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 板材界的黑馬:彰化副產加工廠強勢登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5j7s28i0j0h01wygps59ipt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板材界的黑馬:彰化副產加工廠強勢登場。說起彰化副產加工廠它一樣也是美援支持下所建立的台糖副產加工廠,而且跟新營酵母工廠同一天開幕,也和新營酵母工場一樣,是當時遠東最大規模的新型加工廠,究竟彰化副產加工廠是怎麼來的呢?它又對台灣有什麼貢獻呢?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說分明。

彰工副產加工廠是從彰化糖廠轉型而來的。

彰化糖廠在日治時期不叫彰化糖廠,而是「新高製糖株式會社彰化工場」,後來「彰化工場」被大日本製糖株式會合併,被改為「彰化第一、第二製糖所」,然後,在1935年的時候,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興建「龍巖糖廠」,把彰化第二製糖所的設備挪到到龍巖糖廠去,所以就剩下第一製糖所。台灣光復,彰化第一製糖所被台糖公司接收,改為「彰化糖廠」,但當地居民一般習慣稱「彰化糖廠」為「中寮糖廠」。

甘蔗與稻米之爭:轉型的契機

而彰化糖廠會轉變為「彰化副產加工廠」,主要是因為彰化糖廠的原料區屬於兩季水田,所以農民到底要種甘蔗?還是要種水稻常陷入對抗的狀態,最後,還是種稻派贏了,沒什麼人願意種甘蔗,導致原料區的甘蔗愈少愈少,這也讓台糖公司想要推廣種甘蔗這件事上感到困難,再加上當時國際糖價低迷,可說是雪上加霜。

創新技術:蔗渣變建材

但糖廠總要是經營下去,那,怎麼辦呢?在尋求彰化糖廠轉型之際,台糖公司看到當時國內建築木材缺乏、木材市價不斷上漲,政府每年還要花掉許多外匯從國外進口大量的柳安木,所以,台糖公司就開始研究如何利用蔗渣纖維來取代木質纖維做成建材,而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被台糖研究成功,認為以「濕製乾壓綜合法」做出來的「雙面光高級硬板」可以取代建材。

濕製乾壓綜合法

這裏要稍微解釋一下,什麼是「濕製乾壓綜合法」和「雙面光高級硬板」。所謂的「濕製乾壓綜合法」,要分兩個步驟來講,第一步是「濕製」,簡單的說,就是在處理蔗渣的過程中加入水分或液體,來減少加工阻力,讓材料塑型的過程更加順利;接著是第二步驟「乾壓」,在材料成型後,利用機械加壓去除水分,再壓縮穩固材料的形狀,這就是也謂的「濕製乾壓綜合法」。

雙面光高級硬板的應用

至於「雙面光高級硬板」,是用於室內裝潢的的板材,常被施作在牆壁或櫥櫃門,因為它光亮的表面,可以讓空間看起來更加現代和具有視覺衝擊力。而台糖公司成功利用蔗渣纖維做出「雙面光高級硬板」替代木材做的「雙面光高級硬板」在當時可說是創舉。

美援支持下的改建工程

因此,台糖公司決定關閉彰化糖廠,利用原址廠房、鍋爐及電力設備轉為製作「蔗板」的副產加工廠,而這個計畫,獲得美援的支持,而主要的製板機器,則由美國牆板機械公司供應,於是在民國43年(1954)年進行改建。

員工安置:台糖福利印刷所的設立

在改建的同時,糖廠有些有員工就失去工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台糖勵進會」動用福利基金100萬元投資設立「台糖員工福利印刷所」來解決一部分員工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印刷所的設立,也可以節省台糖各單位的印刷費用。

剛開始時,是調用總爺糖廠總務課長沈耀奎來擔任印刷所主任,印刷設備則是向台南新生印刷廠購買,還有接收屏東、車路墘(仁德)、虎尾三座糖廠勵進會的印刷設備。

印刷所在彰化的時間,直到民國58年(1969年)遷往台南的新營糖廠為止;對「台糖員工福利印刷所」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可自進行前往新營糖廠的「糖福印刷創意館」進行參觀和了解,或者,我找一天,來講講印刷所的歷史也行。

在歷盛大開幕與生產成果

經2年多近3年的時間,「彰化副產加工廠」終於在民國46年(1957)年正式成立,開幕暨開工典禮的那天,由當時的經濟部長江杓主持典禮,而蒞臨典禮貴賓有台灣省主席嚴家淦、美國大使館經濟處長雷賽在內等國內外賓客數十人, 典禮可說是十分風光,冠蓋雲集啊!

