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bot's Dream is the dream of all us | 觀後隨筆《再見機器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The Robot's Dream is the dream of all of us.

📖
《再見機器人》改編自美國繪本作家薩拉‧瓦倫 (Sara Varon)同名圖文小說,以童心般的筆觸,洗鍊地描繪製著人人必經的課題-如果緣份走到盡頭,我們選擇依戀還是放手?1980年的紐約曼哈頓,是當時音樂與街頭藝術的文化重地,但文化的薰陶卻沒有溫暖狗狗寂寞的心靈,反之日漸蒸騰於小狗的心中,周而復始的在夜晚獨自微波著起司通心粉、打掃著足夠生活兩人卻只有一人的單身套房,直到機器人的出現,才打開了狗狗塵封的心門


薩拉‧瓦倫 (Sara Varon) 同名繪本《Robot Dreams》

薩拉‧瓦倫 (Sara Varon) 同名繪本《Robot Dreams》

🏛️

至於設定紐約的曼哈頓,導演帕布羅貝嘉(Pablo Berger)也於「映CG Media」的專訪提及《再見機器人》與繪本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狗狗與機器人,紐約也化身成主角之一,大從中央公園、布魯克林、紊亂卻風趣的地下鐵,小至各式廣告牌、屋外的逃生梯以及對影壇各式各樣的致敬(都藏在各處細節裡)都原封不動的呈現於電影中。這樣的堅持與情誼,來自於紐約是帕布羅貝嘉就讀電影時的居住城市,它見證了帕布羅貝嘉的成長,也影響了他往後的創作生涯。

🐶

狗狗與機器人,一個期待有伴,一個對世界一無所知,猶如初來乍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兩個單純且真摯的心,沒有海誓山盟的承諾,只有一個眼神、一瓶可樂、一首歌,那刻狗狗不再是曼哈頓裡的過客,他也成了別人的朋友,而且還是最好的朋友。直到機器人與狗狗因意外而分離,兩人在無數思念的夢裡重逢又在現實分離,兩顆落空的心會如何找到彼此


raw-image



一個等待、一個期待,電影無比真摯的情感,路過了或許是所有人的曾經、現在、或是將來,無論與我們共鳴與否,確定的是我們對「真誠」的依戀與期許;狗狗與機器人,可能是曾經的你,也或許會是未來的他。在這103分鐘裡,沒有語言的符號、沒有對性別的意識,我們只看得見兩顆真摯卻錯過的心。

是我們都忘了,還是本來就沒有那麽重要呢?

電影在簡潔童趣的清晰線條風格(clear line)底下,試圖問出現實的我們對於關係的追求,如果我們能在螢幕的真摯前,忘卻言語與性別,那現實的我們面對一段關係的選擇會是狗狗還是機器人呢?最終機器人教會了狗狗什麼是愛,與狗狗到最後的卻不是機器人,兩人停下腳步回憶曾經的時光,選擇留下了回憶與緣分的琥珀,帶走了成長的養分繼續前行,也在遺憾中,找到了自己選擇。

raw-image


可能沒有誰錯過誰,時而,風也仍會吹往曾經、浪花也仍會打往曾經,但至於未來,一切都是無悔與使然了。

《再見機器人》的情感柔化了現實的鋒利,帶領觀眾回到了心中跟狗狗與機器人一樣,最純粹的那面,想必也是口碑能夠在同期的《沙丘》旁持續發酵的關鍵。而童趣的光線下,背後留下的仍是現實課題的陰影,留給我們去撥開與解讀,這些餘韻的背後是成長、是作一段人生的白日夢,方可成為《再見機器人》撼動人心的力道。


