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春紅
王陽明曾為了實行朱熹的格物致知,而敬心格竹子七天七夜,但是啥理也沒得到,還大病一場。之後謫貶貴州,龍場開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而開創「心學」。
心即理(世上沒有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心外無物的優美描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現代的腦科學、心理學、生理學認為,人類的潛意識裡蘊藏著巨大潛能,只是被各種消極心態形成的自我壓抑著,無法顯現。本書談心力、談格局...談死亡共十四章,教讀者了解現實世界中意志和意念對我們的影響,學習踏實地根據自己的【良知】,【知行合一】安穩地活出生命的喜悅和滿足。
【良知】: 人對事物的當下反應和道德直覺,自然而然的知道是非所在。
【知行合 一】: 遵循良知,付諸實踐。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如果心靈為自我和物欲蒙蔽,基本的觀察判斷能力也會喪失,只有心靈達到一定的高度(虛靜清明的心),才可以看到更深更遠的地方。為了獲得這種高層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進行自我思想鍛鍊,循理去慾,即正心修身。心至純至精微天理,趨近聖人境界。
分享書中各章節,自已喜歡的理。
1、談心力。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2、談格局。無懼世人的毀譽,坦然面對政治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笑對生活的貧賤富貴,進而活出難能可貴的狂者胸懷。同流世俗而不合污。
3、談立志。心之所之,心之所向。
4、談實踐。人們可以在學習瞭解的基礎上再深入思考,讓這些資訊不斷地刺激潛意識,以便把知識提煉和消化,進而可以靈活自如地運用這些知識。即儒家所說的「篤行」
5、談克己。讓心擺脫欲望的操控,分清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滿足需要,而不是欲望。
6、談自省。凡事要懂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在別人身上找原因。懺悔將是一種享受。
7、談包容。因為包容別人而成就自己。
8、談靜心。循理去慾,不求靜而心自靜保持內心的中正平和。
9、談逆境。恐懼產生的根源在於人們根深蒂固的依賴情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事上磨練。
10、談仁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1、談讀書。四書五經闡述的心體,就是所謂的「天理」,體明就是道明。
12、談用人。人才的任用,不論遠近親疏,只論功過是非,對了要獎勵,有錯就要罰,增加團隊整體的凝聚力。
13、談藝術。可以享受藝術帶來的美和快樂,就是獲得游於藝的功夫。
14、談死亡。不以生喜,不以死悲。就沒有生死的憂患。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15、談圓滿。根據自己的良知行事,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完~~~
補充王陽明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