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評 | 最後一個人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作者: 金息 김숨

譯者: 胡椒筒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26

語言:繁體中文


簡介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心得


我讀的很慢,因為讀幾頁就得緩緩;我寫的很慢,因為寫幾句就要停下來休息。


她擦乾身上的水,換上新內衣。內衣都是白色的,她每天換一套內衣,三、四天換一套外衣,也會用心修剪手指甲和腳指甲,吃過飯一定會刷牙。因為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在哪裡,也不知道會被什麼人發現。他希望死去的自己能夠保持清潔,不管第一個發現自己的人是誰,都希望那個人觸碰自己時,不會覺得髒。


戰爭結束了。


被迫上戰場的女人們卻處在尷尬的位置,或許應該和男人一樣享受英雄般的待遇,可是身心都已經被烙上名為「羞恥」的烙印,逼著她們成為了隱姓埋名的一群人,就如同脖子上套著一道枷鎖,鎖住她們直到死亡將一切掩埋為止。


她,借住在侄子的房子裡,無意間得知她已經成為了慰安婦中韓國最後一個活著的人。


過去在家鄉摸螺獅被抓走的她,回來後考慮到親人的顏面,不能公開過去,加入那群站出來作證的同伴,隱姓埋名的生活。劫難改變了一切,讓她從此馱著那段噩夢,由於被抓走時的年歲尚淺,使她不知道如何處理與自己的關係。因為,首先想到自己,腦海中冒出來的詞語就是羞恥和痛苦。


徘徊在過去和現實之間,向我們展示她所記得的那些人們,香淑姐、春熙姐、金福姐、秀玉姐......還有好多好多人,可是這些並不是全部,「如果從頭到尾都記得,她是活不到今天的。


可可夜總會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逝去不是終點,因為遺忘才是,既然戰時沒做到即時的保護,戰後又錯過妥善彌補的時機,那麼如今可不能再錯過這銘記錯誤的時刻。只是記錄這件事情,需要反覆地把回憶挖出來,還需要分神面對那些置疑的聲浪以及周圍人的冷眼,真的好痛苦。


有沒有什麼方法,讓痛苦減緩一些?

延伸閱讀

書名 : 他人 다른 사람


作者 : 姜禾吉 강화길

譯者 : 簡郁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 2019/08/20

語言 : 繁體中文


三個女孩的人生用複數的視角呈現,請關注那些被漠視的陰影。


感謝你的來訪閱讀,希望此地能提供一些樂趣,也歡迎交流關注:部落格(同名)、臉書(日常的不定時放送)。

2407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野蔓攀攀
99會員
218內容數
讀書寫字,偶爾胡說八道,歡迎關注及分享。 目前總共有兩個房間 : 1. 蔓蔓閱讀角: 包含書、電影或影集。 2. 野蔓胡謅 : 內含人生吐槽瞬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睜開了眼睛,但卻甚麼都沒看見" 泰爾妮能順利存活,除了好運加身之外,家人默默為她準備各種東西,這些經歷過恩典之年的女性都在為她的存活而努力,但當初的她沒看見。 不覺得很像這個世界的縮影嗎? 人們為了下一代付出,排除障礙、努力鋪路,但懵懂的孩子通常不會發現,因為這些人日復一日的付出已成為他的日常。
Thumbnail
"你睜開了眼睛,但卻甚麼都沒看見" 泰爾妮能順利存活,除了好運加身之外,家人默默為她準備各種東西,這些經歷過恩典之年的女性都在為她的存活而努力,但當初的她沒看見。 不覺得很像這個世界的縮影嗎? 人們為了下一代付出,排除障礙、努力鋪路,但懵懂的孩子通常不會發現,因為這些人日復一日的付出已成為他的日常。
Thumbnail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Thumbnail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李珍淑女士在取得心理學、社會學博士後,於35歲錄取韓國第一屆的犯罪側寫分析官,成為了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不僅如此,她同時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一般人或許難以想像,在韓國如此重視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一位身兼母職的女性竟能長時間擔任這麼高風險的職務。
Thumbnail
李珍淑女士在取得心理學、社會學博士後,於35歲錄取韓國第一屆的犯罪側寫分析官,成為了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不僅如此,她同時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一般人或許難以想像,在韓國如此重視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一位身兼母職的女性竟能長時間擔任這麼高風險的職務。
Thumbnail
若非這本書,這個距離此刻已太遙遠的案件,是不可能出現在自身的生命裡,看著慕情在書裡的叩問與質疑,自己更加珍惜書中每個對話,故事是很珍貴的。
Thumbnail
若非這本書,這個距離此刻已太遙遠的案件,是不可能出現在自身的生命裡,看著慕情在書裡的叩問與質疑,自己更加珍惜書中每個對話,故事是很珍貴的。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北韓女孩的生命經歷,從幼時的洗腦到尋找真相,追尋自由的代價。作為臺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思考自由的真正意義。讀者可以從書中瞭解北韓的鮮為人知的一面,以及作者的堅毅和豐富經歷。希望這本書能夠喚醒更多人對自由和真相的關注。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北韓女孩的生命經歷,從幼時的洗腦到尋找真相,追尋自由的代價。作為臺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思考自由的真正意義。讀者可以從書中瞭解北韓的鮮為人知的一面,以及作者的堅毅和豐富經歷。希望這本書能夠喚醒更多人對自由和真相的關注。
Thumbnail
三月,這樣一個月份,讓我突然想到可以分享這篇之前寫的心得。
Thumbnail
三月,這樣一個月份,讓我突然想到可以分享這篇之前寫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