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貼的貓咪》以18歲麻耶的視角倒敘房子的故事,麻耶的父親在她三歲的時候,因為心臟病突發過世,因此一直都是她跟媽媽(美雪小姐)相依為命。麻耶不疾不徐地喝著奶茶,向讀者說起庫瑪先生加入她們日常生活的過程。
日本與斯里蘭卡有什麼關係呢?庫瑪先生第一次到美雪家時,說起斯里蘭卡的貓與老鼠童話(頁54-56),麻耶無法相信這兩種生物能夠相親相愛,甚至貓咪吃掉老鼠爸爸跟媽媽之後,還願意收養三隻小老鼠。在《體貼的貓咪》裡,麻耶是個早熟的小孩,「即使才小學三年級,當時煮飯洗衣都已經難不倒(麻耶)。」(頁12)也難怪她聽著庫瑪先生的童話故事,能夠及時指出童話的矛盾之處。
只是,現實生活的困難與矛盾,往往超乎人們想像。美雪與庫瑪因為東北震災的義工活動而認識,直到一年後再次相遇才更加認識彼此。然而國籍問題始終是兩人通往幸福道路的門檻,即使來自於一座散發璀璨光芒的島嶼,踏在日本的國土上,庫瑪永遠都是個外國人(假如庫瑪先生是個金髮碧眼的歐美人士,又會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吧!),生活受到嚴格的限制與潛在的歧視。第一次被懷疑自己的腳踏車是贓車,第二次成為逾期居留的外國人,被送到拘留所等待遣返。
原本平靜的生活,因為國籍(甚至是難民)問題,而變得困難重重。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的今日,因為戰爭或政治迫害而引發的難民問題仍舊是個燙手山芋。除了庫瑪先生以外,在《體貼的貓咪》裡,還有另一位隱藏難民身分的人物—隼人;也因為他的難民身分,使得他根本無法在日本找到工作。這些人就像躲藏在城市角落的老鼠,一舉一動受到國家監控,甚至被法律綁得動彈不得。
《體貼的貓咪》幾乎有2/3的篇幅都在處理庫瑪逾期滯留的問題,也反映政府官員或法律的僵化及不人道。同時,當被害者想要反擊時,需要付出龐大的金錢與時間,並且必須保證在時限之內找到足夠的外援(包括金錢與人脈)。試想: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如何做到?中島京子藉由這個故事,也讓讀者思考法律、正義、以及人性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