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思維:中國經濟萎靡不振,雪上加霜,主要矛盾在於「有效需求不足」!

更新於 2024/09/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中國日本商會日前公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比較去年,有6成在中投資的日本企業認為,中國2024年的經濟形勢將更為惡化。


(See:2024/09/03,自由時報,日本商會:6成日企認為中國2024年經濟形勢惡化)


事實上,中國8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7月份的49.4降至49.1,其製造業活動已經連續第四個月萎縮,顯示其經濟仍依據疲軟!


一、中國8月製造業PMI下滑,已連續第四個月萎縮,顯示其經濟仍依據疲軟!


中國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從7月份的49.4降至49.1,降幅超出預期。中國8月份製造業活動已經連續第四個月萎縮,這表明,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之際,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依然疲軟。


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六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7月份的49.4降至49.1,降幅大於預期。PMI在50以上表明製造業活動擴張,在50以下則表明製造業活動萎縮。


(See:2024/09/03,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中國8月製造業PMI下滑,表明經濟仍疲軟)


其實,中國經濟萎靡不振,早印證中國經濟出了問題且形勢進一步惡化,雪上加霜,已成中國人的共識。


二、中國經濟出了問題且形勢進一步惡化,雪上加霜,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共識!


中國經濟萎靡不振,最新公布的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再度低於榮枯線。大陸專業人士分析表示,這些都印證中國經濟出了問題且形勢進一步惡化,雪上加霜。


(See:2024/09/02,大紀元,中國經濟雪上加霜成大陸人共識)


中國的債務問題很難被忽視。儘管房地產行業的崩潰造成了很大的附帶損害,但由於中國嚴格控制的金融體系,破產的風險被降到最低。危險在於,政府可用於防止事態惡化的財政資源可能會減少。


對於大量的年輕人來說,沒有足夠的工作。7月,中國16至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從6月份的13%躍升至17%以上。


(See:2024/09/03,紐約時報中文網,中國重振經濟為何這麼難)


中國想要重振經濟為何如此艱難?問題癥結應出在:決策者不願認清問題癥結出在"有效需求不足"。竟猶仍堅持「產業政策」,卻導致產能過剩,遭到歐美補貼關稅反制。


三、中國經濟的癥結在「有效需求不足」!決策者須認清"內需不足"的嚴重性!


據日經中文網分析報導,目前來看,大家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在於有效需求不足」這個判斷已經基本達成一致。


(See:2024/09/02,日經中文網,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如何擴大內需?)


先前多次指出,中國經濟痼疾沉疴,主要問題癥結就在於:"有效需求不足"、"經濟未能恢復"。對症下藥,關鍵重點自然在於:"提出可以解決這些經濟問題的具體方案"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等經濟專家所提出的解方均屬一致,那就是,中國政府應採取「迅速、充分且持久的財政刺激措施」。


也就是,透過需求面刺激成長的政策,達成「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 ED)」,以補足消費需求不足、內需不振的困境,進而驅動內需經濟而刺激經濟成長。也就是「需求面」刺激經濟的政策


然而,中國經濟問題癥結既然主要在內需不足、消費不振,所需要的應是「需求面」的政策措施,但,中國卻投資製造業及擴大出口,則是「供給面」的政策措施,因此,其政策舉措可謂根本搞錯方向,方才導致造就今日其經濟問題積重難返的後果。


