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網紅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從美妝博主、旅遊達人到各種搞笑視頻製作者,網紅們的生活方式、形象和言行時刻被成千上萬的觀眾觀察和評價。然而,網紅並非永遠高高在上,許多人會因為不當言行或其他原因而陷入翻車事件。
這種現象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現代人對於網紅的失敗有著如此強烈的興趣和反應?是單純的娛樂需求,還是更深層的心理機制在作祟?
舉例來說,劉芒這位曾經頗具人氣的網紅便因為一系列的不當言行而翻車。他早期以誇張、戲劇性的演講風格和有趣的生活故事迅速積累大量粉絲,但最終因爭議性話題和不當評論被網友們抨擊,不僅失去了大量的粉絲,還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這些情景似乎喚起了大眾內心的某種情感,使他們感到一種「正義得彰」的快感。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對這樣的翻車事件感到滿足?
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看看(若有誤歡迎指正):
歸因偏差是一種認知偏差,人們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傾向於將其歸因於內在的個人特質,而非外在的環境因素。在網紅翻車的情景中,觀眾往往會認為網紅的失敗是因為他們個人品行有問題,或者性格中存在缺陷,而不是因為外在環境或偶然的情況。這樣的歸因方式會讓人們更容易對網紅的失敗產生負面評價,從而忽略了他們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
比如,當劉芒因為爭議性言論而遭遇抵制時,許多觀眾可能會認為這是他本性暴露的結果,而忽視了他在激烈的社交媒體競爭中可能會因為求關注而走上過激路線。這種歸因偏差讓觀眾對網紅的錯誤行為抱有更加苛刻的態度,並將其視為「活該」,進一步加強了他們對網紅翻車的滿足感。
2. 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
幸災樂禍,顧名思義,是對他人不幸感到快樂的一種情緒反應。這在網紅翻車事件中尤其明顯。當觀眾看到那些光鮮亮麗、擁有大量粉絲和資源的網紅失敗時,他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相對優越感,因為這些網紅的失敗似乎拉近了他們與普通人的距離,讓觀眾感到自己並不那麼渺小或無力。
例如,當一些網紅在推銷某產品時被揭露為虛假宣傳,觀眾會感到他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種情況下,觀眾的幸災樂禍情緒來自於對不公平現象的報復心理。當那些曾經被崇拜的人因為過度包裝或欺騙行為被曝光時,觀眾感到一種情感上的釋放,似乎證明了偽裝者終會露出真面目。
道德優越感是指當一個人或群體相信自己的道德標準高於他人時,會產生的自我感覺良好或優越感。當網紅在道德上出現問題,比如說謊、欺騙粉絲或進行不誠實的商業合作時,觀眾會自然而然地覺得自己在道德層面上比這些網紅「乾淨」,這種優越感會強化他們對網紅翻車事件的情緒反應。
這種心理現象在某些具體事件中尤其明顯,比如當網紅被指控散播仇恨言論時,許多人立刻站在道德制高點批評他,認為他應該為此付出代價。這些觀眾通過強化自己的道德標準,來降低對網紅的同情心,並進一步放大對其翻車的滿足感。
對於那些想要成為網紅的人來說,打造一個「完美人設」似乎是成功的捷徑。然而,正如前述所探討的,完美人設容易招致觀眾的負面情緒和反感,甚至讓自己處於翻車的高風險狀態。因此,想當網紅的朋友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法:
A. 保持真實性:
現代觀眾越來越欣賞真實、真誠的內容。他們渴望看到網紅不僅展示成功的一面,還能分享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展示自己不完美的一面,讓觀眾看到你也是一個有缺點的人,能夠減少觀眾對你的過高期望,避免當你犯錯時,他們感到過於失望。
舉例來說,一些成功的網紅會坦誠面對自己的焦慮、壓力或失敗經歷,這樣不僅讓他們看起來更接地氣,還能吸引那些同樣面臨生活困難的觀眾共鳴。例如,分享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平衡挑戰,能讓觀眾感到你也是「普通人」。
B. 擁抱錯誤和不完美:
若不小心犯了錯,重要的是如何應對。完美人設的網紅往往會試圖掩蓋錯誤,或者對公眾的批評視而不見,甚至刪除不利於他們的言論。這樣做只會加劇問題並引發更大的爭議。相反,誠懇地承認錯誤並表現出改進的態度,往往能化解問題,甚至能贏回觀眾的信任。
當網紅展示出對自己行為的反思時,觀眾會更容易給予寬容,因為這樣的人顯得真實而不做作。承認錯誤還能讓你在人際互動中顯得更加謙虛和人性化。
C. 建立持久的價值觀:
與其追求完美的外在形象,網紅應該更加專注於傳遞穩固的價值觀和內容。例如,選擇專注於教育、社會公益、個人成長等主題,讓你的影響力建立在長期的價值貢獻之上,而不是短期的流量追逐。即使你遇到挑戰或批評,你的內容本質上仍然具備價值,不會因為一次失誤而完全垮台。
當網紅的形象建立在真實、持久的價值上時,他們會更有能力應對外界的波動。這種穩固的基礎讓你不僅能吸引更多具有共鳴的粉絲,還能保持在逆境中的穩定。
你有相關的感受,或是有任何意見想回應嗎?歡迎回應給我,我都會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