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丁與木匠 #010: 八歲開始的學習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六歲以後到青春期之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六歲以前,兒童的大腦處於混亂狀態,而進入青春期後,大腦會再次變得混亂,甚至瘋狂。在這兩個階段之間的這段時間,大腦則非常平靜,這段時間非常適合學習


學習模式的轉換

我們之前提到,六歲以前幼兒的主要任務是探索,我們稱之為“發現式學習(Discovery Learning)”。透過模仿、聽講和玩耍,孩子們盡可能地探索周圍的世界,不設限。幼兒需要學習的是這個世界上的事物如何運行,以及周圍的人在想什麼。

六歲以後,發現式學習仍然繼續,且達到更高的水平。例如,兒童在這個時期不僅知道體積和重量,而且有了“密度”的概念。關於人,兒童開始理解死亡的概念。如果你問四歲的小孩死亡是什麼,他可能會以為人死了只是從一個地方去了另一個地方。但六歲以後的孩子對死亡的理解則會更深刻,他們開始明白一些複雜的情緒,比如為什麼有時候人會同時感到高興和難過。如果不同的人告訴他們一些矛盾的說法,他們不會困惑,而是自己做出判斷。這時期,玩耍依然很重要。

然而,這時孩子有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高普尼克稱之為“掌控式學習(Mastery Learning)”。掌控式學習就是要熟練掌握專項技能,這需要刻意練習,直到能夠快速高效地自動化運用。比如漢字的讀寫、加減乘除的計算,都是掌控式學習的範疇。

發現式學習是探索,而掌控式學習是收穫。這兩種模式的順序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大腦成長機制所決定的。六歲以前的幼兒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注意力,他們自己判斷什麼有趣就學什麼。而六歲時,大腦前額葉皮質開始要求更大的控制權,逐步接管大腦的其他部分,這意味著注意力變得可控,小學生能夠專注地學習某一個知識。

幼兒的大腦看見街頭牌匾上的字也許會以為那是一幅畫,能產生各種有趣的聯想,而固化的大腦看見字就只會想到字的抽象信息。從實用角度看,這當然是巨大的進步,識字已經自動化了,但在一位心情不好的哲學家看來,曾經純真的雙眼,現在戴上了一副標準化的有色眼鏡!

掌控式學習的生活例子

理解抽象與具象概念的轉變是掌控式學習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類似的生活例子,來說明這種轉變:

  1. 音樂的欣賞與創作

幼兒聽到音樂時,可能會想像出各種有趣的場景和故事,例如他們會隨著音樂節奏搖擺,想到動物在跳舞或者英雄在冒險。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和音樂教育的深入,孩子學會了識譜和演奏,聽音樂時更多地專注於音符、節拍和技巧等技術細節。他們的欣賞方式從純粹的感官享受轉變為技術性的分析和理解。

  1. 科學知識的理解

小孩子觀察到天空中的閃電,可能會聯想到魔法或者神秘的力量,想像出神話般的場景。然而,隨著科學知識的增長,他們學會了閃電是由於電荷分離和雷雨雲中的電場作用產生的現象。他們的理解從具象的、神秘的想像轉變為抽象的、科學的解釋。

  1. 數學問題的解決

幼兒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可能會依賴具象的物品來輔助,例如用手指計算或用積木來幫助理解加減法。隨著數學教育的深入,孩子逐漸學會了使用抽象的數學符號和公式來進行計算,不再需要具象的輔助工具。他們的思維方式從具象的、直觀的計算轉變為抽象的、符號化的處理。

  1. 繪畫與藝術創作

幼兒在繪畫時,可能會隨意使用顏色和形狀,畫出各種天馬行空的畫作,表達他們豐富的想像力。然而,隨著學習繪畫技巧和藝術理論,他們開始注重構圖、比例和透視等技術細節。創作過程變得更加有計劃和技術性,他們的藝術表達從純粹的想像力轉變為技術性的呈現。

  1. 語言的使用

幼兒學習語言時,常常會創造新詞,玩語言遊戲,語言使用充滿創意和趣味。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學會了語法規則和正確的詞彙使用,語言變得更加精確和規範。他們的語言使用從自由的、創意的表達轉變為規範的、精確的溝通。

  1. 故事的理解

幼兒聽故事時,會沉浸在故事情節和角色之中,感受故事中的冒險和情感。他們可能會把自己想像成故事中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而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對文學作品的深入理解,他們開始注重故事的結構、主題和象徵意義。他們的故事理解從具象的、情感的投入轉變為抽象的、理智的分析。

