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媽媽,也是一位女性主義者!》從懷孕到哺育,化解母親身處父權體制的兩難處境,找回女性主義中失落的母職實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raw-image


🤰強烈推薦

V太太 性別評論者王兆慶 
彭婉如基金會執行長
成令方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林靜儀 衛生福利部次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顧問醫師
許菁芳 作家         
曾心怡 心理師、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諶淑婷 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懷孕、生產、哺乳、育兒等每個階段,面對大小不一的社會「勸導」,媽媽們很常非自願地得到來自各方的批評指教:「雖然還有剖腹產,但什麼都比不上自然生產。」「沒有什麼比母奶對寶寶更好!」「孩子的事情,問爸爸不如問媽媽!」如果女性主義代表的是解放與擁有選擇,那麼何不讓我們同時是媽媽,也是一名女性主義者!讓媽媽在每個階段與過程都能夠有自己的選擇,從懷孕時開始做起吧!撰寫獨一無二的生產計畫、選擇對自己最好的哺乳方式、試著放下罪惡感,讓孩子的爸(另一個大麻煩)像媽媽一樣獨力照顧孩子……種種作法,都讓母親變得更「女性主義」。受不了這一切的、辛苦的媽媽們,團結起來吧!媽媽們不需要再獨自忍受社會枷鎖,透過交換資訊、現身公共場所、組織團體,母性會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改變社會對母親的偏見與眼光,最重要的是,這一切努力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孩子,讓孩子成長於更平等的社會中。身兼母職的記者奧蕾莉.布蘭克集結母親們的見證與專業人士的分析,在本書中抨擊母親們經歷的偏見與不平等,並整理出多種方式,為母職提供更好的環境。本書以自然、幽默的文筆,協助母親們在日常生活中結合母職和女性主義。作者打破完美母親的形象,層層解析導致女性在母親角色中感到孤立無援的機制,幫助母親重新找回自信與自尊。


👶溫馨推薦

這本書清楚地說明了一個女性主義者認知並主張已久的事實:母職是一個政治問題,而母親是一個政治身分(儘管不同流派之女性主義者可能在如何表述此主張上各有差異)。作者利用母職的不同階段,以及在不同階段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呈現出母職在父權體制和資本主義社會中如何被塑造,又如何和性別、性傾向、種族、國籍、階級、社經地位、身心健康等其他的壓迫體系彼此交織與相互影響。本書也生動地描寫了,在厭女的性別規範、服務父權支配的社會體系,以及單一的理想化母職想像下,「壞媽媽」存在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女性稍不注意就可能失格,但好媽媽卻只能有一種樣貌。也正是因為如此,女性主義者理當對母職敘事抱持著批判性的態度,但更重要的是,同時認可到母親們在這個批判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政治與革命夥伴。當母職的想像和期待被徹底解構,母職的選擇也才可能自由。──V太太(性別評論者)


就算你(還)不是一位媽媽,也未必是一位女性主義者,都可以透過這本書同理兩種矛盾、衝突身分的掙扎。二十一世紀,我們已經知道女人不是生育的工具、女人不是行走的子宮,女人是人。現在,不再會有人說:「因為女人的天職是養兒育女,所以女人不需要工作╱不應該拋頭露面╱不必享有投票權。」(兩百年前確實有人這樣說!)但是,法國作家奧蕾莉.布蘭克一針見血指出現代社會尚未解決的思想緊張──生了小孩、當了媽媽,就等於向傳統父權體制效忠嗎?有沒有人可以當一位「媽媽+女性主義者」?那會是什麼樣子?會有什麼改變?本書為此提供了建議和證據。想要調和兩種身分衝突的朋友,這是可以用得上的強心針。──王兆慶(彭婉如基金會執行長)


我是臺灣第一代的女性主義者。當年我們離婚和單身的人很多。與女性主義者最遙遠的距離是婚姻與母職。經過五十年的民主化,通過各種平權法律並落實多樣社會福利政策,我可以對年輕一代的男女和同志大聲說,你不需要放棄享受當母親的機會,你甚至可以在婚姻框架以外,當稱職滿足的母親。母職是人生成長的挑戰,女性主義的實踐也是可以豐富我們生活的養分。──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本書真誠的視角與充足的思考材料,歡迎所有對母職有疑惑、不滿、反思的人,一同加入討論。──許菁芳(作家)


閱讀《我是媽媽,也是一位女性主義者!》時,我感到難以形容的暢快舒坦,成為媽媽十一年來的怨氣、尷尬、憤怒、疲憊與驚慌失措,以及這些年背著母職同時投注女性人權社會運動的決心與兩難,有了一位遠方的支持者,是啊!母職注定是一個最傳統的性別角色,但透過作者奧蕾莉.布蘭克的個人經歷、豐富訪談與專業分析,幫助我們看到讓女性在母職裡陷入孤立無援的真實原因。──諶淑婷(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作者介紹
奧蕾莉.布蘭克Aurélie Blanc

記者,專攻女性議題,多年來致力於研究與反歧視相關的主題,現於《Causette》雜誌定期談論婦女權利和女性主義。二〇一八年曾出版《兒子,你將成為一個女性主義者!》(Tus eras un homme-féministe mon fils !),在法國大受好評。

譯者介紹
周桂音

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博士。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2022首獎得主。文字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獎決選入圍、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首獎等。著有小說《近曙》、《幻影小說家》、《月光的隱喻》。譯有《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牆:沙特短篇小說》、《唯一的玫瑰》、《搖籃曲》、《夜晚的血都是黑的》、《作家的祕密生活》、《單純》、《少女與夜》等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2會員
468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本來不太敢分享這篇,怕寫得充滿偏見,但想挖掘的也真的是兩種文化中母性的刻板、傳統印象。 以前不覺得母性有什麼好,甚至覺得中華文化提倡的母性背後的意義頗為恐怖,最好不要跟它扯上關係。...
Thumbnail
本來不太敢分享這篇,怕寫得充滿偏見,但想挖掘的也真的是兩種文化中母性的刻板、傳統印象。 以前不覺得母性有什麼好,甚至覺得中華文化提倡的母性背後的意義頗為恐怖,最好不要跟它扯上關係。...
Thumbnail
母親節帶來的喜悅和矛盾,反映了母親在生活中的付出和犧牲。對於新手媽媽來說,這個節日更多地意味著壓力和挑戰。儘管生活充滿挑戰,但希望每一位母親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確幸,並為自己的付出感到驕傲。母親節快樂!
Thumbnail
母親節帶來的喜悅和矛盾,反映了母親在生活中的付出和犧牲。對於新手媽媽來說,這個節日更多地意味著壓力和挑戰。儘管生活充滿挑戰,但希望每一位母親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確幸,並為自己的付出感到驕傲。母親節快樂!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在16年前,第一次當媽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_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我必須擔起照顧這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能為自己未來負責的能力,如果可以,也希望他能為這社會做出一些的貢獻,對於步入職場快20年的我,沒有一件工作的難度,可以超越養育孩子。   
Thumbnail
在16年前,第一次當媽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_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我必須擔起照顧這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能為自己未來負責的能力,如果可以,也希望他能為這社會做出一些的貢獻,對於步入職場快20年的我,沒有一件工作的難度,可以超越養育孩子。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