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理財的陷阱:筆者的債券ETF投資教訓


保守型或是喜歡穩健收息的朋友請一定不要踏雷採坑,請務必要仔細念這一篇血淚史,而且也要念上一篇機器人AI理財的七大弊病,

這是一篇血淚史,對於保守型或是比較喜歡穩健收息的朋友,筆者拿出扎扎實實的案例,警告警告再警告,各位保守型好朋友不要拿自己的現金開玩笑!!


一定要仔細閱讀這篇,而且要刻在心裡面。


請看下列兩種債券型ETF: AGG和TLT的淨值走勢圖。

圖1 AGG近五年走勢

圖1 AGG近五年走勢

如果在2022年4月1日開始投資AGG,不好意思,經過了兩年半虧損11%左右。 連1%定存利率都沒有達到。


再來看另一檔TLT,2年來依然虧損。

TLT 五年淨值

TLT 五年淨值

很多投資人誤以為債券就是穩定,但是債券型ETF穩定嗎?


如果機器人理財認為債券是相對穩的投資,因此要求投資人在2022年3月底進場時,把40%的資產放在這樣的ETF,結果是怎樣呢? 放兩年還是賠10多趴!


與其說AGG和TLT兩檔都不怎麼高明,正確地說,凡2019年10月起至~2022年5月間買任何一檔債券型ETF都是不聰明的。

也就是說,買債券ETF不能傻傻買,而是要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來決定要不要進場買。

反觀,若把資產放進美股或是有美國為主科技類的有價證券/ETF/基金,經過這兩年恰好抓到AI大趨勢,那肯定是賺錢的。

不過機器人理財才不理你,它就是設定成一定要全部進場不留一筆現金在手。


利率對債券型ETF的影響

從2020年到2024年,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對iShares Core US Aggregate Bond ETF(AGG)的價格產生了顯著影響,主要反映了聯準會的升息與降息周期。

1. 2020年 – 降息和寬鬆政策支撐債券價格

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聯準會迅速將利率大幅降低至接近零的水平,以支持經濟復甦,並啟動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這一環境使得AGG中的債券價格上升,因為低利率推動現有債券(較高利率)的需求,從而抬高了AGG的價格。

2. 2021年 – 利率保持低位,債券市場穩定

2021年,聯準會繼續維持超低利率政策,AGG價格相對穩定。然而,由於通脹壓力開始顯現,市場對未來升息的預期逐漸升溫,這限制了AGG價格的進一步上升。

3. 2022年 – 聯準會大幅升息,AGG價格下跌

2022年,為應對高通脹,聯準會進入升息周期,並進行多次大幅升息。這直接影響了債券價格,特別是長期債券,由於利率上升,現有債券的吸引力下降,AGG價格顯著下跌。

4. 2023年 – 升息持續,AGG價格壓力延續

2023年,聯準會繼續保持緊縮貨幣政策,儘管升息速度有所放緩,但仍保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脹。這期間AGG價格持續承受壓力,並未有明顯回升。

5. 2024年 – 升息結束或政策轉向的預期

進入2024年,市場開始預期聯準會可能會減少升息或轉向降息,以應對經濟放緩或衰退風險。如果聯準會開始降息,AGG的價格可能會有所回升,因為債券價格隨著利率下降而上升。

總結:

  • 2020-2021年降息時期:AGG價格上升。
  • 2022-2023年升息時期:AGG價格顯著下跌。
  • 2024年:市場預期可能轉向降息,AGG價格有潛在回升空間。


不知所以然的機器人

2022年3月31日,筆者投入一小筆資金試著讓給阿爾發機器人理財(https://roboadvisor.com.tw),明明2022年初起債券ETF淨值已經明顯呈現瀑布般下滑的趨勢(請參上圖1),機器人還是建議要投入40%到某一檔債券型ETF,但隨著聯準會的升息政策逐漸明朗,機器人理財並沒有辦法即時要求停損,因為一年後才能夠再平衡(再給投資建議)!

