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捷克,想到的有好山、好水、風景美好的斯洛伐克,以及最多人被提起的「卡夫卡」、「布拉格之春」和「絲絨革命」。
捷克和臺灣,分別位於歐洲的中心與亞洲的邊陲,彼此距離超過了九千公里。然而,歷經歡騰、噤聲、反抗、和平,二十世紀前後,捷克與臺灣各自劃出屬於那個歷經高壓、禁錮和渴望自由的筆墨。
本站分為六個大標題…
展覽總說
訴說著,捷克與臺灣的相似,並邀請我們,進入捷克文學風景。
「誰是捷克人?」捷克現代文學的起點
十九世紀的捷克掀起一陣民族復興運動,點燃捷克人民的民族意識。二十世紀初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成立,人民不斷追求語言與政治上的自我認同。
這時的文學作品,充滿了先驅作家們對捷克語言及文化的珍視,許多作家開始以平民化、口語化的語言抒發愛國精神;也有以徳語寫作的作家如卡夫卡大放異彩。捷克的現代文學也從此展開。
表面「乾淨」,地下喧騰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失敗告終,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開始進行「正常化運動」。
表面上看起來言論與思想都非常「乾淨」,異議作家紛紛遭到噤聲,但實際上,地底下的寫作傳抄討論正熱鬧喧騰。作家們透過打字機與地下出版,將作品流傳出去。
流亡,或投身政治
1948年共產黨掌權後,陸續有捷克作家流亡海外,作品也多半由流亡國外的捷克出版社出版。尤其在「布拉格之春」運動失敗之後,更為緊縮的出版管制,以及政治上的「清洗運動」,都使知識分子面臨路線抉擇。
除了潛伏於民間的地下文學之外,流亡海外成為不得不然的選擇。此外,也有作家透過文學走入政治,這些行動,促成1989年的絲絨革命,也表現出捷克作家面對強權下突破困境的努力。
嶄新的文學盛世:1989年後的捷克文學
1989年的「絲絨革命」之後,捷克重新走向自由民主的體制,政治氛圍的改變,昔日被禁止出版的文學作品陸續問世,年輕作家也大放異彩。在政治解禁後表現出多元的文學面貌;隨著政治社會的民主化,以奔放的姿態迎接全新的文學繁花盛開榮景。
捷克與臺灣的文學對話
當捷克文學隨著政治起伏跌宕,同樣遭遇不同時期高壓統治的臺灣,也陸續有捷克的文學及藝術作品傳入,其中不乏現代主義的重要作品。捷克作家們的作品,多年來影響了不只一代的臺灣讀者,也交織了捷克文學在臺灣的對話基礎。
我們還停留在對捷克的刻板印象,古堡、舊城和布拉格廣場,這個展覽給我們看的,是圍繞在捷克的,是革命、流亡、打字機與地下刊物的世界,重新讓我們腦袋裡的拼圖,打破和重組,觀看展覽裡,每個世代的物品和照片,以及文字介紹,無形的跟它們思想對話,並想像從壓抑走向奔放的捷克文學風景。
我個人看完此展覽,覺得必須要先了解幾個關鍵字,那就是…
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由捷克作曲家「貝徳里赫・斯美塔那」創作。
音樂風格融合了浪漫主義,與捷克的民族元素。不僅是19世紀,捷克民族主義運動的音樂象徵,也是浪漫主義時期,一部具高度藝術價值的音樂經典。
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1968年1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治民主化運動,這場運動直到該年8月21日,蘇聯與其他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國鎮壓,才得以初步告終。
宇宙塑膠人
「宇宙塑膠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支搖滾樂團,成立於1968年布拉格之春之後,為捷共時期地下文化的代表樂團之一。向致力「正常化」的當局發出抵抗之聲,並經常遭到扣押、監禁與吊銷演出執照。
這支樂團的頭號粉絲正是後來成為總統的哈維爾,他號召知識分子發起的「七七憲章」,最初也是為了聲援這支樂團成員,被逮捕的事件。
七七憲章
