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的故事都爛在第一步-傳統「衝突」論述的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以為有「衝突」,其實觀眾根本沒感覺

寫劇本的時候,你是不是曾經這樣設計角色:

  • 小偷潛入金庫,但遇到警鈴作響
  • 情侶吵架,因為對未來的期望不同
  • 主角在城市裡追逐線索,警方緊追在後

這些場面「看起來」有衝突,角色遇到阻礙,劇情似乎正在發展。

但觀眾真的有被拉進去嗎?他們真的在乎角色的困境嗎?

如果你常常寫著寫著,卻覺得「就是不夠緊張、不夠精彩」,那你很可能卡在了——傳統衝突理論的陷阱裡。


傳統理論怎麼定義衝突?

多數劇本教學會告訴你這樣的公式:

衝突 = 角色目標 + 阻礙


衝突驅動劇情,阻礙讓角色必須改變策略。


這種觀念簡單好懂,任何一場戲你都能找出主角的「目標」與「阻礙」,也很容易套用在三幕式架構中。

問題是,這種「形式對了」的衝突,為什麼仍然讓人覺得無聊?

因為它忽略了觀眾的感受,而這才是戲劇真正的核心。


舉個例子:這樣的衝突,觀眾在乎嗎?

想像這個情境:

  • 一個小偷為了餬口潛入豪宅偷竊
  • 屋內裝有警鈴,觸動就會報警
  • 此時屋主回來了,小偷被困在裡面

乍看之下,這是典型的衝突場面。但觀眾真的會焦慮嗎?

小偷的動機不高、風險也不高,觀眾不一定喜歡他;屋主可能只是背景角色,沒有情感連結。

最後故事結局不外乎:

  • 小偷逃了
  • 小偷被抓了

無論哪一種,觀眾都不會有真正的壓力。

因為:

雖然故事有「衝突」,但沒有「張力」。


衝突為什麼不等於張力?

這裡是關鍵句:

戲劇的問題不是「有沒有阻礙」,而是觀眾有沒有理解動機並產生焦慮。

焦慮來自哪裡?不是角色當下的難處,而是「如果他失敗,會發生什麼不可逆的後果」。

觀眾不是怕小偷踩到警鈴,而是怕他失敗後「永遠見不到孩子」、「無法洗清冤屈」、「錯過唯一的機會」。

也就是說——


觀眾在意的是代價,而不是事件本身。



傳統衝突理論的三大窠臼

1. 只講阻礙,不講後果

角色遇到困難了,但沒人說清楚失敗會怎樣,觀眾就不焦慮。

2. 對立角色沒有張力

反派只是反對主角,缺乏自身動機,觀眾無法理解腳色就無法投入。

3. 衝突成了流程道具

很多劇本把衝突當成填空:「這裡要吵一架」「這裡設個關卡」,但這些衝突沒有作用,也不會產生真正的戲劇力。


真正有效的衝突,要帶來什麼?

  1. 主角的執著:他為什麼不肯放棄?這是他的「需求」——非完成不可的目標背後有著私人的渴望,親情友情愛情或是自我實現的夢想。
  2. 世界的對抗:這個世界為什麼不容許他成功?這是「危機」——主角的過度追求產生的積極行為,讓別人認為他會帶來災難。
  3. 觀眾的焦慮:不是主角自己害怕,而是觀眾替他擔心,因為他若失敗,一切都會崩潰。


