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述
作者安妮·墨菲·保羅(Annie Murphy Paul)在本書提出了從個人出發到與他者互動的每個面向,有什麼能夠打破過往我們普遍認為大腦是怎麼回事,進一步提出可行的諸多案例,讓我們以更有效的方法運用大腦,提升生活品質。
大腦應該是什麼?
戰爭促進科技快速的進步,在二戰後,ENIAC第一代電腦的出現,給世人對於大腦有了「如電腦般快速」的想像與認知;到了2000年初,人們對於大腦有了可以「如肌肉般」透過大量的練習與持續累積被鍛鍊的新想像,埃里克森的一萬小時定律也是建立在這個概念上。
然而,我們大腦天生能力有限,像是有限的記憶力、有限的專注力、對於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大腦處理困難的事是有限制的。不管是快速還是被鍛鍊的大腦都有侷限。作者利用韓國因喜鵲多次大規模斷電的事例,提出了大腦「進行編織」的概念,大腦會不斷地重組重構。
鍛鍊系統二模式和提高學習的方法
- 個人內感受訊號:透過正念冥想,為自己的情緒標標籤,更加了解自己。這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夠以系統二的模式去思考處理各種事情、做出理性的判斷,而非依著系統一本能的反應。系統二模式好處多多,可以讓我們避免落入定錨效應*、易得性捷思法*、自利偏誤*。
定錨效應:因為先前的資訊(錨點),對後續的判斷產生影響。
易得性捷思法:進行判斷或行為時,我們依賴於腦海中直接浮現的例子。
自利偏誤:通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人格特質,而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環境影響,反之,對他人的成功與失敗則個別歸因於環境和人格特質。
- 因為難過,所以哭了?還是因為哭了,所以難過?答案是後者!在辨識自己的情緒時,感受身體發出的訊號,再為這些訊號標上可能是生氣、難過、緊張、害怕 (這些也有可能同時存在)。
- 認識自己的情緒需要重複多次、再評估調整的。
- 學習任何事情配上動作,效果遠比只看只聽只用大腦想好:書中提到一項實驗,是讓學生在沒有桌椅的教室裡上課,學生可以自由走動,或坐或躺。這項實驗結果顯示出,相比於坐在座位上上課的學生,這些學生也更好的學習表現。在教室之外的我們,可以進行至少兩小時的散步(在說明散步的好處,作者以丹尼爾康納曼為例),當然還是要依據個人的情況來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安排。
- Touch grass! 接觸充滿大自然的碎形將減輕疼痛、提高專注力、提升我們的創造力。
- 辦公室開放的環境讓我們更有效率? 事實上,根據書中提出的研究結果,開放空間反而讓合作降低。
- 間歇合作讓個人隱私和親密交流同時實現,在合作交流之外,個人能夠有自己風格的辦公桌空間喘息獨處。
要如何擴展大腦—在大腦外思考? 將抽象的事物與心智化為實體、圖像、可被觀察的方法。
- 有思想的空間思考:有一面牆(或任何可以記錄的載體,例如筆記本、電子記事軟體、素描本等)去卸載腦中的資訊,同時也在這個過程和資訊互動、理解。
- 以環境思考:所有書寫記錄下來的東西,是我們思考過程的結晶也是進一步思考的依據,這些筆記也是創造的體現。
費曼獲得諾貝爾獎後,史學家查爾斯韋納訪問費曼,其中提到了費曼的原創筆記和草圖。
韋納說這些是費曼的日常工作紀錄。費曼回應「那些就是我的研究工作」,韋納說,「這個嘛,研究是在你的大腦裡面完成的,指示研究的紀錄還在。」費曼並不接受這種說法,再回道「不是,那不是紀錄,那是能拿來用的。一定要把文件拿來用,紀錄就是文件。明白嗎?」
- 進行大腦外的思考,從個人延展到人際互動時,我們可以利用模仿,幫助我們過濾選項、有更多的策略參考、避免前人犯過的錯誤、也是避免隱瞞不對等的情況。作者則以賈伯斯參觀微軟的工廠後開創了Apple產品為「傑出的新創,高明的模仿」。
- 教比學,學到更多。
- 團體心智取代獨自思考:團體中,我們必須經過溝通、承認、重複、重述和闡述,這個過程讓我們避免認知個人主義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
- 團體活動可以消彌對立、促進理解:德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隆森提出的拼圖教室程序,改變了1970年代種族歧視嚴重的德州奧斯丁的公立學校。拼圖法讓學生團體合作、溝通並做出成果。這個同步的過程會讓我們願意合作、更親近、我們共患難的經驗也將強化彼此的連結、合作也讓學生避免穀倉效應。
- 同步:以生活的例子來說,若兩人一起盪鞦韆、方向都一樣,互相心中會產生信任、連結等正向人際的感受體驗。
謝謝你閱讀這篇文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按愛心!
2023/6/9 初稿 @Louisa Coffee
2024/8/14 定稿 @NT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