「七七憲章」是1977年1月6日發表的一份政治宣言,由捷克斯洛伐克的異議人士提出,為捍衛人權和自由所發起的象徵性運動。雖然並未立即改變政權,但它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成為後來1989年絲絨革命的思想基礎,對後來東歐共產政權的瓦解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裡的異議人士,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語言環境下,不僅限於文學圈,但文學家確實扮演了關鍵角色,透過文字和藝術表達反抗,更是一種文化與政治的抗爭,對捷克的民主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
除了包含許多文學家、詩人、創作家,但並不限於文學圈,還包含哲學家、學者、音樂家、律師、前政府官員等各界人士。這些人共同反對共產黨政府的壓制政策,並倡導人權與自由。
絲絨革命
「絲絨革命」,又稱天鵝絨革命、溫和革命,是捷克斯洛伐克於1989年11月16日到12月29日間,伴隨著東歐共產主義的系列垮台中,所發生的民主化革命。在此一反對共產黨統治的革命運動中,沒有發生武裝衝突就實現政權更迭,因為革命過程和平順利,如同天鵝絨一般絲滑柔順,故而得名。
稍微知道這幾個關鍵字,還有簡單的介紹,在看捷克現當代文學展,就可以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以及捷克文學作品,為何給人的印象,是難讀,還有注重象徵和深層意義。
看完展覽,有哪位作家讓我感到印象深刻,那應該就是「卡雷爾・恰佩克」。
創造「機器人」的恰佩克
卡雷爾・恰佩克,是捷克著名的,劇作家和科幻文學家。
你知道「機器人/robot」這個概念,最初是從哪裡來的嗎?
第一部科幻劇【R.U.R】(【羅素姆的萬能機器人】),劇中第一次使用「機器人」(Robot)這個詞,即為機器人的英文單字robot的來源。
【R.U.R】描述一個用有機合成物製造人造人的工廠,產出的的人被稱為「機器人」,外表和人類無異,看似快樂地服務人類,但一個對人類懷有敵意的機器人,帶頭反抗人類,最終導致人類滅亡。
看完這段作品描述介紹,感覺就跟我現在所處的年代環境,有機器人的服務,還有AI的協助。所以我也去查了一下這部作品的資料。
此作品的背景,在當時剛剛興起的工業化和技術革新提出了警示,反思如果人類為了效率而完全忽視創造物的倫理後果,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
科技的進步與倫理挑戰、人性的本質、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這三個就是此作品所指出的關鍵。
除了在劇中,機器人最終開始表現出人類的情感與自我意識,提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人性”這哲學問題。作品中,機器人原本被視為廉價的勞動工具,隱含了對工業社會中勞動剝削的批判。
此作品就像是作者給的一個警告,提醒我們在創造製作時,不能僅僅追求效率和利益,而忽視它們的自主性與可能產生的後果。
人工智慧與人類未來、人機共存的挑戰、勞動的替代。尤其是勞動的替代,就是現代所謂的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勞動。雖然很方便,但有關於機器是否搶走工作機會,到現在,一直都是個很大的隱憂。
此展覽還有互動體驗,可以了解捷克文學時期,每個象徵的意義。讓有些深硬的主題,多了點趣味,多了點認識。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覽名稱:打字機也會唱歌 捷克現當代文學展(展覽時間到2025/03/02)
展覽地點:台灣文學館
【觀後感】聽打字機唱首名為「捷克」的文學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城市貓型人
0會員
8內容數
日常觀察家┊藝文日常的集字所
城市貓型人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本書是描寫從出生圖這個「命運的紀錄」中讀取星象,由成為讀星人的貓咪,打理的「滿月咖啡店」。
這家店有貓老闆和貓店員,不會問客人要點什麼,提供極品甜點、食物和飲料。
遇到人生道路上,似乎出了點問題的人,貓店長打開客人們的星盤「讀星」,星星將為苦惱的人們指引出什麼樣的路呢?

