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大團] 2024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開幕音樂會:布魯克納《感恩頌歌》(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 註:本文分成上下兩篇,將依序發布。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又來了!這個台灣合唱界的盛會創辦於 1996 年,想當年我才剛升上高一而已,真是時光飛逝啊!我在學生時代沒有想過要去報名參加,因此從來沒有體驗過當學員的感覺,現在想想有點可惜......

不過我自從 2010 年加入台北愛樂之後,也累積了幾次音樂節開幕或閉幕音樂會的演出經驗。通常由大團參與的音樂會,都會挑選規模較大的曲子,今年適逢布魯克納兩百歲冥誕,因此我們演出了他的一些知名合唱作品......

布魯克納的無伴奏經文歌

布魯克納「義人的口」和「聖母頌」合唱譜。

布魯克納「義人的口」和「聖母頌」合唱譜。

這次愛樂挑選了布魯克納的三首曲子,包括兩首無伴奏經文歌「義人的口」(Os Justi) 和「聖母頌」(Ave Maria),以及重頭戲《感恩頌歌》(Te Deum)。

大團因為人多的關係,習慣與樂團搭配,比較少唱無伴奏的作品。我以前在愛樂三年多,也只唱過拉赫曼尼諾夫的《晚禱》,這部作品不但難度極高,再加上我當時還懷著我家老大,因此唱得很累,但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無伴奏經文歌的歌詞取自聖經經文或教會禱詞,通常是在修道院日課或教堂彌撒時演唱。這類作品所需的合唱團規模不用太大 (我個人覺得 40 人是極限),因此我們的常任指揮維君老師從大團裡挑出部分團員演唱這兩首,我很幸運地被挑中了。

我們首先要唱的是「義人的口」,歌詞很簡單,意思是充滿智慧的義人口中宣講上帝的法理,而且信仰堅定、身體力行。這首歌的風格比較徐緩,不是情緒激昂的作品,但並非毫無起伏,而是必須耐心醞釀,慢慢累積至中間的高潮處,最後再逐漸歸於平靜,就像深夜獨自一人向神祈禱一樣,抱著虔敬的心情。

不過這樣的設計,也表示演唱時的氣息調配非常重要。當樂句太長而合唱團氣不夠長時,通常會運用每個人分別偷偷換氣的技巧,只要整體聽起來連貫就好。

(法國 Ensemble la Sportelle 重唱團 2022 年的演唱版本。這種曲子在修道院的禮拜堂裡演唱才對味啊......)

「義人的口」結尾的「阿肋路亞」是齊唱,帶有中世紀葛利果聖歌的風格。有團員開玩笑,把這句改成「阿彌陀佛」,聽起來竟然相當自然,一點都不違和,可能是因為世界上的宗教多少有共通之處吧!這個梗感覺很適合出現在《聖哥傳》中......

第二首是「聖母頌」,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作曲家寫過,其中最有名的是古諾舒伯特的版本,即使不是古典樂迷也一定聽過。「聖母頌」的歌詞取自天主教的聖母經,內容是讚頌救主耶穌之母瑪利亞,並求她為了世間的罪人向神祈禱,非常簡單又平易近人,是廣受歡迎的禱詞。

布魯克納總共寫過三首「聖母頌」,我們唱的是 1861 年的第二首。比起「義人的口」,「聖母頌」的情緒稍微濃烈一點。一開始是採用雙合唱團的形式,女聲與男聲一左一右地對唱。到了歌曲中段,四個聲部逐漸疊加上去、越來越激昂的三聲呼喊「耶穌」,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最後誠心請求聖母為世間的罪人祈禱,並逐漸歸於平靜。

(挪威 Schola Cantorum 室內合唱團 2013 年的演唱版本,由 Tone Bianca Sparre Dahl 指揮。)

我從開始唱合唱以來,也唱過不少「聖母頌」,但練這首時卻覺得特別感動,也許是我今年開始唸玫瑰經和祈禱,對聖母經更加熟悉的緣故吧!同樣的禱詞,用唸的和用唱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配上旋律似乎更能讓人投入禱詞的意境......