此即如中國旅美經濟學者程曉農所言:「中國產業政策如果正確的話,中國經濟何至於現在這樣悲慘?」堪稱一語道破關鍵所在。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8月初,美股台股等全球金融市場出現股災,主要反應包括:美國經濟「硬著陸」、日圓套利交易平倉的資金面因素,還有美國科技巨頭投資AI恐無法回收成本等多項擔憂。「美國經濟確實存在風險。」 市場的這些擔憂確實是下半年全球經濟的「黑天鵝」。學者提醒,中國經濟不佳所帶來的外溢效應,才是全球真正該擔心的問題之一。
英國《金融時報》: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與深圳的商辦空置率已高於新冠疫情嚴峻時期,分析師認為,顯示中國經濟低迷已損害企業信心。 中國經濟逆風加劇,8月工廠活動又進一步萎縮。經濟持續下滑,勞工糾紛此伏彼起。中國消費不足給全球經濟造成需求缺口。中國經濟持續凋零的主因:消費不振還日益低迷、缺乏經濟投資!
中國債市再次掀起搶購潮,並將10年期的國債收益率拉至歷史新低,央行甚至出手干預。分析認為,投資人湧入債市顯示對其經濟成長缺乏信心。金融時報︰中國債市泡沫恐會破裂! 中國債市若泡沫破裂,恐將引發廣泛金融風暴!更遑論,全球金融市場本身脆弱!8月5日日圓平倉交易引爆全球股市重挫,日本已成全球金融風暴中心!
中國經濟陷入泥沼,卻又想跟歐美打貿易戰,然後,竟破天荒爆發史上第一起中國軍機侵入日本領空的事件。 但經濟學者指出,中國的出口受到阻礙、外循環持續衰退,使得內循環也出現問題,今年要達成經濟成長率5%左右目標的希望,可能性越來越小。 中國房地產7月新屋房價創九年最大跌幅!其危機恐怕持續至2025年年底!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再次開足馬力擴大出口,這次競爭對手無處可躲。中國政府應對經濟疲軟方案是為製造業注入強心劑,但此舉擠壓了世界各地企業,並引發對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加拿大政府宣布將對中國製電動車課徵稅率100%的關稅,與美國對中國電動車課徵的稅率一致。根據加媒,加拿大新稅率將於10月1日生效。
中國經濟已伊於胡底!竟還有媒體在幫中國"擦脂抹粉",鬼扯什麼"中國全面崛起"、"中國科技領先",夸夸大言地質疑"西方人為什麼看不懂中國?"西方人確實曾看不懂中國,對中國人頗有誤解,誤以為讓中國"經濟自由化"後,就會"政治民主化"。殊不知,中國人卻是最會"自欺欺人"的!關此,魯迅的論述最為深刻與道地!
8月初,美股台股等全球金融市場出現股災,主要反應包括:美國經濟「硬著陸」、日圓套利交易平倉的資金面因素,還有美國科技巨頭投資AI恐無法回收成本等多項擔憂。「美國經濟確實存在風險。」 市場的這些擔憂確實是下半年全球經濟的「黑天鵝」。學者提醒,中國經濟不佳所帶來的外溢效應,才是全球真正該擔心的問題之一。
英國《金融時報》: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與深圳的商辦空置率已高於新冠疫情嚴峻時期,分析師認為,顯示中國經濟低迷已損害企業信心。 中國經濟逆風加劇,8月工廠活動又進一步萎縮。經濟持續下滑,勞工糾紛此伏彼起。中國消費不足給全球經濟造成需求缺口。中國經濟持續凋零的主因:消費不振還日益低迷、缺乏經濟投資!
中國債市再次掀起搶購潮,並將10年期的國債收益率拉至歷史新低,央行甚至出手干預。分析認為,投資人湧入債市顯示對其經濟成長缺乏信心。金融時報︰中國債市泡沫恐會破裂! 中國債市若泡沫破裂,恐將引發廣泛金融風暴!更遑論,全球金融市場本身脆弱!8月5日日圓平倉交易引爆全球股市重挫,日本已成全球金融風暴中心!
中國經濟陷入泥沼,卻又想跟歐美打貿易戰,然後,竟破天荒爆發史上第一起中國軍機侵入日本領空的事件。 但經濟學者指出,中國的出口受到阻礙、外循環持續衰退,使得內循環也出現問題,今年要達成經濟成長率5%左右目標的希望,可能性越來越小。 中國房地產7月新屋房價創九年最大跌幅!其危機恐怕持續至2025年年底!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再次開足馬力擴大出口,這次競爭對手無處可躲。中國政府應對經濟疲軟方案是為製造業注入強心劑,但此舉擠壓了世界各地企業,並引發對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加拿大政府宣布將對中國製電動車課徵稅率100%的關稅,與美國對中國電動車課徵的稅率一致。根據加媒,加拿大新稅率將於10月1日生效。
中國經濟已伊於胡底!竟還有媒體在幫中國"擦脂抹粉",鬼扯什麼"中國全面崛起"、"中國科技領先",夸夸大言地質疑"西方人為什麼看不懂中國?"西方人確實曾看不懂中國,對中國人頗有誤解,誤以為讓中國"經濟自由化"後,就會"政治民主化"。殊不知,中國人卻是最會"自欺欺人"的!關此,魯迅的論述最為深刻與道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中國面臨經濟危機,習無計可施,只能眼看股市繼續下跌!林猶仍高喊:堅持產業政策才有後發優勢!林的說法,挨批「是迎合中共胃口的口號」,「須對其錯誤導致經濟悲慘的結果負一定責任」!「把中國政府與市場結合的優勢,也是一種迎合中共胃口而提出的口號。」「中國產業政策如果正確的話,中國經濟何至於現在這樣悲慘?」
Thumbnail
中國經濟沉疴痼疾,問題癥結就在於:有效需求不足。對症下藥,關鍵重點自然在於:提出可以解決這些經濟問題的具體方案。 保羅克魯曼、辜朝明等經濟專家所提出的解方,均屬一致,那就是,中國政府應採取「迅速、充分且持久的財政刺激措施」。 如今,真相大白,拒絕此等正確對策者,正是親自送中國經濟走上崩潰路程的推手!
Thumbnail
