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長照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長2224字)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麼高。」

婆婆也很不悅的回答公公說:「你怎麼這樣子講呢?」

兩個老人又開始鬥嘴。


公婆倆結婚40多年,

而婆婆是個繼母沒有生小孩,

公公的原生4個子女沒有住在一起,

公婆從年輕到老,出國或旅遊,

都是同進同出,婆婆時常說:「兩人就好像連體嬰一樣。」


若是公公獨自出門運動、找朋友吃飯,從年輕時婆婆就有個習慣,

總是會打電話再三叮嚀公公,

走好扶好,不要去危險地方,

不要做一些冒險的事情,

婆婆從以前就把公公當作老爺

或小孩那般照顧。


現在兩老75歲,另一個85歲,

身體及頭腦已經不像年輕那般靈活,

但四肢仍可爬山、出遊,活動自如。


他們的家庭,

公婆一直扮演著嚴父嚴母的角色,

公公的原生子女從小就對父親及繼母,百般畏懼,

自然養成不會表現熱情的態度。


婆婆曾說一句話:

「做父母的,只要有錢,子女自然就會依靠過來。」

公婆年輕時很努力賺錢,

和其他家庭一樣,也會望子成龍,

嚴格要求子女的過程之下,子女們逐漸與長輩有著一道牆,

長大之後,子女們都很上進,

經濟獨立,

各自有家庭及工作忙碌。


這兩年疫情過後,

人與人之間互動相對減少,公婆也拒絕同輩間的聚會,

一手帶大的孫子,也在其他縣市讀書,

於是兩老開始覺得孤單。


前些年公公的原生子女,個個都已經退休,

彼此多了閒暇時間,但也不會因此而增加互動次數,

只是繼續維持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的模式,

如此這般而已。


若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公公的子女們,

不需依賴,不必長輩操心,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繼續回應婆婆的話:

「人生漫長,那麼您回想還有什麼事還沒做?還有哪些還沒探索?及體驗?」

婆婆還算開明,呼應她的話,不會生氣,只是連續說:「沒有,只是想要一了百了而已。」


公公搶著回應婆婆的話,就說:

「人不可以有這種想法!人生就是這個樣子,要懂得放手,最後我也只是走了而已呀!」

婆婆說:「你都把事情講得很簡單,遇到事情再來說。」

兩老又開始,你一句我一句的鬥嘴起來。


此時我幫不上什麼忙,只是說:「我有事,要先告辭了。」


過幾天打電話給婆婆,詢問要不要一起和孫子出遊,安排三天兩夜旅行,

她一聽到就說:「好喔,心裡很開心,很期待。」

並且她開始滔滔不絕的分享,前2天和公公坐火車,到了鄉下某個小站,四處走走逛逛⋯⋯。


在我要打這通電話之前,心中早有盤算,

婆婆一定會參加旅遊,而且上週婆婆那種憂鬱情形

瞬間拋到腦後,因為只要是和孫子出門,

就是她喜歡的事。


再說,上週她把媳婦當作垃圾桶,

兩老當著我的面吵一吵把話講開,倒一倒內心的話,

心中應該舒坦許多,之後,兩老再度手牽手,

一起出遊,

事情從以前都是這樣子,

循環著。


也可以猜得到,未來,暑假結束幾個月後,

婆婆可能又要找媳婦,倒垃圾,

訴說她照顧公公的這件事,很累、又疲倦,

這種就好像她被困在人生循環之中。


但是很納悶的是,公公不覺得需要被照顧,覺得婆婆要放手。


然而婆婆覺得公公需要被照顧,

並且老一輩有這麼個觀念,

男主外女主內,老婆打點三餐做家事,

媳婦取進門必須延香火、照顧老人,

養小孩這件事,是養兒防老,子女應該要孝順。


年輕的時候公婆與他的子女相處,

繼母高高在上的赫斥,嚴父採取物理性質的處罰,

為的是要子女聽話及上進,

而做子女的內心是身感恐懼及受傷害,

互動就是如此,

子女長大成人後,

不是任何教育、道德責任,

就要硬性強求子女必須做改變,

其實子女的表現已經是盡力了。


而我這個扮演媳婦的,上班及帶小孩,

又忙著顧好自己虛弱的體質,

所以婆婆曾隨口說:「媳婦都沒有用。」

尚不符合老一輩要求的,傳統完美媳婦,

隨著時間推移及自己的孩子長大,

不再那麼在意公婆所說的話。


因為身處於三明冶夾心的中年人,

仍然在抗爭高通膨,為更長遠生存,努力打拼奮鬥。


婆婆說照顧公公很累的這件事情

此時做子女的出面建議婆婆,

可以申請家服或移工,找人分擔家務事,

請婆婆去探聽同輩的如何辦理申請。


然而申請家護照顧,每個月可能要花上幾萬塊,

那個人可能要住在她們家裡,由她們教導及指揮分擔家務,

這一切就要看婆婆願不願意接受。

另外婆婆憂鬱及頭暈情形,也已經安排專業醫師做相關檢查治療。


醫療的發達,長壽的生命,

而身在此階段的長輩們或

即將步入此階段的中年人們,

未來如何找到出路,是不是可在能力範圍內提前準備及執行,

獨立個體,是否可以獨立生活,擁有這種生活能力。


生活模式,想要照著自己的意思走,

不管處在於哪個年齡層,

都可以試著問自己還有25歲的勇氣嗎?

找尋方法,如此才能真正找到出口,

否則日子循環著,直到身感不適,

永遠不滿意現在活著的樣子

(試著走出自己的生活框架)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芊芊的沙龍
45會員
53內容數
投資理財就好比「錢滾錢系統模式」,不必隨時盯著它,也能源源不絕的產出,讓生活質量提升,達到財富自由,我們一起來聽聽別人成功的故事,而失敗的故事徹底研究,以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態度去學習執行。
芊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0
兩週前巴菲特公布今年第三季波特夏財務報表,眾人皆關注於現金部位增加至多少,巴菲特賣出哪些股票,很少從報表中去分析財務狀況反應巴菲特接下去的布局。 投資決策考量因素具有許多面向,總體經濟層面、政治局勢、心理因素、預測準備及企業個人整體目標等,上面這些影響因素,這篇文章不在探討上面範圍,只是單純從
Thumbnail
2024/11/20
兩週前巴菲特公布今年第三季波特夏財務報表,眾人皆關注於現金部位增加至多少,巴菲特賣出哪些股票,很少從報表中去分析財務狀況反應巴菲特接下去的布局。 投資決策考量因素具有許多面向,總體經濟層面、政治局勢、心理因素、預測準備及企業個人整體目標等,上面這些影響因素,這篇文章不在探討上面範圍,只是單純從
Thumbnail
2024/08/26
今早一起床, 沒有週一症候群, 然而心情席捲而來的是 一種不知所措。 離開職場已經四個月, 以前工作皆是聽任別人指示 被動式推著向前進,而現在呢 換成自己去找尋事情做。 前兩個月調養身體, 雖然還沒完全健康, 但已經調整7成恢復力, 也開始著手進行以後可以做的事,
Thumbnail
2024/08/26
今早一起床, 沒有週一症候群, 然而心情席捲而來的是 一種不知所措。 離開職場已經四個月, 以前工作皆是聽任別人指示 被動式推著向前進,而現在呢 換成自己去找尋事情做。 前兩個月調養身體, 雖然還沒完全健康, 但已經調整7成恢復力, 也開始著手進行以後可以做的事,
Thumbnail
2024/05/06
前提摘要:年近50歲名叫小K,規劃5年後到日本過生活,屆時有個不動資收租,支撐當地的消費,或是有個資產可以轉換為自住房,於是幫他找找東京物件。 前一次東京物件No.5,位於台東區淺草駅,價格5500日幣(新台幣1210萬、匯率0.22),走路10分鐘有三種地鐵出入口, 9年
Thumbnail
2024/05/06
前提摘要:年近50歲名叫小K,規劃5年後到日本過生活,屆時有個不動資收租,支撐當地的消費,或是有個資產可以轉換為自住房,於是幫他找找東京物件。 前一次東京物件No.5,位於台東區淺草駅,價格5500日幣(新台幣1210萬、匯率0.22),走路10分鐘有三種地鐵出入口, 9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八十歲吳奶奶罹患帕金森氏症,與行動不便的丈夫同住,家中雖然有外籍看護及管家照料生活起居,但外出就醫還是得依靠七十多歲的弟弟協助,每當需要回診或檢查,弟弟必須從桃園開車至台北市,帶著姐姐就醫。
Thumbnail
八十歲吳奶奶罹患帕金森氏症,與行動不便的丈夫同住,家中雖然有外籍看護及管家照料生活起居,但外出就醫還是得依靠七十多歲的弟弟協助,每當需要回診或檢查,弟弟必須從桃園開車至台北市,帶著姐姐就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