維君老師說,布魯克納原本就是一位優秀的管風琴師,因此在寫宗教作品時,納入了管風琴的音響特色,大聲時宏亮、小聲時幽暗。老師要我們盡量模仿管風琴的這項特點,也要求我們的聲音必須乾淨純粹。

此外對無伴奏合唱作品來說,維持音準總是最難的。每次練到一個段落時,老師會要大家停下來,然後請鋼琴伴奏彈最後一個音,比對一下我們有沒有掉音準。合唱團經常會比正確音高稍微低一點點,雖然觀眾不見得聽得出來,但對表演者來說,永遠都有改善的空間......

布魯克納的《感恩頌歌》

布魯克納《感恩頌歌》正版合唱譜封面。

布魯克納《感恩頌歌》正版合唱譜封面。

兩首無伴奏唱完之後,所有合唱團員將一起演唱布魯克納的《感恩頌歌》(1885 年首演)。這套曲子就熱鬧多了,共有五個樂章,包括合唱團、四位獨唱家、管絃樂團和管風琴,規模宏大,相當受歡迎,而且連馬勒等同時代的音樂家都稱頌不已,也是布魯克納音樂創作的又一個高峰。

「Te Deum」是傳統的天主教頌歌,據說四世紀就寫出來了。雖然歌詞很長,但只緊扣一個主題:讚頌和感謝上帝,可想而之以這套頌歌為本的音樂作品,充滿了光輝燦爛、榮耀喜樂的感覺。

布魯克納的《感恩頌歌》整體來說也是如此,不過五個樂章的合唱作品,自然還是有許多情緒轉換的部分。最長的第一樂章〈天主,我們讚頌祢〉(Te Deum laudamus) 從明亮寬廣的合唱團齊唱開始,接到四位獨唱輕柔唱出眾天使讚頌上帝的情景,之後則按照歌詞的含意,交互穿插莊嚴輝煌與神秘徐緩的樂段。老實說這個樂章唱起來還滿爽快的,不過這不代表可以沒有節制地大唱,就像我以前學到的,表演者自己在舞台上不能興奮過頭......

我在前一場的德弗札克《聖母悼歌》演出結束後,就上 Spotify 搶先欣賞《感恩頌歌》,對第一樂章的初次印象是「就像城市裡所有教堂的鐘聲齊響」:

(第一樂章〈天主,我們讚頌祢〉,海汀克於 1989 年指揮維也納愛樂與巴伐利亞廣播合唱團的演出版本,我個人很喜歡這個版本。)

第二樂章〈因此我們呼求祢〉(Te ergo quaesumus) 不長,只有四位獨唱和樂團,沒有合唱團的部分。這個樂章由男高音領唱、其他人應答,歌詞只有一句:「因此我們呼求祢,協助祢用寶血救贖的僕役。」整體風格比較謙卑和緩,我覺得帶有一絲淡淡的悲傷,可能是因為這句禱詞暗示了對生命無常的恐懼,以及對獲得救贖的渴盼吧!

第三樂章〈使我們加入天朝神聖的行列〉(Aeterna fac cum sanctis tuis) 比較激動,開頭是合唱團的齊唱,不斷重複同一句歌詞:「使我們加入天朝神聖的行列,永享光榮。」由於中間沒有可以換氣的地方,我們在排練的時候常常上氣不接下氣。後來維君老師找出歌詞中的自然斷點,感覺就好唱多了。

這個樂章的結尾採用的和聲很奇特,我個人聽起來有點「危機感」,但歌詞卻是「永享光榮」,不知布魯克納為何要設計這樣的反差。此外,四個聲部的音都不太好抓,大家花了不少時間才練起來,我則是上 Spotify 找喜歡的錄音版本,一邊對照著譜一起聽。拜科技進步之賜,現在要找到音樂相關資源比以前容易多了......

