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怕孩子太早對運動失去熱情,或是想避免過度訓練或太早碰到瓶頸,你該建立哪些觀念?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競爭帶來的問題

孩子們喜歡競爭,但家長們更喜歡競爭!為了滿足自己對競爭的渴望,家長和教練可能會讓孩子接觸過於激烈或過於高階的運動項目。即使孩子在體能上尚可負荷,他們也難以在心理上應對訓練和比賽中的情緒壓力。教練和家長常因下列兩種安排帶給青少年運動員壓力,一是太早讓兒童接受高壓的訓練和比賽日程,二則是「比賽/訓練」的比例過高。

raw-image


◎過早參與競爭

大多數兒童第一次參加的體育活動都是組織化的競賽。通常4歲的兒童可能就參加過有組織的聯賽,這些聯賽有正式的規則、裁判和正式隊服,而這些競賽的主要目標都是獲勝。

在美國,3到5歲的兒童已經會參加游泳和體操比賽,而5到6歲的兒童就會參加田徑、角力、棒球和足球比賽了!在巴西,6歲的兒童已經會參加足球和游泳比賽;在加拿大,6至8歲的兒童也已經會參加省(州)級比賽了(Passer,1988年;Passer和Wilson,2002年)。

當然,也有一些令人震驚的故事。在1980年代末,一名9歲的女孩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參加了馬拉松比賽。幾年後,在舊金山,一名12歲的女孩也跑完了類似的距離。這些賽事的主辦單位,特別是家長,難道沒有考慮到過早訓練、疲勞、熱傷害的風險、心臟損傷、生殖系統的變化和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嗎?在另一個案例中,我們訪問了一位父親,他的兒子被曲棍球隊開除。該隊從8月開始訓練,比賽則從9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到次年3月中旬。教練在12月告訴這名小男孩去尋找另一支球隊,因為他明年將會被現隊開除。教練認為這是為了孩子好,給他時間和機會去尋找另一支球隊。事實上,如果這名男孩不是一個11歲的孩子,教練的行為確實可以被視為是負責任的。但不幸的是,根據他父親的說法,這名男孩最終選擇退出比賽,並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在體育運動中,這種教練的行為其實很常見(Bigelow,2000年)。

早點開始參加比賽是逼迫兒童進步的其中一種方式。從訓練的第一年或第二年開始,有些家長或教練就會帶孩子去參加重要的州、省或國家級比賽。高要求的訓練和高挑戰性的比賽會讓教練不得不想辦法增進運動員適應高強度運動的能力。這種方法在很多情況下確實會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達到巔峰,也確實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然而,等到孩子身心靈都成熟,可以再度突破自我之時,他們也都早已筋疲力盡。到了這時,有些人已經會開始放棄運動,有些人則難以在青少年時期重返巔峰。更糟的是,他們的身體因為在發育階段時就受到太多重複性的壓迫,上半身及下半身都會出現軟組織損傷。這些軟組織損傷都是源自他們在一年之中進行太多劇烈運動,而沒有時間休息及恢復體力的結果(Mariscalco和Salvan,2011 年)。此外,有大量的研究顯示,若孩子沒有競爭及取勝的壓力,而是在父母的鼓勵下享受運動的樂趣,他們會覺得運動更有趣(MacPhail等人,2003年;Mulvihill 等人,2000年)。

此外,400公尺、800公尺和1500公尺等田徑比賽項目,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會造成負擔。因為這些項目對速度、速耐力、無氧耐力和有氧耐力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良好的訓練基礎才可以進行。如果兒童過早參與三級跳遠,也可能出現類似的不良後果。這是因為三級跳遠會對身體產生一連串的重複性衝擊力。這些衝擊力不會像跳遠那樣被沙子和屈膝著地的動作吸收掉,而是直接衝擊到孩子的脊柱。孩子的肌肉和韌帶穩定系統尚不成熟,可能無法承受太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從而導致背部疼痛(MacDonald 和 D'Hemecourt,2007年)。約有30%的青少年曾因劇烈活動或運動而感受過某種形式的背痛(Cupisti等人,2004 年)。8歲及8歲以上的兒童從事三級跳遠時,需要有足夠的力量起跳,也要能負荷著陸時的衝擊力。在歐洲許多國家,兒童在16歲之前禁止參加400公尺田徑以及三級跳遠比賽,必須要接受足夠的訓練才可以。

