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英語用起來
拐點
普通常識
嵌入式系統開發
關於
普通常識
30
公開內容
蒙格的跨領域學習和多元思維模型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Will Shen
2024/07/10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14: 青春期的控制系統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可以分成兩個系統——一個是「動力系統」,另一個是「控制系統」。用汽車打比方,動力系統就好像是油門,控制系統則好像是方向盤和煞車。
#
園丁與木匠
#
動力系統
#
青春期
8
留言
Will Shen
2024/07/09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13: 青春期的挑戰與探索
青春期的挑戰與探索
#
園丁與木匠
#
青春期
#
腦科學
6
留言
Will Shen
2024/07/08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12: 兒童大腦發育與學習模式的轉變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
園丁與木匠
#
家庭教育
#
專注力
8
留言
Will Shen
2024/07/06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11: 探討學徒制的優缺點
在《園丁與木匠》一書中,高普尼克探討了傳統學徒制與現代教育體系之間的差異,這讓我們思考為什麼現代教育體系不採用學徒制,以及離開了學徒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投入極大的專注力。
#
園丁與木匠
#
刻意練習
#
學徒制
3
1
布克臨
2024/07/07
喜歡
現在的社會變化很快、資訊豐富,傳統意義上的學徒制可能比較不適合小孩了,以前只要學到一技之長,可以餬口,就達到人生目標,可以結婚成家。現代人價值觀多元,有誰的人生目標只是要餬口、成家?現在可能需要更彈性的"學徒制",當我對某項技藝有興趣時,再請一對一、小班教學,短期學到我想要的程度,又可投身進入下一段學習,既可以有即時的回饋、明確的學習目標,又可保留現代學習的多元模式。(但前提是要有"資源"請老師教學)
喜歡
Will Shen
2024/07/05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10: 八歲開始的學習模式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
腦筋急轉彎
#
園丁與木匠
#
掌控式學習
3
留言
Will Shen
2024/06/29
發佈於
普通常識
控制論 #01: 跨學科的科學奇蹟
控制論(Cybernetics)是一個跨學科的科學領域,致力於研究控制和通信在各種系統中的應用,無論是動物、機器還是組織系統。這門學科由美國數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在20世紀40年代創立,其核心目標是理解和設計複雜系統的行為和功能。
#
控制論
#
科學方法論
#
可能性空間
5
留言
Will Shen
2024/06/24
發佈於
普通常識
筆記的方法 #011: 持續不斷的價值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
筆記的方法
#
NiklasLuhmann
#
卡片盒
6
2
布克臨
2024/06/25
1
記筆記的困難點,這篇講得很清楚!我覺得根本原因是缺乏動機,一般人日常生活,不記筆記、不學習、不讀書,也不影響生活,所以變成想到才記、有時間才記,零零散散的,也很難對生活有實質幫助,沒有幫助就又更沒有動力...
1
Will Shen
2024/06/16
發佈於
普通常識
筆記的方法 #010: 如何有效管理筆記標籤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
筆記的方法
#
標籤
2
留言
Will Shen
2024/06/12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9: 玩是什麼
玩的意義 玩不是工作。無論是和人玩、和物玩,還是和想法玩——即假裝,我們都是在隨機、多變地嘗試不同的動作和想法,然後總結這些動作和想法的後果。玩是一種試錯式的學習,能讓我們快速獲得反饋、積累經驗,提高應對意外局面的能力。
#
園丁與木匠
#
育兒
#
精英日課
1
留言
Will Shen
2024/06/11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8: 會假裝有多重要
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搖籃 在所有動物中,許多都會打鬧和玩玩具,但只有人類的孩子會假裝。最基本的假裝形式就是角色扮演。這種假裝不僅僅是一種遊戲,更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成長方式。
#
園丁與木匠
#
育兒
#
精英日課
8
留言
Will Shen
2024/06/11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7: 兒童的主要任務
玩耍是六歲以下兒童的主要任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六歲以下的兒童其實不應該以學習為主要任務,而應該以玩耍為主
#
園丁與木匠
#
精英日課
#
育兒
3
留言
Will Shen
2024/06/10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6: 家長的言傳身教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
園丁與木匠
#
言傳身教
#
育兒
6
留言
Will Shen
2024/06/10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5: 對話的有效性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
園丁與木匠
#
不存在的房間
#
精英日課
1
留言
Will Shen
2024/06/09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4: 孩子模仿的對象,必須得是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模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然而,孩子的模仿行為並不是機械式的,而是充滿選擇性和目的性的。孩子的模仿對象必須是人,通過模仿,孩子了解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
園丁與木匠
#
育兒
#
精英日課
4
留言
Will Shen
2024/06/08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3 - 六歲以前的幼兒是如何學習
在Alison Gopnik的著作《園丁與木匠》中,提到孩子學習的三個主要渠道:自己摸索和試錯、模仿、以及聽講。
#
園丁與木匠
#
育兒
#
精英日課
1
留言
Will Shen
2024/06/05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2 - 童年時期的混亂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
園丁與木匠
#
育兒
#
精英日課
1
留言
Will Shen
2024/06/05
發佈於
普通常識
園丁與木匠 #001 - 家長角色是什麼
《園丁與木匠》深入探討了育兒的本質,挑戰了傳統的育兒觀念,並為父母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書中,高普尼克將父母比喻為“園丁”,而不是“木匠”。
#
園丁與木匠
#
育兒
#
家庭教育
7
留言
Will Shen
2024/06/04
發佈於
普通常識
筆記的方法 #009: 利用標籤
什麼是標籤? 標籤是一種通過在關鍵詞前加上“#”符號,將特定的關鍵詞插入到筆記中的方式。例如,如果你想給一條筆記打上“工作方法”的標籤,只需在“工作方法”前加一個“#”,變成“#工作方法”,然後將這個標籤插入到筆記的任意位置即可。
#
筆記的方法
#
標籤
#
關鍵詞
5
留言
Will Shen
2024/06/02
發佈於
普通常識
筆記的方法 #008: 精煉核心
精煉筆記內容不僅有助於提高信息調用效率,還能鍛鍊我們的決斷力與思考能力。
#
筆記的方法
#
知識結構
#
精煉
3
留言
Will Shen
2024/05/29
發佈於
普通常識
筆記的方法 #007: 解決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指當一個人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互相矛盾的信念、價值觀或態度時所產生的不愉快狀態。這種不適感會驅使我們改變其中一個信念或態度,以消除這種不一致。然而,這種改變並不總是理性的,往往會導致我們自欺欺人,無法正視和解決真正的問題。
#
認知失調
#
筆記的方法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