美中貿易戰升級!美墨聯手斬斷中國鋼鋁製品「洗產地」禁令立即生效! 中國上市銀行「反向討薪」榨取員工近1億元人民幣,金融業呈現慘況! 中國一週內40間小銀行消失,代表金融流動性不足,已出現"系統性危機"! 資金要去救房市,又要去救股市,出現流動性枯竭。對資金流動性重要性的無知,正是走上崩潰路程的助力!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經濟日報> 陸製造業景氣連二月萎縮 專家:需求收縮問題嚴重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30)日發布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5,與5月一樣是49.5,已連續兩個月低於50榮枯線,顯示大陸製造業景氣不佳;同日公布的6月非製造業(服務業)PMI為50.5,比5月下滑0.6,顯示服務業擴張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過往長期看好中國的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聯合」基金創辦人瑞·達利歐,如今開始對中國經濟前景發出警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也表示,中國目前面臨需求不足問題,導致民眾、企業對經濟成長缺乏信心;增加政府支出是解方! 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曼早就指出:中國理應運用政府支出來提振需求以促進經濟,但卻不願意,真奇怪!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據報導,中國製造業活動5月份意外萎縮,結束了先前連續兩個月的擴張局面,令中國依靠出口推動經濟復甦的做法受到新的質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接受彭博採訪表示,中國領導人"奇怪地"不願意運用支出提振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卻只想增加生產並出口給其他國家,完全缺乏經濟常識。 若中國捨此不為恐將硬著陸!
Thumbnail
原文貼在這裏,那麽中國製造業為什麽會萎縮?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內需不足,在這裏分享一下個人觀點,供大家討論。 1、農民失去了土地,城市又無法為他們提供就業。 ​先貼上知乎網友的一篇回答,農民種地一年能賺多少錢。 這篇長短正合適(大部分都太長截不下來),我看了好多數字,普遍都在一畝1000元左右。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中國面臨經濟危機,習無計可施,只能眼看股市繼續下跌!林猶仍高喊:堅持產業政策才有後發優勢!林的說法,挨批「是迎合中共胃口的口號」,「須對其錯誤導致經濟悲慘的結果負一定責任」!「把中國政府與市場結合的優勢,也是一種迎合中共胃口而提出的口號。」「中國產業政策如果正確的話,中國經濟何至於現在這樣悲慘?」
Thumbnail
中國經濟沉疴痼疾,問題癥結就在於:有效需求不足。對症下藥,關鍵重點自然在於:提出可以解決這些經濟問題的具體方案。 保羅克魯曼、辜朝明等經濟專家所提出的解方,均屬一致,那就是,中國政府應採取「迅速、充分且持久的財政刺激措施」。 如今,真相大白,拒絕此等正確對策者,正是親自送中國經濟走上崩潰路程的推手!
Thumbnail
美中貿易戰升級!美墨聯手斬斷中國鋼鋁製品「洗產地」禁令立即生效! 中國上市銀行「反向討薪」榨取員工近1億元人民幣,金融業呈現慘況! 中國一週內40間小銀行消失,代表金融流動性不足,已出現"系統性危機"! 資金要去救房市,又要去救股市,出現流動性枯竭。對資金流動性重要性的無知,正是走上崩潰路程的助力!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經濟日報> 陸製造業景氣連二月萎縮 專家:需求收縮問題嚴重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30)日發布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5,與5月一樣是49.5,已連續兩個月低於50榮枯線,顯示大陸製造業景氣不佳;同日公布的6月非製造業(服務業)PMI為50.5,比5月下滑0.6,顯示服務業擴張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過往長期看好中國的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聯合」基金創辦人瑞·達利歐,如今開始對中國經濟前景發出警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也表示,中國目前面臨需求不足問題,導致民眾、企業對經濟成長缺乏信心;增加政府支出是解方! 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曼早就指出:中國理應運用政府支出來提振需求以促進經濟,但卻不願意,真奇怪!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據報導,中國製造業活動5月份意外萎縮,結束了先前連續兩個月的擴張局面,令中國依靠出口推動經濟復甦的做法受到新的質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接受彭博採訪表示,中國領導人"奇怪地"不願意運用支出提振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卻只想增加生產並出口給其他國家,完全缺乏經濟常識。 若中國捨此不為恐將硬著陸!
Thumbnail
原文貼在這裏,那麽中國製造業為什麽會萎縮?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內需不足,在這裏分享一下個人觀點,供大家討論。 1、農民失去了土地,城市又無法為他們提供就業。 ​先貼上知乎網友的一篇回答,農民種地一年能賺多少錢。 這篇長短正合適(大部分都太長截不下來),我看了好多數字,普遍都在一畝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