聯準會在2022年多次升息,導致債券市場遭受重創,阿爾發機器人所建議投資的債券型ETF價格急劇下跌,導致了大幅的資本損失。


再平衡,讓人心裡不平衡

更有趣的來了,2023年3月底機器人再平衡的時刻來了,機器人再平衡時,仍舊說維持原投組內容不變,罔顧美國早就進入升息周期。

直到2024年才有所謂的降息風聲。


投資教訓

請務必記住下列:

  1. 市場預測的重要性:不能盲目跟從機器人理財,因為投資必須要考慮當前的市場趨勢與經濟環境。
  2. 投資組合多元化:儘管筆者的投資組合中包含了不同類型的ETF,但在高利率環境下,對於債券型ETF的配置仍過於集中。未來應該在風險管理上更加謹慎。
  3. 自主投資的價值:筆者更加堅信自主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性。機器人理財雖然方便,但在某些情況下仍需自行評估和調整投資組合,以適應市場變化。

結論

機器人理財的便利性不容忽視,但這場投資經歷提醒我們,對於財務決策仍需保持警惕。市場風險無處不在,只有在充分了解市場動向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衍伸閱讀:
作法自斃--為什麼不再依賴AI智能理財(或稱:機器人理財):個人投資 vs AI智能投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進修、不看盤理財--Jaya
24會員
57內容數
沒時間看盤的上班族,怕被輾壓的上班族,本格提供: 自學課程、穩健投資創造被動收入的資訊管道。
2025/04/14
面對親友、老同學來借錢,有沒有顧及人情又不傷荷包的說法? 照這篇的婉拒話術,讓您在堅持原則下,又能保全人際關係。快來閱讀吧!
Thumbnail
2025/04/14
面對親友、老同學來借錢,有沒有顧及人情又不傷荷包的說法? 照這篇的婉拒話術,讓您在堅持原則下,又能保全人際關係。快來閱讀吧!
Thumbnail
2025/04/10
理財的一個常見問題是--親友來借錢,借還是不借,為什麼要借又為什麼不借? 哪些可以借,哪些不要借? 這篇文章分類出常見借錢名目,並提出是否借錢的判斷標準,文末,還會釐清這令人兩難的困惑。
Thumbnail
2025/04/10
理財的一個常見問題是--親友來借錢,借還是不借,為什麼要借又為什麼不借? 哪些可以借,哪些不要借? 這篇文章分類出常見借錢名目,並提出是否借錢的判斷標準,文末,還會釐清這令人兩難的困惑。
Thumbnail
2024/12/25
相信大家都買過人身保險,而牙齒保險在台灣算是比較冷門的項目。 通常人到45歲中年以後較可能因為老化而需要使用牙齒保險的理賠。且台灣80%的人會罹患牙周病。 那麼來看看某美商保險的保單內容 為什麼說是零和遊戲? 1. 若幸運未因意外而需理賠,通常是45歲以後才會用
Thumbnail
2024/12/25
相信大家都買過人身保險,而牙齒保險在台灣算是比較冷門的項目。 通常人到45歲中年以後較可能因為老化而需要使用牙齒保險的理賠。且台灣80%的人會罹患牙周病。 那麼來看看某美商保險的保單內容 為什麼說是零和遊戲? 1. 若幸運未因意外而需理賠,通常是45歲以後才會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繼上一篇歸納了七大機器人AI理財的弊病後,在此舉一個血淚史,如果是保守型的投資人或是比較喜歡穩健收息的朋友,一定要仔細念這篇。 請看下列兩種債券型ETF: AGG和TLT的淨值走勢圖。 如果在2022年4月1日開始投資AGG,不好意思,經過了兩年半虧損11%左右。 連1%定存利率都沒有達
Thumbnail
繼上一篇歸納了七大機器人AI理財的弊病後,在此舉一個血淚史,如果是保守型的投資人或是比較喜歡穩健收息的朋友,一定要仔細念這篇。 請看下列兩種債券型ETF: AGG和TLT的淨值走勢圖。 如果在2022年4月1日開始投資AGG,不好意思,經過了兩年半虧損11%左右。 連1%定存利率都沒有達
Thumbnail
債券是一種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由政府、機構或公司發行。購買債券即借出資金給發行者,在一定期限內收取利息。債券的回報率取決於發行者的信用評級和利率。債券價格受利率變動和信用風險的影響。 債券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交易所交易的基金,追蹤特定債券指數的表現。債券ETF提供購買和出售債券的流動
Thumbnail
