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味線日記-津輕三味線 現點現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買三味線的過程,就是一堆信件往返,還要確定店家願意寄台灣。畢竟這好像涉及進出口、報關之類,還有如果運送可能的危險。不過這次購買的過程,老闆講了一句話我蠻在意的「等收到匯款,就會開始製作。」這意思是?如果直奔現場,可能無法立刻帶一把走?或是?像我這種有時間等的,可能會拿到一把比較新鮮的津輕三味線?

這次選的店家,有英文頁面(感覺就是常寄海外),對於材料也都有好好說明,信件往來過程中店家也很詳細回答問題。而之所以選擇這間,則是他頁面對於琴的介紹。

入門款的木頭是非洲花林木(大家都是),店家網頁特別強調用的是天然皮,也就是狗皮。他特別註明,雖然也有合成皮的選擇,但畢竟天然皮聲音表現比較好。就這個堅持,讓我對這間店的好感油然而生。對我來說,用什麼皮都沒差,雖說津輕三味線用的是狗皮,但這就人家傳統,沒什麼好說的。就像沖繩三味線毫不掩飾的包著蛇皮、一堆人穿皮衣、拿真皮皮包。只要來源合法,就只能尊重。

而且津輕三味線本就是傳統樂器,盡可能回歸古法,這感覺就很酷啊!

雖然,最後我選了合成皮就是了。

單純是因為老闆針對初學又是外國人的建議。三味線的合成皮不是那種會自然壞掉的環保皮,而是專門針對這樂器開發的皮革。相較傳統皮革,強度更高更好保養。尤其台灣的濕度問題,天然皮會倍受考驗。

店家表示,如果我想要,換成天然皮也可以,反正他還沒開始把皮黏上去。也是這時我才知道,原來我的三味線是現點現做的。

現點現做,我在想這是否是因為三味線結構的問題?三味線有點類似弦樂器加敲擊樂器。琴身是個鼓面,四面木頭,上下會蒙上皮革。皮革張力會隨著時間衰弱,而如果真皮還會受到濕氣考驗。如果先做好,放著等人買,大概就像自助餐剛做好的菜色,跟放著保溫到最後一刻的菜色吧,其實可能沒差、甚至差別不到,或至少新手如我根本分不出來,但是總是想要越新鮮越好吧。

總之,我花不到五秒就決定這個很酷與現實的二選一。

當然是合成皮。畢竟如果破了要換皮、或是皮的張力減弱,不只更換價錢貴,還要送回日本處理,超麻煩。

當我後來跟教室的老師、助教聊到買琴時,他們第一時間問我選了什麼皮。就是因為天然皮會很麻煩。助教也分享他有一把天然皮的三味線,就是因為濕度問題,沒多久,什麼都沒做,放著就自己破了。

