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世界是孤獨的,在它以外什麼都沒有,它只靠作為整體而靜止不動的它自己,它自己就是一切。——約翰尼斯•克卜勒
- 展期 2025-04-16 ~ 2025-04-29
- 地點 臺南麻豆文化館 AB館 (臺南市麻豆區興國路11號1樓)
- 藝術家 積吶虹光 (Gina Hong Guang)
- 相關展覽參考連接 1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2三軍總醫院 3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4童綜合醫院 5淡水古蹟博物館
- 上一場展覽 虎山藝術館
- 下一場預告 雲林縣土庫鎮公所
在浩瀚的宇宙間,我捧著一顆顆「虹」心球,踏上一次次未知的展覽旅途,「虹」心球在空中輕盈漂浮,宛如一座通往遙遠邊境的時光大道,穿越了心靈最深處的邊界。
每當行走於不同維度的展間,感受到藝術、時間與空間的無常變化,如一陣清風拂過,將心靈堅固的堡壘吹散,放眼望去那白日下的「虹」心球竟成心中最柔軟的夢。攝影鏡頭如一場永恆的夢,而藝術也早已超越了靜止的狀態,那如一次次與自己心靈相遇的化身,在鏡頭前試圖捕捉每一段與「虹」同行的旅程,無論走多遠,青天白日依然在頭頂守護,而光與彩的交織早已悄然融入每個角落,成為我與世界的永恆聯結。

積吶虹光,〈虹心球系列〉,壓克力顏料、紙,1680 X 120 cm。

西元2025年4月15日,虹心球、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在褐色的波浪中尋找一縷光,橙黃穿透黑夜彷彿夢中的翅膀,白雲輕輕飄蕩,色彩之間的漸層滲透像時間在靜靜流淌。

西元2025年4月15日,虹心球、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西元2025年4月15日,虹心球、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西元2025年4月15日,虹心球、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圓與圓緊密相連,彼此交織、彼此孤單,每一顆心球都在喚醒深處的希望,是永恆的夢?還是瞬間的閃亮?無數的色彩重疊,構築起心靈的圓環。

積吶虹光,〈虹心球系列〉,壓克力顏料、紙,1680 X 120 cm。

西元2025年4月15日,虹心球、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藍,如海的深沉像夜裡無盡的星空,在這尋得那片遼遠的寧靜,思緒隨風飄蕩,無聲地與世界對話。

西元2025年4月15日,虹心球、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橙,如火的餘暉溫暖著冰冷的心房,光輕輕撫過點燃了沉睡的夢,在每一次跳動間感受到生命的律動。

西元2025年4月15日,虹心球、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西元2025年4月15日,虹心球、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藍與橙在無言的邊界相遇,一邊是沉默的深淵,一邊是燃燒的希望,在這片藍與橙的交融中靈魂如浪潮般起伏,在平靜中尋找熱烈,在狂奔中渴望安靜,在這交錯的色彩裡既渴望飛翔,也願意停留,在時間的流逝中尋到了一種柔和的平衡,在冷與暖的擁抱中靜靜地,綻放。
積吶虹光Gina Hong Guang 簡介
藝術家、設計師兼策展人陳怡君,畫名「積吶虹光Gina Hong Guang」(積=累積;吶=吶喊、盡力;虹=彩虹;光=光芒、希望。字義:在日日反反覆覆,天天全心全力後,生命就如彩虹的光芒,精彩動人)。曾榮獲澳門國際藝術學院新進博覽會、美國Pratt平面視覺設計獎、國際版畫素描雙年展及作品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等,受德國工業設計美學教育的理性薰陶,也受感性的西方抽象表現主義大師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與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影響,將馬克・羅斯科的幾何形體概念及傑克遜・波洛克的線條,以垂直、水平結合與交疊的方式抽象呈現虹,試圖啟發人的感知與想像力──智慧。

麻豆文化館 AB館1F 大門口 主視覺。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主視覺設計理念:希望世界可以看得到TW的真、善、美 「愛與和平,青天白日滿地虹」。TW|Love and Peace : Rainbow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 Gina Hong Guang(LEF)
青天白日滿地虹,虹霓橫天穿展間;心隨光影逐潮流,雙腳踏遍展示廳。
攝影追尋情永恆,影中彩虹綻無邊;鏡頭中藏萬世緣,愛與和平在眼前。
心球共鳴天地間,愛心隨風越重重;光影相伴共前行,和平綻放在風中。
彩虹彷彿施了魔法,
多麼美麗,象徵幸運!
希望這份幸運留給地球人,
自由、平等、博愛 (L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