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讀《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看本書以前,可以選擇先去科普一下案件的前因後果,或者也可以直接閱讀,縱然台灣史上第一起女性連環詐欺弒親案、現存唯一女死囚這些是既定事實,但在女性、妻子、死刑犯以先,她也是與你我無任何不同的一個人。


▍ 前言:林于如究竟是誰?

我知道我殺了人,也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根據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網站的整理以及本書介紹,林于如原本與丈夫一起經營臭豆腐生意,在2009年以其子之名義向南山人壽保險公司申請丈夫亡故的保險理賠,然而保險公司發現她先前也申請過婆婆的理賠,且兩人死亡時間相近,爾後南投地院檢察署檢察官驗屍,發現丈夫一死有蹊蹺,於是事情一發不可收拾,除了丈夫,林于如還被指控殺害婆婆與其親生母親,最後在本案一審中被判處死刑,二審則改判無期徒刑,最後在更一審時又改判回死刑,成為現在臺灣唯一被判死刑的女性殺人犯。


案件當下,媒體在報導中稱她為「黑寡婦」、「驚世媳婦」,然而無論是媒體或判決書所陳述的事實皆有出入,讓人不免懷疑當時審判前後是否有被隱藏的細節,或者在媒體大肆報導後而影響了判決,而本書即是試圖去探討此悲劇的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raw-image


記者胡慕情耗時三年經過多方調查與採訪,從林于如的親姊姊、當時承辦保險的業務人員、監所的管理員、當時做鑑定的心理師、街坊鄰居等等,以及最重要的,來自林于如親自一筆一畫寫下的自傳並經過細心整理,最後成就了一本不同於一般解析罪案的敘事手法,而是以對話與叩問作為核心,以客觀角度看見事實以外的那最幽微的人生故事


▍ 那些不被世人所知道的一切

在閱讀本書時,實實在在感受到筆者在採訪中的煎熬與拉扯,本案案發時間為2009年,最後於2013年6月定讞,而慕情則是在2020年6月,即是本案定讞後7年才首度前往探視,並提出想要寫下林于如的故事的請求。

raw-image


在本書【上篇:她,驚世媳婦】中,慕情娓娓道來她與林于如的書信往來,從一開始的自我介紹、探問意願、噓寒問暖,不被林于如所信任,甚是被對方提出希望能獲得金錢援助、最後因監獄會客嚴謹,林于如還提出與她同性結婚,這樣胡慕情便可以用配偶的身分探監採訪等建議...…,看到這邊內心不免感到困惑,因林于如曾在案發時做過精神與智商鑑定,應該是難以有這樣的思考邏輯,而在【中篇:我是林于如】的自傳裡頭,便可找到些許蛛絲馬跡。


儘管自傳許多處充滿矛盾,且時隔多年的陳述,不少段落難以分辨是否為事實,更何況當事人也都不在,但這份自傳卻也提供大眾以另一種形式認識犯罪者的心理。


而從林于如的自述中,並不只是看見案件的表層,而是看見在那個年代,一個女性如何受到壓迫,當中觸及了隔代教養、家暴、手足性侵、賭博、墮胎、酗酒……等議題,撇除那些太像戲劇情節的描述,倘若一個家庭中囊括了這麼多令人破碎跟難解的課題,做為被父權壓迫下的女性,我想不崩潰而做出害人髮指的事情也很困難,這樣說並不是認同林于如的行事,而是在媒體與判決書以外的這份自傳,窺見曾不被世人聆聽的聲音,而知道結構裡的壓迫,在多年後的現實社會裡依然可能存在。

raw-image

在自述裡,對於被法院指控的犯行,林于如也寫下她的親身說法,然而並不完全與判決書吻合,然究竟何謂真實?此刻直視一個已經有了既定事實與判決的案件,也許探究事實已並非最重要的事情,去思考為何發生、如何預防悲劇、如何杜撰媒體帶來的閱聽內容過於單一或偏見等等,更是在看完本書後值得深思的課題。


▍ 因為想理解,所以讓我寫下你的故事

raw-image


在收到林于如對記者胡慕情提出與她同性結婚,這樣便可以用配偶的身分探監採訪的詢問後,慕情寫了長信回覆,慕情在書中提到,任何新聞採訪若當中有金錢往來,便失去了新聞的可信度,故當林于如一開始提出就醫需要醫藥費到假結婚,在在讓慕情陷入交戰以及考驗,「我們雖然是因為要寫故事才開始建立關係的,聽起來,好像跟工作有一點類似。但人跟人之間,一旦開始交流,就不會純粹只有利益。記得我之前的信應該提過,對我來說,故事是很珍貴的。故事就是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她的經驗、她的記憶、她的反省、她的領悟。」


