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長照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長2224字)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麼高。」

婆婆也很不悅的回答公公說:「你怎麼這樣子講呢?」

兩個老人又開始鬥嘴。


公婆倆結婚40多年,

而婆婆是個繼母沒有生小孩,

公公的原生4個子女沒有住在一起,

公婆從年輕到老,出國或旅遊,

都是同進同出,婆婆時常說:「兩人就好像連體嬰一樣。」


若是公公獨自出門運動、找朋友吃飯,從年輕時婆婆就有個習慣,

總是會打電話再三叮嚀公公,

走好扶好,不要去危險地方,

不要做一些冒險的事情,

婆婆從以前就把公公當作老爺

或小孩那般照顧。


現在兩老75歲,另一個85歲,

身體及頭腦已經不像年輕那般靈活,

但四肢仍可爬山、出遊,活動自如。


他們的家庭,

公婆一直扮演著嚴父嚴母的角色,

公公的原生子女從小就對父親及繼母,百般畏懼,

自然養成不會表現熱情的態度。


婆婆曾說一句話:

「做父母的,只要有錢,子女自然就會依靠過來。」

公婆年輕時很努力賺錢,

和其他家庭一樣,也會望子成龍,

嚴格要求子女的過程之下,子女們逐漸與長輩有著一道牆,

長大之後,子女們都很上進,

經濟獨立,

各自有家庭及工作忙碌。


這兩年疫情過後,

人與人之間互動相對減少,公婆也拒絕同輩間的聚會,

一手帶大的孫子,也在其他縣市讀書,

於是兩老開始覺得孤單。


前些年公公的原生子女,個個都已經退休,

彼此多了閒暇時間,但也不會因此而增加互動次數,

只是繼續維持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的模式,

如此這般而已。


若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公公的子女們,

不需依賴,不必長輩操心,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繼續回應婆婆的話:

「人生漫長,那麼您回想還有什麼事還沒做?還有哪些還沒探索?及體驗?」

婆婆還算開明,呼應她的話,不會生氣,只是連續說:「沒有,只是想要一了百了而已。」


公公搶著回應婆婆的話,就說:

「人不可以有這種想法!人生就是這個樣子,要懂得放手,最後我也只是走了而已呀!」

婆婆說:「你都把事情講得很簡單,遇到事情再來說。」

兩老又開始,你一句我一句的鬥嘴起來。


此時我幫不上什麼忙,只是說:「我有事,要先告辭了。」


過幾天打電話給婆婆,詢問要不要一起和孫子出遊,安排三天兩夜旅行,

她一聽到就說:「好喔,心裡很開心,很期待。」

並且她開始滔滔不絕的分享,前2天和公公坐火車,到了鄉下某個小站,四處走走逛逛⋯⋯。


在我要打這通電話之前,心中早有盤算,

婆婆一定會參加旅遊,而且上週婆婆那種憂鬱情形

瞬間拋到腦後,因為只要是和孫子出門,

就是她喜歡的事。


再說,上週她把媳婦當作垃圾桶,

兩老當著我的面吵一吵把話講開,倒一倒內心的話,

心中應該舒坦許多,之後,兩老再度手牽手,

一起出遊,

事情從以前都是這樣子,

循環著。


也可以猜得到,未來,暑假結束幾個月後,

婆婆可能又要找媳婦,倒垃圾,

訴說她照顧公公的這件事,很累、又疲倦,

這種就好像她被困在人生循環之中。


但是很納悶的是,公公不覺得需要被照顧,覺得婆婆要放手。


然而婆婆覺得公公需要被照顧,

並且老一輩有這麼個觀念,

男主外女主內,老婆打點三餐做家事,

媳婦取進門必須延香火、照顧老人,

養小孩這件事,是養兒防老,子女應該要孝順。


年輕的時候公婆與他的子女相處,

繼母高高在上的赫斥,嚴父採取物理性質的處罰,

為的是要子女聽話及上進,

而做子女的內心是身感恐懼及受傷害,

互動就是如此,

子女長大成人後,

不是任何教育、道德責任,

就要硬性強求子女必須做改變,

其實子女的表現已經是盡力了。


而我這個扮演媳婦的,上班及帶小孩,

又忙著顧好自己虛弱的體質,

所以婆婆曾隨口說:「媳婦都沒有用。」

尚不符合老一輩要求的,傳統完美媳婦,

隨著時間推移及自己的孩子長大,

不再那麼在意公婆所說的話。


因為身處於三明冶夾心的中年人,

仍然在抗爭高通膨,為更長遠生存,努力打拼奮鬥。


婆婆說照顧公公很累的這件事情

此時做子女的出面建議婆婆,

可以申請家服或移工,找人分擔家務事,

請婆婆去探聽同輩的如何辦理申請。


然而申請家護照顧,每個月可能要花上幾萬塊,

那個人可能要住在她們家裡,由她們教導及指揮分擔家務,

這一切就要看婆婆願不願意接受。

另外婆婆憂鬱及頭暈情形,也已經安排專業醫師做相關檢查治療。


醫療的發達,長壽的生命,

而身在此階段的長輩們或

即將步入此階段的中年人們,

未來如何找到出路,是不是可在能力範圍內提前準備及執行,

獨立個體,是否可以獨立生活,擁有這種生活能力。


生活模式,想要照著自己的意思走,

不管處在於哪個年齡層,

都可以試著問自己還有25歲的勇氣嗎?

