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和自己談的一場戀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即使這幾年看過的電影逐漸增加,接觸不少國內外作品、影史百大,或是標榜「此生必看」的電影,每當有人問起「最喜歡的電影是哪部?」,我心中浮現的依然永遠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簡稱《那些年》)。

2011 年《那些年》上映後迅速引發熱潮,媒體爭相報導,電視上也頻繁播放預告片。預告中,柯震東用青澀的聲音說:「真實人生裡,有些事完全沒有答案。」下一幕,一腳踏進跑道上的水窪,濺起的水花與電影的字樣一同浮現──那是我還會認真看電視廣告的年代。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海報 / IMDb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海報 / IMDb

小時候對電影其實並不特別愛好,第一次想進影院也只是為了跟上《海角七號》的熱潮。但《那些年》不同,看了無數次的預告後,不停被片中青春的畫面、動人的配樂,還有當時認為非常熱血的台詞所感動,我真的好想一睹《那些年》的全貌。只可惜當年我未滿 12 歲,只能目送姊姊與友人兩人一台腳踏車前往影院,我則是留在家中,等待姊姊回來分享心得。

由於不能去影院,那就只剩電視一途了。在串流平台尚未發展的那時,想看什麼院線電影只能等待下檔至電視台,於是那段日子我認真盯著電視,終於等到「《那些年》即將播出」的廣告後,馬上記下播出時間,並向家人宣傳:「 3 月 24 號晚上九點,大家要一起看《那些年》哦!」。爸媽實在拗不過我,於是那天晚上取消九點上床睡覺的限制,我們一家人擠在客廳小小的藤椅上,等待電影首播。

電影開始,帶著泛黃氣息的房間裡,桌上擺著一顆鮮紅的蘋果,鏡頭緩慢移動,旁邊的筆記本因為風的吹拂而翻頁,最終停留在寫著「人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義」的那頁。接著,鏡頭再慢慢拉遠,一件背後被藍色原子筆刺出一點一點藍色斑點的制服襯衫掛在門上,而成年柯景騰的身影終於出現在畫面中⋯⋯。時間回溯,〈七匹狼〉的配樂響起,高中的柯景騰騎著腳踏車,一手抓過路邊餐車老闆遞出的早餐,搭配口白:「 1994 年,那一年,我十六歲⋯⋯」。電影的前三分鐘,我便覺得對了,這是我不曾經驗卻嚮往的九〇年代。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那次的電視首播全程沒有廣告,且幾乎跟電影版差不多,除了打手槍的畫面被剪掉以外,我也一窺了柯景騰的屁股。雖然全神貫注地看完整部電影,但十歲的我只能站在作為主角的柯景騰的視角去理解劇情。所以我替柯景騰舉辦格鬥賽的心意不被領受而抱不平、認為阿和的趁虛而入很沒風度。也因為不懂電影虛實交錯的手法,所以想不透為什麼柯景騰幫沈佳宜擦了眼淚、道了歉,他們倆依然沒有和好?為什麼明明親著沈佳宜的柯景騰,突然變成親全聯先生?

儘管抱著這些疑惑,但這都不減我對《那些年》的喜愛,因為我終於一了心願,目睹了一段青春熱血的九〇年代校園愛情。雖然結局充滿遺憾,但《那些年》貼合了我對復古的想像,以及關於喜歡一個人最美好、最深刻的模樣。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高二那年暑假,我又再次重看了《那些年》。當初明明是為了談場高中的戀愛而放棄第一志願的女校,改選第二志願的合校,結果兩年過去了,戀愛還是沒談到。於是在某個心中突然湧起「真的好想要談戀愛啊!」的夜裡,我點開了手機裡的《那些年》。

