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綠能敢誇稱自己不排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Green energy is an imprecise concept. Similar concepts include renewable energy, alternative energy, clean energy, low-carbon energy, sustainable energy, and non-fossil energy. Thus, is nuclear energy green energy? Is it renewable energy, alternative energy, clean energy, low-carbon energy, sustainable energy, or non-fossil energy?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vary from one side to another.

The key may lie in concept of feasibility and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If we apply strict and consistent standards, such as examining the carbon emissions over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various energy sources, there is no "zero-emission" energy in the world. This does not even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st of recycling. Therefore, commentators should shift the basis of their discourse from a utopian perspective to a more pragmatic one.

綠能是個不精確的概念。類似概念還有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清潔能源、低碳能源、可持續能源、非化石能源等。因此,核能是否是綠能?與核能是否是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清潔能源、低碳能源、可持續能源、非化石能源等?答案都不一樣。

關鍵可能是:可行性與供需均衡。

假使用嚴格與一致的標準,即以「全生命週期」的排碳來檢視各種能源,世界上根本無「零排碳」的能源。這還沒討論到建造與回收的成本。因此,論者應改變論述的基礎,從烏托邦降到世俗世界。


核能是綠能嗎?能解決缺電困境?歐美各國認定一次看    商周 20240426

摘要

  1. 核能是否是綠能?美國核能總署認為它是一種零排放的乾淨能源,歐盟的規章也將核能視為綠能,可必須有完整的核廢料處置計畫。
  2. 超過400間企業響應的氣候倡議RE100組織認為,核能不是再生能源,其放射性燃料並非無限供應。
  3. 歐洲各國對核能的態度不一,德國、比利時、瑞士、西班牙和立陶宛正漸漸淘汰核能;法國、保加利亞、義大利、克羅埃西亞、芬蘭、匈牙利和波蘭則支持核能。

AI席捲全球產業,各行各業爭相角逐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投入運算力更強大的AI資料中心,但伴隨而來的是快速增長的用電、用水,這時候「核能應用」呼聲又再度捲土重來。

過去幾年來,許多國家的能源政策轉向非核家園,德國在2023年關閉最後3座核電廠,比利時也設立2025年成為零核電國家目標。

核電看似逐步退場的原因,除了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事故帶來的核災隱憂外,核電廠成本高昂需要政府補貼,相比之下,各類再生能源蓬勃發展,技術成熟後發電成本下滑,使得全球核電占比持續下跌。

然而矛盾的是,全球追求淨零減碳時,電動車和熱泵技術不斷增加,再加上科技大廠投入AI資料中心,全球用電量將迅速上升,再生能源難以追上這個需求增加速度,核電又回到聚光燈下。

核能發電不會排放任何的溫室氣體,也屬於低碳能源,相較於太陽能、風力發電等間歇性能源,可全天候發電,成為產業最需要的穩定電力來源。

核能是再生能源嗎?

美國能源部核能總署(Office of Nuclear Energy)認為,核能是種零排放乾淨能源。透過分裂鈾原子的核分裂過程產生的能量,推動蒸汽渦輪機旋轉發電,不會像燃煤、燃氣等化石燃料造成空氣污染。且核燃料能量密度高,相較於風光,電廠占地空間不大,美國在過去60年產出的核廢料,大約只有10碼高度的足球場。

更進一步的問題在於,核能算是再生能源嗎?可以被列為乾淨能源、綠色能源嗎?這些名詞解釋之所以重要,攸關於是否能符合各國、各產業的「投資綠能」選項,進而取得相關的融資或是租稅優惠,或是獲得供應鏈門票。畢竟能源轉型的動力,一部分就來自於供應鏈壓力與國際競爭力。

旗下有超過400間企業的氣候倡議RE100指出,核能不是再生能源。核電使用的放射性燃料並不是無限能源來源,再生能源須來自天然資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水力發電、海洋能源等。

不過,在歐盟的「永續活動分類標準」當中,企業使用天然氣或核能,都可以被視為投資「綠能」,並取得相關的融資或租稅優惠。歐盟認為,天然氣和核能是緩解氣候變遷的過渡性活動

這也有但書,包括必須擁有極低、低和中放射性廢棄物的最終處置設施,與制定高放射性廢棄物處置設施相關計畫,截至2025年,現有和新建核電廠必須使用經國家認證和批准的耐事故燃料。

就像現在供應鏈也會追溯太陽能原料的製程,以及要求太陽能板的回收,歐盟也有要求,必須要想好廢棄物的「後事」處理。

歐盟過去一直在「核能是否為綠色能源」爭論不休,歐盟27個會員國中有13國營運核電廠,為歐盟提供約四分之一電力,但其中德國、比利時、瑞士、西班牙和立陶宛正漸漸淘汰核能,包括法國、保加利亞、義大利、克羅埃西亞、芬蘭、匈牙利和波蘭則是擁核派。截至2023年8月,歐洲總共163座核反應爐中,法國就有56座。