若非這本書,這個距離此刻已太遙遠的案件,是不可能出現在自身的生命裡,看著慕情在書裡的叩問與質疑,自己更加珍惜書中每個對話,故事是很珍貴的,每個人因為際遇不同,最終淬煉出的寶石也不同,縱然並不一定能夠完全理解,然而讀完後卻在非虛構書寫裡獲得某種舒心感,也許比起小說裡談論的人與人的互相理解,現實裡的殘酷與痛苦更讓人扎心吧。

raw-image


回到一開頭,在女性、妻子、死刑犯以先,她也是與你我無任何不同的一個人。也許有一天,期許世人可以把「驚世媳婦」這樣標籤撕下,去看見林于如這個人她的真實人生。

2024/2/24@左轉有書新書分享會

2024/2/24@左轉有書新書分享會


avatar-img
14會員
41內容數
▍上班賣書下班看書的愛書人 ▍壓力太大就會狂煮飯 ▍早上不能喝奶但燕麥拿鐵殼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書與它們的產地 的其他內容
在《疾病的隱域》裡,作者梅根·歐羅克以優美與誠實的口吻,描繪了自身罹患不知名疾病的生活樣貌,從她罹病中面臨生理與心理的折磨,以及和醫生、患者、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展開對話,看見在疫後世界裡,病人與醫療機構該如何一同面對未知疾病,還有患者本身該如何與自身罹病的身體相處。
《在家不要談政治》探討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處理政治立場的差異,作者透過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及伴侶的故事,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建議,並分享了面對政治差異時的心得。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以五個短篇故事中描寫人們渴望自由、卻又受困於現實無法逃脫的生活,作者把五種魚類的習性和特色融入故事,把人們生活的日常比喻成一個個水族箱,傳遞出在友情、愛情、親情、關係、生死裡等等的不容易,為了活下去,要多麽努力才能擁有在世界泅泳的勇氣。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年初讀《宛如星辰的你》,思緒飄到從未去過的瀨戶內海,在溫柔的海景裡,交織出的是綿長的情感與無盡的思念,讀完有種莫名的救贖感,也像是緊繃的生活裡的調劑,生活再如何困難,好像又可以前進。
在《疾病的隱域》裡,作者梅根·歐羅克以優美與誠實的口吻,描繪了自身罹患不知名疾病的生活樣貌,從她罹病中面臨生理與心理的折磨,以及和醫生、患者、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展開對話,看見在疫後世界裡,病人與醫療機構該如何一同面對未知疾病,還有患者本身該如何與自身罹病的身體相處。
《在家不要談政治》探討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處理政治立場的差異,作者透過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及伴侶的故事,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建議,並分享了面對政治差異時的心得。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以五個短篇故事中描寫人們渴望自由、卻又受困於現實無法逃脫的生活,作者把五種魚類的習性和特色融入故事,把人們生活的日常比喻成一個個水族箱,傳遞出在友情、愛情、親情、關係、生死裡等等的不容易,為了活下去,要多麽努力才能擁有在世界泅泳的勇氣。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年初讀《宛如星辰的你》,思緒飄到從未去過的瀨戶內海,在溫柔的海景裡,交織出的是綿長的情感與無盡的思念,讀完有種莫名的救贖感,也像是緊繃的生活裡的調劑,生活再如何困難,好像又可以前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李珍淑,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在這本書中她以專業與感性的視角,來分享案件背後的那些故事。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這一本書一點也不是我會想要看的書,那我為什麼要看呢?是啊,為什麼我要看呢?只是因為在別人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 這可以算是報導文學嗎?我只感覺自己閱讀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文學型態,而這種型態,剛好在我疲憊而且心情沒有很美麗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
Thumbnail
作者:胡慕情 一直以來我對於死刑這樣的議題是覺得殺人要償命那一派的,沒道理殺人後不果用甚麼形式還可以好好活著。讀完這本書後會讓這樣的理念有所動搖,深思到底"處死"是否真的有意義。 作者胡慕情利用林于如弒親一案講述"罪惡從來就是人與環境交織影響而成的現實,若僅以死或永久隔絕作為手段,對社會
第二本以有聲書追完的書。在個人的閱讀體驗中,文字(視覺)跟聲音(聽覺)進入大腦後彷彿被分配給不同區塊解讀。太過嗜字,使得面對文字以外的世界常有失去依靠之感,總想要拾回文字作為錨點,因此聽有聲書的時候,要不想同時看字加深印象,要不因內容瑣碎或資訊過多不適合以聽覺吸收而中斷放棄,《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Thumbnail
殺人犯若是事實,糾~~~竟~~~這人殺的是一個?二個?還是三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的節奏,就是玫瑰瞳鈴眼或藍色蜘蛛網一般的劇情,超展開的敘事但也虧得作者如此有耐心跟一位死刑犯來回,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看書前本以為殺人犯都是見刀見血,結果是個毒殺案,而且又牽扯了詐領保險金的案外案,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