找尋方法,如此才能真正找到出口,

否則日子循環著,直到身感不適,

永遠不滿意現在活著的樣子

(試著走出自己的生活框架)

raw-image


avatar-img
45會員
52內容數
投資理財就好比「錢滾錢系統模式」,不必隨時盯著它,也能源源不絕的產出,讓生活質量提升,達到財富自由,我們一起來聽聽別人成功的故事,而失敗的故事徹底研究,以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態度去學習執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提摘要:年近50歲名叫小K,規劃5年後到日本過生活,屆時有個不動資收租,支撐當地的消費,或是有個資產可以轉換為自住房,於是幫他找找東京物件。 前一次東京物件No.5,位於台東區淺草駅,價格5500日幣(新台幣1210萬、匯率0.22),走路10分鐘有三種地鐵出入口, 9年
前提摘要:年近50歲名叫小K,規劃5年後到日本過生活,屆時有個不動資收租,支撐當地的消費,或是有個資產可以轉換為自住房,於是幫他找找東京物件。
當你在職場工作了28年,今天上天賦予你一個暫停鍵,可以暫停2年,2年後再回到原先工作崗位,原先職等,原先的薪水,那麼離開職場這2年你會規劃做哪些事情呢? 同事知道我開始擁有這個「按鍵」後,每人看到我,再看看四肢健全的我,總是紅潤臉龐帶著微笑,一丁點兒都看不出是個病人,就問我
前提摘要:年近50歲的小K,計劃未來到日本過生活,希望有個不動資收租可以支撐他在當地的消費,或是可以做為轉換自住房的資金來源,要我幫忙找一間東京的物件。 (東京三大區圖) 網站連結:https://www.sinyijapan.com/tw/knowledge/cityintroductio
東京物件No.3 前提摘要:老K計劃未來到日本過生活,希望有個資產可以支撐他在當地的消費,也可以做為轉換自住的資金來源,所以現在想要買一間收租房,於是開始幫老K做一些物件的介紹。 第一次Po東京物件No.1,位於港區(富豪區),價格3980日幣(新台幣876萬),老K看了看格局,嫌太小。
前一次Po出東京物件No.1,價格3980日幣折合新台幣876萬 ,想買房的老K看了一看就說:「怎麼這麼小間啊?可不可以找大一點坪數,現在年輕人購買物品及收藏小東西是一件小確幸的事,這個空間放個床及沙發,其他就擺不下了。」 繼續在日本不動產網找了一間,位於千田代區13樓的第5層公寓,開
前提摘要:年近50歲名叫小K,規劃5年後到日本過生活,屆時有個不動資收租,支撐當地的消費,或是有個資產可以轉換為自住房,於是幫他找找東京物件。 前一次東京物件No.5,位於台東區淺草駅,價格5500日幣(新台幣1210萬、匯率0.22),走路10分鐘有三種地鐵出入口, 9年
前提摘要:年近50歲名叫小K,規劃5年後到日本過生活,屆時有個不動資收租,支撐當地的消費,或是有個資產可以轉換為自住房,於是幫他找找東京物件。
當你在職場工作了28年,今天上天賦予你一個暫停鍵,可以暫停2年,2年後再回到原先工作崗位,原先職等,原先的薪水,那麼離開職場這2年你會規劃做哪些事情呢? 同事知道我開始擁有這個「按鍵」後,每人看到我,再看看四肢健全的我,總是紅潤臉龐帶著微笑,一丁點兒都看不出是個病人,就問我
前提摘要:年近50歲的小K,計劃未來到日本過生活,希望有個不動資收租可以支撐他在當地的消費,或是可以做為轉換自住房的資金來源,要我幫忙找一間東京的物件。 (東京三大區圖) 網站連結:https://www.sinyijapan.com/tw/knowledge/cityintroductio
東京物件No.3 前提摘要:老K計劃未來到日本過生活,希望有個資產可以支撐他在當地的消費,也可以做為轉換自住的資金來源,所以現在想要買一間收租房,於是開始幫老K做一些物件的介紹。 第一次Po東京物件No.1,位於港區(富豪區),價格3980日幣(新台幣876萬),老K看了看格局,嫌太小。
前一次Po出東京物件No.1,價格3980日幣折合新台幣876萬 ,想買房的老K看了一看就說:「怎麼這麼小間啊?可不可以找大一點坪數,現在年輕人購買物品及收藏小東西是一件小確幸的事,這個空間放個床及沙發,其他就擺不下了。」 繼續在日本不動產網找了一間,位於千田代區13樓的第5層公寓,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八十歲吳奶奶罹患帕金森氏症,與行動不便的丈夫同住,家中雖然有外籍看護及管家照料生活起居,但外出就醫還是得依靠七十多歲的弟弟協助,每當需要回診或檢查,弟弟必須從桃園開車至台北市,帶著姐姐就醫。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八十歲吳奶奶罹患帕金森氏症,與行動不便的丈夫同住,家中雖然有外籍看護及管家照料生活起居,但外出就醫還是得依靠七十多歲的弟弟協助,每當需要回診或檢查,弟弟必須從桃園開車至台北市,帶著姐姐就醫。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