2025/02/11
本書是描寫從出生圖這個「命運的紀錄」中讀取星象,由成為讀星人的貓咪,打理的「滿月咖啡店」。
這家店有貓老闆和貓店員,不會問客人要點什麼,提供極品甜點、食物和飲料。
遇到人生道路上,似乎出了點問題的人,貓店長打開客人們的星盤「讀星」,星星將為苦惱的人們指引出什麼樣的路呢?

2025/02/11
美術史是全球菁英的「共同語言」
這是這本書的前言,雖然感覺我離菁英這兩個字,似乎遙遠,但看完之後,才發現,不是菁英也能讀懂。
社會邁入全球化,很多國家都開始意識到美術史的重要。美術史是歐美人士必備的素養,也是歐美社會重要的共通知識與溝通話題。

2025/02/11
美術史是全球菁英的「共同語言」
這是這本書的前言,雖然感覺我離菁英這兩個字,似乎遙遠,但看完之後,才發現,不是菁英也能讀懂。
社會邁入全球化,很多國家都開始意識到美術史的重要。美術史是歐美人士必備的素養,也是歐美社會重要的共通知識與溝通話題。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清晨的霧從阿里山飄下來,穿越獵人祖靈的呢喃與荷槍實彈的殖民者腳步,布農的歌聲沒被掩埋, 只是變成了捷運站裡某位老人的哼唱, 斷斷續續,像歷史的心電圖。
我們曾被迫改名,寫漢字、說日語、敬禮、行軍,
也曾在眷村裡喝牛肉湯,聽胡琴吟唱北方的雪, 那段時間,台灣像一塊拼圖, 每一塊都來自別人的口袋,

清晨的霧從阿里山飄下來,穿越獵人祖靈的呢喃與荷槍實彈的殖民者腳步,布農的歌聲沒被掩埋, 只是變成了捷運站裡某位老人的哼唱, 斷斷續續,像歷史的心電圖。
我們曾被迫改名,寫漢字、說日語、敬禮、行軍,
也曾在眷村裡喝牛肉湯,聽胡琴吟唱北方的雪, 那段時間,台灣像一塊拼圖, 每一塊都來自別人的口袋,

近幾年,台灣文學館積極的將策展主題由台灣延伸至其它國家,如台灣群星會以美新處的現代主義作家的翻譯作為媒介,這一次則以「反抗威權」為契機,展開現代捷克文學史與台灣威權史到映照,以赫拉巴爾的打字機敲擊出民主之聲,介紹對於捷克人

近幾年,台灣文學館積極的將策展主題由台灣延伸至其它國家,如台灣群星會以美新處的現代主義作家的翻譯作為媒介,這一次則以「反抗威權」為契機,展開現代捷克文學史與台灣威權史到映照,以赫拉巴爾的打字機敲擊出民主之聲,介紹對於捷克人

大家對於捷克,想到的有好山、好水、風景美好的斯洛伐克,以及最多人被提起的「卡夫卡」、「布拉格之春」和「絲絨革命」。
捷克和臺灣,分別位於歐洲的中心與亞洲的邊陲,彼此距離超過了九千公里。然而,歷經歡騰、噤聲、反抗、和平,二十世紀前後,捷克與臺灣各自劃出屬於那個歷經高壓、禁錮和渴望自由的筆墨。

