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牛吃海藻可減少甲烷排放...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甲烷(methane,CH4)是僅次於二氧化碳(CO2)的溫室氣體,而相同分子數的甲烷對地球增溫的影響其實比二氧化碳大(大約24-30倍,不同的研究得到的數值略有不同)。所以,降低甲烷排放也是當務之急。


但是,甲烷的排放有大約一半來自於牲畜--反芻類如牛,在打嗝以及放屁的時候,都會放出大量的甲烷。


有些人會說,那就不要吃牛肉就好了。在理想的世界裡,可能可以達成;但是我們活在一點都不理想的世界,能夠為了愛自己(不是愛地球,因為地球怎樣都會存在,只是會變得不適合人居住而已)而不吃牛肉、不喝牛奶的人並不多,所以只能想辦法讓牛不要在打嗝與放屁的時候釋放那麼多甲烷了。


在2021年,加州的研究團隊給牛吃紫杉狀海門冬(Asparagopsis taxiformis),發現可以降低牛的甲烷排放。這種海藻是紅藻的一種,又名「蘆筍藻」,也是夏威夷蓋飯(poké)的作料之一。



其實,賓州的研究團隊在2016年就試用過紫杉狀海門冬,效果還不錯,但是卻發現差異頗大,於是他們決定再來測試看看。


這次,他們把20頭牛分成四組,分別是對照組、低劑量(0.25%)、高劑量(0.5%)以及吃牛至(oregano)的組別(之前有研究發現牛至也可以抑制甲烷排放)。海藻或牛至是混合在食糧中,每一組的牛會連續吃這些飼料28天,前面的21天並不收集數據,而是等最後七天才收集數據。


研究團隊分析發現,雖然之前曾有研究發現牛至可以降低甲烷排放,但是在這次的實驗中,牛至的效果並不顯著。


而服用海藻的組別,在一開始吃的時候效果很好,甲烷排放降低了55%;但是到了後期,效果就下降到統計上不顯著的程度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牛的瘤胃裡面的微生物(主要是Methanospharea),到了後期已經適應了藻類裡面的化合物,於是就不再有效了。


到底紅藻裡面是什麼成分可以抑制那些產甲烷的微生物呢?根據過去的研究,可能是溴仿(Bromoform,CHBr3)。研究團隊以溴仿來處理兩種產甲烷菌,Methanobrevibacter reminantiumMethanosphaera stadtmanae,也發現的確有效。


雖然以溴仿處理產甲烷菌的確有效,但牛的實驗發現這個效果不能維持。對照之前加州團隊的測試,好像效果比較好(甲烷排放的抑制效果達到82%)?不過,加州研究團隊的方法在實務上可能沒辦法做到,因為他們是一天分成兩次餵給牛吃,如果要讓「海藻牛」的價位維持在比較親民的程度,恐怕沒辦法這樣做,還是得像這個研究裡一樣,直接加在每日口糧裡。


所以,到底給牛吃海藻能不能一直都有效呢?又去重看了一次2021年的研究,他們測試的時間比較長(147天)、效果也比較好,而且沒有在後期消失。不過,他們用的牛是安格斯-赫里福德雜交肉牛,而這個研究用的是荷蘭乳牛。會不會這也有影響呢?


參考文獻:


Indugu N, Narayan K, Stefenoni HA, Hennessy ML, Vecchiarelli B, Bender JS, Shah R, Dai G, Garapati S, Yarish C, Welchez SC, Räisänen SE, Wasson D, Lage C, Melgar A, Hristov AN, Pitta DW.0.Microbiome-informed study of the mechanistic basis of methane inhibition by Asparagopsis taxiformis in dairy cattle. mBio0:e00782-24.https://doi.org/10.1128/mbio.00782-24


