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護、職安、醫師算是三個綁在一起做健康服務的共同體
只是職安的角度可能跟我們有點不一樣
但是我們是相輔相成的角色
而職護跟臨場醫師或職醫又應該是如何配合呢?
今天是想聊一下我自己的經驗感受
職護很多時候都會被臨床的經驗限制住
主要是過去有很多事情都必須先問醫師
才能執行
面對病人的問題
通常第一時間也都會選擇不要解釋
請病人或家屬等醫師來查房的時候再問
我們也不會給醫師建議
不管是出自於尊重還是不想扛責任等等的原因
在臨床上
我自己覺得很少會跟主治醫師說
我覺得應該要做什麼治療
可能偶爾會建議住院醫師某個主治的習慣面對這個問題
要開什麼藥
你要不要開?
但到了職場
我覺得那是截然不同的
醫師不是每天都會來每天都會出現
你並沒有辦法馬上問到答案
甚至可能好幾個月才會來一次
如果什麼都要等醫師決定
那真的所有的事情都會大大的延遲
職護需要很強大的獨立性
面對所有的事情
初步都必須先自行判定
我真心的覺得
到了職場工作
第一心態是要移除什麼都要問醫師
當然
也不是說什麼都不要問醫師
以我是專職護理師來說
我最清楚這個職場的運行
所以我應該要能夠安排健康服務的進行
以及這個廠區需要什麼樣的幫忙
某個程度我認為醫師是一個加成作用
所以應該要是我需要什麼協助
來跟醫師討論這個協助的作法
了解他的意見是什麼
因為坦白說
醫師不一定很熟悉每個廠家的內部的運作
職護也是一個橋梁
就算醫師提出了一個專業的建議
也是需要由職護把這個建議跟各部門串在一起
那重要的是
我們要提出
遇過總公司的學姊
做異常工作負荷的時候
找出了高負荷的同事
判定是需要面談
經過訪談之後
高負荷的同事表達喔他是參加社團啦
或者就是不急著下班
待在辦公室做做自己的事
不是真的加班
那這個時候
身為職護的我們要做怎麼辦
因為客觀數據上分析出來
現在同事就是呈現高負荷
學姊去問醫師
這樣要不要訪談………
要我說錯嗎?
其實不是錯
因為這個”需要面談”的處理方式
其實沒有一定要怎麼處理
沒有一個針對需要面談的標準作業流程
反正指引就是說需要面談是建議找醫師來提供相關建議等等的
但這個問題需要問醫生嗎?
對我來說
它不是一個醫師開的order
現在病人不需要了還要找醫師來DC
但很多時候
還是有很多項目還是需要跟醫師先討論
畢竟健康服務是我們共同要去撐起來的
像是健康檢查的風險判定處理
這就是當職護第一項要跟醫師討論的吧
數值的標準要怎麼分類
每一個分類的處理措施等等
我好像常跟夥伴們說
[你想怎麼做]
其實我們面對每一項目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拿健檢風險判定處理來說
我們的醫師列一個標準給我
低度建議衛教
中度建議複檢
高度要面談
只是他只會說這樣
那接下來就是我們自己想怎麼做
去產出適合這間公司的方法
是我們得自己做的
面對問題的時候
自己有沒有先想過
這很重要
其實臨床上也是需要獨立思考
如果看到醫生order都不思考
直接就執行
也是要了解醫師其實是會開錯order的
到了職場上更會碰到很多不一樣的問題
是超出預想範圍的
有很多的項目其實都是只需要大方向對了
細節作法是因著職場不同可以改變的
加上醫師的時間有限
我覺得很珍貴
如果醫生不小心發呆了
我都會很懊惱了
所以每天都來公司上班的我們
應該先能夠篩選出最需要醫師協助項目
讓醫師可協助我們呈現更好的健康服務內容
而不是又把所有的問題丟給醫師去決定
他可能一個月來一次
可能三個月來一次
而且臨場醫師是計時收費的
是很有可能其他時間不回答問題的
很多問題如果要三個月才處理一次
那真的什麼工作都不用做的
還是之前說過的
批判性思考
我覺得是護理工作很重要的地方
面對臨場服務更是
讓醫師變成是健康服務的助力
才能讓我們自己的工作能夠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