、林邊一帶,到了明治42年6月底(1909年6月底),線路的長度已超過橋仔頭工廠的鐵道。

阿緱製糖所成立之初的壓榨能力為1,200英噸。明治43年(1910年),隨著製糖能力的提升,製糖能力達到3000英噸,不論工場規模或產糖噸量,都是東洋之最,因而有了「糖業新高山」的稱號。所謂「新高山」指的是臺灣的玉山,日本領臺後,日本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開始測量全島地形,發現摩里遜山(西方諸國對玉山的稱呼)比日本富士山高二百餘公尺,於是隔一年,在明治30年(1897年)時,明治天皇將「摩里山」改名為「新高山」,意指日本領土新的最高峰,因「糖業新高山」這稱號,就是阿緱製糖所讚譽詞了。而阿緱製糖工場產糖量及所帶來的龐大利潤,促使臺灣總督府將鐵道延伸到屏東;這條鐵道,就是「臺灣第一長虹」—下淡水溪鐵橋。(音樂)

下淡水溪鐵橋完工於大正三年(1914年),在雲林西螺大橋建蓋完成前,不僅是臺灣第一大橋,也是東亞第一大橋。明治44年(1911年),工程技師飯田豐二受命興建屏東線鐵道工程,其技術之難,連英國人都搖頭嘆息,然而在飯田及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歷經3年的修建,終於完工啟這座長1562公尺,有24座橋墩及弧形鋼樑的鐵橋。可惜的是,在啟用前一年,飯田因積勞成疾,無緣見到他心血傑作,享年僅40歲。後人為紀念他,在九曲堂車站不遠處立碑感念,其碑文寫道:「為職忘軀,貽利於後,厥功厥名,庶幾不朽。」(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下淡水溪橋的重要性,不僅連接高雄與屏東地區的運輸,同時對臺灣新式糖業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以阿緱製糖工場來說,它的粗糖原料得以透過下淡水溪橋運至港口,送到日本加工做精糖。另外,也因為這座橋帶來的運輸便利性,使得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認為,可以再擴展事業規模,於是於大正11年(1921年)設東港製糖所(即今日的南州糖廠)、昭和2年(1927年)再設恆春製糖所。

由於臺灣總督府的資本主義基礎工程與糖業獎勵政策,使得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大大地成功,因而吸引了不少日本資本家相繼投資臺灣糖業,成立新式製糖株式會社,如明治、大日本、鹽水港、帝國等;這也象徵了日本在這塊新殖民地「殖產興業」的成功,也因此,臺灣新式糖廠成為日本皇室來臺視察的重點,其中最特殊的,當屬日本皇太子/攝政宮裕仁親王與大韓帝國皇太子李垠(日韓合併後,皇太子身分變成「日本皇室昌德宮李王垠」)視察屏東糖廠了(音樂)。

大正12年(1923年),代替大正天皇視事,擔任攝政宮一職的日本皇太子裕仁親王在橫須賀海軍基地登上名為「金剛」的軍艦前往臺灣視察,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臺灣行啓」。

「臺灣行啟」的背景可遠推自1920年代初期,西方的民族自決、民主主義的風潮吹到了日本,在日本國內吹起了不小的漣漪,再加上當時殖民地臺灣有「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被兼併後的韓國則有訴求獨立建國的三一運動,於是日本總理大臣原敬所帶領的內閣,開始一連串的政治改革,廢止了由軍人領政的殖民政府體制,將日常行政的決策交由文人總督處理,這項改革主要是為安撫日本各殖民地的反殖民運動,還有部分是為了改善日本的形象,與西方國家在亞洲的殖民地統治看齊。