(第三樂章〈使我們加入天朝神聖的行列〉,海汀克於 1989 年指揮維也納愛樂與巴伐利亞廣播合唱團的演出版本。)

第四樂章〈上主,請救助祢的子民〉(Salvum fac populum tuum, Domine) 承先啟後,開頭與只有四位獨唱的第二樂章類似,到了中後段則重現第一樂章的旋律,但加進了一些變化,並採用不同的調性。最後一個樂章〈上主,我全心依靠祢〉(In te, Domine speravi) 帶著盼望,不斷重複同一句歌詞:「上主,我全心依靠祢,永不會感到恐慌。」由四位獨唱開頭,中間是簡短的合唱團賦格段落,再經過一小段情緒的轉換,最後接到樂團、合唱團與獨唱一齊火力全開的輝煌結尾,而且女高音要飆到高音 C,超刺激。

(第五樂章〈上主,我全心依靠祢〉,海汀克於 1989 年指揮維也納愛樂與巴伐利亞廣播合唱團的演出版本。)

這套曲子有不少齊唱的部分,但維君老師說齊唱並沒有比較簡單,因為要是有人出錯或不夠整齊的話,反而會特別明顯,因此老師要求大家一定要把歌詞和音練熟,最好是背起來。我個人沒有辦法把整部作品全背起來,但我估計自己達到了 90% 以上的熟悉度。本團有資深團員鞭策自己每場演出一律背譜,令大家敬佩不已。

(以上是我個人的不專業介紹,專業曲解請參閱夏爾克的音樂故事。)

首度與指揮楊書涵合作

開幕音樂會,台北愛樂合唱團將與指揮楊書涵合作。我對這位指揮並不熟悉,因此特地上網查詢相關資訊,搜到一篇去年的訪談,其中將楊老師形容為害羞內向的人,跟我在排練時對他的印象不太一樣。不過回想我所認識的眾指揮們,的確有一些在上台後的表現會和平常不同,也許音樂能讓人釋放出不為外界所知的一面吧......


----

「關於合唱團的回憶」系列連載中!我在這個系列中分享自己從兒時到成年後,參與合唱團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會提到一些人生經歷和感悟,歡迎到這裡閱讀!


----

格主思密簡介:

到了人生的中點,才再度提筆寫作,寫寫詩、寫寫音樂,分享參加合唱團的經驗。有了些許人生歷練,白髮一根接一根冒出,外加忽然加重的老花眼。聽到感人的故事、動人的歌曲,親歷各種境遇,已不像年輕時心無所感或強說愁,而是化為真切的感悟。佛家追求無悲無喜之境,我則寧可感盡人世間一切悲喜,方為人、方不虛此生。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超愛布魯克納~~感謝思密的分享。現在教堂的禱詞跟經文也都是用唱的,各地唱的旋律也不同,蠻有趣的😍
思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9
跳鼠飛行日記 你真是回覆快手!我現在在聽布魯克納的交響曲!覺得他這個人怪有意思的......
這篇文章很專業,但又深入淺出。
思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31
樂風的民藝筆記 感謝你喜歡。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4/07/29
我方格子不久前才介紹布魯克納,就見台北愛樂演出這位作曲家曲目,真棒!https://vocus.cc/article/669f5db8fd8978000126b60a獻醜了!
思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9
向日葵大叔 感謝分享~
avatar-img
思密的沙龍
39會員
93內容數
我根據自己的寫作興趣,開了三個出版專題:「現代詩-思密心聲」、「童話-從前從前床邊故事」和「散文-合唱/表演藝術雜感」,歡迎關注。
思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愛樂大團在 2025 年特別忙碌,幾乎每隔一個月就有一場演出,有些是以前唱過的曲目,有些則是全新創作。 農曆年後第一場演出在 3 月 15 日下午,要首演錢南章老師的第七號交響曲《浪漫政治家》......
Thumbnail
2025/03/18
愛樂大團在 2025 年特別忙碌,幾乎每隔一個月就有一場演出,有些是以前唱過的曲目,有些則是全新創作。 農曆年後第一場演出在 3 月 15 日下午,要首演錢南章老師的第七號交響曲《浪漫政治家》......
Thumbnail
2025/01/17
去年 9 月 15 日,愛樂大團首演了金希文老師為故前總統李登輝寫的第五號交響曲。公視將在網路上播出這場音樂會的錄影,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鎖定公視......
Thumbnail
2025/01/17
去年 9 月 15 日,愛樂大團首演了金希文老師為故前總統李登輝寫的第五號交響曲。公視將在網路上播出這場音樂會的錄影,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鎖定公視......
Thumbnail
2025/01/08
前一場是愛樂大團音樂會《台灣的聲音 III—向李登輝總統致敬》,團員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辛辛苦苦練起來,已經累壞了,因此接著練浦契尼的《光榮彌撒》時,看到熟悉的曲式與和聲,感到輕鬆不少......
Thumbnail
2025/01/08
前一場是愛樂大團音樂會《台灣的聲音 III—向李登輝總統致敬》,團員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辛辛苦苦練起來,已經累壞了,因此接著練浦契尼的《光榮彌撒》時,看到熟悉的曲式與和聲,感到輕鬆不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2024 年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台北愛樂合唱團與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將與客席指揮楊書涵合作,為樂迷呈現布魯克納的兩首經文歌與《感恩頌歌》(Te Deum)。這些曲子乍看篇幅不長,但實際排練時才發現並不輕鬆......
Thumbnail
2024 年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台北愛樂合唱團與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將與客席指揮楊書涵合作,為樂迷呈現布魯克納的兩首經文歌與《感恩頌歌》(Te Deum)。這些曲子乍看篇幅不長,但實際排練時才發現並不輕鬆......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又來了!這個台灣合唱界的盛會創辦於 1996 年,想當年我才剛升上高一而已,真是時光飛逝啊!我在學生時代沒有想過要去報名參加,因此從來沒有體驗過當學員的感覺,現在想想有點可惜......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又來了!這個台灣合唱界的盛會創辦於 1996 年,想當年我才剛升上高一而已,真是時光飛逝啊!我在學生時代沒有想過要去報名參加,因此從來沒有體驗過當學員的感覺,現在想想有點可惜......
Thumbnail
每年暑假的重頭戲,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台北愛樂大團將演唱開幕音樂會和閉幕音樂會!我會唱開幕音樂會的布魯克納《感恩頌歌》......
Thumbnail
每年暑假的重頭戲,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台北愛樂大團將演唱開幕音樂會和閉幕音樂會!我會唱開幕音樂會的布魯克納《感恩頌歌》......
Thumbnail
我幸運考上了台北愛樂合唱團,展開與 H 一起練唱的日子。由於有共通的興趣和目標,我們的感情更親密了。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旗下有許多不同的表演團體,合唱團的團員大約有 80 到 100 多名,因此稱為大團......
Thumbnail
我幸運考上了台北愛樂合唱團,展開與 H 一起練唱的日子。由於有共通的興趣和目標,我們的感情更親密了。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旗下有許多不同的表演團體,合唱團的團員大約有 80 到 100 多名,因此稱為大團......
Thumbnail
我在今年考回了愛樂大團,雖然感覺很幸運,但馬上又要面臨諸多挑戰。今年 11 月 13 日,台北愛樂將與指揮簡文彬老師合作,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威爾第的宗教鉅作《安魂曲》...
Thumbnail
我在今年考回了愛樂大團,雖然感覺很幸運,但馬上又要面臨諸多挑戰。今年 11 月 13 日,台北愛樂將與指揮簡文彬老師合作,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威爾第的宗教鉅作《安魂曲》...
Thumbnail
其實標題就把重點寫完了,但這樣這篇文章就太短了,所以來宣傳一下愛樂大團今年底的音樂會……
Thumbnail
其實標題就把重點寫完了,但這樣這篇文章就太短了,所以來宣傳一下愛樂大團今年底的音樂會……
Thumbnail
最近老是被朋友拉來台北聽合唱。這次聽政大振聲合唱團第65屆年度公演。哇!65屆耶,那第一屆不就是47年前,這個歷史也太久遠了。 . 再來我喜歡這個附標題「漫漫詩慢慢愛」,我個人覺得這是人生應有的態度。漫漫詩,人生要有詩,要有詩意,生活才有趣味,人生不只有工商時間努力賺錢啊,要讓詩意漫漫蔓延。同時
Thumbnail
最近老是被朋友拉來台北聽合唱。這次聽政大振聲合唱團第65屆年度公演。哇!65屆耶,那第一屆不就是47年前,這個歷史也太久遠了。 . 再來我喜歡這個附標題「漫漫詩慢慢愛」,我個人覺得這是人生應有的態度。漫漫詩,人生要有詩,要有詩意,生活才有趣味,人生不只有工商時間努力賺錢啊,要讓詩意漫漫蔓延。同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