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當你看不懂當代藝術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當你看不懂當代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跨了不同素材的呈現,甚至攝影及印刷技術等媒材。六大子題則分別以〈攝影時代的繪畫〉、〈拉鋸〉、〈如畫的場景〉、〈凝視的詩意〉、〈歷史取鏡〉與〈融合新境〉呈現現當代擁有更多元技術後,該如何回望何謂繪畫、何謂攝影,而兩者又該帶給現世的人們什麼樣的思考面貌。

raw-image

大概國高中之後,智識逐漸發展,那年紀很正常地,我們開始渴望理解、表現得懂事,然後竟不得不承認,自己看不懂宮崎駿、看不懂村上春樹、看不懂新詩和一切所謂當代藝術,總是在每場劇情片、每本寓意深遠的小說、每幅畫作背後反覆咀嚼,所以它想表達的是什麼呢?越想越是看不透,直到大學的現代詩選課,教授提到了詩的可解、不可解與不必解,才終於理解了很多時候我們看不懂某些作品,是因為我們「太想要」看懂它。

也許如謝榛所謂:「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日常中水月、鏡花,美好就是美好,誰需要非得搞懂它的創作理念、藝術價值之類的等等,任何藝術形式亦然。看得懂、看不懂又如何?走在展間很多時候靠的是一種心境上的觸動,莫名的某幅畫、某幅攝影作品就是讓你思考到這些那些,懂得作品當下的短暫一瞬是如何被分割,且停滯成永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更因為自己《從拉斐爾到梵谷》再走到畢卡索的真跡面前,所以也彷若穿越了時空,從古至今走過,再把眼光從今至古回頭望,才明白畢卡索是何以偉大與突破,在平面的畫作上,卻能以線條呈現多重視角,描繪出不同角度的臉龐;而明明是飽和鮮明的色彩,卻能展現畫中人物的抑鬱。在這AI的時代,仍是能彰顯他的獨特與不可取代,試想該怎麼下指令,才能讓AI機器人創作出既不仿真、亦不屬於現有任一流派的藝術作品呢?

raw-image


raw-image

走出展間在大廳流連的時候,意外聽見幾個似是美術科系的學生,談論自己最愛的作品,以及其見解,大抵是關於顏色、構圖等等,再次體驗了展間的奇妙,我們身在同一時空,卻抵達了如此不同的遠方,卻在返程時都因為藝術而感到飽滿。

就像這次展出的杉本博司《海景》,他說:「每次眺望大海,我都感到一股平靜的安全感,彷彿回到遠祖的家;踏上一場觀看之旅。」他透過黑白底片及精準構圖,呈現大海這樣最單純且永恆不移的畫面。我們在展間透過這樣的黑白成像,看見最多的反而是自己,他的「海」與反射中的「我」仿若重曝,卻擁有更深邃一層的哲學詩意。

raw-image



avatar-img
Yihan的沙龍
49會員
111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令作品變得滿佈說教意味,而是單純的取材於本土歷史、認同於本土意識,用文化藝術或者娛樂的角度作為切點,讓更多人有了進一步認識這段歷史的新手門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3/5台北大空襲
具體來說我應該是先愛上HYUKOH的音樂開始的,在曾經視覺還沒被螢幕綁架的那些年,好像也仍對所有事物感到新鮮和好奇的那些天,每每在書本、廣播、廣告、某個朋友名人,或是各式各樣的哪裡看到一首歌、一個團體的名字,縱使只是單純的一串名字,都足以興致勃勃的把那一串文字或抄或記在腦袋中的某處,待有網路及螢幕、
4/5《AAA tour》2025-Kaohsiung
無論是滅火器、美秀集團那種,吼叫、開圈、衝撞以釋放滿腔熱血的場次;或是像我是機車少女在祭舞台,輕聲鼓掌尖叫、輕柔擺動身體,那種具體而緩補滿能量的場次;又或是聲子蟲,40分鐘的純然樂曲,及刻意改成黑白畫面的大螢幕,搭配黃昏的magic hour,既魔幻且寫實的氛圍,突然有了好喜歡現在這個當下的幸福感。
不令作品變得滿佈說教意味,而是單純的取材於本土歷史、認同於本土意識,用文化藝術或者娛樂的角度作為切點,讓更多人有了進一步認識這段歷史的新手門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3/5台北大空襲
具體來說我應該是先愛上HYUKOH的音樂開始的,在曾經視覺還沒被螢幕綁架的那些年,好像也仍對所有事物感到新鮮和好奇的那些天,每每在書本、廣播、廣告、某個朋友名人,或是各式各樣的哪裡看到一首歌、一個團體的名字,縱使只是單純的一串名字,都足以興致勃勃的把那一串文字或抄或記在腦袋中的某處,待有網路及螢幕、
4/5《AAA tour》2025-Kaohsiung
無論是滅火器、美秀集團那種,吼叫、開圈、衝撞以釋放滿腔熱血的場次;或是像我是機車少女在祭舞台,輕聲鼓掌尖叫、輕柔擺動身體,那種具體而緩補滿能量的場次;又或是聲子蟲,40分鐘的純然樂曲,及刻意改成黑白畫面的大螢幕,搭配黃昏的magic hour,既魔幻且寫實的氛圍,突然有了好喜歡現在這個當下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