這些例子都展示了從幼兒期的具象思維向年長兒童的抽象思維的轉變,這一過程是掌控式學習的重要特徵。隨著大腦的發育和經驗的積累,孩子們逐漸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抽象概念和技巧,這使得他們能夠更有效地學習和解決問題。

掌控式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inside out

inside out


我們可以用《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中的角色來說明掌控式學習是如何發生的。掌控式學習涉及反覆練習和熟練掌握技能,以下是如何利用這些角色來解釋這一過程。

  1. 樂樂(Joy)

在掌控式學習中,樂樂扮演著激勵和鼓勵的角色。當萊莉(Riley)練習某項技能時,樂樂幫助她保持積極和專注。比如在學習彈鋼琴時,樂樂會讓她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進步的成就感,這激勵她繼續練習,達到更高的熟練度。

  1. 厭厭(Disgust)

厭厭在掌控式學習中幫助萊莉避免錯誤和不良習慣。例如,在練習書法或畫畫時,厭厭會讓萊莉對自己不夠完美的作品感到不滿,促使她努力改進技巧和糾正錯誤。這種挑剔有助於她達到更高的標準。

  1. 怒怒(Anger)

在掌控式學習中,怒怒的角色是應對挫折和挑戰。當萊莉在練習中遇到困難或瓶頸時,怒怒的情緒可能會讓她感到沮喪和不耐煩。但同時,這也促使她更加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斷突破自我。

  1. 怕怕(Fear)

怕怕在掌控式學習中幫助萊莉保持謹慎,避免冒險或過度自信。比如在學習騎自行車時,怕怕會讓她注意安全,練習時小心翼翼,避免受傷。這種謹慎有助於她在穩步進步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失敗和風險。

5.憂憂(Sadness)

憂憂在掌控式學習中幫助萊莉處理失敗和挫折的情緒。當她在練習中經歷失敗或感到疲憊時,憂憂讓她允許自己感到難過並休息一下,這使得她能夠在恢復後重新振作,繼續努力。


在掌控式學習過程中,這些情緒角色協同工作,幫助萊莉逐步掌握某項技能。例如,當萊莉學習打冰球時:

  1. 樂樂讓她感到每次進步和勝利的快樂,這激勵她不斷練習和參加比賽。
  2. 厭厭讓她對自己的技術要求更高,注意細節,避免不良習慣,例如不正確的滑行姿勢。
  3. 怒怒在她失敗或犯錯時出現,讓她感到挫折,但同時也激發她的鬥志,讓她更加努力地訓練。
  4. 怕怕提醒她在比賽和練習中注意安全,避免過於冒險的動作,確保她不會受傷。
  5. 憂憂幫助她處理失敗和失望的情緒,讓她在經歷低谷後能夠重新振作,繼續努力。


這些角色幫助萊莉在掌控式學習中保持平衡,確保她在技能掌握過程中不僅能夠不斷進步,還能應對挫折和挑戰。透過持續的練習和情緒調節,萊莉最終能夠熟練掌握打冰球的技巧,這就是掌控式學習的具體表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 進步本
6會員
249內容數
歡迎來到「Will 進步本」!我們將探索計算機科學、商用英文和生成式AI。從基礎到前沿,共同學習和交流,拓展知識視野,啟發創新思維
Will 進步本的其他內容
2024/07/10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可以分成兩個系統——一個是「動力系統」,另一個是「控制系統」。用汽車打比方,動力系統就好像是油門,控制系統則好像是方向盤和煞車。
Thumbnail
2024/07/10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可以分成兩個系統——一個是「動力系統」,另一個是「控制系統」。用汽車打比方,動力系統就好像是油門,控制系統則好像是方向盤和煞車。
Thumbnail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8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2024/07/08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Thumbnail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Thumbnail
我認為,對孩子來說,理財教育,從小開始絕對是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
Thumbnail
我認為,對孩子來說,理財教育,從小開始絕對是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教育不只有課綱規範,更要生活培養   最近課綱的問題沸沸揚揚,做為兩個孩子的老爸,對於這時代孩子的教育,我其實不在意課綱內容怎麼編排。因為我認為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純學校教育就能培養出一個人格完整且讓人學識豐富的時代。
Thumbnail
教育不只有課綱規範,更要生活培養   最近課綱的問題沸沸揚揚,做為兩個孩子的老爸,對於這時代孩子的教育,我其實不在意課綱內容怎麼編排。因為我認為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純學校教育就能培養出一個人格完整且讓人學識豐富的時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