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囚租人生》租客面試、畸形格局、房東消失⋯⋯25年租屋經驗如何影響歸屬感,以及對居住文化與家的想像

《我的囚租人生》租客面試、畸形格局、房東消失⋯⋯25年租屋經驗如何影響歸屬感,以及對居住文化與家的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只是想有個正常地方住,怎麼這麼難?
發霉、合租、貨櫃屋,囚租三寶,一個沒少!
沒有安居之處的我們,連「家」都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強烈推薦
洪敬舒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張烽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廖庭輝(洛書)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


當不斷搬遷超過二十多處居所,

「家」,如何在流離中形成?

raw-image


糟糕房東、發霉牆壁、尷尬的家庭式公寓,這些都不算稀奇,吉蘭.葉慈的經歷比你想得更離奇!二十五歲時,她已經在英國住過二十多處居所,遇過各式各樣的房東與租客。

◆ 住過不小心就會摔下樓的汽車展覽廳
◆ 房東冷處理整片都是黴菌的牆壁,導致呼吸道感染
◆ 租客面試堪比百大企業面試
◆ 幻想捕捉屋裡的黴菌製作成乳酪獻給房東
◆ 與室友瘋狂洗刷整間房子只為少少的押金……


即便大多租屋經驗都不是太好,甚至可說是荒謬,但葉慈仍在漫長的租屋時光裡,生動描繪面對居住品質低落的無可奈何,以及這些灰暗日子裡閃爍的人性微光。雖然處處非家,卻能處處為家。

住進一間又一間並不宜居的房子中,葉慈也揭露了住房危機背後的問題:國家對社會住宅、弱勢與少數族裔居住權的漠視。讓我們知道面對租屋被強制收回、鄰里不友善,甚至是整個社會的排擠,可以透過參與居住權社團、結交鄰居朋友、試圖營造一個「家」等方式因應。

這本書寫給正在尋找下一個住所的你、曾對租屋有過複雜感受的你,

也寫給渴望有個家的你。


🏡溫馨推薦

居住脆弱是歷史攸久的全球化運動,畢竟惡劣租屋條件總伴隨就業機會與醫療資源的不平等,是讓人愈活愈糟的那一種。台灣也有數以百萬人困在「買不起、租不到、住不好」的宿命迴圈,難道只能望著無家者慶幸尚有一瓦遮日?還是只得無言嘆息「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莫急,本書已經給了我們如何爭取更好未來的一線希望。

──洪敬舒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作者以租賃各種公營、私有住宅的豐富經驗,寫出了她個人的居住生命史,同時也回顧了英國住宅政策與民間居住運動,有個人家庭情感的微觀審視,也有對英國住宅政策的巨觀批判。台灣長期住宅高度商品化,不強調居住人權,本書提供深刻對照反思。

──張烽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本書作者以「房子與遷徙」作為生命經驗的軸線,向讀者展開了一段面對居住不安穩的故事。透過作者細膩的筆調,「房子」不再只是紙面上的住所,而是揉合了空間、社群與獨特生命經驗的「家」。

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政策、文化與行動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冰冷的時代浪潮仍團結努力的微光。台灣與英國制度雖不相同,但面臨的困境與期盼卻具備跨越時空的力量,讓我們更能夠跳出既定視角,並開始培力自己、團結同伴,最終改變這個社會。

──廖庭輝(洛書)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



作者簡介
吉蘭.葉慈Kieran Yates

駐倫敦記者、播音員和編輯。文章發表在《衛報》(The Guardian)、《FADER》、《VICE》、《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等多家媒體,曾在《VICE》擁有備受好評的每月專欄「英國價值」(British Values),並在2016年獲得年度文化作家提名。經常主持關於音樂、政治和新聞等議題的活動和座談會。


譯者簡介
李忞

台大外文系學士,台大戲劇所碩士,專職譯者。在臉譜的譯作另有《寂寞狙擊:單身真的錯了嗎?一位獨身女性臥底婚戀市場,探詢寂寞與愛的交友實錄》、《寧為一日猛虎:艾利克斯.麥金泰爾與他的生命之山》。

目錄

貝里斯福路:溯家的運動史
綠人巷:面對國家的忽視
葉汀街:對抗門外的不安
梅佛小屋:呼吸綠地的空氣
關於社區的二三事
戴維斯汽車:住進不宜居的家
關於親切的二三事
米爾巷:理解福利的必要
我所知的一樓店面
薩里學舍:想像我們都一樣
亞默林街:潛入租屋的市場
皮普斯路:討回我們的健康
我寄居過的幾個地方
奧斯巍路:迎接進擊的網路
關於雜物的二三事
佩克漢萊公園:思索城鄉仕紳化

