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 檔案:硬碟裡的大眾文化資產正在變成數字碎片 ▌
#葉郎影視讀報 20240915
經歷過 CD 世代的樂迷(對,現在已經有沒有買過 CD 的樂迷)可能都有過好幾年沒打開的 CD 拿出來之後令人倒抽一口氣的震撼。裡頭的光碟可能發霉,可能印刷面掉漆,可能在某一次搬家過程被壓成碎片。
原本承諾的直到海枯石爛,現在只剩一疊塑膠垃圾。上週整個音樂產業被非常類似的情節給嚴重恐嚇——
「許多音樂資產擁有者(唱片公司、創作者、創作者的後人)晚上之所以還能睡得安穩,是因為他們深相自己的錄音檔案在溫濕度條件完全受控制的倉庫中是絕對安全的。然而就像磁帶一樣,實際上硬碟也會受到層出不窮的問題威脅,而且只有在比如你把它們從架上拿下來、準備製作一個新的沉浸式混音版本時才會發現出了問題。」
音樂製作專業媒體 Mix Online 幾週前的一篇訪問,近幾天快速擴散到其他主流媒體上。原本非常技術性的訪談,突然跨出同溫層病毒傳播出來的其中一個理由是,檔案管理專家 Iron Mountain Media and Archive Services 提供了非常聳動的統計數據——
該公司自1990年代以來負責替客戶保管的上萬個硬碟中,已經大約有五分之一是無法讀取的。
如果只看這篇訪問,可能會以為 Iron Mountain 的動機或許是業務推廣,警告所有唱片從業人員注意你家的數位錄音檔案,並呼籲趕快把硬碟交給他們急救。
然而正好就在幾個月前,Hollywood Reporter 也發了一篇同樣議題的報導。他們訪問了主要替影視製作業保存檔案的另一家廠商 Digital Bedrock,得到了更驚悚的答案:「我們受委託保管的幾乎每一部電視劇和電影,都遇到一定程度的問題。」
更讓人擔心的是他的話只能說到這裡,至於實際損害狀況和損害的內容則由於嚴格的保密協定而無法透露細節。
不論唱片、電影或電視劇,它一開始都先是一門某人的生意,再來才是你的文化或你的回憶。所以只有在有利可圖的時候,利潤導向儀的所有權人才會積極投入作為。以前那些容易受到傷害的膠卷和錄音磁帶,經常就是因為欠缺經濟動機,而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適當資源進行更完善的保存。
唱片業會去倉庫硬碟調檔案,可能是因為他們評估藝人的舊曲目這時候還有利可圖、可以再出一個新混音版本,或者是配合 Apple Music 大力推動的 Dolby Atmos 格式再上傳一個全景聲混音版、多分點串流權利金。
電影的產品生命週期遠比唱片更短。唱片發行後可能存在市場上非常多年,電影則是在幾個月後就會從市場上消失。管理歷史片庫的部門因此打從第一天開始就是個只有支出而不會賺錢的賠錢貨部門。
早期膠卷還會因為易燃的因素,造成一個倉庫接著一個倉庫大規模延燒,創造了1937年被認為是影史最重大文化資產災難的 Fox 倉庫大火,牽連了不只一家片廠片庫。
保密條款之外,片廠和唱片公司有時候還會刻意隱瞞災情,寄望直到有人想到要調檔案出來之前都不會被這世界發現他們搞砸了。
比如2008年 Universal Studios 的片廠大火後,片廠只對外表示損失了4到5萬個電影拷貝。直到相隔11年後,才被紐約時報踢爆那次大火實際上可能是唱片史上最不為人知的重大災難。早幾年已經分家出去的 Universal Music 實際上繼續租用 Universal Studios 的倉庫存放他們幾十年來的所有錄音母帶。紐約時報記者後來估算可能有高達17萬張專輯的母帶毀於那次好萊塢大火。而實際上到底涵蓋哪些藝人的哪些作品,則直到現在都還是一個謎。
不過,Iron Mountain 這次跳出來呼籲大家注意的不是這種天災人禍的大規模毀損,而是硬碟的自然壽命將近而出現的各種小機械故障。
然而小故障的危害一點都不小。
娛樂工業面對膠卷和磁帶的保存不易已經近百年,也發展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方式。但1990年代才開始變成主要儲存介面的硬碟則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更頻繁地惹事生非。不同於膠卷或磁帶這種類比媒介可以拿出剪刀把損毀的段落剪掉就好,硬碟的任何故障都會導致整個檔案無法讀取。要安全地拿出硬碟裡的碟片出來維修,難度非常高,成功率也不算太高。
不必犯下當年工作人員手殘誤刪整個《玩具總動員2》(Toy Story 2)資料夾這種等級的滔天大罪,就算是最不重要的硬碟零件故障都有能力造成一整集、一整季或是整部電影的滅失。
Iron Mountain 提出的另一個警告是各種數位檔案格式不斷世代更迭,就算硬碟沒事,我們也可能因為搞不清楚格式而永遠讀不了那個檔案。
不過早先 Hollywood Reporter 訪問到的專家 Larry Blake 則認為有些主流格式至少100年內不會忘記,例如目前電影院數位放映廣泛使用的 DCP 數位放映檔案。DCP 還是工業用的規格,如果是一般民眾也會使用的檔案格式比如 WAV 或是 TIEF,他不無誇大地認為可能比蟑螂存活在地球上更久。
管理巨量影像典藏的UCLA電影與電視資料館(UCLA Film & Television Archive)館長 May Hong HaDuong 擔憂的是我們過份把注意力放在「成品」,而忘記要妥善保管那些沒有被剪進正片的片段。這些片段原本可以提供創作過程的索引,卻可能永遠被遺忘在倉庫裡。
Iron Mountain 的主管 Robert Koszela 擔心的是另外一種索引。他說很多硬碟送到他們公司的時候,唱片公司只會在紙箱上潦草地寫下硬碟裡面可能涵蓋的資料。實際上裡頭的檔案可能是成品、原始錄音或是後製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版本,也可能是完全不相干的訪談錄音。他們現在只能寄望未來會有 AI 幫手協助他們大海撈針,辨識分析哪一軌裡面到底裝的是什麼時候的錄音。
好萊塢一直到直到1970年代錄影帶問世和稍後的市場規模更驚人的 DVD 之後,片廠才知道真正值錢的都在自家倉庫裡。當時有多起併購都是著眼於片庫有多深、還能發多少 DVD 來估算併購價值。後來的串流大戰,一開始主打的和當年 DVD 一樣,都是比誰家的片庫有多深,能掌握多少經典好片,讓用戶不斷往下滑三年都滑不完。但隨著串流大戰白熱化,比賽項目變成了誰能最快拍出更多電視劇。
如今串流的瘋狂時代結束了。美劇產量開始顯著下滑。在每家片廠都在想辦法節省開支填補虧損的時候,Warner Bros. Discovery 的執行長 David Zaslav 甚至願意會了節稅的理由而直接遺棄已經完成的電影和電視劇。我們應該要開始擔心的是,誰會好好照顧過去十年瘋狂的 peak TV 熱潮製造出來的巨量時數內容?
如果《Lost 檔案》(Lost)的最後一集、從未上映的電影《蝙蝠女孩》(Batgirl)或是《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的最後一季從地球上消失了,大眾文化的記憶會遭受到什麼樣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