大家對於捷克,想到的有好山、好水、風景美好的斯洛伐克,以及最多人被提起的「卡夫卡」、「布拉格之春」和「絲絨革命」。
捷克和臺灣,分別位於歐洲的中心與亞洲的邊陲,彼此距離超過了九千公里。然而,歷經歡騰、噤聲、反抗、和平,二十世紀前後,捷克與臺灣各自劃出屬於那個歷經高壓、禁錮和渴望自由的筆墨。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旅行經歷,描述了古老石板路的迷人風景及各城鎮的獨特風情。作者分享了規劃旅行的過程、旅行中的挑戰以及自助旅行的勇氣與堅持,鼓勵身處困境的人勇敢探索世界,無論是否有語言障礙,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溝通方式。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旅行經歷,描述了古老石板路的迷人風景及各城鎮的獨特風情。作者分享了規劃旅行的過程、旅行中的挑戰以及自助旅行的勇氣與堅持,鼓勵身處困境的人勇敢探索世界,無論是否有語言障礙,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溝通方式。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 12 日電)布拉格國際書展暨文學節 11 日登場,作家劉克襄、伊格言親赴布拉格分享創作經驗,讓捷克民眾對台灣當代文學有更多認識,推展台灣軟實力。
根據文化部發布新聞稿,布拉格國際書展暨文學節於 5 月 11 日至 14 日登場,駐捷克代表處文化組與捷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 12 日電)布拉格國際書展暨文學節 11 日登場,作家劉克襄、伊格言親赴布拉格分享創作經驗,讓捷克民眾對台灣當代文學有更多認識,推展台灣軟實力。
根據文化部發布新聞稿,布拉格國際書展暨文學節於 5 月 11 日至 14 日登場,駐捷克代表處文化組與捷

這篇想要介紹一下類似台灣金典獎的<Státní cena za literaturu>捷克國家圖書文學獎,主要頒發給前一年出版的捷克語原創文學作品或表彰一生的傑出作品。
每年的捷克國家文學獎都會由捷克文化局頒發在10月28日與捷克國家翻譯獎一同頒發……

這篇想要介紹一下類似台灣金典獎的<Státní cena za literaturu>捷克國家圖書文學獎,主要頒發給前一年出版的捷克語原創文學作品或表彰一生的傑出作品。
每年的捷克國家文學獎都會由捷克文化局頒發在10月28日與捷克國家翻譯獎一同頒發……

2022年的6月,我在布拉格市政廳圖書館 Městská knihovna v Praze – Ústřední knihovna,舉行了我的散文集《用頭袋背起一座座山》的捷克翻譯本發表會。
在進人發表的會場,會經過一個著名的著名的裝置藝術作品,我與同行者在這個作品,佇留了許久。這個作品名為「浩瀚書

2022年的6月,我在布拉格市政廳圖書館 Městská knihovna v Praze – Ústřední knihovna,舉行了我的散文集《用頭袋背起一座座山》的捷克翻譯本發表會。
在進人發表的會場,會經過一個著名的著名的裝置藝術作品,我與同行者在這個作品,佇留了許久。這個作品名為「浩瀚書

斯卡羅播出後,臉書洗版各式劇評感想,許多觀點各自表訴,不論批判好壞與否,我都看見那鮮活蓬勃的的言論自由。對於台灣的歷史十分不足,甚至是無知,自小我不太去探索台灣,反而對於對岸的大山大河很有概念。我感覺到自己的改變,或許跟自我探索有關,開始想知道滋養我的土地,有什麼樣的故事供應我養分成為現在的我。

斯卡羅播出後,臉書洗版各式劇評感想,許多觀點各自表訴,不論批判好壞與否,我都看見那鮮活蓬勃的的言論自由。對於台灣的歷史十分不足,甚至是無知,自小我不太去探索台灣,反而對於對岸的大山大河很有概念。我感覺到自己的改變,或許跟自我探索有關,開始想知道滋養我的土地,有什麼樣的故事供應我養分成為現在的我。

和多數人一樣,因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而認識米蘭·昆德拉,他的文字總在浪漫中帶點對人性、對政治、對現世的嘲諷,絢爛美好又警世。《笑忘書》中的角色雨果不斷地說著:「要寫一本關於政治的愛情書。」米蘭·昆德拉的作品多帶著這樣的基調。

和多數人一樣,因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而認識米蘭·昆德拉,他的文字總在浪漫中帶點對人性、對政治、對現世的嘲諷,絢爛美好又警世。《笑忘書》中的角色雨果不斷地說著:「要寫一本關於政治的愛情書。」米蘭·昆德拉的作品多帶著這樣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