開工後的彰化副產加工廠,除了生產原先計畫的「高級雙面光蔗板」外,也還生產「隔熱絕緣板」和「吸音板」可替代夾板供作建築與家俱材料,因產品物美價廉、銷路甚佳。

據資料記載,彰化副產加工廠開工後每日可造甘蔗板5,000張,每張面積為32平方英尺,合計為16萬平方英尺,年總產量為5,840萬平方英尺,目前國際市價每100平方英尺為美金50元,即可年產蔗板美金2,920萬元,以年總產量的1/3供應臺省需要,即可減少為製造三合板的柳安木進口,年可節省外匯美金10餘萬元。

民營化與工廠的新頁

可惜的是,到了民國50年(1961年)時候,台糖公司奉政府民營化政策的命令,將彰化副產加工廠民營化,與國民黨黨營事業「裕臺公司」合組「臺灣省建業股份有限公司」,其資本額定為一億元,裕臺佔56%、民間2.9%、台糖41%,自此「彰化副產加工廠」走入歷史。

結語:見證台灣工業化進程

回顧彰化副產加工廠成立的過程,從日治時期的製糖所,到戰後的糖廠,再到因應時代需求轉型為副產加工廠,最後走向民營化—這不僅僅是一座工廠的變遷史,更反映了台灣在美援時期工業化的進程。

作為遠東最大規模的新型工廠,彰化副產加工廠不僅設備新穎,更是台糖公司首次藉由美援建立的大規模副產事業,對台灣的經濟建設及國計民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它成功將蔗渣轉化為建材,不但解決了原料區種植衝突的問題,更為台灣節省了可觀的外匯,可說是當時產業創新的典範。

雖然這座工廠最終因政策改變而走向民營,但它在台灣工業發展史上所扮演的角色,確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我是軒豪,感謝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記得按讚、分享與訂閱哦,我們下回見!

參考資料:

1、【台糖四十年】,彰化副產加工廠,第183頁至184頁。

2、維基百科,彰化糖廠。

3、國家文化記憶庫



avatar-img
8會員
23內容數
介紹糖業在台灣發展的歷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糖金時刻 的其他內容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49m0rqr000o01wg585cfpbq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收聽「甜言蜜史話糖史」第18集,今天我們依舊講美援時代的台糖副產加工廠,今天要講的是「高雄農化廠」。主要是因為高雄農化廠所生產的DDT全部供給當年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383po6g000701v421vgft3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史話糖史」第17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依舊是美援時代台糖公司所發展的事業,上回我們講健素糖與新營副產加工廠,今天我們要講的
EP16:健素糖—台灣戰後的營養甜蜜回憶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1zq2xdu000u01v0b2lv9ldv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6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健素糖。「健素糖」是採用高級食用酵母精
EP.62 戰後台灣糖鐵的轉輪印記(甜言蜜語話糖史) Sugar廳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0oyafag001o01zr593g1fbu?fbclid=IwY2xjawFGWj9leHRuA2FlbQIxMAABHY6WmIQY-lhxD7qHYPM4
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Sugar廳 EP53 陰晴圓缺-光復後的臺灣糖業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y6pfww105jw01v8h1vnbyg2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3集的播出,今天要講的題目是「陰晴圓缺-光復後的臺灣糖業」。我想,從來沒有一個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49m0rqr000o01wg585cfpbq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收聽「甜言蜜史話糖史」第18集,今天我們依舊講美援時代的台糖副產加工廠,今天要講的是「高雄農化廠」。主要是因為高雄農化廠所生產的DDT全部供給當年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383po6g000701v421vgft3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史話糖史」第17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依舊是美援時代台糖公司所發展的事業,上回我們講健素糖與新營副產加工廠,今天我們要講的
EP16:健素糖—台灣戰後的營養甜蜜回憶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1zq2xdu000u01v0b2lv9ldv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6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健素糖。「健素糖」是採用高級食用酵母精
EP.62 戰後台灣糖鐵的轉輪印記(甜言蜜語話糖史) Sugar廳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0oyafag001o01zr593g1fbu?fbclid=IwY2xjawFGWj9leHRuA2FlbQIxMAABHY6WmIQY-lhxD7qHYPM4
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Sugar廳 EP53 陰晴圓缺-光復後的臺灣糖業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y6pfww105jw01v8h1vnbyg2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3集的播出,今天要講的題目是「陰晴圓缺-光復後的臺灣糖業」。我想,從來沒有一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剛錄完 7月初要上播的podcast檔。 我已經講完總共12回的日治時期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所以從第13集開始,就講戰後的台灣糖業發展史。 其實戰後台灣的糖業發展史,其實就是台糖公司發展史。 台糖公司於1946年5月1日在上海成立,後遷至台北,如今已有78年的歷史,將近80年的歷史裏,歷經
EP49. 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x1iq49c0bh401ycfnybfqo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為什麼「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呢?我們得先從臺灣總督府在昭和10年
EP44. 製糖最短暫,斜槓電台的糖廠—龍巖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voovg6108o201ur1ny45g6f 哈囉,大家好,歡迎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1集的播出,本來這一集是要講「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把整個日治時期台灣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EP36. 移民政策與糖業獎勵下成立的糖廠—台東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tgit1ua0blv01xp9t6885gg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9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移民政策與糖業獎勵下成立的
EP27南臺灣唯一營運的糖廠–善化糖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qx6cpao03k501ru84554dx6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說糖史」第7集的播出,今(2024)年是台南建城400年(從荷蘭人1624年來台算起),同時台灣燈
Thumbnail
「從太平山森林開始,正式成立於1968年。」 前身為「新義發木材股份有限公司」,「農禾 × 辳和企業」(以下簡稱「農禾」)是羅東在地的木材公司,早期從事台灣檜木一般製材,於木材市場,從原木、製品的進口、製材都有良好的口碑。
EP5 【甜言蜜語話糖史】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橋頭糖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ks06qli000i01y23b070en2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這是我們「甜言蜜語話糖史」第二集的播出,感謝您的收聽。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糖廠—橋
Thumbnail
2002年,台糖宣布結束製糖業務,從本國有經營轉變為民間經營模式。這項轉變使各地的糖廠開始著手進行轉型計畫,透過結合地方特色,打造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同時能認識糖廠歷史文化的觀光場所。在這波轉型的浪潮中,溪湖糖廠也不例外的加入變革行列。負責籌劃經營策略的黃進添處長,將思維轉至多角化經營。
整理位於花蓮吉安的中華紙漿的一些新聞片段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剛錄完 7月初要上播的podcast檔。 我已經講完總共12回的日治時期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所以從第13集開始,就講戰後的台灣糖業發展史。 其實戰後台灣的糖業發展史,其實就是台糖公司發展史。 台糖公司於1946年5月1日在上海成立,後遷至台北,如今已有78年的歷史,將近80年的歷史裏,歷經
EP49. 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x1iq49c0bh401ycfnybfqo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為什麼「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呢?我們得先從臺灣總督府在昭和10年
EP44. 製糖最短暫,斜槓電台的糖廠—龍巖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voovg6108o201ur1ny45g6f 哈囉,大家好,歡迎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1集的播出,本來這一集是要講「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把整個日治時期台灣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EP36. 移民政策與糖業獎勵下成立的糖廠—台東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tgit1ua0blv01xp9t6885gg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9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移民政策與糖業獎勵下成立的
EP27南臺灣唯一營運的糖廠–善化糖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qx6cpao03k501ru84554dx6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說糖史」第7集的播出,今(2024)年是台南建城400年(從荷蘭人1624年來台算起),同時台灣燈
Thumbnail
「從太平山森林開始,正式成立於1968年。」 前身為「新義發木材股份有限公司」,「農禾 × 辳和企業」(以下簡稱「農禾」)是羅東在地的木材公司,早期從事台灣檜木一般製材,於木材市場,從原木、製品的進口、製材都有良好的口碑。
EP5 【甜言蜜語話糖史】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橋頭糖廠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ks06qli000i01y23b070en2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這是我們「甜言蜜語話糖史」第二集的播出,感謝您的收聽。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糖廠—橋
Thumbnail
2002年,台糖宣布結束製糖業務,從本國有經營轉變為民間經營模式。這項轉變使各地的糖廠開始著手進行轉型計畫,透過結合地方特色,打造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同時能認識糖廠歷史文化的觀光場所。在這波轉型的浪潮中,溪湖糖廠也不例外的加入變革行列。負責籌劃經營策略的黃進添處長,將思維轉至多角化經營。
整理位於花蓮吉安的中華紙漿的一些新聞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