Breanna M. Roque, Marielena Venegas, Robert D. Kinley, Rocky de Nys, Toni L. Duarte, Xiang Yang, Ermias Kebreab. Red seaweed (Asparagopsis taxiformis)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enteric methane by over 80 percent in beef steers. PLOS ONE, 2021; 16 (3): e0247820 DOI: 10.1371/journal.pone.02478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302會員
1.1K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甲烷(methane,CH4)是僅次於二氧化碳(CO2)的溫室氣體,而相同分子數的甲烷對地球增溫的影響其實比二氧化碳大(大約24-30倍,不同的研究得到的數值略有不同)。所以,降低甲烷排放也是當務之急。 但是,甲烷的排放有大約一半來自於牲畜--反芻類如牛,在打嗝以及放屁的時候,都會放出大量的甲
Thumbnail
甲烷(methane,CH4)是僅次於二氧化碳(CO2)的溫室氣體,而相同分子數的甲烷對地球增溫的影響其實比二氧化碳大(大約24-30倍,不同的研究得到的數值略有不同)。所以,降低甲烷排放也是當務之急。 但是,甲烷的排放有大約一半來自於牲畜--反芻類如牛,在打嗝以及放屁的時候,都會放出大量的甲
Thumbnail
全球多個國家都致力於2050年實現碳零排放,養豬產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如果想要實現農業永續經營,從生產過程中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是最重要的一步。 豬場在飼養過程中所產生的糞水,經過沼氣廠處理的沼液沼渣能回歸農田,不僅為農作物提供成本低廉且優質的肥料,更能減少碳排放,近年來也已經被更多農民接受。
Thumbnail
全球多個國家都致力於2050年實現碳零排放,養豬產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如果想要實現農業永續經營,從生產過程中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是最重要的一步。 豬場在飼養過程中所產生的糞水,經過沼氣廠處理的沼液沼渣能回歸農田,不僅為農作物提供成本低廉且優質的肥料,更能減少碳排放,近年來也已經被更多農民接受。
Thumbnail
二十多年過去了,全球各國積極推廣環保,各式各樣政策推陳出新,不遺餘力,可惜一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好些政客更連同那些偽科學家經常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務求讓千千萬萬的群眾相信不再保護地球,人類便會滅亡......
Thumbnail
二十多年過去了,全球各國積極推廣環保,各式各樣政策推陳出新,不遺餘力,可惜一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好些政客更連同那些偽科學家經常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務求讓千千萬萬的群眾相信不再保護地球,人類便會滅亡......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想像一下。 美國、澳洲、阿根廷養很多牛 →牛肉好吃、牛奶重要 →但,牛排泄放屁 →溫室效應 →但,繼續養牛&吃牛肉喝牛奶。我們今天喝的牛奶能夠在超商輕易取得是因為1944年瑞典人發明利樂包+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大力推動鐵路運輸+飲食習慣改變。這也是過去一百多年來畜牧業與酪農業的描寫。
Thumbnail
想像一下。 美國、澳洲、阿根廷養很多牛 →牛肉好吃、牛奶重要 →但,牛排泄放屁 →溫室效應 →但,繼續養牛&吃牛肉喝牛奶。我們今天喝的牛奶能夠在超商輕易取得是因為1944年瑞典人發明利樂包+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大力推動鐵路運輸+飲食習慣改變。這也是過去一百多年來畜牧業與酪農業的描寫。
Thumbnail
皮埃爾·奧里 Pierre Aury 指出甲醇在航運未來提出的燃料方面的種種不足。 在COP1和COP28之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3.5億噸增加到2023年預期的歷史新高37.5億噸,增長了60%。
Thumbnail
皮埃爾·奧里 Pierre Aury 指出甲醇在航運未來提出的燃料方面的種種不足。 在COP1和COP28之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3.5億噸增加到2023年預期的歷史新高37.5億噸,增長了60%。
Thumbnail
NASA確定減少甲烷解救氣候暖化...2023 年初,NASA發表一篇文章,確定甲烷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因,NASA利用裝在國際太空站的EMIT儀器偵測(Earth Surf
Thumbnail
NASA確定減少甲烷解救氣候暖化...2023 年初,NASA發表一篇文章,確定甲烷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因,NASA利用裝在國際太空站的EMIT儀器偵測(Earth Surf
Thumbnail
每公斤牛肉的碳排放量是60公斤,而每公斤羊肉的碳排放量是24公斤。
Thumbnail
每公斤牛肉的碳排放量是60公斤,而每公斤羊肉的碳排放量是24公斤。
Thumbnail
全球暖化的主因眾所皆知是因為溫室氣體影響,而除了石化產業,畜牧業也是加速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期英國一家新創,便研發了一款針對牛隻的口罩,希望用這樣舒適又新潮的方式降低牛對全球暖化的影響程度。 畜牧業發展快速,牛成為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者 隨著畜牧業規模化,牛隻數量已經多到可以對全球暖化產生一定影
Thumbnail
全球暖化的主因眾所皆知是因為溫室氣體影響,而除了石化產業,畜牧業也是加速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期英國一家新創,便研發了一款針對牛隻的口罩,希望用這樣舒適又新潮的方式降低牛對全球暖化的影響程度。 畜牧業發展快速,牛成為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者 隨著畜牧業規模化,牛隻數量已經多到可以對全球暖化產生一定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