兒童過早參加不適合的運動,罪魁禍首往往是教練、家長和比賽的主辦單位。為了展現自己的能力,教練們往往會保留自己帶領的輸贏紀錄,對這些人來說,孩子們只是統計數字而已!兒童不應為教練的野心付出代價。有些雄心勃勃的家長也會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運動賽事中嶄露頭角、成為冠軍,但他們缺乏耐心,只想立即看到成果而不願意等上四到六年的培養期。如果比賽的主辦單位和教育委員會能夠根據兒童的潛力來安排比賽,並規範兒童參加高層級競賽的相關年齡限制,那兒童的運動環境就有機會因他們而變得更好。

◎比賽過於頻繁

教練通常會希望孩子的比賽經驗和專業運動員一樣多。以加拿大的冰上曲棍球和美國的足球為例:冰球比賽中,8到10歲的兒童每個賽季要打60到80場比賽。教練的邏輯是:職業球員每個賽季要打80場比賽,所以如果兒童長大後想成為職業球員,就必須打一樣多場比賽!我們甚至聽說有一些家長會根據職業運動員的訓練時數來規畫孩子一週的訓練課表。更糟的是,我們還聽過有位父親對自己的兒子說:「你當然可以去派對玩,但要知道,你在放鬆的時候,也有人正在努力練習。」

相比之下,蘇聯團隊運動訓練系統正值黃金發展期時(1950年代到1980年代),其團隊運動訓練和比賽的比例是4比1。在北美,有些兒童團隊運動訓練和比賽的比例能達到1比1就不錯了。而在冰球中,訓練和比賽的比例更是高得離譜:是三場比賽對一場訓練!如此,這些孩子哪有時間練習運動技能和培養體能?通常參加冰球、棒球、足球或籃球等團隊運動的孩子還會參加週末的錦標賽。在此情況下,訓練和比賽的比例可能比1比1還要更低。難怪這些孩子在技能、體能及賽後恢復方面都進步較慢,情緒上也承受著遠遠超乎他們能負荷的壓力。

田徑、體操或滑雪(不一定是游泳)等單人運動的情況就好多了。這些項目的訓練和比賽比例往往是8比1或10比1。

我們必須明白,兒童早期的成功並不能保證他們將來的成功,也不一定意味著他們會成為明日之星。童年時期的成功可能帶來更多競爭,從而導致兒童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和技能熟練度不足。孩子參加比賽的次數越多,專注於訓練的機會就越少,技能熟練度和場上表現也可能隨之退步。對兒童而言,多練習少比賽非常重要,這不僅是成功的祕訣,也是作為運動員成功的關鍵,即使這種成功不一定意味著職業生涯的成功,但無疑是運動員生涯的成功!

◎強調獲勝

如果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培養有天賦的運動員,那就必須在兒童體育中著重技能的發展,而非強調獲勝。強調獲勝會帶給兒童壓力,阻礙他們培養運動技能,甚至進一步發展出錯誤的技能。

兒童發展技能的最佳方式是在有趣、無壓力、無威脅的環境中練習。這樣的環境在競技體育項目中很少見。多數情況下,孩子們都是比太多賽,而幾乎沒有時間去練習能幫助他們成為更優秀運動員的技能。

