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廣】中國製造業活動三個月來首次萎縮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原文貼在這裏,那麽中國製造業為什麽會萎縮?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內需不足,在這裏分享一下個人觀點,供大家討論。

1、農民失去了土地,城市又無法為他們提供就業。

​先貼上知乎網友的一篇回答,農民種地一年能賺多少錢。

raw-image

這篇長短正合適(大部分都太長截不下來),我看了好多數字,普遍都在一畝1000元左右。

一個三口之家,才分不到八畝田地,就算種滿了一年才8800塊錢人民幣,合39468新臺幣。那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現象呢?還是在知乎上看到的數據。。

raw-image

說明這是個普遍現象,普通農村差不多一戶就分8畝地。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天門山跳崖的四位相約年輕人。


raw-image

我之前查到過一組數據(現在找不到了),大概各家地多的四五畝,地少的就二畝。由於農村根本養不起他們,於是他們就要到城市裏務工。年輕的進工廠,年長的進工地。

那麽中國到底有多少農民工呢?

raw-image

根據2023年的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中國一共有將近3億人農民工。全國一共5.6億農民,將近3億農民工代表著除了老的、小的,剩下的都出來了。

土地失去了價值,相當於被剝奪了土地。這些人在城市裏沒有任何保障的生活著,他們夢寐以求的就是成為城市人口,可以享受城市中的教育、醫療等資源。很遺憾的是,這只有極少部分人能做到。

但是他們在給城市生產的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消費空間,他們到城市中來要衣食住行吧,孩子要上學吧,生病了要去醫院吧,還要有一點娛樂生活吧。可以說他們是個既生產,又消費的這麽一個群體,但是整個城市的資源一點不給他們,是被嚴重嚴重剝削的這麽一批人。

raw-image

這些農民工到底有多能幹呢?我只和他們打交道過一次,三年前的一次搬家,我可以這麽說5層樓我搬一趟就趴在地上了。那兩個人整整幹了一上午,一個人能幹我十個人的。最後做完了,顫顫巍巍地走過來和我商量:「活太累了,能不能加一點錢。」

那麽中國農民工的平均工資是多少呢?

raw-image

每個月是4780元,4780元是一個什麽水平呢?勉強夠在城市中生活。

我以前在城中村住過一年,城中村房子看起來房租便宜,但是電費極貴,因為是一棟樓就一塊電表,所以階梯電價是按照1.2元收取的。

我當時住的房子50平,月租800.電費夏天500,冬天300。光個人住房一個月就要花掉1200元左右。再加上吃喝什麽的,4780元就是一個接近夠活的水平。這還不是一線城市,我很難想象在一線城市中這些人是如何生活的。

如果就這樣,他們也沒有怨言,但是近兩年到處都是爛尾樓,工廠大量倒閉,到處都是失業人口。即使是這些拿著微薄收入的農民工,也很難找到工作。

我現在住的房子是我們當地市政府幾年前規劃的一片社區,一共6塊地,只有兩塊建起來了。(慶幸自己選對了)3塊是開發商買完沒有建的,一塊是恒大建到一半爛尾的。想想看,這些房子要是都建成的話,會創造多少農民工就業的崗位,從建設到裝修不都是他們嗎?那麽中國的房地產2024年到底縮水了多少呢?

raw-image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房屋竣工面積下降了20.4%,中國地產的這個數據還是在三年疫情的基礎上持續下降。正常關心數據的朋友們可能知道,一個行業下降百分之10是非常可怕的,下降百分之20就是滅頂之災。

農民工就業的另一個方向就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些年中國也出現了倒閉潮,對於這個我找不到可靠的數據,所以在這裏不討論了。(這一類負面數據中國不統計)

總之中國農民工基數之大達近3億人口,他們被迫離開農村,在各個城市底層,既生產又消費為這個國家源源不斷的創造價值。現在隨著經濟減退,城市中崗位減少,這些人在城市裏生活不下去,回到農村以後又賺不到錢,只能減少消費,是中國內需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上面說的天門山跳崖新聞中的那個女孩,就是因為工資減少才死的。有很多人說他們是心理問題,簡直是在侮辱他們。

raw-image


2、被洗劫的城市人口

我想拿我自己舉例子,我覺得我應該是有一些代表性的。

我自己供兩套房子,一套大的用來居住,一套小的是理財用的。我幾乎百分之90的財富都放在了這兩套房子上。如果趕在年景好的時候還完貸款還有一些余糧,但是如果趕上年景不好的時候,就要節衣縮食捉襟見肘了。