結論/我們住著的所有房子:爭取更好的未來

鳴謝

注釋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85會員
439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接下來要玩什麼花樣呢?」  一夥人裡有我,名叫亞歷克斯,另有三個哥兒們,分別是彼得、喬治和丁姆,丁姆真的很笨。大家坐在柯羅瓦奶品店的店裡,議論著今晚究竟要幹些什麼。這是個既陰冷又昏暗的冬日,陰沉沉的,討厭透了;幸虧沒下雨。
大導演庫柏力克電影名作同名原著小說,描述一個生活在英國未來社會的問題少年,由於青春期的躁動,走上犯罪之路,做盡壞事。後來受到社會制裁,被剝奪自由意志;經過複雜的思想改造療程,他重新融入社會,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上帝手中的一個發條橘子……「人被賦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來選擇善惡。只能行善或者只能作
我小時候,「茶」代表兩種不同的東西:一種是裝在白色陶瓷馬克杯中,加了奶的太妃糖色飲料,我會和爺爺奶奶一起享受這種溫暖的飲料;另一種是和外公外婆吃點心的時候,要倒入小杯子裡的金色熱飲,裡頭還有茶葉漂浮。我們和許多人一樣,認為喝茶能帶來慰藉。透過喝茶,我學會愛上先苦後甘。杯底那不帶甜味的苦澀飲料……
一粒種子從花園的圍牆逃逸而出…… 海藻在汪洋中漂流…… 一棵樹種植於不斷變化的邊界上…… 灌木被人從它的培養環境和土地上連根拔起…… 當這些植物離開原生的家園,在其他地方扎根時,會發生什麼事?
大樹拔地參天,站在位於北加州的一座懸崖峭壁上,我的人比這些樹還要高。剛脫下登山靴子,左腳那隻卻掉進樹林裡了──先是我那巨大登山背包翻倒了它,瞬間彈飛空中;通過碎石步道,飛掠而下,只見靴子在腳下幾英尺處一顆露出地表的岩石上彈跳,就此消失在綠色篷幕中,要撿回來已不可能了。我驚愕地倒抽了一口氣。
「那年夏天到太平洋屋脊步道徒步旅行,我學到的是,選項是那麼少,卻常常被迫選到最不想做的事,而且沒有逃避或拒絕接受的機會。……迂迴複雜的人生竟然可以變得這麼簡單純粹,讓我驚奇萬分。我漸漸領悟,即使在步道上的這段日子,沒有把時間都花在思索生命的悲傷、不幸與失敗,又有什麼關係呢?」
「接下來要玩什麼花樣呢?」  一夥人裡有我,名叫亞歷克斯,另有三個哥兒們,分別是彼得、喬治和丁姆,丁姆真的很笨。大家坐在柯羅瓦奶品店的店裡,議論著今晚究竟要幹些什麼。這是個既陰冷又昏暗的冬日,陰沉沉的,討厭透了;幸虧沒下雨。
大導演庫柏力克電影名作同名原著小說,描述一個生活在英國未來社會的問題少年,由於青春期的躁動,走上犯罪之路,做盡壞事。後來受到社會制裁,被剝奪自由意志;經過複雜的思想改造療程,他重新融入社會,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上帝手中的一個發條橘子……「人被賦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來選擇善惡。只能行善或者只能作
我小時候,「茶」代表兩種不同的東西:一種是裝在白色陶瓷馬克杯中,加了奶的太妃糖色飲料,我會和爺爺奶奶一起享受這種溫暖的飲料;另一種是和外公外婆吃點心的時候,要倒入小杯子裡的金色熱飲,裡頭還有茶葉漂浮。我們和許多人一樣,認為喝茶能帶來慰藉。透過喝茶,我學會愛上先苦後甘。杯底那不帶甜味的苦澀飲料……
一粒種子從花園的圍牆逃逸而出…… 海藻在汪洋中漂流…… 一棵樹種植於不斷變化的邊界上…… 灌木被人從它的培養環境和土地上連根拔起…… 當這些植物離開原生的家園,在其他地方扎根時,會發生什麼事?
大樹拔地參天,站在位於北加州的一座懸崖峭壁上,我的人比這些樹還要高。剛脫下登山靴子,左腳那隻卻掉進樹林裡了──先是我那巨大登山背包翻倒了它,瞬間彈飛空中;通過碎石步道,飛掠而下,只見靴子在腳下幾英尺處一顆露出地表的岩石上彈跳,就此消失在綠色篷幕中,要撿回來已不可能了。我驚愕地倒抽了一口氣。
「那年夏天到太平洋屋脊步道徒步旅行,我學到的是,選項是那麼少,卻常常被迫選到最不想做的事,而且沒有逃避或拒絕接受的機會。……迂迴複雜的人生竟然可以變得這麼簡單純粹,讓我驚奇萬分。我漸漸領悟,即使在步道上的這段日子,沒有把時間都花在思索生命的悲傷、不幸與失敗,又有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