舉例來說,在像曲棍球這樣的聯賽中,孩子一季就要參加多達80場比賽,因而花較少時間練習技能。比賽是運用技能的場合,而非培養技能的過程。如果沒有在比賽前適當培養技能,孩子就可能不斷應用那些錯誤的技巧。不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就難以糾正回來。這些錯誤技巧可能可以在早期發展階段帶來成功,但絕對無法勝任更高層級的比賽。

例如,如果有名教練想培養一名10歲的一流業餘角力選手,他可能會鼓勵孩子學一些花式投擲技巧,因為這能為孩子帶來更多發光發熱的機會。然而等孩子到了14歲,他的投擲技巧可能就會顯得不足,因為他沒有在早期就培養出足夠的肌力和力量來學習正確的技巧。這位年輕角力選手花了太多時間練習花式投擲,卻沒有打下足夠堅實的技術基礎。因此他到14歲時可能會開始感到氣餒,因為其他孩子都能在角力的基本功(如腿部攻擊)上表現得更好。

◎歧視發育較晚的兒童

渴望勝利的教練通常會派最優秀的球員上場,而他們往往都是那些發育比較早的球員,因為他們個頭更大、更強壯、速度更快也更有耐力。所以發育較早的兒童在隊上通常都是先發,而發育較晚的兒童都得坐冷板凳。

童年時期,發育較早的兒童無疑是更好的運動員。然而許多研究也顯示,發育較晚的兒童可能更有潛力在成年後達到某項運動的國際水準。事實上,1980年代東歐的前共產國家為了在體育界占有主導地位,他們挑選潛力運動員的標準從發育較早的兒童改為了發育較晚的兒童。因為根據經驗,他們發現發育較早的兒童表現頂多符合他們的期望;而發育較晚的兒童表現則更穩定,多數情況下甚至有更好的成績。我們也可以在足球比賽中見到這種差別,也就是發育較晚的兒童會在高層級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Ostojic等人,2014 年)。

發育晚兒童的青春期生長高峰來得比發育早的兒童晚,然而其持續的時間也比發育早的兒童長。因此,發育晚的兒童成年後的體育發展通常比發育早的兒童更好。很可惜的是,許多兒童體育項目中通常因為太強調勝利,而讓發育晚的兒童無法擁有平等的參賽機會。這些兒童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受到歧視。——摘自臉譜出版《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奧運金牌教練教你如何幫助孩子發揮最佳運動潛力,同時健康成長,邁向成功運動員之路


 |徐國峰 策畫・選書.導讀 臉譜出版 科學化運動訓練書系KFCS 作品|

美國國家肌力體能訓練協會(NSCA)終身成就獎得主世界級奧運金牌教練、週期化耐力訓練先驅──圖德.O.邦帕博士為不同階段的孩童與青少年量身打造的運動訓練最權威指南以大量深度研究與實際經驗為基礎為不同的身心發展階段設定相對應的訓練計畫從練習方法、課表、評估、賽事指引、營養學到打破訓練迷思幫助你以最適合的步調提升孩子運動能力、獲得正向經驗讓孩子在維持運動興趣、不致疲乏的同時,在運動員之路上穩步向前,達致卓越表現


張育銘(國風國中游泳隊教練)/潘瑞根(臺灣資深田徑教練暨長明賞召集人)/鍾聖哲(斗南高中田徑專任運動教練、中華民國專任運動教練協會中區幹事)/魏振展(臺北市立大學鐵人三項教練)──專業推薦


要培養出一名傑出的運動員,我們都知道應該盡早開始。然而,孩子並不是縮小版的大人,適合大人的訓練方法,並不一定適合孩童與青少年,我們必須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心理狀態與目標,為孩子量身打造訓練計畫,並隨時根據他們的身心變化評估調整,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稍有不慎,不僅無法達成訓練目標,更可能讓孩子因訓練過度疲乏、受傷,甚而永遠澆熄孩子對運動的熱情與興趣。