結語:衝突不是公式,而是壓力的設計

你不能只是說「有個阻礙」,就以為有衝突。

衝突的本質是——


將角色的執著,放進一個世界無法接受的環境裡,讓觀眾產生情緒。


壓力才是戲劇的引擎。


真正的衝突,不是兩個人對罵,而是「他不能輸,但他偏偏要輸」。下一篇我們會繼續談——


衝突的壓力從哪裡來?危機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這裡寫的是個人多年來對於故事如何編寫的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多故事在出發時就錯誤,導致觀眾覺得失望、感覺與預期不符、跟不上訊息,產生我不知道這故事在講什麼的結論。以上的問題不在於不夠炫帥新奇獨特,相反的是不夠刻版直觀。 如何正確設定故事第一步,本篇我分四塊講主角的職業、對手、慾望以及慾望的堆疊。 其實主角的職業最好設定為3個至多4個,但過度艱深需要長
許多故事在出發時就錯誤,導致觀眾覺得失望、感覺與預期不符、跟不上訊息,產生我不知道這故事在講什麼的結論。以上的問題不在於不夠炫帥新奇獨特,相反的是不夠刻版直觀。 如何正確設定故事第一步,本篇我分四塊講主角的職業、對手、慾望以及慾望的堆疊。 其實主角的職業最好設定為3個至多4個,但過度艱深需要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本篇文章討論了主角反規則的概念,並提供了幾個符合描述的好例子。探討了積極和消極的「反規則」主角,並介紹瞭如何設定這些主角的角色特質和職業設定。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一個故事優秀精彩與否,除了劇情是否別緻、文采是否斐然之外,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世界觀是否完善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雖然四者並無高下之分,然而文筆是裝飾,可以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劇情是驚喜,莞爾一笑有餘,拍案叫絕卻難矣;而角色與世界觀,才是真正引領觀眾一顰一笑的核心,以及身歷其境的關鍵。  
  前言部分講得很淺,現在我們來深入認識一下「劇情」是做什麼的。   ※為避免怕大家搞混,以下都將情節稱為「事件」,還請見諒。 ❈❈❈   一、角色有推展、有動作,而不單單只是一個畫面,沒有前後,沒頭沒尾。   二、一個事件扣著一個事件,而不是這個做完了就沒事,完全延宕。   三、每個事件
故事的構成,可以簡單分為劇情與角色,基於這兩件,會衍生出更多項目,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龐大架構。
創作故事的起點相對容易,一個職業一段冒險一個過場一個結局,甚或看完某個故事後深受感動都有可能是一則故事的起點. 但是如何串在一起成為一則完整故事才是問題. 什麼少了或多了?應該從哪裡開始?人物小傳?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類型明確嗎?什麼樣的定義才是所謂的類型?主角是警察就一定是警匪片嗎?寫一個警察
三種視角,指的是: 1、觀眾的凝視,對於主角的理解.藉由大多數觀眾能理解或體驗過的人生經驗作設定為佳. 2、對手的阻礙,對手代表的困難.無外乎敵人太強(外部敵人)或是體制不公(包含主角在內的社會體制,小至友情愛情親情,大至社會民族國家)兩種. 3、主角的目標,以及背後的目的.一個明確可具象(最
繼上篇講了角色的外在與內在. 這篇要講的是角色要對抗的方向. 對抗的方向我個人一樣分為2種: 1是體制不公 2是敵人太強 一個故事只擇其一種讓角色去遭受或是挑戰,事關作者以這個有缺陷的角色想要帶領觀眾往哪裡去成長.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本篇文章討論了主角反規則的概念,並提供了幾個符合描述的好例子。探討了積極和消極的「反規則」主角,並介紹瞭如何設定這些主角的角色特質和職業設定。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一個故事優秀精彩與否,除了劇情是否別緻、文采是否斐然之外,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世界觀是否完善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雖然四者並無高下之分,然而文筆是裝飾,可以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劇情是驚喜,莞爾一笑有餘,拍案叫絕卻難矣;而角色與世界觀,才是真正引領觀眾一顰一笑的核心,以及身歷其境的關鍵。  
  前言部分講得很淺,現在我們來深入認識一下「劇情」是做什麼的。   ※為避免怕大家搞混,以下都將情節稱為「事件」,還請見諒。 ❈❈❈   一、角色有推展、有動作,而不單單只是一個畫面,沒有前後,沒頭沒尾。   二、一個事件扣著一個事件,而不是這個做完了就沒事,完全延宕。   三、每個事件
故事的構成,可以簡單分為劇情與角色,基於這兩件,會衍生出更多項目,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龐大架構。
創作故事的起點相對容易,一個職業一段冒險一個過場一個結局,甚或看完某個故事後深受感動都有可能是一則故事的起點. 但是如何串在一起成為一則完整故事才是問題. 什麼少了或多了?應該從哪裡開始?人物小傳?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類型明確嗎?什麼樣的定義才是所謂的類型?主角是警察就一定是警匪片嗎?寫一個警察
三種視角,指的是: 1、觀眾的凝視,對於主角的理解.藉由大多數觀眾能理解或體驗過的人生經驗作設定為佳. 2、對手的阻礙,對手代表的困難.無外乎敵人太強(外部敵人)或是體制不公(包含主角在內的社會體制,小至友情愛情親情,大至社會民族國家)兩種. 3、主角的目標,以及背後的目的.一個明確可具象(最
繼上篇講了角色的外在與內在. 這篇要講的是角色要對抗的方向. 對抗的方向我個人一樣分為2種: 1是體制不公 2是敵人太強 一個故事只擇其一種讓角色去遭受或是挑戰,事關作者以這個有缺陷的角色想要帶領觀眾往哪裡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