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播映之前我就高度關注這齣標榜台版《紙牌屋》、又是台灣電視劇史上第一齣政治劇的《國際橋牌社》,加上李登輝的執政時代是台灣近代史的巨大轉捩點,稍有個差池,台灣就往與現今完全相反的方向發展,可說是重要的歷史一頁,更加深我對這齣電視劇的興趣。從2020總統大選前的一場野外民主造勢場看了第一集,到後來買了FriDay影音會員,全十集看完實際上也有很多感受,缺點是有的,但我對這齣劇在戲劇表現外產生的額外價值,讓我決定給這部戲正面的評價。
與其說《國際橋牌社》是政治劇,不如說它是一齣多了執政者角度的歷史劇。台灣三十多年來的近代史是民主化的歷史,而台灣得以走向民主化,與政府內的權力鬥爭、消長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戲中,所有政治人物與政黨都上了化名,但懂那個年代的人一眼就能看穿那是在說誰、在說哪一件事,而這些在我曾經的歷史課本中都是失落的拼圖。
除了對實際政治人物的影射以外,劇中也穿插了三對原創的年輕男女,藉此展現當年的社會氛圍。從政治決策者到民間、壯老年群體到青年世代,不僅讓觀眾看見除了政治場域的波濤洶湧,也能一窺青年在當年社會巨變浪濤中的模樣。
第一季的背景設定在1990-1994年代,這個年代的台灣發生了非常多事,十集影集看下來已經有滿滿的資訊量,卻還是有歷史事件沒有被呈現,從這便能看出台灣歷史本身有著豐富與複雜性,值得大家一起挖掘那些被埋藏在過去的故事。而《國際橋牌社》絕對是一個還原政治的本質,又能傳承歷史的頭號作品。也因為故事本身、或人物彩蛋讓整齣劇蘊含不少的資訊量,誠摯推薦找長輩一起看,尤其是經歷過那個年代、對時事有印象的長輩,絕對可以當人肉台灣史維基百科,甚至還會有延伸資料可以聽。那些記憶都是這齣劇的材料,讓它更加生動。反過來說,也是因為有這齣劇,才能有個契機將那些沉睡的記憶從長輩的腦海中挖出來。
不過,這齣劇依舊有些瑕疵。先不說可能是經費不足導致的妝髮設計,與取景不夠復古之外,劇本失去節奏的缺點恐怕比較嚴重。
做為重要開場的第一季頭兩集出場人物過多也過快,旁支處理起來稍嫌凌亂,有些可惜。第一集倒還有鋪陳出緊湊感,張力很足,唯劇本趕著要把三對年輕人介紹給觀眾,稍稍打亂了黎楚政爭的節奏,而接著的第二集更是用了郭多篇幅在三對年輕人上,原本應該是重點的府院角力失焦,再加上轉場或剪輯上不夠純熟,讓整齣戲的開頭前兩集陷入失序的混亂當中。雖然節奏問題在中段改善很多,漸入佳境,但在進入收尾的第八集又開始頻繁出現,尤其沈建宇橫跨白色恐怖受害者支線與總統府主線,節奏混亂與人物時空錯置感又大幅提高。不過,因為多視點而導致的混亂或許在第二季可以獲得改進,畢竟該出場的都已經出場了,後面陸續登場的也是照著實際往事的鋪排。
另外,雖然台詞設計編入不少現代流行語,也有時事巧思,讓年輕觀眾更能融入那個年代,卻也犧牲了時代感。
最後,第一季收尾斷點太過無力,沒有總結,反而發散在已知的歷史走向中。黎清波開放總統直選的宣言做這一季的結尾更加合適,而台北市長選舉則做稍微鋪陳,放到第二季開頭反而更適合帶起一整季的氣勢,不過也可以理解或許這是為了配合年代的斷點才如此安排。
▲ 演員演技精湛,尤其分別飾演總統與楚揆的楊烈、林在培
追求歷史到底是與平凡生活不大相關的行動,若能將歷史縮小到對個體的人生意義,歷史也是屬於個體的記憶,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第一季的時代背景對我來說應該要很熟悉,那是我出生的年代,是我成長的時代,我卻對它十足陌生,而《國際橋牌社》利用當代時事、政治局勢,與三對有企圖心的青年,還原了那個我失落的某塊歷史記憶。
歷史甦醒在每個觀眾的好奇心裡,當我們發出某某是影射哪個人物、某段劇情是影射哪個事件,而開始動手搜尋資訊、開口詢問地方耆老,歷史變成了我們生命中的一條時間線,並非平行,而是互相重疊,也只有彼此共鳴之時,歷史才有意義。《國際橋牌社》達成了這樣的壯舉,不僅彰顯出自己的價值,也完成了這樣的戲劇題材在這個時代的使命。
▲ 滅火器的曲風莫名跟戲劇很搭XD
無論如何,我認為比起歷史課本,台灣人更應該要看過《國際橋牌社》。它不完美,猶如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也跌跌撞撞,政治劇該如何拿捏分寸、又該如何呈現,也像以「台灣」為主體的概念還很新穎,摸索的過程吵吵鬧鬧,《國際橋牌社》自己就是一部台灣近代史的隱喻,而我期待第二季的表現,一如我寄託期望在這塊土地的未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