房地產業啊!就是吞金巨獸,我是個年輕人,如果經濟不實現增長的話,我未來的三十年都要搭在裏面。它吞沒的是我幾乎一生的價值。但是我又不能不買,就算看清楚了也要買,因為這東西是剛需。。。

城市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人的財富都放在了房子上面,如果房子縮水會怎麽樣呢?我的房子這兩年預估應該掉了五分之一的價格(小城市,總價也沒多少),要知道個人財富的縮水將對消費市場來說是個沈痛的打擊。

中國的內需在之前很多時候都是虛的,因為都是隨著房地產業的興起拉動起來的(朱镕基總理時代製定的政策,他提出來的用房地產業拉動內需,這個在當時看來沒問題,只是後面失控了。)現在要到還債的時候了,中國就會因為房地產的問題拉低內需。就是曾經增長多少,現在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到現在為止,中國政府竟然還出臺一堆房地產政策企圖拉動內需,真是拿老百姓不當人。那麽中國的經濟問題怎麽辦?我可以這麽說無解,不是我說無解,是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無解。因為全世界都沒見過這麽扭曲變態的機製。。(這個破機製要找機會從頭講,一時半刻都描繪不了)

下面列出招商銀行的一組數據,百分之2.4的人擁有百分之81.23的財富。。。這個數據不完全,因為還又其他銀行,但是已經能相當說明問題了。在我印象中就是法國大革命的前夕,貧富差距也沒有這麽變態。能有這麽變態的數據,很大一部分都是房地產業的功勞,因為房地產業可以輕而易舉的把一個人一生的財富席卷一空,其他則很難辦到。

raw-image

我們再來看中國法拍房的數量,註意後面金額是億元。在高杠桿下,一點不慎就會土崩瓦解。

raw-image

到現在為止,淘寶天天給我推法拍房子。這個東西在過去普通人是碰都碰不到的,全被內部消化的,但是現在都放出來了。

就這樣,你天天拼命掏空城市居民的最後一個鋼镚,然後還指望他消費嗎?外需被限製,內需不足,中國的製造業能不衰退嘛!

PMI值掉到50以下,只是一個轉折點,因為內需不足和製造業衰退聯系起來就是死循環。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驗就是,只要一遇到什麽問題就下沈讓老百姓買單,現在經濟衰退老百姓買不起了,看你怎樣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央廣】生活有辦法:中國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館?關於那些被「掠奪」的文物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中國一部不到20分鐘的小短劇《逃離大英博物館》。短短一週的時間,累積超過3億次的播放量。 本週許律師將大英博物館中關於那些被「掠奪」的文物,討論其中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3-10-05
【央廣】兩岸新聞導報:中國反間諜法修訂案透析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日本經濟新聞也提醒民眾:企業和赴陸旅遊的民眾應該要謹慎行動。例如:在敏感地點如政府單位或軍營或軍事演習地點附近拍照;盡量避免製作地圖,即便是讓觀光客使用的簡易手繪地圖都有可能惹上麻煩;在中國與人談話,盡量不要討論到共產黨禁止的問題;沒經中國官方允許,避免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3-06-19
【央廣】生活有辦法:【新聞時事】美國南加州教堂槍擊案 捨命救人的鄭達志醫師【新聞時事】美國南加州教堂槍擊案:捨命救人的鄭達志醫師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美國南加州教堂發生槍擊案,造成一人死亡,五人受傷,新聞報導嫌犯是因為仇恨臺灣人,才會在教會發動攻擊。節目中許律師要來談談與仇恨性言論有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2-06-30
【央廣】生活有辦法:中國警察權力才是無限大?!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探討中國警察制度與台灣警察制度之關係。 【生活話題】中國警察權力才是無限大?!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1-06-26
【央廣】兩岸新聞導報:中國制訂反外國制裁法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訪問,談論中國在2021年6月10日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反外國制裁法。 【兩岸新聞導報】中國制訂反外國制裁法 本集重點: 1.美國「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案」的單邊制裁的手段,與中國這次通過的法律有什麼不同。 2.反外國制裁法所產生的影響。 收聽網址: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1-06-19
保留日本工法、採用美國「賓州制」的建築特色:走訪嘉義獄政博物館<p>日治初期沿用清領時期的監獄(重罪)與押館(輕罪),並參考歐美獄政規則立法、修法,至明治32年(1900年)制訂「臺灣監獄則施行細則」後大致完備。</p>
Thumbnail
avatar
陳俊文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