raw-image


|Director|

Pablo Berger

|Writers|

Pablo Berger

Sara Varon

20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nest的沙龍
5會員
15內容數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喜歡電影? 在螢幕前的我們,都不是在追求一個斬釘截鐵的答案 追求的,是感受這份熱情交織在一起的片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曼哈頓生活的主人公——獨居狗狗,因孤獨而購入了陪伴機器人,隨著劇情發展,兩者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反映出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情感與關係的思考。影片不僅是一部動畫,更深刻地反映了觀眾的生活經驗和感情觀。無論是機器人的重逢期待,還是狗狗的深思,皆展現了情與理的交織。
Thumbnail
在曼哈頓生活的主人公——獨居狗狗,因孤獨而購入了陪伴機器人,隨著劇情發展,兩者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反映出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情感與關係的思考。影片不僅是一部動畫,更深刻地反映了觀眾的生活經驗和感情觀。無論是機器人的重逢期待,還是狗狗的深思,皆展現了情與理的交織。
Thumbnail
在AI狂潮之下,機器人科技也並未停歇,紐約警察即將在今年召喚汪汪隊支援! AI目前的缺陷之一就是它沒有物理身體,終究很難在我們的三維世界產生具體的行動,不過,現在已經有許多新創正投入人形機器人的開發,並且替他們裝入大型語言模型,雖然技術還不能說很成熟,例如,機器人的反應時間還是太久,看起來還是不夠「
Thumbnail
在AI狂潮之下,機器人科技也並未停歇,紐約警察即將在今年召喚汪汪隊支援! AI目前的缺陷之一就是它沒有物理身體,終究很難在我們的三維世界產生具體的行動,不過,現在已經有許多新創正投入人形機器人的開發,並且替他們裝入大型語言模型,雖然技術還不能說很成熟,例如,機器人的反應時間還是太久,看起來還是不夠「
Thumbnail
「#機器人守則 Three Laws of Robotics」由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 #IsaacAsimov 在其小說《我,機械人I, Robot 》裡率先被提出;但在他的機器人系列裡,他卻頻頻擦邊於這些規則,甚而樂於打破。
Thumbnail
「#機器人守則 Three Laws of Robotics」由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 #IsaacAsimov 在其小說《我,機械人I, Robot 》裡率先被提出;但在他的機器人系列裡,他卻頻頻擦邊於這些規則,甚而樂於打破。
Thumbnail
本文為2019年的動畫選集《愛x死x機器人》中,《三個機器人》的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本文為2019年的動畫選集《愛x死x機器人》中,《三個機器人》的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在人工智能發展日趨成熟與先進的今日,人們對於人形智能的機器人管家始終有一種浪漫的想像。 希望能有一個忠實的為我們分擔家庭、公司上需要體力的勞務工作,也希望能像人一樣可以在孤單時和你對話談心。 而在距離人類可以上火星旅行的日子前,我們真的有可能研發出這樣的機器人嗎?你也喜歡機器人嗎? 不久前,
Thumbnail
在人工智能發展日趨成熟與先進的今日,人們對於人形智能的機器人管家始終有一種浪漫的想像。 希望能有一個忠實的為我們分擔家庭、公司上需要體力的勞務工作,也希望能像人一樣可以在孤單時和你對話談心。 而在距離人類可以上火星旅行的日子前,我們真的有可能研發出這樣的機器人嗎?你也喜歡機器人嗎? 不久前,
Thumbnail
書名:厭世機器人II:太空探索逃生手冊(Rouge Protocol & Exit Strategy) 作者:瑪莎‧威爾斯(Martha Wells) 譯者:翁雅如
Thumbnail
書名:厭世機器人II:太空探索逃生手冊(Rouge Protocol & Exit Strategy) 作者:瑪莎‧威爾斯(Martha Wells) 譯者:翁雅如
Thumbnail
【鬼不見的鬼故事】專題|或許人類的結局不是滅絕,而是過時,人工智慧就是我們的進化,就像過去智人淘汰其他人種那樣,是個難以避免的進程。或許我們該接受,末日與創造常常是並存的,有毀壞才有新生。但是,如果艾娃這樣的人工智慧,取代原本的人類,會怎麼樣呢?這個「人類社會」會變好還是變壞?
Thumbnail
【鬼不見的鬼故事】專題|或許人類的結局不是滅絕,而是過時,人工智慧就是我們的進化,就像過去智人淘汰其他人種那樣,是個難以避免的進程。或許我們該接受,末日與創造常常是並存的,有毀壞才有新生。但是,如果艾娃這樣的人工智慧,取代原本的人類,會怎麼樣呢?這個「人類社會」會變好還是變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