有鑑於此,曾親自訓練出四名奧運金牌選手的教練、顧問暨運動科學家圖德.O.邦帕博士(Tudor O. Bompa, PhD),以他在運動界培訓青少年運動員到奧運冠軍超過40年的專業知識,佐以大量實際科學研究,並與許多青少年運動訓練的專家交流,總結出大量實用的經驗和資訊,與運動生理學家麥克.卡雷拉(Michael Carrera)合作撰寫成《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這本專為家長和教練設計的權威性指南,將幫助你為6~18歲的孩童到青少年量身訂做最合適的運動訓練計畫,聚焦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讓他們在健康成長的同時,充分發揮運動潛力。


本書詳細介紹了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訓練策略,包含──

◆ 前青春期(入門階段[6~10歲]至形塑運動能力階段[11~14歲])的基礎訓練

◆ 青春期中後期(專項化階段[15~18歲])的能力培養

◆ 後青春期(菁英運動表現階段初期[19歲~])的專項訓練

每一章節都提供了實用的評估方法、柔軟度、速度、靈活度、敏捷度、肌力、爆發力和耐力等方面的訓練建議及範例,並附有圖片示範,讓你能夠清楚參照、輕鬆上手。

除了訓練計畫,書中還涵蓋了營養的重要性,提供了實用的飲食建議,幫助年輕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保持最佳狀態。最後,書中也挑戰了一些常見的訓練迷思,揭示了哪些運動設備和方法真正有助於訓練效果,哪些則可能帶來反效果。

這本書將成為家長和教練的重要參考指引,幫助你為孩子們制定最合適的訓練計畫,確保他們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也能夠健康成長並獲得運動成就。讓孩子在正確的指導下逐步發展運動能力,也避免過度訓練和受傷,這正是培養出未來運動明星的關鍵。


