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腳麵線是家常食物,蘊含媽媽、阿嬤為家人祈福的心意。先滷豬腳,麵線煮好後,拌上豬腳的滷汁,上頭放一兩塊豬腳。紅褐油亮的豬腳,光看就誘人。麵線就剛好和太爛的差別,無所謂好不好吃。只是近來風氣轉變,如今為家人烹煮豬腳麵線的或許較少,反正許多餐廳、小吃店販售豬腳麵線,想吃不難。
豬腳麵線亦是祝壽食物,長輩過生日尤其討喜。中年後口味傾向鹹食,比起甜膩的奶油蛋糕,如今過生日我亦寧願吃豬腳麵線。
在台灣,倘若遭逢意外、出院、出獄之類,通常熱心親友會準備豬腳麵線,讓事主除晦氣、添福壽。假使不喜歡,事主吃兩口意思意思即可,無須整碗吃完。萬一事情嚴重一點,還可以過火爐。台灣鄉土劇偶爾會出現某人過火爐、吃一口豬腳麵線,周遭親友拍手慶賀重生的場景。
或因台灣大型天災甚多,颱風、地震等無從閃躲,台灣人習慣祈求神明以及不知名的力量消災解厄。即使是看似科學、理性的科技業,亦有外國人看來嘖嘖稱奇的習俗。不論那家公司(台積電也不例外),機台擺放零食綠色乖乖(祈求機器乖乖)已是慣例。放了乖乖工作若不順利,那就大家一起解決,但沒放乖乖卻是管理者疏失。為了職場和諧,一般人無論信與不信,全都遵守,反正放乖乖不算麻煩,且放乖乖至少能避免長官、同事囉嗦,這便是好處了。而乖乖須適時替換,一旦過期,靈力隨之消失,不可不慎。時代演變,並未改變台灣人以食物祈求順遂的習慣。
平常可吃、過生日可吃、補運可吃,豬腳麵線還真是台灣人的神奇食物,我還沒想到另一種食物足以相提並論。人到中年,深知世事多艱,倘若吃點豬腳麵線果真能補運添福去晦氣,實在是滿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