長了六年的腦袋,加上對小說版《那些年》的理解,初次觀影後的疑惑這次竟然迎刃而解。不僅如此,這次我從柯景騰變成了沈佳宜。我開始能夠同理沈佳宜,理解她在放天燈的時刻選擇不說出「好,在一起」四個字的猶豫;明白她為柯景騰因爲格鬥賽受傷的不捨,被誤解為否定他的那種委屈。不過即使當了沈佳宜,我也還是喜歡柯景騰,因此對他們的結局仍抱有遺憾,並想著「如果柯景騰再成熟一點」、「如果沈佳宜再放軟一點」之類的,對於平行世界可能的想像。就像他們在九二一地震後久違地打的那通電話,柯景騰在電話的一頭說:「也許在那個平行時空裡,我們是在一起的」,沈佳宜則寬慰地回應:「真羨慕他們啊。」。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最後一次重看,是大一某個夏日的悶熱夜晚。那天因為搭公車時經過國北教大,無意間發現眼前那道斑馬線,就是阿和牽著沈佳宜走過、曹國勝在前方停著紅燈,眼睜睜目送兩人離開的那道斑馬線,於是當天晚上便興起了重看的念頭。這次重看,我無法再只當柯景騰或沈佳宜,而成了純粹的局外人。或許是旁觀者清,我發現小時候原以為燃燒生命、用盡全力愛著沈佳宜的柯景騰,其實更愛的是那個為了追求沈佳宜而閃閃發亮的自己。對於他們的結局,我也再無法湧生遺憾之情,因為明白這是他們共同譜出的結局,沒有誰錯過誰,什麼平行世界都只是枉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三次觀賞《那些年》,從不解、遺憾,到釋懷,即使這期間我依然沒有收穫一場如柯景騰一般熱血的戀愛,但應著從其他故事學到的經驗,東拼西湊,竟也明白了《那些年》裡柯景騰與沈佳宜的那份情誼,只能是某個限定時間裡的幸運。從柯景騰、沈佳宜,到最後成為旁觀者,我好似和自己談了一場勢必得長大的戀愛。

我也想,對於《那些年》的喜歡之所以難以被超越,是因為現在很難再如此單純地去注視、去喜歡一部電影,就像柯景騰很難再如喜歡沈佳宜那般閃閃發亮地喜歡別人。當《那些年》裡的一切都變得可以拆解、琢磨、理解以後,純粹的喜歡不復存在,過往的感受與記憶不斷地更新並疊加在原本的喜歡之上,融進我的記憶裡,而最終,對於《那些年》的喜歡也隨著時間逐漸變了形。或許那份喜歡如柯景騰一樣,是對於《那些年》、那些年,更是對於那個曾經純粹的自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劇照 / IMD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那些年》裡的一切都變得可以拆解、琢磨、理解以後,純粹的喜歡不復存在,過往的感受與記憶不斷地更新並疊加在原本的喜歡之上,融進我的記憶裡,而最終,對於《那些年》的喜歡也隨著時間逐漸變了形。
Thumbnail
當《那些年》裡的一切都變得可以拆解、琢磨、理解以後,純粹的喜歡不復存在,過往的感受與記憶不斷地更新並疊加在原本的喜歡之上,融進我的記憶裡,而最終,對於《那些年》的喜歡也隨著時間逐漸變了形。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看到脆友分享《花束般的戀愛》心得文,突然也想寫些什麼。 『好懷念啊』!3年前的電影,那時熱戀期還甜滋滋地看,只覺有點苦澀,直至離開關係後憶起片段,才發現其驚人後座力。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看到脆友分享《花束般的戀愛》心得文,突然也想寫些什麼。 『好懷念啊』!3年前的電影,那時熱戀期還甜滋滋地看,只覺有點苦澀,直至離開關係後憶起片段,才發現其驚人後座力。
Thumbnail
喜歡一個人! 這是以前一部的偶像劇 但我很喜歡劇名⋯ 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喜歡一個人」 再隨著時間慢慢加深感情 這時候或許能稱為「愛」 逐漸讓如一灘像湖泊般清水 慢慢濃郁成「嘉明」狀⋯ (對不起⋯實在忍不住😂) 兩個人有數不清甜蜜就有數不清的困擾! 有紛爭有甜蜜 畢竟所有困擾
Thumbnail
喜歡一個人! 這是以前一部的偶像劇 但我很喜歡劇名⋯ 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喜歡一個人」 再隨著時間慢慢加深感情 這時候或許能稱為「愛」 逐漸讓如一灘像湖泊般清水 慢慢濃郁成「嘉明」狀⋯ (對不起⋯實在忍不住😂) 兩個人有數不清甜蜜就有數不清的困擾! 有紛爭有甜蜜 畢竟所有困擾
Thumbnail
和你的初相遇在預計的時間 有對的地點 和對的感覺 我們血脈相連地靠近彼此的臉 粉嫩的嬌顏 是個小辣妹 我嘗試靠近 你還只是無言 無言的可愛 可愛地掠奪我的視野
Thumbnail
和你的初相遇在預計的時間 有對的地點 和對的感覺 我們血脈相連地靠近彼此的臉 粉嫩的嬌顏 是個小辣妹 我嘗試靠近 你還只是無言 無言的可愛 可愛地掠奪我的視野
Thumbnail
從最初的喜歡到最後的絕望,時光的改變和心情的起伏。
Thumbnail
從最初的喜歡到最後的絕望,時光的改變和心情的起伏。
Thumbnail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對愛與歸屬感的追求過程。 希望每一個看到這部作品的人,都能好好地被愛著。
Thumbnail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對愛與歸屬感的追求過程。 希望每一個看到這部作品的人,都能好好地被愛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