對臺灣這塊殖民地,原內閣採取了「內地延長主義」的政策,推動將日本本土相同制度適用於海外殖民的臺灣。當時的文人總督田健治郎高舉「內臺融合」、「一視同仁」等方針公佈臺灣人官吏特別任用令、允許臺灣人與內地人共學、承認臺灣人與日本人通婚(內臺共婚)等措施。總督府運用「內地延長主義」完成對臺灣統治體制進行多項改革,因而邀請時任攝政宮一職的日本皇太子裕仁來臺視察改革成果,而裕仁來臺視察的活動,就被稱為「臺灣行啓」。

日本皇太子裕仁會答應來臺,主要的目標有二:首先最重要的目標便是提醒日本國民,日本人的社會道德源泉皆來自皇室,強調天皇「乃是庶民道德的典範」,而如今其象徵就是裕二。其次,透過踏足明治天皇的殖民遺業重新確認日本對臺灣的支配權。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標,其奉迎皇太子蒞臨的陣容就相當豪華,參訪的地點也必須講究,而日本皇室有入股1000股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且能展現「殖產興業」成果、有著「糖業新高山」稱號的阿緱製糖所就成了裕仁參訪之地。

裕仁來參訪阿緱製糖所(屏東糖廠)時,會社從南投竹山取了一些麻竹搭建給皇太子休息的「御休憩所」,在皇太子視察的數日前,竹柱不可思議的長出新芽,被視為瑞祥之兆;對植物、動物有濃厚興趣的裕仁,在參訪當天得知這個消息,便好奇摸了摸竹子長出薪芽的地方,ㄟ,皇太子這麼一摸,不得了!因為當時的天皇被視為神明(現人神),再加上枯死的竹子能長出芽,所以在文宣人員加油添醋之下,就稱其為瑞兆,故名「瑞竹」。後來會社將此竹植於當地,後育成茂盛的竹林,也成為屏東的一大名勝,此後也成了日本皇室成員來台視察必訪的景點,包括12年後,昭和10年(1935年)來台的韓國最後一任皇太子aka昌德宮李王垠。(音樂)

說到昌德宮李王垠,就必須談一談日韓合併的歷史。日本長期以來,就對韓國有野心。1907年,韓國的高宗,也就是明成王后的丈夫,為了控訴日本獨斷將韓國納為保護國,特別三名特使到海牙參加和平會議,但時列強以「韓國是日本的保護國」為由,拒絕韓國三名特使與會。這件事情傳入明治天皇的耳裏後,馬上派嘉仁皇太子(後來的大正天皇)去韓國聯絡感情,但就在嘉仁皇太子回日本後不久,明治天皇採取首相伊藤博文提案,強迫高宗退位,並將當時年僅10歲的皇太子李垠送往東京,表面上是要讓李垠接受教育,實際上則是要讓韓國皇室無法輕易做出反日的行動。

來到東京的李垠,深受明治天皇的關懷,經常贈送禮物給他,而明治天皇的孫子裕仁、雍仁、宣仁等三兄弟,都不曾有此待遇,換句話說,比寵孫子還寵就是了,雖說如此,另一方面,日本日本國內也決心讓韓國的地位從日本的保護國轉為殖民地;明治43年(1910年)8月22日日本基於《日韓合併條約》,將大韓帝國併入版圖,此舉象徵朝鮮歷史上做為獨立國家地位的中斷,以及朝鮮日據時期的開始,韓國稱其為「日帝強佔期」(維基百科)。日本併吞韓國後,自此韓國沒有了皇帝,便改韓國皇室為王族,待遇等同日本皇族,但李垠自此也沒了皇太子的身分。明治44年(1911年),李垠的母親純獻嬪嚴氏病逝,他才獲准返國。之後李垠與其他日本皇族一樣投入軍界,進入陸軍幼校、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任少尉。昭和元年(1926年),李垠的哥哥李坧,也是韓國最後一位皇帝純宗去世,他便兄終弟及,繼承了王位,稱為「昌德宮李王」,簡稱李王垠。

昭和10年(1935年)1月17日至2月1日,李王垠以掌理陸軍教育的教育總監部人員身分,視察日本南方國防第一線臺灣的軍事實際狀況,由於當時的日本是以天皇為中心,把天皇當作神明在敬奉,身為皇族的李王垠,雖說是視察軍務,但也必須到屏東糖廠參觀,敬拜昭和天皇的「瑞竹」,這或許是被人侵佔國土,淪為他國臣民的悲哀吧?

