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外擴廠看台積電全球布局(2023.8.1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積電的德國廠板拍定案,預定投資大約40億美元,同時會有歐洲的半導體業者合資。比較美國3奈米廠的400億美元,日本28奈米廠的85億美元,顯然在歐洲這個廠也會是成熟製程。

這幾筆錢有多大,我們可以用台積電去年2022整年獲利約400億美元來當標準,以此來看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吃掉了2022一整年的獲利,而日本和德國廠的支出則是略少,只有美國這邊的1/3。

台積電全球佈局

台積電全球佈局


在德國和日本方面,一般預期2025後成熟製程晶圓生產將進入激烈競爭變成一片紅海,所以這些賠錢廠只能當成給客戶的服務費,加上和歐洲日本的外交讓利。而在美國方面,亞歷桑那的是先進製程且支出巨大,加上美國現在的產業文化,可以說前面也是難關重重。最後大概只能變成送給美國爸爸的保護費。

但些海外投資是否不划算呢,其實也不見得。在如今晶圓代工的戰場上,如果從財務和技術來看台積電已經是絕對無敵,光在2022年研發費用就超過50億。反觀往日最大的對手三星電子2022整年的獲利是300億美元,新加入晶圓代工戰場的intel在2022年的獲利則是80億美元。兩家公司不但在技術上落後台積電,連財務上都每況越下,根本無力投入能夠威脅台積電的研發費用,尤其intel如果這幾年老本吃完還沒能追上台積電,基本可以宣告完蛋。

所以最後能動搖台積電的只剩兩件事情,第一是新的技術取代現有CMOS製程,第二點則是國際環境的變動。前者目前還沒有任何跡象,後者則很明顯可以看到日本的前車之鑑。當年日本在記憶體市場徹底輾壓美國,最後使得美國出手直接透過政策重擊。可以說台積電現在的一切做為就是避免歷史重演。

而台美關係可以說就是台積電現階段最重要的保護傘,只要能夠展現誠意,在美國的政府和國會之間擋住對台灣不利的政策,那麼再花錢蓋三座亞歷桑那廠對台積電來說都是划算的支出。這也回到我們一直強調的,台灣安全的戰場不在台灣海峽,而是在美國國會的會議廳和白宮的辦公室裡。