80會員
396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白鳥先生幾乎每天都出門散步,而且會一邊散步一邊拍照。他的最愛是一部小型數位相機。他右手拿著導盲杖,左手將數位相機擺在腹部按下快門。因為他沒有看螢幕,所以別人不知道他在拍照。   身旁經過的自行車、屋頂一角、一群高中女生的背影、耀眼的太陽、水戶藝術館的高塔、居酒屋的櫃臺、霓虹燈的光暈與路燈的亮光︙
「和看不見的人一起,才看得見的事物是什麼?」 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2022 Yahoo!News 本屋大賞 非虛構書大獎!
對兒童而言,有良性競爭,或有機會和同伴一起玩耍、感受自己為團隊的一份子非常重要。因為這有助於培養兒童的性格,如毅力、團隊合作精神、運動家精神和生理成熟度等,讓兒童在體育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良性的競賽不但能幫助兒童的全面發展,也有益於培養兒童與社會的關係。比賽讓兒童有機會可以應用在練習中學到的技能和戰術
獲獎無數的森本千繪從國中起,就立志「製作廣告,而且一定要製作趣味十足的廣告」。她創意獨具的靈感都是如何誕生的呢?森本千繪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創意,不要覺得自己的想法『無聊』,先提出來,試試水溫。」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哲學×人類學×社會學 我們不再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法國出版後一個月銷量破萬冊! 化繁為簡的哲學大師訪談錄,追隨者書架上最後一本拉圖著作, 也是共存於蓋婭的我們認識拉圖的最佳導引。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林新惠|小說家 陳宗文|國立政治大學
白鳥先生幾乎每天都出門散步,而且會一邊散步一邊拍照。他的最愛是一部小型數位相機。他右手拿著導盲杖,左手將數位相機擺在腹部按下快門。因為他沒有看螢幕,所以別人不知道他在拍照。   身旁經過的自行車、屋頂一角、一群高中女生的背影、耀眼的太陽、水戶藝術館的高塔、居酒屋的櫃臺、霓虹燈的光暈與路燈的亮光︙
「和看不見的人一起,才看得見的事物是什麼?」 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2022 Yahoo!News 本屋大賞 非虛構書大獎!
對兒童而言,有良性競爭,或有機會和同伴一起玩耍、感受自己為團隊的一份子非常重要。因為這有助於培養兒童的性格,如毅力、團隊合作精神、運動家精神和生理成熟度等,讓兒童在體育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良性的競賽不但能幫助兒童的全面發展,也有益於培養兒童與社會的關係。比賽讓兒童有機會可以應用在練習中學到的技能和戰術
獲獎無數的森本千繪從國中起,就立志「製作廣告,而且一定要製作趣味十足的廣告」。她創意獨具的靈感都是如何誕生的呢?森本千繪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創意,不要覺得自己的想法『無聊』,先提出來,試試水溫。」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哲學×人類學×社會學 我們不再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法國出版後一個月銷量破萬冊! 化繁為簡的哲學大師訪談錄,追隨者書架上最後一本拉圖著作, 也是共存於蓋婭的我們認識拉圖的最佳導引。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林新惠|小說家 陳宗文|國立政治大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委屈,大聲說出來啊。 什麼也不說,只在心裏生悶氣,誰知道你的感受?又有誰明白你所承受的委屈?要是你根本沒有求助,怎能怪別人沒有及時伸出援手呢?既然選擇啞子吃黃連,就只能吞下所有苦果。問題是,為什麼要默默承受委屈呢? 以前我就是那種什麼也悶在心裏的人,期待什麼也不用說便有人能猜中我的心意
Thumbnail
你是一年活了一天, 365 天都一樣,還是一年活了 365 天,每天都不一樣的新鮮?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想著只要有朝一日擁有了某樣東西、達到了某項目標,然後人生就會不一樣、就會完全的幸福快樂,結果並沒有,甚至追求完一樣之後,還有更多的追求。這篇文我想帶你把《靈魂急轉彎》的三個祕密找出來,讓人
Thumbnail
如何在重重繁複的枝條葉縫中 撥開屬於我們的藍天 或許在層疊遮掩的餘光透露中 享受若隱若現的揣想 最是自由 尤甚快感 如果你一揭穿序幕 三秒鐘 或許我已經膩煩而逃脫 如果你打開天窗 陽光刺目 或許我早已曝曬乾涸如疾土 終究等待是值得慶賀