真想有天試試看真皮的感覺。

最後補充,狗皮是來自中國跟韓國…..畢竟他們有些地方還有在吃嘛。

avatar-img
5會員
11內容數
紀錄一些我生活日常,經歷與想法。 一些我正感興趣的東西,可能是工作,飲食,目前應該會有很多津輕三味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g480的日常 的其他內容
既然決定買一把自己的津輕三味線,接下來就是更實際的問題了。 「怎麼買?」、「哪裏買?」 台灣沒有賣津輕三味線的店。 現在想想其實可以請教室幫忙,一切都會輕鬆許多(而且可以參考教室練習琴當,手感如何會比較有底)。但不知為什麼,我當時完全沒想到這點,而是選擇相對麻煩的路線。
我決定要買琴了,這個決定比我預期早了許多一年。 其實報名時我並沒有想太多,心態輕鬆到有點像「晚上吃麥當勞好了」卻完全沒想要點什麼餐,只是個空泛且有點且戰且走的決定。 直到繳費當下才開始冒出「我沒有三味線」、「這東西去哪裡買」之類問題。 「三味線級距差有點多……有人會先買一把入門琴,但也有人會先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當我拿著撥子扣擊出第一個現在回想起來根本不成樣的音,手腕傳來敲擊鼓面、弦的震動時,先前幾次質疑自己的靈魂拷問瞬間煙消雲散。 「我要學!」這是唯一的理由。 知道台灣有教三味線蠻久了,疫情前就在FB上看到體驗課程。但因為時間、地點一直很難配合。久了就忘了,直到某天中午吃便當滑網頁時又看到體驗課程跳出
在知道我在學三味線之後,不少朋友傳來沖繩三味線的相關訊息或影片來,以表參與。不過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津輕三味線雖然發展脈絡與沖繩三味線有關,但我是覺得如今兩者已經走上不同的路了啦。就像甜不辣的起源可以上推被稱為「天婦羅」的薩摩炸魚餅,但現在台灣無論甜不辣或天婦羅,早就跟日本天婦羅無關了。 我明
所有的故事都會有個起點,不然會講得太遙遠。我的朋友A就是典型問今生會從前世開始講的人。於是我愈發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講得太遙遠。 所以這個故事的主要角色,就只有我,還有一把津輕三味線。我打算一點一點紀錄學習過程,當作紀錄。 「你為什麼會學三味線?」 當知道我在學津輕三味線,身邊朋友幾乎都會問這問
既然決定買一把自己的津輕三味線,接下來就是更實際的問題了。 「怎麼買?」、「哪裏買?」 台灣沒有賣津輕三味線的店。 現在想想其實可以請教室幫忙,一切都會輕鬆許多(而且可以參考教室練習琴當,手感如何會比較有底)。但不知為什麼,我當時完全沒想到這點,而是選擇相對麻煩的路線。
我決定要買琴了,這個決定比我預期早了許多一年。 其實報名時我並沒有想太多,心態輕鬆到有點像「晚上吃麥當勞好了」卻完全沒想要點什麼餐,只是個空泛且有點且戰且走的決定。 直到繳費當下才開始冒出「我沒有三味線」、「這東西去哪裡買」之類問題。 「三味線級距差有點多……有人會先買一把入門琴,但也有人會先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當我拿著撥子扣擊出第一個現在回想起來根本不成樣的音,手腕傳來敲擊鼓面、弦的震動時,先前幾次質疑自己的靈魂拷問瞬間煙消雲散。 「我要學!」這是唯一的理由。 知道台灣有教三味線蠻久了,疫情前就在FB上看到體驗課程。但因為時間、地點一直很難配合。久了就忘了,直到某天中午吃便當滑網頁時又看到體驗課程跳出
在知道我在學三味線之後,不少朋友傳來沖繩三味線的相關訊息或影片來,以表參與。不過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津輕三味線雖然發展脈絡與沖繩三味線有關,但我是覺得如今兩者已經走上不同的路了啦。就像甜不辣的起源可以上推被稱為「天婦羅」的薩摩炸魚餅,但現在台灣無論甜不辣或天婦羅,早就跟日本天婦羅無關了。 我明
所有的故事都會有個起點,不然會講得太遙遠。我的朋友A就是典型問今生會從前世開始講的人。於是我愈發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講得太遙遠。 所以這個故事的主要角色,就只有我,還有一把津輕三味線。我打算一點一點紀錄學習過程,當作紀錄。 「你為什麼會學三味線?」 當知道我在學津輕三味線,身邊朋友幾乎都會問這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溫哥華,只要是台灣人,基本上沒人不知道傳香鐵路便當! 大家飄揚過海離開家鄉,出國留學也好、工作也罷或是遠嫁溫哥華都好,生活在異國他鄉總是會想念家鄉味,來傳香絕對不會錯!! 一起來看看這充滿情懷的思鄉味吧。
Thumbnail
感謝親愛的帶來手信,今天想好好品嘗...
中午要出去午餐前, 接到一筆面交的產品急單 約好對方現在立刻過來取貨 結果貨包好了、發票開好了 對方在預期要到的時間打來說不買了 跟他說已經包好了 他還說他的時間很寶貴、 不想浪費時間聽我說就掛電話 而後我打去警察局詢問, 追究下去一來曠日費時..
Thumbnail
之前跟格友-奇人奕事3.0-在討論區吹水,如果我學他/她講講寫寫一些飲飲食食,我就是在這裏不務正業,他/她回覆我,可作多方嘗試,那我就在今天開始不定時地「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家兼具臺灣味道和日式元素的手作麵線店,創新融合卻不失正統。店主的堅持和職人精神使得料理吸引眾多顧客。該麵線店提供多種美食,包括三合麵線、清麵線和田樂味噌雞腿串。
Thumbnail
標題有點騙人啦,不過真的有外銷到日本喔,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溫哥華,只要是台灣人,基本上沒人不知道傳香鐵路便當! 大家飄揚過海離開家鄉,出國留學也好、工作也罷或是遠嫁溫哥華都好,生活在異國他鄉總是會想念家鄉味,來傳香絕對不會錯!! 一起來看看這充滿情懷的思鄉味吧。
Thumbnail
感謝親愛的帶來手信,今天想好好品嘗...
中午要出去午餐前, 接到一筆面交的產品急單 約好對方現在立刻過來取貨 結果貨包好了、發票開好了 對方在預期要到的時間打來說不買了 跟他說已經包好了 他還說他的時間很寶貴、 不想浪費時間聽我說就掛電話 而後我打去警察局詢問, 追究下去一來曠日費時..
Thumbnail
之前跟格友-奇人奕事3.0-在討論區吹水,如果我學他/她講講寫寫一些飲飲食食,我就是在這裏不務正業,他/她回覆我,可作多方嘗試,那我就在今天開始不定時地「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家兼具臺灣味道和日式元素的手作麵線店,創新融合卻不失正統。店主的堅持和職人精神使得料理吸引眾多顧客。該麵線店提供多種美食,包括三合麵線、清麵線和田樂味噌雞腿串。
Thumbnail
標題有點騙人啦,不過真的有外銷到日本喔,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