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漫談543|寶博朋友說與方格子執行長聊內容創作者該知道的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想過方格子的創辦人對方格子的想法嗎?
又是如何介紹這個的平台呢?
大家又知道方格子有跟web3做結合嗎?

方格子是一個流量變現、文字有價的創作者經濟平台,我覺得他獨特的沙龍模式跟社群互動方式,凝聚了目前的使用者之外,我認為也提高了對於平台的黏著度。對於來到方格子之後,大家有沒有因此開始關注與方格子有關的新聞或是訪問呢?


前陣子發現Podcast節目「寶博朋友說」簡單訪問了方格子創辦人 翁子騏的一集節目,節目中聊到方格子以及Web3時代的內容創作者該知道的事,有機會大家可以聽一聽,雖然主持人的話比較多,但還是聊到很多不錯的東西,附上KKBOX的節目連結給大家。

在節目中方格子創辦人 翁子騏有提到,讓去中心化來到了創作平台中,打破中間的節點,讓創作者能直接擁有它的產品,或是更直接面對他的粉絲。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想法,聽完之後我其實很期待方格子未來的發展,不論是廣告變現、還是創作者企業媒合、還是Web3的發展。另外把寫作與NFT這樣的議題結合也是相當有趣,雖然兩年前平台的嘗試我並沒有跟上,但我很期待未來的企劃推出。像我不懂財經,但我先生是相關領域的工作者,所以我從一開始對於NFT、虛擬錢包的接受也是慢慢增加的,也能理解部分的人他對於這樣的使用還是一個門檻跨不過去。但在這樣的社群平台中,有更多新的嘗試其實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像我自己要踏入方格子之前,我也是試著上網搜尋過一些資料,選擇想使用的部落格平台,但方格子的介紹資料相對較少,大多都是介紹痞客邦、Medium、自架平台等,但對於使用者來說,尤其像我這種想要輕鬆發文經營的創作者,痞客邦的廣告過多,自己當讀者也不喜歡,自架網站有時需要學習很多事情,無法符合使用習慣與生活步調,引流需要費很大的功夫,Medium則對於中文使用者相對不友善,後來無意間發現有方格子這個平台,我就同時選擇痞客邦與方格子來使用,直接用一個老長青的平台來與這個沒聽過的平台做使用手感比較。


從一開始的心力分配、發文篇幅優化、介面使用順手度,都是方格子在明顯加分,痞客邦越來越低,一直到四月底發現痞客邦發文有照片流量限制,就停更了,幾周前乾脆關站封印。而方格子的發文介面直覺,甚至可以照片輪播,不像自架網站我需要去學習如何調參數、後臺控制、外掛程式等等,或許方格子知名度不像舊有幾個平台那麼廣為人知,但我有感受到他不斷前進創新的那份動力。

我個人對於兩個平台的使用感受

我個人對於兩個平台的使用感受


當然我不是要吹捧方格子多厲害多無敵,每個人對於平台使用的想法需求不同,方格子還是有許多可以修正的地方,但至少從我3月加入後遇到的專題轉沙龍的改版,感受到沙龍的凝聚方式,我不只可以創作,還可以跟來到我領域的讀者互動,像小小的村莊一樣相當的有趣,甚至官方自己也跟大家互動起來了,讓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那種邊界感消失了。後期也不斷聆聽使用者的想法,增加新的功能,這樣一路以來的調整,你反而會對他越來越有信心,因為方格子是不斷的在改變給你看的。

raw-image



節目中主持人寶博就說到:

你不一定做別人講的,但要聽用戶說的。

我想或許就是這樣願意聆聽的團隊造就了方格子強大的優勢吧!



最後分享一段創辦人 翁子騏在節目中提到的:
其實身為創作者大多數寫過的內容都會被忘記,或許只有那一兩篇會被世人所記得。

raw-image


所以各位創作者就放寬心的去分享你的內容吧!這大概也是我一直在抓住的一個分享平衡吧! 我不知道未來的我會不會變,但現在的我慢慢地寫出想寫的內容,似乎是最重要的,有時真的不要太在意某一篇的流量特別低或是怎麼樣。



現在短影音短文章當道,許多讀者本就無法專注閱讀較長的文章,但平台的優化與經營還是有許多不錯的創作者發布優質的內容,我一直都認為文字寫作不會消失,因為文字所承載的情感、內涵、呈現、個性甚至是故事性是很難被取代也很獨特的地方,或許現在短影音是主流,但透過不同方式的呈現,文章其實永遠都會存在的。

方格子平台不僅是一個文字創作的社群,也是一個創新和技術交融的實驗場。



或許你聽完節目會跟我有不同的想法,或對方格子有不同的建議,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唷!

