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點滴] 寶寶磨藥、包藥的作法分享

更新於 2024/07/2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孩受傷後,需藉由許多藥物來幫助他恢復健康,包括控制癇發作的藥(光這就有三種了)、促進腦部循環的藥、幫助胃消化的藥、以及避免便祕的藥,林林總總加起來,每餐要吃超過四種藥,簡直是名符其實的藥罐子。

 

因為醫生開的藥品有些是錠劑而非水劑,醫院又只會幫忙磨六分之一顆以下的藥,因此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必備技能之一就是「磨藥、分裝及包藥」,以確實執行「每次四分之一顆」這樣的處方箋。

 

起初,護理師教我們以湯匙按壓來將藥錠磨碎,但實際操作後發現,有些藥錠不但堅硬到難以磨碎,還會將包藥紙刺破,弄得滿桌狼藉。後來,參考其他家長的建議購入研磨缽後,才發現世界海闊天空。

 

分享我的磨藥工具以及包藥的分解步驟,供大家參考:


磨藥工具介紹

  1. 包藥紙:先將紙對角線對折出折痕,比較能將藥粉集中
  2. 切藥器:可將藥丸切成1/2或1/4粒再予以磨碎,之後分藥比較容易
  3. 研磨缽和磨棒:可輕鬆將藥錠磨碎成粉末狀
  4. 藥粉刷:可將沾黏於缽上的藥粉掃下
  5. 小量杯及針筒:將藥粉裝在小量杯中溶於水,再以針筒抽取即可服用
raw-image



包藥步驟說明

  1. 將藥粉集中於包藥紙中央
  2. 沿對角對折
  3. 將三角形兩邊的其中一邊(約1/3處)折進來
  4. 另一邊也從1/3處折進來,角尖會有一點突出來
  5. 將五邊形的一邊沿虛線折下
  6. 另一邊也沿虛線折下,塞入箭頭的縫裡
  7. 大功告成!
raw-image


有了研磨缽後,不但能輕鬆將藥錠搗碎及磨粉,大幅提升效率,研磨時懸浮在空氣中的細微粉末,更讓我聯想起霍格華茲的魔藥學課程,透過日復一日的練習,我彷彿在朝著石內卜這樣的魔藥大師邁進,磨起藥來更起勁了。



附註:

  1. 藥物須於每餐餵奶前提早15~20分鐘餵食,以避免孩子吐奶把藥物也吐出來。
  2. 以空針筒餵藥後,需再餵食少量的水,以將藥物送入胃裡。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聯絡信箱:FlyWithRW@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2023年9月至今,沒想到我已經營部落格近一年的時間,這對平時連臉書、IG都懶得經營的我來說,可謂一大里程碑。 看著部落格追蹤人數緩緩成長,開始收到讀者的回覆與鼓勵,這一切都讓我感覺默默被愛著;在這偌大的世界裡,有人願意花時間閱讀我的文字,願意分享我生活中的所思所感,願意同理那些可能沉重的
距離小孩在保母家受重傷已經滿一年,去年此時的我正處在極度震驚及悲痛中,每天要很努力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作息,實在很難回想當時是如何活過來的。 如今一年過去了,當我漸漸接受小孩受到保母虐待的事實,放下誤信壞人的自責感,心理狀態也變得更堅強,我才終於敢回顧去年和先生在Line上的對話,嘗試拼湊出那段
正當懷孕進入第三孕期(24週起),照理說一切都要漸趨穩定的時候,我卻在此時得知這一胎是「前置胎盤」,而且是最嚴重的「完全性前置胎盤」,也就是胚胎著床的位置過低,以至於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自此我便進入了充滿焦慮不安的生活。
Lesson 1:特殊兒的每一點微小進步,都值得歡呼 特殊兒無法像一般小孩一樣,順理成章地就達到里程碑,所謂「七坐、八爬、一歲站」對他們而言難如登天,像我的孩子一歲多了,仍在努力練習翻身中。 因為特殊兒的進步太過微小,沒有用放大鏡觀察實在很難察覺,所以特殊兒很難得到一般人的讚美。身為父母,
才剛開始學習當媽媽,上天就為我開了另一扇門,成為了特殊兒的媽媽。 沒有Orientation,沒有學長姐帶領,初入特殊兒的世界就像是把不懂英文的人丟到美國生活,大小事都能令人手足無措。 因為一般人對特殊兒的所知甚少,無法理解長得這麼像人類的他們,為何會屬於不同的物種,更不能理解他們為
經過漫長的等待,檢方終於在三月初以過失致重傷害罪起訴保母,四月迎來法院第一次開庭,這是事發九個月來,我們將再看到保母本人,我激動到心臟撲通撲通地跳。 我曾和諮商師探討過,為何身邊的人都能對保母有完全的痛恨,我卻好像旁觀者一樣,感受不到太濃的情緒?我不確定自己是真的無感,還是透過壓抑,來保護自
從2023年9月至今,沒想到我已經營部落格近一年的時間,這對平時連臉書、IG都懶得經營的我來說,可謂一大里程碑。 看著部落格追蹤人數緩緩成長,開始收到讀者的回覆與鼓勵,這一切都讓我感覺默默被愛著;在這偌大的世界裡,有人願意花時間閱讀我的文字,願意分享我生活中的所思所感,願意同理那些可能沉重的
距離小孩在保母家受重傷已經滿一年,去年此時的我正處在極度震驚及悲痛中,每天要很努力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作息,實在很難回想當時是如何活過來的。 如今一年過去了,當我漸漸接受小孩受到保母虐待的事實,放下誤信壞人的自責感,心理狀態也變得更堅強,我才終於敢回顧去年和先生在Line上的對話,嘗試拼湊出那段
正當懷孕進入第三孕期(24週起),照理說一切都要漸趨穩定的時候,我卻在此時得知這一胎是「前置胎盤」,而且是最嚴重的「完全性前置胎盤」,也就是胚胎著床的位置過低,以至於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自此我便進入了充滿焦慮不安的生活。
Lesson 1:特殊兒的每一點微小進步,都值得歡呼 特殊兒無法像一般小孩一樣,順理成章地就達到里程碑,所謂「七坐、八爬、一歲站」對他們而言難如登天,像我的孩子一歲多了,仍在努力練習翻身中。 因為特殊兒的進步太過微小,沒有用放大鏡觀察實在很難察覺,所以特殊兒很難得到一般人的讚美。身為父母,
才剛開始學習當媽媽,上天就為我開了另一扇門,成為了特殊兒的媽媽。 沒有Orientation,沒有學長姐帶領,初入特殊兒的世界就像是把不懂英文的人丟到美國生活,大小事都能令人手足無措。 因為一般人對特殊兒的所知甚少,無法理解長得這麼像人類的他們,為何會屬於不同的物種,更不能理解他們為
經過漫長的等待,檢方終於在三月初以過失致重傷害罪起訴保母,四月迎來法院第一次開庭,這是事發九個月來,我們將再看到保母本人,我激動到心臟撲通撲通地跳。 我曾和諮商師探討過,為何身邊的人都能對保母有完全的痛恨,我卻好像旁觀者一樣,感受不到太濃的情緒?我不確定自己是真的無感,還是透過壓抑,來保護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中不難發現較默默、較沒有自信的孩子有些共通點是來自較多責備的家庭。例如做不對就遭到批評⋯久了孩子很容易自我連結為:我是很沒有用的、我是很沒有能力的。於是長大後在班上成了凡事不敢先出頭、有想法不敢說出口的人格特質。
Thumbnail
今天回到家,女兒開心的分享著在學校參加的科學社團有多麼的好玩,還拿出道具示範給我們看,我突然在女兒的眼神中看到了光芒,這正是學習的光芒啊!而學習的起點就是「覺得好玩」!
Thumbnail
今年九月是值得特別記下的一年,女兒上小學一年級,兒子也第一次踏入校園成為幼兒園小班新鮮人,整個暑期在幫孩子們準備開學的用品、房間的佈置,才漸漸發覺孩子已經長大了⋯
