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營運長達一甲子的台北市第一殯儀館(以下簡稱一殯),由於建築老舊和設備過時等問題,討論拆遷多年後。終於拍板定案,並在今年(2024)的6月12日舉辦法會後正式開始拆除工程。今後台北市的所有殯葬業務則轉由二殯處理,究竟一殯拆除會對整個台北地區帶來哪些影響呢?我們繼續看下去!
圖 / 金麟生命
年輕的一輩可能不知道,但大約30歲左右的人大概有聽過景行廳男孩這個團體吧!由趙正平、梁赫群和林智賢組成的男子團體由於常常穿著黑衣,看起來像極了殯儀館工作的禮儀師。所以三人組成的團體便命名為景行廳男孩,那到底什麼是景行廳呢?其實景行廳是台灣各殯儀館中最大禮堂的名稱,包括一殯、木柵殯儀館、高雄和台南市立殯儀館中最大的禮廳都稱為景行廳。
殯葬一條街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為什麼會有殯葬一條街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殯儀館周圍經營葬儀社、棺材店、花店、金紙店和紙紮店面。自然會有生意上門,再者這些店家如果開在鬧區或一般住宅區。周邊的住戶自然會觀感不佳,所以開在殯儀館周圍當然是最好的辦法。
問題來了,隨著一殯的拆除,這些業者又該何去何從呢?你可能會說搬去二殯旁邊啊!但這問題可能比大家想像的還難處理。根據《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自治條例》規定,殯葬服務業只允許設置在部分商業區及保護區。另外《殯葬管理條例》也提到單獨設置靈堂、禮廳等需要距離學校、醫院和幼兒園300公尺以上。有了這樣的限制我們再來看看二殯的狀況,要知道二殯周圍目前多是住宅區,殯葬業者已難以合法進駐。最有可能的狀況就是殯葬一條街只能繼續留在現址。
隨著一殯拆除,一殯原址周圍的房價要起飛了嗎?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或許有這個機會,但別忘了雖然一殯沒了。但殯葬一條街缺乏立足之地,可能繼續待在一殯現址的周圍。這些店家對當地的房市還是一個隱憂,未來一殯拆除後的使用方法以及殯葬一條街業者的生存還得仰賴政府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