Thumbnail
【本書簡介】 【以柔克剛大美人vs深藏欲露野心家,雙潔】 都說桑柔嫁入高門,是祖墳冒青煙,她得心懷感恩,低到塵埃,不能有半句怨言。 即便大婚那夜,男人千里賓士迎幼主歸,她在新房枯坐至天明。 即便難產那日,一腳踏進鬼門關,大姑母拿來一疊貴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場積累十年之久的復仇行動,正式啟動?美麗且才華洋溢的鋼琴才女-三鄉夕鶴收到一張奇怪的紙條,某個奇怪的人煩請她將這張紙條轉交給自己的父親。雖然詭異,但這似乎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因此小姑娘也就是滿懷疑惑的轉交紙條,但父親的臉色卻讓她心中頗為不安,因而試圖求助他人。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胡慕情 三個章節安排流暢,胡慕情的文筆非常好,有令人能信服的報導查證,也有袒露內心的心路歷程。這不是要講道理的談論死刑與人權,而是嘗試描繪出「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的」的調查筆記,真誠動人,非常值得一看。
Thumbnail
這陣子連續讀了兩本精彩的非虛構作品,一是羅漪文的《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另一本是胡慕情的《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兩本書各有特色,但共同點是,她們二人都(像)是翻譯者,將不為我們一般台灣民眾所熟知的、另一個世界的事情和語言,轉譯過來,成為作品。 而我從胡慕情這本複雜(但易讀)的作品裡,看到了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李珍淑,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在這本書中她以專業與感性的視角,來分享案件背後的那些故事。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這一本書一點也不是我會想要看的書,那我為什麼要看呢?是啊,為什麼我要看呢?只是因為在別人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 這可以算是報導文學嗎?我只感覺自己閱讀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文學型態,而這種型態,剛好在我疲憊而且心情沒有很美麗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
Thumbnail
作者:胡慕情 一直以來我對於死刑這樣的議題是覺得殺人要償命那一派的,沒道理殺人後不果用甚麼形式還可以好好活著。讀完這本書後會讓這樣的理念有所動搖,深思到底"處死"是否真的有意義。 作者胡慕情利用林于如弒親一案講述"罪惡從來就是人與環境交織影響而成的現實,若僅以死或永久隔絕作為手段,對社會
第二本以有聲書追完的書。在個人的閱讀體驗中,文字(視覺)跟聲音(聽覺)進入大腦後彷彿被分配給不同區塊解讀。太過嗜字,使得面對文字以外的世界常有失去依靠之感,總想要拾回文字作為錨點,因此聽有聲書的時候,要不想同時看字加深印象,要不因內容瑣碎或資訊過多不適合以聽覺吸收而中斷放棄,《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Thumbnail
殺人犯若是事實,糾~~~竟~~~這人殺的是一個?二個?還是三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的節奏,就是玫瑰瞳鈴眼或藍色蜘蛛網一般的劇情,超展開的敘事但也虧得作者如此有耐心跟一位死刑犯來回,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看書前本以為殺人犯都是見刀見血,結果是個毒殺案,而且又牽扯了詐領保險金的案外案,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
Thumbnail
【本書簡介】 【以柔克剛大美人vs深藏欲露野心家,雙潔】 都說桑柔嫁入高門,是祖墳冒青煙,她得心懷感恩,低到塵埃,不能有半句怨言。 即便大婚那夜,男人千里賓士迎幼主歸,她在新房枯坐至天明。 即便難產那日,一腳踏進鬼門關,大姑母拿來一疊貴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場積累十年之久的復仇行動,正式啟動?美麗且才華洋溢的鋼琴才女-三鄉夕鶴收到一張奇怪的紙條,某個奇怪的人煩請她將這張紙條轉交給自己的父親。雖然詭異,但這似乎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因此小姑娘也就是滿懷疑惑的轉交紙條,但父親的臉色卻讓她心中頗為不安,因而試圖求助他人。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胡慕情 三個章節安排流暢,胡慕情的文筆非常好,有令人能信服的報導查證,也有袒露內心的心路歷程。這不是要講道理的談論死刑與人權,而是嘗試描繪出「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的」的調查筆記,真誠動人,非常值得一看。
Thumbnail
這陣子連續讀了兩本精彩的非虛構作品,一是羅漪文的《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另一本是胡慕情的《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兩本書各有特色,但共同點是,她們二人都(像)是翻譯者,將不為我們一般台灣民眾所熟知的、另一個世界的事情和語言,轉譯過來,成為作品。 而我從胡慕情這本複雜(但易讀)的作品裡,看到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