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如何處理舊電腦:回收與維修的實用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腦可以說是我的宅男好朋友,大小報告、外界溝通、作品製作等長時間相處,濃烈情感加上有些資安的考量,自己手邊已經累積了兩三台的舊筆電遲遲無法回收處理,總想著或許有一天可以派上用場。已經有連續三年都在年度計畫中寫下「電腦回收」,但想起複雜的電腦內部,往往都以失敗告終。

自我困難點分析

  1. 情感強烈
  2. 對於電腦強大功能,或許在什麼地方能派上用場的想法
  3. 資料安全,不管是網路資料或者硬碟資料,要整理要清除,是一個大工程
  4. 電腦硬體結構,是否可以修,該如何拆等


契機

今年在一次偶然的狀況下,工作上的筆電鍵盤功能不全,拿去給原廠修理,他們則說超過五年以上的機型,零件都會沒有庫存QQ。(我們現在改用外接鍵盤來解決問題了)

但在搜尋修理的過程意外得知了看到城市修理站有介紹百事益國際,他們推出了許多修理的服務,也有電腦租借與福利機販售,打去詢問修理,他說他們最近有舉辦維修咖啡館的活動,人們可以帶著自己的電腦過去給師傅評估,現場做簡易的維修教學。於是帶著家中堆積的兩台舊電腦前往。(建議大家去之前,筆電外觀要清潔一下,滿布灰塵能看嗎!!!!XD)

師傅從如何電腦檢視硬碟狀況,如何格式化硬碟、拆解硬碟、介紹各種不同的硬碟等,讓人問好問滿(謝謝那天百事益的吳師傅)。可以感覺他們對於維修的重視,他們會盡力去找零件和回覆客人,好令人感動。也讓人重新思考桌機的可能,雖然大台占空間且需要一點基礎電腦硬體知識,但維持效能(不會像筆電可能會較快地跑不動)和對老化眼睛友善的大螢幕,確實是一個未來可以考慮的方向。



流程圖


raw-image


關於格式化,必須重複放資料再刪除的動作,其實是跟硬碟的特性有關,當我們刪除檔案,在硬碟上的狀態是位於可以覆寫的狀態,而非真正刪除。

(細節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如何在格式化後恢復檔案)

關於物品破壞,其實網路有很多種,看起來硬碟是蠻容易被破壞的。查到網路上有人分享:格式化、滴鹽酸、火燒、鐵鎚敲、泡水、消磁與刀割碟片等等方法,當然安全也是需要在操作時候,非常注意的。
(細節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徹底銷毀硬碟資料的7大方法)

動手拆拆看

在參加百世益的維修咖啡館,因為有師傅在旁,比較敢大膽的拆,拆開後,發現硬碟是蠻好取下,很像外接USB的感覺,輕輕鬆鬆就拔下來

raw-image


拆開不同電腦也有不同配置,像這種小電腦,就比較不好拆,有點拆失敗了XD,而且他的硬碟比較像是在電路板上

raw-image


各種不同硬碟: IDE SATA MSATA M.2

raw-image


外接硬碟的方式,有人是使用外接盒或外接線,可以至光華商場或電腦線材賣場找找。

raw-image


結論

回顧一下之前的難處,運用目前現有的經驗來回覆一下。

1 情感強烈

回收的當下有種靈魂被抽走的感覺,非常需要一鼓作氣阿,不過如果能保留舊筆電的硬碟,好像保留了一顆心臟在身邊,那種逝去感得以緩解。


2 對於電腦強大功能,或許在什麼地方能派上用場的想法

需要好好盤點自己手上的電腦,以及你想完成什麼任務。


3 資料安全,不管是網路資料或者硬碟資料,要整理要清除,是一個大工程

平時就要養成整理的習慣,把喜歡的照片洗出來,最後的關頭,就放手吧,直接格式化蠻快的(淚)


4 電腦硬體結構,是否可以修,該如何拆等

修理的部分,我覺得筆電相較起來零件較容易缺乏,可以試著問幾家就好。不然慢慢長路的。這次練習電腦意外地單純,硬碟很好拔。加上有硬碟外接的方式,會覺得延續。話雖如此,自己有一台舊筆電原本無法開機,就這樣放了三年,原本也想拆掉回收,沒想到測試後,意外地又可以開機了,我不懂你啊啊啊啊啊。


最後,這是一個非常自我的挑戰,是我自己整理之路上卡了很久的關卡,但也了解其實有人不在乎資料的部分,或許根本沒有人會去找我們這種無名小卒的硬碟XDD,大家就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吧! (什麼結論)


謝謝你們多年來的陪伴(吶喊)