李王垠視察臺灣的昭和10年(1935年),正是日本領台40年之際;同年的10月,台灣總督府舉辦「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其目的在展現日本統治台灣的成果,以其為南進政策鋪路,昭和11年(1936年),日本政府配合南進政策,啟用軍人背景的小林躋造來臺擔任總督,小林總督提出「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的施政口號,於是台灣就此成為日本南侵的重要前進基地了,當然,糖廠也在軍需產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這是後話了。

「糖業新高山」的阿緱製糖所,象徵日本現代化建設有成與殖產興業的成功,其重要性更讓日本、韓國兩位皇太子來台必訪,相信經過這一集的介紹,您對屏東糖廠已有進一步的認識。在介紹阿緱製糖所成立的同時,我曾提及當時的屏東有一間漢人仕紳投資設立的南昌製糖株式會社,之後,則被購併成阿緱製糖所的一部分。下一集,我想談談「臺灣中部砂糖的集散中心—溪湖糖廠」,藉由這座同樣由漢人仕紳辜顯榮所設立糖廠的故事,來看看日治時期漢人仕紳投資臺灣糖業的情形與後續發展,歡迎您訂閱、按讚、分享與收聽哦!我們下回見!


參考資料:

1. 楊彥騏(2002),《台灣百年糖紀》(初版四刷),台北:果實出版社。

2. 社團法人糖業協會(2007),《近代日本糖業史》(社團法人台灣糖業文化協會譯),高雄;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蔗糖技術學會。(原著出版於1962年)

3. 陳煒翰(2011),《日本皇族的殖民地臺灣視察》(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4. Herbert P.Bix(2017),《昭和天皇—裕仁與近代日本的形成》(林添貴譯),新北:遠足文化。(原著出版於2000年)。

5. 矢內原忠雄(2022),《帝國主義下的臺灣》(黃紹恆譯)。台北:大家/遠足文化。(原著出版於1929年)。

6. 吳聰敏(2023),《台灣經濟四百年》,台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

7. 臺灣行啓。維基百科:https://reurl.cc/OV6OXR

8. 瑞竹。維基百科:https://reurl.cc/7REa0D

9. 昌德宮李王垠訪臺行程。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官方臉書專頁:https://reurl.cc/o0vjLl

10. 日韓合併。維基百科:https://reurl.cc/Y8Dx6L

11. 重讀高中歷史課本-日治時代的台灣(五):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與戰時體制。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40):https://reurl.cc/Q42M4Z