但我還是對於方格子創辦人以及他的團隊感到感謝,他們的新思維帶來很多有趣的變化,讓我很期待未來的活動推出與合作推廣,也很期待平台越來越好,被更多人知道。


好了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就聊到這邊吧ヽ(✿゚▽゚)ノ

83會員
130內容數
目前在加拿大溫哥華生活,所以分享溫哥華的食記與旅遊體驗,也透過漫談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貪吃小娜我的各種時光。 我比較貪吃,所以分享食物居多,也歡迎大家跟我互動討論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漫談出書的勝利二月某日傍晚,台灣禁書研究者廖為民來電話,他下午一場演講已然結束,剛好順路過來與我茶敘,他要談談即將出版新書的考量。對於這種有意義的聚會,我通常都熱情接待的,只是,這次因時間的因素,我們並未如以往共進簡餐,到附近喝杯咖啡重振精神。晚間時分,他提著兩大袋沉甸甸的書籍走進店裡,一落座就說這是他剛從公館的
avatar
邱振瑞
2024-03-13
[漫談]笑拈楊花    楊花何物?柳絮是也!春日掛在柳樹上的花序,風吹如雪般的紛飛。     禪門公案中,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心法就此傳承。     我既無禪意,也無心法,自然也不會去畫虎類犬而自取其辱。但,花還是得拈,還得拈了楊花。拈花也好,捻花也罷,為何偏偏得招惹楊花?莫非想弄得一身腥臭?   
Thumbnail
avatar
碎碎念的亞歷山大
2024-01-23
漫談《四方帽之約》《四方帽之約》的排行榜成績不如《七姊妹星團》。論破格,它又不如《一把火》。至於《二人限定故事》,某種意義上是演唱會主題曲。《四》地位因此顯得尷尬,往往被忽視。即使有人關注,大家或將焦點放在「Lolly Talk 一周年團歌」,或視為「女校男生的延續」、「有 cookies 影子」,甚少留意到《四》整
Thumbnail
avatar
汶俊 (筆名:無言)
2023-12-29
漫談太上清靜經 --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其全篇重點在於「清、靜」二字。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是全篇的討論核心。 所以下句接著說處於清靜的狀態:「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之後文章便由此開始鋪陳如何達到清與靜。
Thumbnail
avatar
哲說哲理
2023-12-27
漫談我與跨族群交流(動物溝通)的緣分...每個新科動物溝通師的誕生,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小故事,歡迎聽我漫談我與跨族群交流 (動物溝通)的緣分~
Thumbnail
avatar
陶玉銘|正向溝通力培訓師|跨族群交流(動物溝通師)
2023-11-20
漫談畫畫的心情早晨一杯咖啡,一份堅果是我的早餐,餵完阿澤(烏龜),就會開始一天的行程。 這時候精神最好,我會一邊聽音樂或是YT一邊畫畫,持續好幾個小時。但,一段時間之後,色感和體力會下降,這時候就是要放下筆,做做家事。 我從不再精神很差的時候畫畫,因為畫中很多細節會被忽略,我也會越畫越馬虎,經過幾次教訓後,毅
Thumbnail
avatar
2023-10-04
漫談01_自媒體塑造的自我這是一篇沒有摘要的文章,只是隨筆記錄年輕人如我對自媒體的趨之若鶩。
Thumbnail
avatar
涂懿 TooYeeee | 醫學生的點滴漫談
2023-08-21
漫談保守主義:幸福即日常、快樂即滿足──比較與傷害(7)我們其實是該把責任這兩個字,努力放回社會當中,其實就是做該做的事情,你是什麼職業就去做什麼,不想就不要做。但各位有沒發現,有不少人沒意識到這點,把職業應負的責任去除,最後變成是社會來擔?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3-06-07
漫談個人心中較完美的股東行動主義情境。個人第一次接觸股東行動主義的這個詞彙,源於寶佳機構前幾年的風風火火。 很多公司的經營權紛爭,起始於二代接班者眾、覬覦公司資產或不滿經營層,發起在股東會或董事會的制肘行動,美其名為股東行動主義。
Thumbnail
avatar
gnikis
2023-01-22
漫談 儘管我了解生命必然的生離死別,儘管我知道此後仍會面臨更多的離去,然而我就是無法放過自己,或許我等待眼淚像雨季來臨,能夠滂沱洗盡那些許遺憾。
Thumbnail
avatar
roxanne Chi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