Thumbnail
該不該用3C育兒這個議題時常在網路上引發地方媽媽們的論戰,說真的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若爸媽們時常的興趣就是盯著手機,那麼孩子也很難避免的想要使用,再加上孩子的腦部發育尚未完善,太早接觸聲光及短片都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
Thumbnail
我記得這本書是在六年前肚子裡懷著女兒時買的,當時就有聽過『胎內記憶』這個詞,但不是很確定是什麼意思,這本書的作者池川明是日本知名婦產科醫師,他深入訪談了三千多組的親子,發現有百分之33的孩子都回答『有胎內記憶』…
Thumbnail
「當他慢慢的長大,各種能力也隨著成長而漸漸成熟時,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入很多期待,而忘了為人父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家庭裡的素養課〉
Thumbnail
女兒最近愛上韓國女團Blank Pink,在這之前媽媽我是不會主動聽K-pop的,但從女兒開始洗腦全家後,也會想要了解女兒喜歡的人事物,有了對話才有機會彼此了解啊!
Thumbnail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Thumbnail
我們家的小孩很常有一個狀況就是玩到不願意去洗澡,有一晚,同樣的情境劇再次上演,我們家三歲的弟弟又不願意去洗澡了,這時候六歲的姊姊問:媽媽現在是幾點?我說:七點半了。姊姊說:喔!那弟弟我們趕快去洗澡,八點有妙妙犬布麗!弟弟竟然眼睛一亮的乖乖跟著姊姊去洗澡。
Thumbnail
Podcast是一個很神奇的媒介,閱讀僅只是作者與讀者之間透過文字的連結,但podcast是可以用聽的方式連結,彷彿就像是位朋友在與你聊天,創作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就拉得更近了,生動的聲音語言讓作者的輪廓更加立體,透過説與聽,能更加認識這位作者與他的理念和生活。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中不難發現較默默、較沒有自信的孩子有些共通點是來自較多責備的家庭。例如做不對就遭到批評⋯久了孩子很容易自我連結為:我是很沒有用的、我是很沒有能力的。於是長大後在班上成了凡事不敢先出頭、有想法不敢說出口的人格特質。
Thumbnail
今天回到家,女兒開心的分享著在學校參加的科學社團有多麼的好玩,還拿出道具示範給我們看,我突然在女兒的眼神中看到了光芒,這正是學習的光芒啊!而學習的起點就是「覺得好玩」!
Thumbnail
今年九月是值得特別記下的一年,女兒上小學一年級,兒子也第一次踏入校園成為幼兒園小班新鮮人,整個暑期在幫孩子們準備開學的用品、房間的佈置,才漸漸發覺孩子已經長大了⋯
Thumbnail
該不該用3C育兒這個議題時常在網路上引發地方媽媽們的論戰,說真的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若爸媽們時常的興趣就是盯著手機,那麼孩子也很難避免的想要使用,再加上孩子的腦部發育尚未完善,太早接觸聲光及短片都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
Thumbnail
我記得這本書是在六年前肚子裡懷著女兒時買的,當時就有聽過『胎內記憶』這個詞,但不是很確定是什麼意思,這本書的作者池川明是日本知名婦產科醫師,他深入訪談了三千多組的親子,發現有百分之33的孩子都回答『有胎內記憶』…
Thumbnail
「當他慢慢的長大,各種能力也隨著成長而漸漸成熟時,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入很多期待,而忘了為人父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家庭裡的素養課〉
Thumbnail
女兒最近愛上韓國女團Blank Pink,在這之前媽媽我是不會主動聽K-pop的,但從女兒開始洗腦全家後,也會想要了解女兒喜歡的人事物,有了對話才有機會彼此了解啊!
Thumbnail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Thumbnail
我們家的小孩很常有一個狀況就是玩到不願意去洗澡,有一晚,同樣的情境劇再次上演,我們家三歲的弟弟又不願意去洗澡了,這時候六歲的姊姊問:媽媽現在是幾點?我說:七點半了。姊姊說:喔!那弟弟我們趕快去洗澡,八點有妙妙犬布麗!弟弟竟然眼睛一亮的乖乖跟著姊姊去洗澡。
Thumbnail
Podcast是一個很神奇的媒介,閱讀僅只是作者與讀者之間透過文字的連結,但podcast是可以用聽的方式連結,彷彿就像是位朋友在與你聊天,創作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就拉得更近了,生動的聲音語言讓作者的輪廓更加立體,透過説與聽,能更加認識這位作者與他的理念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