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支羅聞法見諦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缽,準備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羅迦葉居士正準備出城辦事,在往耆闍崛山的路上,他遠遠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羅迦葉請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知您可以為我開示嗎?」佛陀告訴迦葉居士:「現在時機並不恰當,我要先進王舍城裡托缽乞食,等回來時再為你解說。」

但阿支羅迦葉仍一再地請佛陀立即為他開示,佛陀於是答應了阿支羅的請求,阿支羅問道:「一切苦惱之事,皆是自心生起的嗎?」佛陀回答:「不應如此說。」阿支羅迦葉繼續問:「世尊!苦惱是由他法而生的嗎?」佛陀回答:「不應如此說。」阿支羅迦葉又問:「這些逼苦之事,是不是自心與他法共生而有的?」佛陀依然回答:「不應如此說。」

阿支羅迦葉繼續問:「難道苦是無因而生的?」佛陀回答:「苦非無因而生。」阿支羅困惑地問:「您說苦非自生、非他生、非自他共生,亦非無因生,難道世間沒有種種痛苦?」「世間實有苦。」佛陀慈悲地回答。

阿支羅再次請示佛陀:「既然您說實有苦存在,請為我開示苦的真實義理。」佛陀便開示:「苦的感受非本來就有,也非他法所生,因此不會是自他共生,也不是無因而生。真理,應該離開種種相對法,而回歸中道。諸佛如來皆說此法: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苦是由於無明而有行,因行而有識,識而有名色,名色而有六入,六入而有觸,觸而有受,受而有愛,愛而有取,取而生有,有而有生,生而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萬苦皆滅。」

阿支羅迦葉聽聞佛陀開示後,了知苦乃識心執取而生,而破除心當中的無明才是真正的滅苦之道。頓時遠離一切垢染,證得初果。於是阿支羅迦葉恭敬合掌,向佛陀稟白:「慈悲的佛陀,我已明瞭苦諦之理。從今日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此一生作佛弟子,願佛陀為我作證明!」阿支羅在至誠恭敬頂禮佛陀之後才離開。

阿支羅離開精舍不久,被一隻在路旁為保護小牛的母牛所觸殺,在臨命終時,因六根清淨,安詳自在往生。

比丘們在城中乞食時,聽到了有關阿支羅迦葉聞佛陀開示,命終無有怖畏的傳言,於是在乞食完畢後,便前往佛所請示佛陀:「世尊,阿支羅迦葉為何能證此無怖畏之報?」佛陀告訴諸比丘:「阿支羅迦葉已經了悟苦諦之理。能夠如實了知法的真義,才能遠離怖畏,得大自在。」

典故摘自:《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醍醐灌頂】:

人,因為「欲」而生此娑婆世界,而「苦」的來源就是「欲望」;欲望,則是來自於自身的一念不覺。想要得到自在和解脫,唯有離欲、離念。佛陀三轉法輪言:「此是苦,逼迫性,汝應斷。」《佛遺教經》云:「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若能從因上努力,保持覺性,不使六根出流攀緣六塵,直接從最根本的起始點下手,即截斷其源流,因滅則果滅。離卻了生,即無有滅相,真正究竟之樂,當下即是!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懺悔的沙龍
1會員
754內容數
懺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6
提早來的幸福,真的又驚又喜,當得知女兒懷孕時,真的是無比驚嚇,兩位年紀尚小的年輕人就這樣要當人爸媽了,當時的我是既擔心又害怕。等到真正要迎接新生命當阿嬤時,喜悅的心情油然而生,歡喜全寫在臉上! 女兒一次懷了兩個寶寶,一男一女來到我們家成了一個「好」字,親戚朋友都向我們.........
Thumbnail
2024/11/26
提早來的幸福,真的又驚又喜,當得知女兒懷孕時,真的是無比驚嚇,兩位年紀尚小的年輕人就這樣要當人爸媽了,當時的我是既擔心又害怕。等到真正要迎接新生命當阿嬤時,喜悅的心情油然而生,歡喜全寫在臉上! 女兒一次懷了兩個寶寶,一男一女來到我們家成了一個「好」字,親戚朋友都向我們.........
Thumbnail
2024/11/26
我大約在民國94年初認識一位朋友,當初她是慕我的名而來,她認為我幫忙照顧二嫂留下的四個小孩,令她很敬佩,但主要的目的是來渡我去○○道修行。我當時因自家不順,小孩叛逆,還有家族問題,兄嫂們怕我爭奪財產,整個環境紛紛擾擾,人生好像走到了谷底,甚至開始懷疑人生,在這期間她幫了............
Thumbnail
2024/11/26
我大約在民國94年初認識一位朋友,當初她是慕我的名而來,她認為我幫忙照顧二嫂留下的四個小孩,令她很敬佩,但主要的目的是來渡我去○○道修行。我當時因自家不順,小孩叛逆,還有家族問題,兄嫂們怕我爭奪財產,整個環境紛紛擾擾,人生好像走到了谷底,甚至開始懷疑人生,在這期間她幫了............
Thumbnail
2024/11/26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千里因緣一線牽,要成為夫妻需要莫大的因緣。如果都是善因緣,社會上也不會有那麼多問題。結了婚,各家就有一本難唸的經,這大概是因果的產物吧! 結婚後,相處的蜜月期不長,隨著孩子的出生,家庭問題就漸漸浮上檯面。長輩們常勸說「嫁雞隨..............
Thumbnail
2024/11/26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千里因緣一線牽,要成為夫妻需要莫大的因緣。如果都是善因緣,社會上也不會有那麼多問題。結了婚,各家就有一本難唸的經,這大概是因果的產物吧! 結婚後,相處的蜜月期不長,隨著孩子的出生,家庭問題就漸漸浮上檯面。長輩們常勸說「嫁雞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偉大 佛陀住世時,有位在家弟子祈求佛陀開示,並說道:「慈悲的佛陀啊!我每日學佛、念經、祈求,但為何我做生意都失敗;家宅不安,衰事纏身;甚至連衣食都成問題?到底我前世造了什麼惡業,今生受此果報?佛啊!請救我吧!」
Thumbnail
偉大 佛陀住世時,有位在家弟子祈求佛陀開示,並說道:「慈悲的佛陀啊!我每日學佛、念經、祈求,但為何我做生意都失敗;家宅不安,衰事纏身;甚至連衣食都成問題?到底我前世造了什麼惡業,今生受此果報?佛啊!請救我吧!」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在佛教經典ㄑ雜阿含經〉(卷五十)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阿難聽聞的事(如是我聞): 在那個時間,佛陀正住在舍衞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說法度人。   鄰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前來請問佛法。波斯匿王有著臃腫肥胖的身體,經過了旅途勞頓,揮汗如雨,來到佛陀的座前,已經氣喘不已~
Thumbnail
在佛教經典ㄑ雜阿含經〉(卷五十)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阿難聽聞的事(如是我聞): 在那個時間,佛陀正住在舍衞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說法度人。   鄰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前來請問佛法。波斯匿王有著臃腫肥胖的身體,經過了旅途勞頓,揮汗如雨,來到佛陀的座前,已經氣喘不已~
Thumbnail
最近聽說阿難的工作「好像」有些異動,今早上完舍利弗尊者的「佛法概論」,我連忙趕緊到法堂,走到了門口,我往內探了探,生怕一走進去,剛好遇到佛陀──還好,只有阿難在。
Thumbnail
最近聽說阿難的工作「好像」有些異動,今早上完舍利弗尊者的「佛法概論」,我連忙趕緊到法堂,走到了門口,我往內探了探,生怕一走進去,剛好遇到佛陀──還好,只有阿難在。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