Thumbnail
近日有讀者問:「可以享受戀愛,交遊廣闊,成為萬人迷,又能覺醒嗎?」 乍看此問題時,我不懂他的意思。 因為,這是很矛盾的事,當你還執迷於愛慾,甚至追求財色名利,怎麼可能覺醒。 我回他,說他這問題,等於是問我,他可以穿著衣服在水中嬉戲,又不弄濕衣服嗎? 後來,我才搞懂他的意思,原來他不懂什麼是「覺醒」.
Thumbnail
把作品刻意定位在某個風格流派, 就會出現這樣「誤殺」的結果, 把好的作品打入十八層地獄。
覺得別人比較好 就去選那個別人 不要留著我 又總拿來跟她比較 因為 世上只有一個她 也沒有另一個我
Thumbnail
小如到現在想起自己考99分,常常半夜還是會嚇醒。幸好窗邊的晴天娃娃總是那樣守護著她。 那是個英文考卷少1分打一下的年代。除了滿分不用被打之外,一次隨堂考下來,整間教室像極了一間屠宰場,滿是大家哀鴻遍野的慘烈叫聲。
Thumbnail
如果你想看鯨魚,就不要遠眺那些航行的船隻; 也要小心,不要去注意在葉子上爬行的、小小的蟲兒; 不能去看那些高高低低、軟綿綿的雲朵; 或是那些很吸引人的、粉紅色香香甜甜的玫瑰;
Thumbnail
因為想要增進寫作的能力,陸陸續續看了不少跟寫作相關的書籍,例如:自由書寫術、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精準寫作、大人的11堂寫作課等等,但是書看完了,書是書,我是我。書裡面介紹好多實用的寫作心法跟技巧,卻總是提不起勁來練習,直到我遇到了這本書—《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書籍介紹 這本書與其說是
Thumbnail
你需要大王準備的一套「女權全餐」。我知道你沒有心情研讀那些複雜的女權歷史與各式理論。請放心,不正經的大王只推薦你娛樂作品,這些作品充滿驚悚、刺激的情節,甚至我們可以暫時忽略作品裡的女權議題,它們卻都仍然充滿某種類型電影能帶給你的樂趣。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委屈,大聲說出來啊。 什麼也不說,只在心裏生悶氣,誰知道你的感受?又有誰明白你所承受的委屈?要是你根本沒有求助,怎能怪別人沒有及時伸出援手呢?既然選擇啞子吃黃連,就只能吞下所有苦果。問題是,為什麼要默默承受委屈呢? 以前我就是那種什麼也悶在心裏的人,期待什麼也不用說便有人能猜中我的心意
Thumbnail
你是一年活了一天, 365 天都一樣,還是一年活了 365 天,每天都不一樣的新鮮?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想著只要有朝一日擁有了某樣東西、達到了某項目標,然後人生就會不一樣、就會完全的幸福快樂,結果並沒有,甚至追求完一樣之後,還有更多的追求。這篇文我想帶你把《靈魂急轉彎》的三個祕密找出來,讓人
Thumbnail
如何在重重繁複的枝條葉縫中 撥開屬於我們的藍天 或許在層疊遮掩的餘光透露中 享受若隱若現的揣想 最是自由 尤甚快感 如果你一揭穿序幕 三秒鐘 或許我已經膩煩而逃脫 如果你打開天窗 陽光刺目 或許我早已曝曬乾涸如疾土 終究等待是值得慶賀
Thumbnail
近日有讀者問:「可以享受戀愛,交遊廣闊,成為萬人迷,又能覺醒嗎?」 乍看此問題時,我不懂他的意思。 因為,這是很矛盾的事,當你還執迷於愛慾,甚至追求財色名利,怎麼可能覺醒。 我回他,說他這問題,等於是問我,他可以穿著衣服在水中嬉戲,又不弄濕衣服嗎? 後來,我才搞懂他的意思,原來他不懂什麼是「覺醒」.
Thumbnail
把作品刻意定位在某個風格流派, 就會出現這樣「誤殺」的結果, 把好的作品打入十八層地獄。
覺得別人比較好 就去選那個別人 不要留著我 又總拿來跟她比較 因為 世上只有一個她 也沒有另一個我
Thumbnail
小如到現在想起自己考99分,常常半夜還是會嚇醒。幸好窗邊的晴天娃娃總是那樣守護著她。 那是個英文考卷少1分打一下的年代。除了滿分不用被打之外,一次隨堂考下來,整間教室像極了一間屠宰場,滿是大家哀鴻遍野的慘烈叫聲。
Thumbnail
如果你想看鯨魚,就不要遠眺那些航行的船隻; 也要小心,不要去注意在葉子上爬行的、小小的蟲兒; 不能去看那些高高低低、軟綿綿的雲朵; 或是那些很吸引人的、粉紅色香香甜甜的玫瑰;
Thumbnail
因為想要增進寫作的能力,陸陸續續看了不少跟寫作相關的書籍,例如:自由書寫術、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精準寫作、大人的11堂寫作課等等,但是書看完了,書是書,我是我。書裡面介紹好多實用的寫作心法跟技巧,卻總是提不起勁來練習,直到我遇到了這本書—《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書籍介紹 這本書與其說是
Thumbnail
你需要大王準備的一套「女權全餐」。我知道你沒有心情研讀那些複雜的女權歷史與各式理論。請放心,不正經的大王只推薦你娛樂作品,這些作品充滿驚悚、刺激的情節,甚至我們可以暫時忽略作品裡的女權議題,它們卻都仍然充滿某種類型電影能帶給你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