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消防團》這部日劇主打懸疑推理題材,最後以邪教作為謎底,整體而言並不令人感到驚豔。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個探討主角太郎以推理作家身分一路成長的故事,其中多少透露出原作作者或編劇對作家一職的一些觀察,很值得玩味。
在本劇一開始,太郎在東京與人唯一的聯繫就是編輯打電話來催稿。當時他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獨居在狹小的房間中,缺乏與外界的深度交流,因此寫不出下一本佳作。後來,太郎搬到鄉下,被迫適應較為緊密的人際關係,種種刺激讓他的作家特質派上用場,再次變得敏銳。寫作的核心畢竟還是人,離群索居、與世隔絕終究會導致靈感枯竭。
從太郎原本執意拒絕加入消防隊,可以看出他不容易屈服於群眾壓力。不過太郎在目睹火災後,他又因為具有同理心再加上一點正義感而加入消防團。隨著劇情進入調查階段,太郎展現出略優於常人的觀察力和推理能力。到這裡為止,可以間接印證太郎有成為推理作家的資質。雖然從簽書會的橋段可以看出太郎作為作家並不是特別突出,但因為他想要守護隼地區並為這個地方將自身特質發揮到淋漓盡致,他由此得到源源不絕的靈感。也許比起天賦異稟的文采,更重要的是要有關心的事物,才會形成寫作的動能。
最後在雙方對峙時,太郎對邪教教主說:
「大家都認為作家的工作就是寫文章,但只會寫字是成不了作家的。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看透一個人的本質。我可以賭上我的作家生涯如此斷言,你根本沒有一絲一毫想要救贖他人的念頭,我從你身上感覺到的,就只有扭曲的控制慾。」
能夠說出這段話的太郎,顯然已經蛻變為真正的作家。他走進人群、付出真心,同時也不斷質疑、不斷觀察、不斷書寫,直到他能夠看透人的本質,並在邪教趁虛而入時,幫助受害者看透自己、識破騙局。這一局是作家的勝利,也是作家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