    5會員
    14內容數
    介紹糖業在台灣發展的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糖金時刻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製作泛用型的電子公文系統功能EP4步驟三:公文類別設定 接下來,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可參照的公文類別資料表,作為選擇公文類別的來源,具體的SQL如下...
    Thumbnail
    avatar
    iCoder資訊系統專家
    2023-12-12
    獨旅EP4—吉隆坡🇲🇾&峇里島🇮🇩 Day2:此趟最丟臉的時刻&吃到直呼上蒼的美食!逛到迷路&高CP值按摩店~此趟最最最~丟臉的時刻!!!吃到讓我直呼Oh My God的沙爹!!還有咬了個寂寞的芒果珍珠牛奶...
    Thumbnail
    avatar
    路過人間
    2023-11-08
    EP.4 讓孩子別急著吃棉花糖#延遲享樂 這禮拜 我們帶著兒子去台中旅遊 老婆在兩個月前就選好了這間飯店 我們就像以前國小要準備去校外教學的心情 每天跟兒子預告、倒數 實際上假日我們確實很少出遠門 不管是因為疫情關係 還是預算考量 簡單來說就算出門也很少在外面住飯店過夜。 這次我們住的飯店相當高級(我自己覺得) #清新溫泉飯店
    Thumbnail
    avatar
    健人山姆
    2022-08-04
    千千萬萬個我,每一個“我”在佛法來說又稱之為念-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4【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4】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內在的這個千千萬萬個我。每一個我,他的攝取的過程,在佛法當中有所謂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感官、六道門。 眼睛攝取色,色就是我們看到的所有外在的...
    Thumbnail
    avatar
    優人神鼓 黃誌群
    2022-07-23
    #RETRO GAME漫談 EP4 讓我開眼界的一本書籍:尖端出版1994年RPG特輯2​今天不聊遊戲 想聊一本算是雜誌兼資料的書籍。 在我國小的時候,大概是90年代中期,​ ​ 當時玩家想要知道新遊戲的情報要去哪取得呢??​ 那時候大概有幾種方式:​ 1:親朋好友的推薦​ 2:去電玩店跟老闆跟現場的客人同好聊天​ 3:電玩雜誌​ 所以當時唯一的方法就是親朋好友的介紹.....​
    Thumbnail
    avatar
    AKU Retro GAME (PODCASTS節目 電玩善哉 AKU的GAME話夜談主講人)
    2022-07-02
    眼淚不聽話!雪子打工遭遇挫折,森生超暖心應援|《不良少年與白手杖女孩》EP4被選為「滿意度冠軍」的純愛日劇《不良少年與白手杖女孩》,第 4 集演出主角赤座雪子(杉咲花 飾)的求職路,過程雖然辛苦、心酸,不過看到準男友黑川森生(杉野遙亮 飾)的暖心打氣,最後依舊讓人淚流滿面!
    Thumbnail
    avatar
    六六 LiuLiu
    2021-11-08
    那些瑪雅告訴我的事--魷魚遊戲的角色圖騰ep4 吳一男上次跟大家分享了魷魚遊戲裡在南韓生活的脫北者姜曉像是什麼圖騰的角色,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角色是,出現在這個魷魚遊戲裡特別違和的年長者--吳一男,這個把這種生存遊戲當成人生最後一段路的體驗的人,在瑪雅裡面像是什麼圖騰呢?先賣個關子、防個雷,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以下有劇情雷,防雷警示!) 吳一男-白世
    Thumbnail
    avatar
    黃皮膚的吉普賽人露思
    2021-11-07
    丹佳好食光|婆婆私房年菜|冬筍魷魚蒜湯|ep4考量到婆婆的年紀愈來愈大,不想讓她太過操勞,今年過年,我們和小叔小嬸除了多準備幾道現成的年菜,也開始「披掛上陣」掌廚了!看到最後的「戰績」如此輝煌😂,我那可愛的婆婆從一開始的「擔憂」,到最後眼神盡是「讚嘆」,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多喝了好幾杯紅酒呢!😊😊😊
    Thumbnail
    avatar
    林格倫生活實踐Lindgrenfan
    2021-11-02
    談《天橋上的魔術師》觀後感_05_ep4【ep4石獅子】每一段落銜接流暢且表達飽滿,不管是孩童視角吐槽國家偉人、商場所聞所見的詭譎氣氛、阿蓋的戀愛與冒險、手工業職人精神展現等,小說裡〈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沒說明那突如其來的一把大火,在影集裡將小說藏得深層的秘密給挖掘出來。
    Thumbnail
    avatar
    黑色尾卷
    2021-04-05
    2013日劇-彼布利亞古書堂事件記事簿EP4-謎越難解,就越難忘記 (剛力彩芽 AKIRA高橋克實) ビブリア古書堂の事件手帖       待續..........    2013日劇-彼布利亞古書堂事件記事簿EP1-追求真相不一定會帶給人們幸福 (剛力彩芽 AKIRA ) ビブリア古書堂の事件手帖    2013日劇-彼布利亞古書堂事件記事
    Thumbnail
    avatar
    優雅下決心
    201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