債券是一種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由政府、機構或公司發行。購買債券即借出資金給發行者,在一定期限內收取利息。債券的回報率取決於發行者的信用評級和利率。債券價格受利率變動和信用風險的影響。 債券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交易所交易的基金,追蹤特定債券指數的表現。債券ETF提供購買和出售債券的流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使用AI輔助投資臺灣市場ETF的過程,包括分析市值型、高股息、債券型ETF等類型,以及臺股、美債利率走勢等因素的考量。文章分享了AI的投資建議和對當前市場的預測,並提供了ETF標的和投資金額配比。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使用AI輔助投資臺灣市場ETF的過程,包括分析市值型、高股息、債券型ETF等類型,以及臺股、美債利率走勢等因素的考量。文章分享了AI的投資建議和對當前市場的預測,並提供了ETF標的和投資金額配比。
Thumbnail
近期投資最常討論的話題,還是在於ETF高股息的配息、填息、是否價差等等,而新的ETF一直不斷的出現,已經是一個現代投資人的主流了,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該續抱還是放棄未填息的ETF,改投資下一家呢?
Thumbnail
近期投資最常討論的話題,還是在於ETF高股息的配息、填息、是否價差等等,而新的ETF一直不斷的出現,已經是一個現代投資人的主流了,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該續抱還是放棄未填息的ETF,改投資下一家呢?
Thumbnail
最近看新聞,覺得投資刻板印象的東西時常老調重談,用Gemini寫一下心得,修修補補。
Thumbnail
最近看新聞,覺得投資刻板印象的東西時常老調重談,用Gemini寫一下心得,修修補補。
Thumbnail
前一段時間大家聽很多分析師一直說要大家投入美債ETF ,甚至自信滿滿的要大家解除保單解除定存然後將錢投入ETF,結果不如預期所有股票大跌包括ETF, 大家的資金全部套牢,連想攤平的機會都沒有。可能有很多人已經落魄到要去睡公園了……所以做投資真的要自己有一點判斷力不要完全都聽分析師的。 但最近因
Thumbnail
前一段時間大家聽很多分析師一直說要大家投入美債ETF ,甚至自信滿滿的要大家解除保單解除定存然後將錢投入ETF,結果不如預期所有股票大跌包括ETF, 大家的資金全部套牢,連想攤平的機會都沒有。可能有很多人已經落魄到要去睡公園了……所以做投資真的要自己有一點判斷力不要完全都聽分析師的。 但最近因
Thumbnail
高股息ETF近期很熱門,但投資人應仔細考慮。這篇文章探討了高股息ETF的風險包括風險偏高和殖利率異常過高以及指出指數型ETF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高股息ETF近期很熱門,但投資人應仔細考慮。這篇文章探討了高股息ETF的風險包括風險偏高和殖利率異常過高以及指出指數型ETF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自從2023年開始有AI之亂之外,所有高股息有著多股成道(AI題材),眾股升天(高股息ETF),而在這時候,以2023年開始說起,台股指數從15000-17000左右,而這時候的高股息除了股價上漲,另外一個題材就是,更多的高股息ETF進軍,那你的選擇會呈現障礙嗎?
Thumbnail
自從2023年開始有AI之亂之外,所有高股息有著多股成道(AI題材),眾股升天(高股息ETF),而在這時候,以2023年開始說起,台股指數從15000-17000左右,而這時候的高股息除了股價上漲,另外一個題材就是,更多的高股息ETF進軍,那你的選擇會呈現障礙嗎?
Thumbnail
本篇將討論目前臺灣股市中AI ETF的挑選邏輯和投資建議,包括成立年限、受益人數和持有成本等要素。並提供三檔 ETF 的選股邏輯和投報率的分析。最後,針對此類型ETF的特性提出投資建議和注意事項。
Thumbnail
本篇將討論目前臺灣股市中AI ETF的挑選邏輯和投資建議,包括成立年限、受益人數和持有成本等要素。並提供三檔 ETF 的選股邏輯和投報率的分析。最後,針對此類型ETF的特性提出投資建議和注意事項。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