新一代核電「核融合」受矚目

要解決能源危機問題,需依各國地理環境、用電需求與社會環境等,能源配比都是源自因地制宜的系統整合和策略規劃,核能不一定是解方,但確實是選項之一,有許多國家也正努力開發下一代核能技術,打造更安全、更強大的能源。

如今許多國家正將希望放在第四代核電廠發展,比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其設計概念來自核子潛艇的核反應器,成本更低、體積更小,可以透過自然對流冷卻來降溫。

另外,還有被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及的能源黑馬「核融合」,有可能提供足夠能量,以永續方式滿足不斷增長用電需求。

核融合可以說是人造太陽,與傳統的核分裂反應爐不一樣,核融合原料充沛、安全性高,沒有爐心熔毀風險,亦無核武擴散疑慮,也不會排放溫室效應氣體,產生的低放射性副產物數量低,在百年後便將至安全劑量值以下。

就算它目前還沒有踏出實驗室,仍是各界趨之若鶩的黑科技。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資料,目前全球核融合裝置共133座,美國就占近四分之一;正在如火如荼建置的最大國際核融合研究計畫實驗型核融合反應爐(ITER),則由7個成員實體資助和運行,分別為歐盟、印度、日本、中國、俄羅斯、韓國和美國,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下一代能源先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的沙龍
12會員
5.6K內容數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先是伊朗總統墜機身亡,選出新總統,新總統就任,然後溫和派哈尼亞在前往祝賀期間在伊朗被殺,時間也是在即將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一連串事件,會是誰做的? 就像2023/10/7「阿薩克洪水行動」一樣,時間選在即將達到和平協議簽署前(兩天?)當包括美國總統即將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先是伊朗總統墜機身亡,選出新總統,新總統就任,然後溫和派哈尼亞在前往祝賀期間在伊朗被殺,時間也是在即將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一連串事件,會是誰做的? 就像2023/10/7「阿薩克洪水行動」一樣,時間選在即將達到和平協議簽署前(兩天?)當包括美國總統即將
2024/07/25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news article is evidently a form of cognitive warfare. On January 3, 2022, the five major nuclear-armed countries signed t
2024/07/25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news article is evidently a form of cognitive warfare. On January 3, 2022, the five major nuclear-armed countries signed t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在ESG 的理念大行其道、綠能/電動車是市場追捧的產業明星之際,Larry MacDonald 很冷靜的點出綠能產業一樣消耗可觀的資源,也提出數據強調無法應付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需求,那麽哪種能源才是符合各項標準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在ESG 的理念大行其道、綠能/電動車是市場追捧的產業明星之際,Larry MacDonald 很冷靜的點出綠能產業一樣消耗可觀的資源,也提出數據強調無法應付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需求,那麽哪種能源才是符合各項標準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昨天講了水資源,今天來聊聊儲能吧,儲能有誰,可以去看一下我們家菜鳥的文章喔。 這次地震過後,有了這則新聞: 這則新聞感覺是熟知整套運作系統的人寫的,或者幫忙校稿過的,你會發現在電力系統已經從過往的單一核能或者火力發電進階到各種發電系統都被利用了,而要把電力系統用的這麼的“Smart”,
Thumbnail
昨天講了水資源,今天來聊聊儲能吧,儲能有誰,可以去看一下我們家菜鳥的文章喔。 這次地震過後,有了這則新聞: 這則新聞感覺是熟知整套運作系統的人寫的,或者幫忙校稿過的,你會發現在電力系統已經從過往的單一核能或者火力發電進階到各種發電系統都被利用了,而要把電力系統用的這麼的“Smart”,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匯集了<天下雜誌>刊載與環境相關的文章,整篇文章篇幅適中,適合1小時左右的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匯集了<天下雜誌>刊載與環境相關的文章,整篇文章篇幅適中,適合1小時左右的閱讀。
Thumbnail
政策|大方向 地熱因為不受天候影響,可以二十四小時穩定發電,不需燃料且占地面積小,是2050年淨零碳排策略中,要大力推動的前瞻能源。 政府原先預計2025年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2022年為止只達到5MW,能源局計畫將目標下修到20MW。 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的訊息亮點...
Thumbnail
政策|大方向 地熱因為不受天候影響,可以二十四小時穩定發電,不需燃料且占地面積小,是2050年淨零碳排策略中,要大力推動的前瞻能源。 政府原先預計2025年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2022年為止只達到5MW,能源局計畫將目標下修到20MW。 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的訊息亮點...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