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
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都不夠,還老記著多年前,曾經做那一件小小的善事。
善事是要一直做的!
「布施」是帶智慧心,理性的布施。如果布施像給孤獨長者一樣修行的高手,布施到一貧如洗,捐了精舍給佛陀講經說法,做了大功德,當晚天人就來獻花,拉著天上的馬車說:「我們要接你,怎麼樣......」沒有!兩夫妻變乞丐,沒飯吃了。
多生累劫貧窮的餘業未盡,他要繼續修,等到貧窮的餘業都盡了,沒有這種貧瘠的事情了,那是真修的人。
如果你要修這種行,布施以後,我現在就變得拮据;我就不能花錢這麼方便;我就告別了富裕或小康的生活......請想好那時候的狀況,你是不是能保持歡喜心?是不是能保持正念?
不要布施了以後,自己開始拮据。「我最近怪怪的,看到人布施都覺得不要捐那麼多比較好。」「你看像我現在都沒什麼錢花了。」心裡已經開始變態了。
「布施」應該修這個「心」,更不受物質的捆綁束縛。你布施以後不是得到利益,是得到心理變態,那真是無妄之災。
所以要做功德,希望你是由內而外,從正知正念地發心去理解它的前因後果,是不是你無所求都能夠平等以清淨心來看待。
你是不是要修這種行,自己做一個決定。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