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的故事都爛在第一步-傳統「衝突」論述的陷阱

87%的故事都爛在第一步-傳統「衝突」論述的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以為有「衝突」,其實觀眾根本沒感覺

寫劇本的時候,你是不是曾經這樣設計角色:

  • 小偷潛入金庫,但遇到警鈴作響
  • 情侶吵架,因為對未來的期望不同
  • 主角在城市裡追逐線索,警方緊追在後

這些場面「看起來」有衝突,角色遇到阻礙,劇情似乎正在發展。

但觀眾真的有被拉進去嗎?他們真的在乎角色的困境嗎?

如果你常常寫著寫著,卻覺得「就是不夠緊張、不夠精彩」,那你很可能卡在了——傳統衝突理論的陷阱裡。


傳統理論怎麼定義衝突?

多數劇本教學會告訴你這樣的公式:

衝突 = 角色目標 + 阻礙


衝突驅動劇情,阻礙讓角色必須改變策略。


這種觀念簡單好懂,任何一場戲你都能找出主角的「目標」與「阻礙」,也很容易套用在三幕式架構中。

問題是,這種「形式對了」的衝突,為什麼仍然讓人覺得無聊?

因為它忽略了觀眾的感受,而這才是戲劇真正的核心。


舉個例子:這樣的衝突,觀眾在乎嗎?

想像這個情境:

  • 一個小偷為了餬口潛入豪宅偷竊
  • 屋內裝有警鈴,觸動就會報警
  • 此時屋主回來了,小偷被困在裡面

乍看之下,這是典型的衝突場面。但觀眾真的會焦慮嗎?

小偷的動機不高、風險也不高,觀眾不一定喜歡他;屋主可能只是背景角色,沒有情感連結。

最後故事結局不外乎:

  • 小偷逃了
  • 小偷被抓了

無論哪一種,觀眾都不會有真正的壓力。

因為:

雖然故事有「衝突」,但沒有「張力」。


衝突為什麼不等於張力?

這裡是關鍵句:

戲劇的問題不是「有沒有阻礙」,而是觀眾有沒有理解動機並產生焦慮。

焦慮來自哪裡?不是角色當下的難處,而是「如果他失敗,會發生什麼不可逆的後果」。

觀眾不是怕小偷踩到警鈴,而是怕他失敗後「永遠見不到孩子」、「無法洗清冤屈」、「錯過唯一的機會」。

也就是說——


觀眾在意的是代價,而不是事件本身。



傳統衝突理論的三大窠臼

1. 只講阻礙,不講後果

角色遇到困難了,但沒人說清楚失敗會怎樣,觀眾就不焦慮。

2. 對立角色沒有張力

反派只是反對主角,缺乏自身動機,觀眾無法理解腳色就無法投入。

3. 衝突成了流程道具

很多劇本把衝突當成填空:「這裡要吵一架」「這裡設個關卡」,但這些衝突沒有作用,也不會產生真正的戲劇力。


真正有效的衝突,要帶來什麼?

  1. 主角的執著:他為什麼不肯放棄?這是他的「需求」——非完成不可的目標背後有著私人的渴望,親情友情愛情或是自我實現的夢想。
  2. 世界的對抗:這個世界為什麼不容許他成功?這是「危機」——主角的過度追求產生的積極行為,讓別人認為他會帶來災難。
  3. 觀眾的焦慮:不是主角自己害怕,而是觀眾替他擔心,因為他若失敗,一切都會崩潰。


結語:衝突不是公式,而是壓力的設計

你不能只是說「有個阻礙」,就以為有衝突。

衝突的本質是——


將角色的執著,放進一個世界無法接受的環境裡,讓觀眾產生情緒。


壓力才是戲劇的引擎。


真正的衝突,不是兩個人對罵,而是「他不能輸,但他偏偏要輸」。下一篇我們會繼續談——


衝突的壓力從哪裡來?危機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avatar-img
omega的編劇學習心得
4會員
51內容數
這裡寫的是個人多年來對於故事如何編寫的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故事創作中主角動力的來源,指出壓力並非有效的動力來源,應以主角內在的自私慾望為基礎,並最終透過自我犧牲展現故事的核心精神。文中以Netflix電影《i人質危機》和《鬼才之道》為例,說明使用壓力作為動力會導致結局可預測、缺乏轉折和層次感等問題。
這篇文章討論故事構型的重要性,並以電影《全面啟動》為例,說明如何利用「主角+(獲得或逃離)目標+阻礙+解決行為+憑什麼」的公式,建構一個完整且具吸引力的故事。文章強調「憑什麼」是故事創意的核心,決定了故事的類型、畫面、行動和整體風格。
主角不反應危機 近期看完了鬼才之道,深覺台片總有這個問題,因此寫出這篇,希望能幫到現在陸續又開始參賽的各位。 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主角不要總是它X的反應世界的危機。 這真的每次看到就是翻白眼,身為主角不去追求完成自己的夢想,整天擔心危險,不會有觀眾喜歡一個被危機踢著屁股跑的消極主角。 請設計一
本文探討故事創作中主角動力的來源,指出壓力並非有效的動力來源,應以主角內在的自私慾望為基礎,並最終透過自我犧牲展現故事的核心精神。文中以Netflix電影《i人質危機》和《鬼才之道》為例,說明使用壓力作為動力會導致結局可預測、缺乏轉折和層次感等問題。
這篇文章討論故事構型的重要性,並以電影《全面啟動》為例,說明如何利用「主角+(獲得或逃離)目標+阻礙+解決行為+憑什麼」的公式,建構一個完整且具吸引力的故事。文章強調「憑什麼」是故事創意的核心,決定了故事的類型、畫面、行動和整體風格。
主角不反應危機 近期看完了鬼才之道,深覺台片總有這個問題,因此寫出這篇,希望能幫到現在陸續又開始參賽的各位。 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主角不要總是它X的反應世界的危機。 這真的每次看到就是翻白眼,身為主角不去追求完成自己的夢想,整天擔心危險,不會有觀眾喜歡一個被危機踢著屁股跑的消極主角。 請設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