#台積電 #亞歷桑那 #德積電 #歐積電 #日積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何必問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何必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2
最近台灣常常各種暴雨,而在中國也是在經過幾週的大雨後,洞庭湖發生了潰堤,此時中國又出現了各種令人迷惑的神操作。尤其合攏缺口時,是揮舞紅旗衝上去的,簡直就是春晚在表演,別說是台灣人了,連大陸人都在網路上一起傻眼。這次潰堤的實際情況,就是這區的官員是個腦包,而在搞砸以後,還想靠政治正確掩蓋自己的失職。
Thumbnail
2024/08/02
最近台灣常常各種暴雨,而在中國也是在經過幾週的大雨後,洞庭湖發生了潰堤,此時中國又出現了各種令人迷惑的神操作。尤其合攏缺口時,是揮舞紅旗衝上去的,簡直就是春晚在表演,別說是台灣人了,連大陸人都在網路上一起傻眼。這次潰堤的實際情況,就是這區的官員是個腦包,而在搞砸以後,還想靠政治正確掩蓋自己的失職。
Thumbnail
2024/07/24
最近接到觀眾要求,想知道川普是怎麼在槍擊案中逃過一劫的。我們在這邊特別寫了這篇文章,說明槍手為甚麼失敗的關鍵原因。
Thumbnail
2024/07/24
最近接到觀眾要求,想知道川普是怎麼在槍擊案中逃過一劫的。我們在這邊特別寫了這篇文章,說明槍手為甚麼失敗的關鍵原因。
Thumbnail
2024/07/15
中國網路上經典的酸Luxgen段子,真的挺好笑的。 這個文章重點其實倒不是Luxgen有多爛,而是體現了中國廠商社群經營的專業和犀利,一篇小文章可以幫比亞迪抵過幾億元的廣告,然後輕輕鬆鬆把Luxgen消滅。像裕隆、宏達電這種連基本行銷和公關都做不好的土財主型廠商,哪知道怎麼對抗,只能被人家秋風掃落
Thumbnail
2024/07/15
中國網路上經典的酸Luxgen段子,真的挺好笑的。 這個文章重點其實倒不是Luxgen有多爛,而是體現了中國廠商社群經營的專業和犀利,一篇小文章可以幫比亞迪抵過幾億元的廣告,然後輕輕鬆鬆把Luxgen消滅。像裕隆、宏達電這種連基本行銷和公關都做不好的土財主型廠商,哪知道怎麼對抗,只能被人家秋風掃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積電德國廠板拍定案,預定投資大約40億美元,同時會有歐洲的半導體業者合資。比較美國3奈米廠的400億美元,日本28奈米廠的85億美元,顯然在歐洲這個廠也會是成熟製程。 這幾筆錢有多大,我們可以用台積電去年2022整年獲利約400億美元來當標準,以此來看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吃掉了2022一整年獲利。
Thumbnail
台積電德國廠板拍定案,預定投資大約40億美元,同時會有歐洲的半導體業者合資。比較美國3奈米廠的400億美元,日本28奈米廠的85億美元,顯然在歐洲這個廠也會是成熟製程。 這幾筆錢有多大,我們可以用台積電去年2022整年獲利約400億美元來當標準,以此來看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吃掉了2022一整年獲利。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1. 引言 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股價於2023年突破1000元新台幣大關,不僅標誌著公司市值的新高度,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影響力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對台灣股市、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積電自身的多層面影響。
Thumbnail
1. 引言 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股價於2023年突破1000元新台幣大關,不僅標誌著公司市值的新高度,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影響力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對台灣股市、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積電自身的多層面影響。
Thumbnail
最近對台積電稍微做了一些功課,上週台股收盤終於站上2萬點,權重最高的台積電必然功不可沒,從今年不到600點的價位,漲到了780點,台積電未來還能不能續漲,對台股大盤的影響必然也很大,我們就來簡單看一下台積電的近況與未來前景。 我不是半導體專家,對這產業也沒有深入的了解,僅能從目前看的到的資
Thumbnail
最近對台積電稍微做了一些功課,上週台股收盤終於站上2萬點,權重最高的台積電必然功不可沒,從今年不到600點的價位,漲到了780點,台積電未來還能不能續漲,對台股大盤的影響必然也很大,我們就來簡單看一下台積電的近況與未來前景。 我不是半導體專家,對這產業也沒有深入的了解,僅能從目前看的到的資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是台股一夫當關的角色,周遊列國設廠,是商業的考量,😑也有政治的考量。⚡️身為用電怪獸,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馬不停蹄,雖然建設周折不斷,台積電8日宣布,美國商務部和 TSMC Arizona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備忘錄,基於《晶片與科學法》,💰TSMC Arizona將獲得
Thumbnail
⛰️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是台股一夫當關的角色,周遊列國設廠,是商業的考量,😑也有政治的考量。⚡️身為用電怪獸,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馬不停蹄,雖然建設周折不斷,台積電8日宣布,美國商務部和 TSMC Arizona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備忘錄,基於《晶片與科學法》,💰TSMC Arizona將獲得
Thumbnail
2024一月台積電狂飆,目前628,雖然距離二年前的高點672還有一段距離,但也讓大家懷抱不少希望。 我用條列式的整理,做個小結好了。 1. 營收表現及展望 台積電第四季表現優於預期,全年獲利為9791.71億台幣,EPS 32.34元。2023年全年營收預估成長20%以上,在2021年左右
Thumbnail
2024一月台積電狂飆,目前628,雖然距離二年前的高點672還有一段距離,但也讓大家懷抱不少希望。 我用條列式的整理,做個小結好了。 1. 營收表現及展望 台積電第四季表現優於預期,全年獲利為9791.71億台幣,EPS 32.34元。2023年全年營收預估成長20%以上,在2021年左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