謝謝你們多年來的陪伴(吶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故事系整理師 & 回憶拍賣師
8會員
42內容數
整理師相關筆記、協助整理空間的紀錄與思考、與活動紀錄
2024/09/17
拖了很久的活動後記,上個月底的解析日治時期戶口名簿活動,來上課的學員都是親朋好友與店內客人,在古物商很容易聚集對於物品背後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我們除了互看對方的家譜,來自哪一個城市、年代,比較各種細節和謎團....
Thumbnail
2024/09/17
拖了很久的活動後記,上個月底的解析日治時期戶口名簿活動,來上課的學員都是親朋好友與店內客人,在古物商很容易聚集對於物品背後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我們除了互看對方的家譜,來自哪一個城市、年代,比較各種細節和謎團....
Thumbnail
2024/08/06
本文探討了家族記憶的重要性及其在個人生命中的影響。回顧了小時候對親戚的印象,並分享了透過家族史調查的過程,強調瞭解自己家族的故事如何幫助洞察父母的成長與生命歷程。
Thumbnail
2024/08/06
本文探討了家族記憶的重要性及其在個人生命中的影響。回顧了小時候對親戚的印象,並分享了透過家族史調查的過程,強調瞭解自己家族的故事如何幫助洞察父母的成長與生命歷程。
Thumbnail
2024/07/30
關於探索家族過去的文章,充滿了豐富的家族故事以及日治時期的歷史線索。來自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的吳淳畇老師為大家解密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中的小祕密,並分享她對家族史的興趣。這是一次瞭解家族歷史的絕佳機會。
Thumbnail
2024/07/30
關於探索家族過去的文章,充滿了豐富的家族故事以及日治時期的歷史線索。來自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的吳淳畇老師為大家解密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中的小祕密,並分享她對家族史的興趣。這是一次瞭解家族歷史的絕佳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家裡原來有六部電腦,兩部送人,還有四部電腦。有一部是新的,三部是舊的。其中最舊的一部電腦,是十多年前,我自己組裝的,到現在還能用,捨不得丟。 四部電腦中,常用的只有兩部,一部我在用,一部老婆在用。這兩部都裝了window作業系統,我那部裝了防火牆,也裝了幾種防毒軟體。
Thumbnail
家裡原來有六部電腦,兩部送人,還有四部電腦。有一部是新的,三部是舊的。其中最舊的一部電腦,是十多年前,我自己組裝的,到現在還能用,捨不得丟。 四部電腦中,常用的只有兩部,一部我在用,一部老婆在用。這兩部都裝了window作業系統,我那部裝了防火牆,也裝了幾種防毒軟體。
Thumbnail
從第一次開機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我的筆電伴我度過每一個工作上的挑戰。雖然在這段時間幾乎沒有遇過當機,但近期明顯感受到風扇噪聲偏大,鍵盤區也較容易發燙,運行上偶爾會有延遲;想想也是時候保養一下筆電。
Thumbnail
從第一次開機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我的筆電伴我度過每一個工作上的挑戰。雖然在這段時間幾乎沒有遇過當機,但近期明顯感受到風扇噪聲偏大,鍵盤區也較容易發燙,運行上偶爾會有延遲;想想也是時候保養一下筆電。
Thumbnail
客廳的角落靜靜地躺著一台黑色厚重的筆記型電腦,不認真看還以為是本有著硬皮封面的舊書 — 會想拿來蓋泡麵的精裝典籍。
Thumbnail
客廳的角落靜靜地躺著一台黑色厚重的筆記型電腦,不認真看還以為是本有著硬皮封面的舊書 — 會想拿來蓋泡麵的精裝典籍。
Thumbnail
我有台筆電,但在使用它時,它都在我的腿上,關機時都在抽屜裡。 那天將筆電放老公的電腦桌上,離開一下,回來時筆電瞬間放在雜物櫃上,才恍然大悟,啊~原來是我沒自己的書桌
Thumbnail
我有台筆電,但在使用它時,它都在我的腿上,關機時都在抽屜裡。 那天將筆電放老公的電腦桌上,離開一下,回來時筆電瞬間放在雜物櫃上,才恍然大悟,啊~原來是我沒自己的書桌
Thumbnail
前陣子筆電壞了,突然萌生想購買新筆電或平板的念頭,不過已經習慣少物的我,當下沒有急著添購,想起家人剛好有這些物品,便決定先借用觀察幾天,並得到下列心得。
Thumbnail
前陣子筆電壞了,突然萌生想購買新筆電或平板的念頭,不過已經習慣少物的我,當下沒有急著添購,想起家人剛好有這些物品,便決定先借用觀察幾天,並得到下列心得。
Thumbnail
上綠色奇蹟公益服務網,申請登記捐出去。 https://www.reuse.org.tw/Index.html 雖然它有免費到府收件,但是還要聯繫確認時間,所以捐東西我都是自己寄最方便。郵局20公斤內,長寬高總和150cm內,郵資$145 花了將近兩個月時間,才把東西整理蒐集起來寄出去
Thumbnail
上綠色奇蹟公益服務網,申請登記捐出去。 https://www.reuse.org.tw/Index.html 雖然它有免費到府收件,但是還要聯繫確認時間,所以捐東西我都是自己寄最方便。郵局20公斤內,長寬高總和150cm內,郵資$145 花了將近兩個月時間,才把東西整理蒐集起來寄出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